APP下载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人民日报》海外版批示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

2017-03-11齐齐哈尔大学张丹丹

外文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外译人民日报文学

齐齐哈尔大学 张丹丹 韩 笑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人民日报》海外版批示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

齐齐哈尔大学 张丹丹 韩 笑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5月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本文以中国文学外译的视角,从总结经验、以史明鉴,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增信释疑、凝心聚力三个方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对于当下蓬勃开展的中国文学外译、构建文学软实力系统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批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学外译;启示

一、引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5年5月21日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创刊30年为起点,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习近平2015)。习近平的“批示”,不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未来指明了道路,其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对中国文学外译乃至“中华文化走出去”同样具有灯塔般的导航和指示功能。“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制定至今,就其文学外译而言,翻译界、比较文学界、外国文学界、中国文学界、传媒界等学者都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探讨,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时代的交响乐。各种声音汇集,主要形成了几大支流:

1)译者视角探讨:如译者模式、翻译能力等研究;

2)翻译策略争辩:如归化、异化何者优先,直译、意译、变译等适用于哪些范畴;

3)世界文学视角解读:如世界文学与翻译的关系;

4)接受传播视角切入:如译本在译入语世界的传播流通,或译介学、传播学的实证研究;等等。

学界积极献计献策,均希望加速中国文学跨出国门。百花齐放、学术争鸣是学界繁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但是就“中国文学走出去”而言,我们从建国初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花甲,其结果却难以让人乐观,个中缘由、百般滋味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辙轮下。如今,中国已拥有世界大国地位,但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影响力显然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位不成正比。关于这点,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4年5月15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座谈会”上曾强调过①参见刘奇荷强调: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14. [OL]. [05-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787.htm.。为了加快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学界似乎很有必要暂时停止争鸣,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批示”的涵义,深入反思:(1)我们译过什么、成效如何,(2)当下译什么、怎么译、如何走出去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文学外译的视角,从总结经验、以史明鉴,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增信释疑、凝心聚力三个方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构建文学外译软实力系统的现实意义。

二、总结经验、以史明鉴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的三个有重要影响的翻译时期,即自汉末至公元9世纪中的佛经汉译、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工作和清末西学传播的翻译活动,时间自公元2世纪至1895年左右,虽然跨越了近1700年,但这三个时期的翻译运动及其衍生和拓展,都是以“译入”为主(张丹丹 2015: 150)。中国悠久的译入历史同样对今天的文学译出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尤其是清末西方小说的输入,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国文学结构内部的变化,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发展的原动力(陈平原 1989: 23),也是中国以文学作品为翻译活动中心的开始。所以,考察中国历史上外域文学的译入,进入中国主流文学,并最终影响中国作家的创作,是值得目前“中华文化走出去”深思的(张丹丹 2015: 150-151)。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特殊的国际形势,中国采取“逆势”向外译出。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中国报道新中国的消息很难让国外读者看到和理解,受西方新闻媒体肆意歪曲报道的影响,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在西方被严重扭曲(赵学龄 1993: 502-503)。为了打破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人们希望通过文学作品的外译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新中国(谢天振 2013: 48),这也就是1951年10月1日《中国文学》——作为文化部对新中国第三个国庆节的献礼(吴旸 1993: 490)——创刊的原因,也促使外文出版社、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社这样国际知名的翻译出版机构(黄鸣奋 1997: 6)集体组织大规模外译中国文学。这样,中国文学走出去工程开始了。

英文版《中国文学》自1951年创刊到2001年停刊历经半个世纪,即使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陷入空前低潮的“文革”时期,对外文学翻译仍然保持一定规模(马士奎 2011: 86)。郑晔(2012)在其博士论文《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中借助译介学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分四个时期考察《中国文学》50年来的生产过程及其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结果显示:源语国家机构赞助下的对外译介行为由于受源语国家环境、意识形态和翻译政策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其译介内容和形式很大程度上偏向源语规范,因此很难被译语国家接受。同时,国家机构译介的刊物在国外的接受更多受到国家外交关系、译语国家意识形态、国外发行渠道的制约,源语国家无法通过操控译介内容和译语语言来完全控制其在译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接受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便在所难免。

改革开放后,这种渗透着官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挂钩的集体译介模式并没有根本转变,1981年推出的“熊猫丛书”以及1995年以后策划的“大中华文库”都在此运作模式下诞生,其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影响情况亦不乐观*参见耿强的博士论文《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研究》和谢天振的《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香港《译丛》(Renditions)杂志前任主编孔慧怡在接受采访时说:内地人力多,按理应该可以做得很好才对。他们的ChineseLiterature(《中国文学》),取材却多是政治色彩浓厚的官方文学,翻译出的英文,也多是书本学来的教科书文法而不是生动活泼的生活文法(杜十三 1992: 146)。

原台湾“中华民国笔会”会长、台湾文学英译的先锋殷张兰熙女士(1920—)英译陈若曦的《尹县长》始末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根据殷张兰熙(1979: 1-8)的记述,她最初的构想是译本完成后在台湾地区出版,但是岛内读者已经读过了中文版,英文版又给谁看呢?如果在岛内出版,又怎样在国外发行?单单印刷、装订很简单,但由岛内向国外发行,很容易被误会为政府宣传。她因此给国外的朋友写信征求意见。陈若曦建议与出版公司接洽,像美国的Harpers出版公司等。她尝试了几家,反馈欠佳——对于一个从来没人听过的作者,加上一个从来没人听过的译者,外加当时的政治因素(时值中美开始交流),商业出版社无人问津此译本。她认定:如果是宣传,她就不会翻,即使翻了也没人看;若译本出版后能在文学上站得住,能引起国外评论,远比在政治上收到效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于是她想到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和华盛顿大学出版社。以前,台湾大学齐邦媛教授的两本书均与美国华大出版部合作,在岛内印、由华大出版部在国外发行。殷张兰熙选定这一模式,不久,印大出版社反馈,表示对该书的兴趣。为此,她专程去美国接洽并完成译本。一日,陈若曦打来电话,说印大出版社希望此书增加一位美国译者。殷张兰熙甚是意外,因为当时翻译已近尾声,但两天后表示同意——她认为印大出版社的考虑不无道理,她是笔会季刊的编译,会被误会为政府做宣传,用美国教授的名义,便可冲淡“宣传”的嫌疑。于是,她邀请了翻译家葛浩文并获得了印大出版社的认可。可是印大出版社慢条斯理,书的出版大概要耗时两年。殷张兰熙焦急万分但又无能为力,只有催葛浩文尽快把译稿交给印大出版社。也许好事多磨,印大出版社的主编认为书名CountyMagistrateYin(《尹县长》)文理不通:Magistrate是法官抑或是警察?美国读者会一头雾水,便提议用Mayor。殷张兰熙不同意,因为Mayor是“市长”,和“县长”迥异。彼此争论不下之际,主编又来信告知另拟“反共”书名来影射中国大陆领导人,殷张兰熙与葛浩文于惊吓中表达反对,并求助于知名美籍华人学者刘绍明和李欧梵,出版社最终定名为TheExecutionofMayorYinandOtherStoriesfromtheGreatProletarianCulturalRevolution(《尹县长及其他文革故事》)。

该书后面的事也许更值得一提*本段所述均引自殷张兰熙的《我中译〈尹县长〉的经过》一文。:令人惊异的是,就在书名定下后,《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消息,称有一本抗议文学即将出版,在对作者和译者做了介绍之后,引了几段《笔会季刊》曾发表的译文。印大出版社对此报道异常惊讶,遂于紧张和效率中完成了该书的出版。最初,印大出版社对书的销路持怀疑态度,第一版只印了两千册,将销售对象局限于教授和有关科系的学生,作为参考或课本使用。小说封面是一匹大红马,非常引人注目。序文本欲请著名文学批评家、美籍华人夏志清教授撰写,因其繁忙而另请著名汉学家西蒙·列斯(Simon Leys)代替。也许是机缘巧合,列斯的法文著作《中国的阴影》在欧洲畅销,其英文版在美国与《尹县长》英文版同时面市,《尹县长》译本趁机玩弄噱头,把封面的“西蒙·列斯序言”(Introduction by Simon Leys)以醒目大字排印以招揽读者。书出版后,印大出版社编辑哈特曼先生做了一件“很周到”“很不容易”“也很花时间”的事,他允诺殷张兰熙,不管做什么事都会让陈若曦、殷张兰熙和葛浩文知道:他每次寄出一份文件,一定会寄一份副本给他们三人,告知发行推介工作、寻找知名书评家、在报纸杂志发表书评等事宜的进展详情。很快书评一一见报,其中加州大学知名文学评论家魏克门教授(Frederick Wakeman)的长篇书评“真正的中国”(Real China)在“纽约书评”刊出。也许是精诚所至,也许是出版社策略奏效,当殷张兰熙离开美国时,第二版已付梓,印数达10 000册。

图书馆馆藏量能衡量图书的文化影响,被认为是检验出版机构知识生产能力、知名度等要素的最好标尺。(何明星 2012: 11)笔者于2015年5月20日在全球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网站上检索“中国文学英译”在世界图书馆的馆藏量,发现除了居于前两位的高行健的小说《灵山》(SoulMountain, 2000)和《一个人的圣经》(OneMan’sBible:ANovel, 2002)(馆藏量分别为1 666和1 060)外,《尹县长》英译本高居第三位,馆藏量为972。《尹县长》英译发行的始末让人们从英语世界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文学英译的现实:第一,英语读者对宣传色彩浓郁的文学作品可能的排斥;第二,英语世界出版机制尤其是编审体制所体现的明确的读者取向;第三,恰到好处的舆论造势或噱头对发行速度和发行量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评论体系,尤其是著名评论家在知名报刊上的推介对大众视听所产生的导向性的影响;第五,策划营销人员不遗余力的责任感对于图书畅销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第六,编、译、作三者的精诚合作对译本成功的举足之重。以此反观中国文学外译走过的历程,中国的文学外译事业,今后要做的似乎还很多。正如陈先红(2016)所指出的:“近年来,围绕‘中国故事’‘中国话语’等概念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然而‘中国故事很精彩,中国话语却很贫乏’的尴尬现实,让研究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才能完整呈现中国原貌?什么样的‘中国话语’才是揭示中国奇迹的核心密码?又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三、锐意创新、与时俱进

翻译之道,贵在变通,没有一套翻译方法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张佩瑶 2012: 127)。翻译方法、策略、传播、接受等会随着译入语及译出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诗学和权力等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关系错综复杂,这更需要人们坚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学外译的问题。“锐意创新”,要求人们拓展外译话语体系和研究范畴,找出制约中国文学在境外传播的症结所在,开创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学外译话语系统。

2014年8月18至19日,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是“搭建沟通桥梁,解读中国故事”。瑞典汉学家、翻译家陈安娜在会上的发言“填补阅读的‘空白’”,从译语读者和译本的互动关系出发,给文学外译带来了新视角。她借用德国文学家伊瑟尔(Wolfgang Iser)1978年的著作《阅读行为》(TheActofReading)中的“空白”理论,阐释翻译与解读的问题。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事实上是在被阅读时才完成创作的,文本中的“空白”与文本中的“未定性”元素使得文本可以与读者发生交流沟通,因为这些“空白”会强迫读者在试图理解文本时被激活。(转引自陈安娜2014)陈安娜(2014)指出,“阅读行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希望,正是译文存在无法传达的形式/内容留出的“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空白空间和文本进行互动;但是“空白”不能太大,否则会使读者不知如何填补或甚至看不见“空白”,那么这种“阅读行为”就可能失效,难以使译入语读者产生共鸣,造成译本遭受冷遇。

西班牙哲学家何塞·奥特嘉·加塞特(José Ortegay Gasset)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翻译的悲惨和荣耀》中指出,词汇不仅仅是词汇,它们也承载了文化内涵的联想,在原文里,这种联想在词汇的字面意义之外深入很远,而在译文里,这种联想可能根本不存在。(转引自陈安娜 2014)从文本互文性的角度解释,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被称为“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译介巴赫金著作过程中受到启示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文本都是作为一种源自其他文本的“马赛克图案”而建立,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Kristeva 1986: 37)。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则进一步指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其他文本。(转引自王一川 1999: 250)文本概念既涵盖了微观层面具体的语言符号等文本形式,又涵盖了宏观层面抽象的社会文化、文学符号等文本形式(刘泽权、张丹丹 2015: 90)。因此,文本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多方位、多角度的互文关系,既有文本内部语言符号的互文转换,又有文本与外部社会、历史、文化等众多文本之间展开的互文效应,表现为具体文本之间、抽象文本与具体文本之间以及抽象文本与抽象文本之间所形成的互文指涉(姜秋霞等 2009: 90)。而译者们所进行的翻译活动就是翻译文化,有时可能是两种文化之间周旋的产物(王克非 2010)。在“中国故事”外译过程中,译者“构建译文”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去掉了中国文化语境的文本互文关系(Venuti 2013: 180-181),而在译文中是否重新构建了一套可替代原文本中的、译入语语言文化或文学系统的互文关系呢?如果译者只是构建了译本,忽视了与译入语文学系统的互文关系,又怎能达到“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习近平 2015)呢?所以,翻译在去原语境互文关系的同时,有必要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重建与译入语文学系统的互文关系。正如Pym(2010)在拓展“文化翻译”内涵时指出,文化翻译是既没有原文也没有译文的文化过程,它因人(主体)而非文本(客体)跨越边界而导致,也就是说,“文化翻译”不是指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作用,而是指整个文化用另一种文化来“翻译”。

从多元系统理论出发,外译的中国文学只是译入语文学的一个子系统(Even-Zohar 1990: 45-52),翻译文学联系着两个文学传统。多元系统论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学的多元系统里可能占据中心位置的三种客观条件:第一,当文学还“幼嫩”或处于建立过程中,文学系统尚未定型之时;第二,当文学(在一组相关的文学的大体系中)处于“边缘”或处于“弱势”,或兼而有之时;第三,当文学正经历某种“危机”或出现了转折点或文学真空时(Even-Zohar 1990: 194)。以此观照20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史似乎的确可以发现许多契合之处(详见谢天振 2003: 64-65)。但以此反观中国文学外译,却几乎找不到一个切入点使其进入译入语世界文学系统中心,所以更需要建立与译入语文学系统的互文联系,才可能使译入语读者用自己的知识填补“空白”,与文本发生互动。换一个视角看,这也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者们关注的进入世界文学的作品应具有的普世性和地域性特征的结合。从翻译实践活动的过程来看,习近平总书记(2015)提出的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创新翻译模式和方法,让别人“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周凯2017)。用周凯的话说,就是“要从别人容易理解的叙事方式和思维习惯入手,清晰讲述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故事的起承转合。既不故弄玄虚,也不故做深奥,而是以严谨的理性分析和平实的话语阐释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客观事实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讲述的]*原文为“中国故事的讲述,着力点不在于……”,笔者在此处稍做变动,改为“[讲述的]着力点不在于……”。着力点不在于华丽辞藻的堆砌或排山倒海的称颂,而在于我们能否准确地勾勒出中国故事发生、发展、演进的整体过程,努力发掘并呈现出中国道路内在的逻辑性和常识性”(周凯 2017)。

四、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构建文学外译软实力系统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参见百度百科词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文学外译已经启动了半个多世纪,代表中国文学软实力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乃至中国形象在世界文学领域是否达到了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程度?20世纪90年代以降,由于受后殖民主义和反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西方不少学者和大众对“他者”文化产生了较大兴趣,愿意去认识和了解,尤其重视差异,希望从中看到他者文化的特质(张佩瑶 2012: 117)。此外,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国力日强,大国身份和地位稳固,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因此,国际和国内语境都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了契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很有必要“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构建文学外译软实力系统,使“软实力”不再流于形式或口号。同时,中国文学外译作为文学译出模式,非国际通行翻译方向和规范,却是华语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特征,建立“文学外译软实力系统”彰显了华语世界主动向西方世界发声并与西方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的愿望,更是对世界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和完善。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提出(Nye 1990: 27)。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在国际关系中是指能吸引并说服别人认同、仿效并追随拥有软实力一方目标的能力,从而产生希望的结果(Nye 2004: x)。按照约瑟夫·奈的标准,软实力的运作模式主要依赖于三种资源,即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满足本土及海外的政治价值观、具备合理性及道德权威性的外交政策(Nye 2004: 11),从而建立一种合作关系(Nye 2004: 7);其利用精神感召、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无形力量,使人潜移默化、心悦诚服(Nye 2004: 6)。张佩瑶指出,软实力要赢取的是人心(2012: 36);中国经济的腾飞,渐使世界各国都认为中国世纪即将来临,并对此深具戒心(2012: 104)。中国要化解敌意,必须发挥文化的辐射力、亲和力和凝聚力(黄仁伟 2002: 109)。

约瑟夫·奈在分析软实力的资源时指出,无论是哪种资源,其功效必须视当时的环境(context)而定(Nye 2004: 12)。软实力自提出至今已经在国际关系、哲学、社会学、体育等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翻译学界,还没有直接探讨翻译与软实力的关系及其内涵的深层次问题(张佩瑶 2012: 116)。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政府部门牵头的翻译机构与出版社纷纷加强中译外工作,尤其是文学作品以及经典的中译外工作(张佩瑶 2012: 104),如上文提到的《中国文学》期刊英文版、“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以及近年来蓬勃展开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旗下的诸多外译工程。然而,其成效如何?中国文学是否真正走进了外语世界?是否吸引了外语人士的阅读和接受?恐怕这些问题的答案仍让人们有所保留。

如何将软实力的内涵落实到文学外译实践,得到外语世界的人心,产生我们希望的效果,发挥中国文学在外语世界的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达到“增信释疑”“凝心聚力”,帮助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其产生潜移默化、心悦诚服的效果,是探讨构建中国文学外译软实力系统的焦点和关键。所以落实到翻译活动中,从译本产生前译介内容和译介主体的选择,翻译过程中的策略确定,到译本产生后的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谢天振 1999: 11)的回答,都应着力连接软实力的三个力。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以“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作为中国文学外译的核心力量辐射翻译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力求调适、互动、共赢,以最优配伍模式全力阐释中国文学的魅力,使中国文学展现出和而不同的吸引力、海纳百川的亲和力、中华根的凝聚力,屹立在世界文学之林,赢得外语读者的人心。

需要说明的是,打造中国文学外译软实力模式,让其凝聚“三力”不只是学界一支军团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文学源自生活和社会,许多外语人士亦是透过中国文学之窗洞悉中国社会。在被别人接受之前,我们需要努力创造一个能够让别人理解我们的国际环境,包括“更加积极的公共外交”“更加积极认真而又诚恳智慧地阐述自己的理念”(黄友义 2014: 27)等,创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和舆论,以求产生“潜移默化、心悦诚服”的认同效果,为中国文学外译铺路搭桥。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所做的重要批示对中国文学外译乃至“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仅具有指导和纲领性的作用,他本人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方面亦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孙来斌 2016)。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向法国听众诠释中国梦时引用拿破仑的“中国睡狮”的说法,指出:“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习近平 2014)“这种巧妙的故事言说方式,增加了听众的亲切感,使人易于接受,对提升中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孙来斌 2016)中国文学外译自建国以来已经度过了花甲之年,其中成败、功过谁予评说,希望并相信这位老人能够正视并沉淀自己的过去,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带着新生儿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天的太阳,为国家整体软实力构建增砖添瓦。

Even-Zohar, I. 1990.PolysystemStudie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Kristeva, J. 1986.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C] // T. Moi (ed.).TheKristeva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P. 34-61.

Nye, J. S. Jr. 1990.BoundtoLead:TheChangingNatureofAmericanPower[M]. New York: Basic Books.

Nye, J. S. Jr. 2004.SoftPower:TheMeanstoSuccessinWorldPolitics[M].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Pym, A. 2010.ExploringTranslationTheor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Venuti, L. 2013.TranslationChangesEverything[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陈安娜. 2014. 填补阅读的“空白”[OL]. [05-20].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8-26/215846.html.

陈平原. 1989.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先红. 2016. “讲好中国故事”: 五维“元叙事”传播战略 [N]. 中国青年报 07-01 (02).

杜十三. 1992. 中国文学的“小耳朵”: 访《译丛》杂志主编孔慧怡教授 [C] // 杜十三, 编. 鸡鸣·人语·马啸: 和生命闲谈的三种方式. 台北: 业强出版社. 144-146.

耿 强. 2010. 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研究 [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何明星. 2012. 莫言作品的世界影响地图——基于全球图书馆收藏数据的视角 [J]. 中国出版 (6): 11-16.

黄鸣奋. 1997. 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 [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黄仁伟. 2002. 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 [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友义. 2014. 讲述好中国的故事 [J]. 对外传播 (1): 27-28.

姜秋霞, 等. 2009. 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关系研究——基于林语堂作品的描述性分析 [J]. 外国文学研究 (2): 89-98.

刘泽权,张丹丹. 2015. 假如林语堂翻译《红楼梦》——基于互文的文化翻译实证探索 [J]. 中国翻译 (2): 90-95.

马士奎. 2011. 特殊时期的文化输出——“文革”十年间的对外文学翻译 [J]. 山东外语教学 (5): 86-90.

孙来斌. 2016. 不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OL]. [02-25]. http://theory.gmw.cn/2016-02/25/content_19031560.htm.

王克非. 2010. 翻译: 在语言文化间周旋 [N]. 中国社会科学报 06-01 (08).

王一川. 1999. 语言乌托邦(文体学丛书)[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吴 旸. 1993. 中国文学的诞生 [C] // 中国外文局, 编. 中国外文局五十年回忆录. 北京: 新星出版社. 488-490.

习近平. 2014. 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OL]. [03-2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8/c1024-24759418.html.

习近平. 2015. 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OL]. [05-21].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1/c_1115367376.htm.

谢天振. 1999. 译介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谢天振. 2003.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J]. 外国语 (3): 59-66.

谢天振. 2013.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理论与实践 [J]. 东吴学术 (2): 44-54.

殷张兰熙. 1979. 我中译“尹县长”的经过 [C] // 胡子丹, 编. 翻译艺术. 台北: 翻译天地杂志社. 1-8.

张丹丹. 2015. 中国文学借“谁”走出去——有关译介传播的六个思考 [J]. 外语学刊 (2): 150-154.

张佩瑶. 2012. 传统与现代之间: 中国译学研究新途径 [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赵学龄. 1993. 翻译界尽人皆知的一对夫妇——记杨宪益、戴乃迭 [C] // 中国外文局, 编. 中国外文局五十年回忆录. 北京: 新星出版社. 502-508.

郑 晔. 2012. 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 [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周 凯. 2017. 讲好中国故事关键是讲清中国逻辑 [OL]. [07-24]. http://www.sohu.com/a/159577775_117159.

(责任编辑 白玉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两岸三地中国文学英译数据库建设与对比研究(1951-2010)”(17CYY025)。

H059

A

2095-5723(2017)03-0092-07

2017-01-27

通讯地址: 161006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外译人民日报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走向世界的汉语词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柔性侵入:文化外译接受策略研究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