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如何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2017-03-11梁传祥
◎梁传祥
经验方略
中职学校如何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梁传祥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普遍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理念滞后
由于少数学校教育理念滞后,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的思想倾向,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保证足够的时间实施工学结合,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部分同学、家长对“工学结合”这种新的人才教育模式缺乏认识,简单地以为“工学结合”是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以为,“工学结合”是向工厂输送廉价劳动力,对工学结合的实施产生消极情绪或不给予合作。
(二)“工”与“学”脱节
“工”与“学”的脱节,具体表现在中职学校没有从职业要求出发,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没有进行详细分析,没有针对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基本环节、操作内容、具体步骤等来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校内的理论学习与校外的实践工作脱节。“工”与“学”的脱节还表现在学生在企业实训中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关联不大,有的甚至毫无关联,无法使学生做到“学”的认知在“工”时实践,“工”的体验在“学”时升华,偏离了工学结合的宗旨和目的。
(三) 中职学生生理、心理年龄不成熟
中职学生多数未满18周岁,由于年龄偏小,部分学生实习期间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独立性不够好,有些学生不善交流,给企业管理带来困难。重工行业对年龄和体质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用工人员不满18周岁不予录用,以免发生意外,这就给一些品学兼优、有意愿到企业实习的学生竖了一堵墙。
实习岗位有些是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工作,按照规定,有些车间不允许开暖气、空调和电风扇,面对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部分实习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不久,不是想跳槽,就是想离开。个别学生看到企业车间与想象中的差距很大(比如机械类现场噪音大),就不辞而别,甚至极个别学生带着公司的物品走人。
(四) 学校实习管理难度大
无论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还是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始终是个棘手的难题。由于学生分散在校外各处,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实习期间有可能发生意外事件。学生初到工厂,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摸摸这个,碰碰那个,但有些东西是有毒性的,有些机器是高温的,有些机器是带电的,危险处处皆是。学生出了事故,学校为难,企业也为难。
二、加强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 学校加大力度优化课程改革
目前,中职生在校学习的很多理论课程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实践脱节。因此,学校要加大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企业实际开设学习科目,在开设课程时聘请用人单位的专家一起讨论,让课程的安排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还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以便教师在课堂上更准确地传授专业知识。
(二) 寻求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划,要通过政策法规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调动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要建立与完善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明确企业在培养和使用人力资源中的法律责任,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还要加大“工学结合”的推进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考核和评价,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长效运行。
(三) 健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践中的各项制度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最适宜、最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办学资源,实施产教合一,不仅仅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事情,还应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做支撑。国家的政策法规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合作办学制度,有力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开展下去,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践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制度氛围,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畅通无阻。
(四) 建立实习基地,实行“校企合一”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学校和企业应本着共同发展、协作双赢、友好合作的原则,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多种方式,在学校或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利用这些基地着力搞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保障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
(作者单位: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