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文摘

2017-03-11

理论建设 2017年3期
关键词:民主特色政治

中外文摘

特色城镇建设中的“热”与“冷”

一、着力推进中国的特色城镇建设,将是拉动新一轮城镇发展的强劲动力

大约从2016年开始,特色城市、特色城镇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宣传口号中,并且开始体现为城市的具体行动。此后,更多地方政府推出了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城市或特色小镇建设目标。

特色小镇建设很快演化为全国行动,这是一件好事,也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选择,如果操作得当、行动有力,这样的城市发展目标,也必然会成为促进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新型动力源。在2016年7月20日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规划是重要的,目标也应该有,但目前更需要的是认真梳理每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将它们置于区域文化角色中考量,同时也要在更大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位置,真的做到选准定位、扎实建设,不图快、不唯名、不凑数。

城市的识别性和文化特色,是决定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品牌构成的决定性因素。独特的城市风貌,让人过目不忘的城市个性和新鲜体验,会给一座城市带来持久的文化影响力,也会为城市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如果以推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考量,这其实就是从根本上培育文化生长园地的做法,是没有营销的营销,是不刻意赚钱的赚钱,是城市成长的长久之道。中国的城市发展能够走到这一步,客观上看,是我们不断认识现代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发展动力构成变化的结果,但是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和转型,也是有一个过程,是收获和教训并存的。

二、城镇发展需要明确自身的鲜明历史文化特色,并从中找寻自己的原生力量

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历程,基本可以看出,全国城市发展的过程和方式,都是相近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城市的发展重心和关注焦点是开发区、大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阶段的城市发展,空间拓展是核心任务。这样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在还过去的旧账。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太多,许多城市的面貌几十年下来,依旧没有大的变化。所以城市发展的目标首先是要路通、灯亮、上下顺畅。而中国普通老百姓几代人同住一室的现象绝不在少数,人们太需要解决基本的居住问题了。因而,相比之下,城市特色问题似乎显得过于空泛并且奢侈。只有当城市空间环境有了根本改观,城市的各类空间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都基本具备以后,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城市个性问题,才会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才会变得尤为突出。这也理所当然地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城市特色也就成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重心。

在城市发展注重空间拓展的阶段,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正因为特色问题并非发展重点,大家可能会对传统风貌视而不见,甚至将其视为发展的阻碍。在文化价值未被充分认识的状况下,很多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遗存,一夜间就被推土机推平;很多独具文化特色、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区,则被整条整条地拆除了;历史文化古建要么被拆除,要么孤零零地留在一片高楼中,滑稽地扮演着符号化的角色。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虽然被保留下来,但整体环境却完全没有了,完全看不出当初整体的文化生态。待到城市欠账问题缓解了,城市空间布局基本筑成了,人们才会慢慢想念那些曾经的文化遗存,它们是那么独特,又是那么无力。今天的城市特色问题的提出,恰恰需要首先从历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原生力量。这其实才是我们谈论城市文化特色或者城镇文化特色的起点。

无疑,城市要想好好发展,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持续动力支撑。在许许多多的发展动力源中,文化产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途。文化产业对资源环境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对生活的渗透程度高,对提升生活质量大有益处。但是,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好,这种软性的动力支撑源泉如何能够持续,确实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很多城市都自觉地提出了建设特色城市的设想,并且已经有了很多实际行动,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都较好的样本城镇,为走出中国特色的城镇文化发展之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就使我们讨论中国的特色城镇建设有了良好的依托和样本。

建设特色城镇,应该说是城镇建设的最佳文化选择。建设有文化特色、有文化依托、以文化发展为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的城镇,几乎就是决定中国城镇发展命运的关键所在。但是,首先要梳理清楚的是,中国式的特色城镇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为基本的依据;有没有较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去承载真正的历史文化讯息;它们在历史中是怎样成长的,而今天又应该怎样做到以保护历史状况为起点,并落脚于怎样更好地让其承担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才是建设特色城镇的基点。不然,眼睛中只盯着经济收益,不断地在“特色”的目标追求中掺入经济效益的考量,特色本身就被严重地虚化了,所谓文化的支撑就成了幌子。于是,就会永远循环式地重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式的错误。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好的行动方式应该是、也必然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样,人类生活的本质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只注重物态世界,而忽视生活内在质量问题的偏狭是唯利行动,就会慢慢没有了市场。

三、特色城镇不在于“打造”,而在于“培育”

建设特色城镇的热潮正在迅速形成,但要落实为好的行动,还有很大空间。搭建平台应该不算是太难的事情,但真正形成有独特魅力、有持续影响力和品牌推展力的例证还不多。因为物态容易打造,但文化却需要培育。所以,我们还是慎提“打造”二字,简单地说“打造”,容易陷入急躁状态。很多凭空想象出的文化主题,其实缺少根植很深的文化支撑。那么多的“欧洲小镇”迅速生长出来,给人以似是而非之感。欧洲风情小镇不是不能修建,但由于其本身没有真实的生活支撑,因而怎么看怎么觉得就是表演,就是拍婚纱照的场地。所以,这个时候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热”中一定要有“冷”,不是泼冷水的冷,而是清风过脑的冷。当然,今天我们还有很多舞台搭建的工作没有完成,我们要演戏的空间形态都还不具备。而且,在很多实际操作过程中,伤害文化、糟蹋文化的事情还是屡有发生。面对这样的状况,特色城镇建设目标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要做的工作还非常之多。

在城市建设中,风貌构成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和难题。如果我们将建设特色城镇的着眼点首先放在风貌构成上,那就应该首先对城市和城镇风貌构成的基本特征、规律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对风貌问题有准确的把握能力,才能有准确的行动方式和切入点。如日本的京都,早已是世界级的特色城市,其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也是整个世界。它每年能够吸引3900万游客前往观光旅游,本身就说明自身的魅力。

然而,即便是京都这样的著名观光城市,也一样经历了风貌问题的挑战。二战结束后,京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的更新。原先那些特色鲜明的城市建筑,已经显得落伍、陈旧,难以承担现代城市功能。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对京都文化风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京都后来在任何一个时期里,主要工作就是“景观保存”,即努力保护京都原有的风貌体系,突出从奈良时代就开始形成的平安京风格。借助讨论最具京都特色的町屋的存续问题,以及城市主题风貌特征的体现方式等,京都市制定了《风土保护法》,划定了风土保护区。并结合京都独有的“西阵织”纺织工艺传承,以及神社、园林、庙会、传统文化仪式的系统保护,形成了京都特色突出的城市整体风貌,具备了强大的城市品牌支撑力,使京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文化胜地。这就是营造城市文化平台的巨大功效。

作者:陈宇飞,原文《特色城镇建设中的“热”与“冷”——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问题》刊发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12期。(王子晨摘)

克服“本领恐慌”,切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领导干部必须克服“谈网色变”的心理,彻底克服“本领恐慌”。要用好网络监督这面“活镜子”,把握新形势,掌握新方法,不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走向深入,推动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做党和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的纽带,做党和群众同舟共济促和谐的桥梁。

1.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的互联网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增强人民的互联网获得感,关键在于尽快缩短城乡之间的“信息化鸿沟”。“放下镰刀,拿起鼠标”,这是中国很多农村近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互联网建设仍旧相对落后,城乡数字鸿沟仍旧明显。比如,乡村光网数量不足,很多中西部偏远农村既没有宽带接入,也缺少3G/ 4G信号覆盖;面向三农的信息网站、数据平台和应用都比较少,城乡之间的“信息化鸿沟”依然明显存在;面向三农的农业数据云平台尚未建立,农村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信息应用APP的量都落后于需求等。统一规划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精准扶贫系统也需加快进度。

如何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更多人平等享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党的领导干部要树立共享网络发展理念,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实施方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新的发展理念统领网络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畅流,增强人民的互联网获得感,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2.树立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思维定势。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信息的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社会历史实践活动迅速从现实世界的“单一状态”,发展过渡到现实虚拟交互并存的“复合状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运用网络资源来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但有的领导干部思维方式仍旧停留在传统社会治理的理念上,对互联网思维和理念缺乏认知和基本的判断。比如,互联网上出现的僵尸化政务微博、自动回复式“市场信箱”和“市长热线”等现象。

领导干部用好网络资源优势,关键是彻底改变传统单向思维定势,要在网络平台新渠道中,实现官与民的双向互动,体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达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比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微博中的“学习粉丝团”“旗帜”,微信公众号中“学习小组”等这类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既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军,又是倾听民声、缓解舆情的重要媒介,在不断的网络交往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彰显了时代精神,密切了同群众之间的联系。

3.强化精准思维,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互联网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同时又是各方争夺话语权的“主战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高度发达时期,各种观点交织、各种思想碰撞,既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又给不轨之人可乘之机,网络也成为和平演变、社会分离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栖身之所,是潜伏在社会和谐稳定背后的一个“最大变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稳定的必要条件。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就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和舆论导向,强化网络舆论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他还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党媒姓党”,这就要求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舆论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舆论宣传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精准思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在宣传舆论工作的“时”“度”“效”上精准发力。把握好舆论宣传的时机、尺度和效果,更加精准地分析不同受众的习惯,让新闻传播更加有针对性,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党的旗帜和道路,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以党和政府的工作为中心,以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大局,广泛传播凝心聚力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把好舆论引导的“方向盘”。

各级领导干部在倾听、尊重网络民意的同时,更应注重强化网络舆论的引导、监测、应对和管理,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决同散播谣言、恶意抹黑党和国家的行为斗争到底,从而建立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4.促进制度创新,确保网络群众路线常态化。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使民众的意愿和诉求得到普遍关注,但民众更希望切切实实地看到政府的作为。领导干部不应仅仅停留在同网民的信息交流上,也要直观地同民众面对面零距离地交流,做好线下调查研究、回访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六个及时”,即“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联系网民群众的主动性,避免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带到网络上,同时为如何从第一时间推动网上与网下联动,从行动力上体现对网民意见的尊重,指明了新方向。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六个及时”要求,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突出抓常抓长,建立健全应对网络舆情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格局,将“群众路线”请到网上,确保网民的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互联网发展中也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贯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形成网上与网下良性互动,落实制度化的工作格局,解民所需、为民谋利、赢得民心。

作者:张雪萌、周显信,原文《领导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刊发于《红旗文稿》2017年第7期。(王子晨摘)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努力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这一号召,既是在顺利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动员令,同时也为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迈进提供了及时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的重要组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和政权核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相关,密不可分。两种文化建设都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核心,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两种文化建设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两种文化建设都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共同任务;两种文化建设都强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当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本质还是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首先体现在其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它与时代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有所不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解决的是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源头和价值观念问题,高度强调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把筑牢党员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作为首要任务,把坚定全体党员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定力作为根本要求;特别强调党性修养,强调纪律和制度建设在政党文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同时也把纪律和制度本身当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建设在实践主体、内涵重点、方式途径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必须看到,在全党全国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背景下,两种文化建设又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统一性,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还是革命文化的播种者和培育者,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党性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政治指引和思想养分。

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持续正党风、强纪律、反腐败,党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始终重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一切弱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作斗争,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思想上强调理想信念“补钙”,作风上出台八项规定,打造了一系列把权力关起来的“制度笼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得整个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必须看到,近百年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始终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在党内政治文化不断丰富创新的同时,对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创新担当等现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得到倡导和弘扬,党内政治文化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政治引领和思想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根于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土壤,离不开党和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真切的奋斗实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带有最深沉的历史使命和最宽广的家国情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高度重合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面临着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诸多考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其中必然包括党如何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创新这一时代课题。比如:在我国快速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实现有效应对和同步创新?如何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如何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特别是如何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最根本、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领导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实践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的主动回应和重大决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党在思想、文化、精神上进一步强起来,更好地应对考验,迎接挑战。正是因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和重大现实挑战面前找到创新发展的动力,找到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我们相信,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党内政治文化,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最新鲜、最强劲的动力源,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筋强骨壮、枝繁叶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那里还相当有市场,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崇尚厚黑学,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打击竞争对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修为政之德,专练官场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凡此种种,既有党的领导弱化、党的领导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因素,同时,也与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和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有关。党风正,则社风清;党风不好,必然会带来社会风气的扭曲,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局。我们相信,在党内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地反对腐朽落后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努力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将有力地荡涤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消极、落后、腐朽的因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净化和创新升华。

作者:马援,原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刊发于《学习时报》2017年4月5日。(王子晨摘)

习近平对制度化民主标准的思考与回答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与上述“八条标准”相关联,习近平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时,结合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民主的教训,提出一系列发展民主须防范的不良现象。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提出了“六个切实防止”:“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克服“五大弊端”:“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

习近平提出的判断民主政治的“八条标准”,既是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自身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积极成果,也是考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民主问题上遭遇重大挫折后得出的客观结论。群龙无首、一盘散沙,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民族隔阂、民族冲突,这些问题突出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党争纷沓、相互倾轧,固执己见、排斥异己,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相互掣肘、内耗严重,共识不高、难以落实,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采用自由主义民主模式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山观察到的美国的“否决制”及“无法实施有效统治”,正是固执己见、相互倾轧、相互掣肘的党派和利益集团造成的。这些政治力量因一己之私,难以在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上凝聚共识,更谈不上采取有效行动了。在采用自由竞争选举制度和多党制的发展中国家,因“民主”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民生停滞等现象的比比皆是。由此来看,判断是否民主的“八条标准”,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发展,意义都不可低估。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对民主问题的科学理解,意味着西方国家垄断民主话语权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同时也是中国人对人类共同政治文明作出的最新贡献。

习近平提出的判断民主政治的“八条标准”,是对邓小平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民主标准的制度化、规范化。“八条标准”包含了调动人民积极性、保持政治高效率和社会稳定等因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因素,而是根据实践成果提出了更多的新内容,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民主实质与民主程序的有机统一。全体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体现的是民主实质,即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点,是自由主义民主所有意无意忽略的。“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表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就此而言,中国的协商民主,即由执政党和政府主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协商以凝聚最大限度共识的民主过程,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强调民主实质的同时,中国同样注重完善的民主程序。“没有程序的民主,就没有实质的民主;没有程序的公正,就很难保证实体公正和结果公正。”在“八条标准”中,国家领导层的更替、人民的利益表达与社会各方面的政治参与、各方面人才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等,都有相应的民主程序来保障。

政治效率与权力制衡的有机统一。不同模式的民主政治,对政治效率与权力制衡的关系的认知是不同的,认知的不同造成了实践的差异。自由主义民主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把重点放在防范政府为“恶”上,为此设计出三权分立、多党自由竞争等权力制衡制度。这一套制度体系,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政府的专断,但也有效地阻遏了政府的为“善”。党派、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竞争,进一步削弱了政府能力和效率。这种现象,在面临紧迫的现代化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因此,在习近平提出的政治制度评价标准中,“民主”和“有效”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强调民主的效率的同时,中国人也没有忽略权力制衡问题。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已经成为从执政党到全社会的共识。发展民主,内在地包括了“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尤其是,“要强化制约,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个人行使,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当然,我们所要求的是“合理分解权力”,或邓小平所说的“必要的分权”,并不能动摇、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能从根本上阻碍政治运行的效率,这也是邓小平反对中国“过分强调搞相互制约的体制”的原因。

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严格来讲,民主与法治是两种有着不同内涵、不同要求的政治制度。只不过近代以来,厉行法治已经成为所有类型的民主制度的共同特征。“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地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是法治的共同要求。法治的缺失,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大弊端之一,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社会撕裂、暴力频仍、政局动荡、政权不稳的根本原因。在习近平提出的民主标准中,“依法”之“法”,即是法治之“法”。尤其是,“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更是突出了法治的真谛和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这个前提之下,才是法治的“中国特色”:“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没有反对党,不是三权鼎立、多党轮流坐庄,我国的法治体系要跟这个制度相配套。”

政治体系的开放性。政治体系的开放性,是评价一种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重要标志。依照出身、血缘、家族等先赋性因素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是非民主制度生存和运行的根基。时至今日,尽管不少发展中国家形式上实施了民主制度,但家族统治等非民主因素依然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公与社会分裂,更是影响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重要因素。即使在美国,也出现了“家族制复辟”现象:“在我看来,说美国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出现家族制复辟是公平的,……今天阻止公然裙带关系的规则还很强大,足以防止它成为美国政治的普遍政治行为。但有趣的是,看看诸如肯尼迪、布什、克林顿等等所有这些精英总统,就知道组成政治王朝的冲动有多么强烈。”

中国政治的开放性,体现在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都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制度安排,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他们中的优秀人才,都能依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各个层次的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而不必依靠资本、出身等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避免了“家族制复辟”,也避免了金钱政治,为既远离权力又无资本优势的阶层和人才,提供了为国家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便利通道。

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是政治的核心功能,与政治效率和资源公平分配密切相关。决策错误,效率越高带来的危害越严重。决策不民主、不透明,资源分配不可能公正。在信息社会,海量的信息与知识,错综复杂的问题,要求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保障决策正确、不失误,即使出现失误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建设的主题之一。早在1986年,万里就鲜明提出,“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决策科学化,首先就要民主化。没有民主化,不能广开思路,广开言路,就谈不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的创造智慧,尊重实践经验,就没有科学化。反过来说,所谓决策民主化,必须有科学的含义,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否则只是形式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应该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与机制,已经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

从邓小平提出的调动人民积极性、保持比较高的政治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到习近平提出的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八个方面,中国人对于民主标准的理解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深入。中国人提出的民主标准,既注重民主的实质,又注重民主的程序;既注重民主的效率,又注重权力的制衡;既注重了民主,又注重了法治;既注重民主的开放性,又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一套标准,在充分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有效克服了自由主义民主模式党同伐异、过度竞争、效率不彰等弊病。当然,理论和实践总是有距离的,中国的民主实践远没有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在体制、机制、程序和具体运行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上的深化必然带来实践中的进步。因此,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的“中国方案”,那么习近平提出的民主标准则是中国人民为人类探索更好的民主制度提供的中国方案。至于这套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适用性,时间的演进和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人类探索,将会给出最终答案。

作者:王中汝,原文《民主标准问题的中国方案》刊发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7期。(王子晨摘)

猜你喜欢

民主特色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医的特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完美的特色党建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