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熹的生死观及其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中的积极作用

2017-03-11刘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死观客观性天理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吉林通化 134000)

朱熹的生死观及其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中的积极作用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吉林通化 134000)

朱熹对生死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天理”,在人身上具体表现为仁、义等道德品质。朱熹指出为了得到“天理”需要克制自己不正常的欲望。在命运问题上,朱熹继承儒家的传统,认识到命运的客观性,在命运面前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朱熹认识到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要正确对待生死。除去部分封建糟粕,朱熹的生死观在高校生命教育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朱熹;生死观;生命教育;积极作用

生命教育自上世纪末从欧美传入国内后,逐渐在高校普及推广开来。与欧美等国家相比,国内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国内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多源自国外,实际上传统儒家的生死观念在高校生命教育过程能够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理学的集大成者,对生死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生死观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中依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1 朱熹的生死观

朱熹在生死问题上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既是对前人生死问题的总结又是他丰富人生阅历的反映。朱熹的生死观主要体现在生命价值观、命运观及死亡观等方面。

1.1 生命价值观

朱熹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理”(“天理”),“理”在人身上具体表现为仁、义等道德品质。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1]在朱熹看来“理在气先”,“理”是形而上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朱熹又说:“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2]人的生命是“理”与“气”的结合体,一切事物(包括人)都是“理”所产生的,具体过程是“理”→“气”→万物(人)。朱熹眼中的“理”主要表现为道德品质,朱熹指出:“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1]可见,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不过是“天理”在人身的具体表现而已。朱熹认识到人的本质就在于他所拥有的社会性,这一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认识是一致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道德品质是人的根本,作为人就应该弘扬人性。朱熹说:“仁是爱之理,爱是仁之用。未发时,只唤作仁,仁却是无形影;既发后,方唤作爱,爱却有形影。”[1]仁是爱的本质,爱是仁的表现,未表现出来时,称为仁;表现出来后,称为爱。仁最重要的表现是爱人的生命。

为了得到“天理”需要克制自己不正常的欲望,朱熹说:“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人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4]人人都喜欢音乐、游乐,都有各种欲望,圣人与众人的不同就在于能够对各种欲望加以节制。朱熹又说:“是以圣人之教,必欲其尽去人欲,而复全天理也。若心则欲其常不泯,而不恃其不常泯也。法制欲其常不废,而不恃其不常废也。”[2]朱熹认为圣人的教化一定要去掉不正常欲望,使人们返归于“天理”,正所谓“穷天理,尽人性”。

1.2 命运观

在命运问题上,朱熹继承儒家的传统,认识到命运的客观性。《论语·为政》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朱熹《论语集注》云:“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事物之所以当然之故也。”在朱熹看来“命”是上天赋予的,具有人所不能抗拒的客观性。至于命运的具体内容,朱熹说:“罕言命者,凡吉凶祸福皆是命。若尽言命,恐人皆委之于命,而人事废矣。”[2]朱熹认为吉、凶、祸、福都是命,这些是人所不能抗拒的客观力量,如果人们将一切都交给命运思想就会消极,影响自身的发展。《中庸》上说:“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朱熹集注曰:“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命”源于天,因此它具有客观性,天的“命令”人不能改变。《论语·雍也》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朱熹集注曰:“命谓天命,言此人不应有此疾而今乃有之是乃天之所命也。然则非其不能谨疾而有以致之,亦可见矣。”[5]可见,命运具有客观性,非人力所能左右。

由于命运具有客观决定性,如何对待它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朱熹指出:“盖学者所以为君子者,不知命则君子不成。死生自有定命,若合死于水火,须在水火里死。合死于刀兵,须在刀兵里死。看如何,逃不得,此说虽甚粗,然所谓知命者不过如此。”[2]在朱熹看来,君子应该知命,不知命就不是君子。死与生都是命,都不是人力能干预的,知命就是要认识到命运的客观性。命运具有客观决定性,并不代表人在其面前无能为力,朱熹说:“如常人,用之则行,乃所愿;舍之则藏,非所欲。舍之则藏,是自家命恁地,不得己,不奈何。圣人无不得已底意思。圣人用我便行,舍我便藏,无不奈何底意思,何消更言命。命不足道也,命不消得更说。”[2]“用”与“不用”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一个人能做到的就是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与能力。

1.3 死亡观

朱熹在死亡问题上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识到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他说:“人所以生,精气聚也。人只有许多气,须有个尽时;尽则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而死矣。人将死时,热气上出,所谓魂升也;下体渐冷,所谓魄降也。此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也。夫聚散者,气也。若理,则只泊在气上,初不是凝结自为一物。”[2]朱熹认识到从“气”的角度上看,人的生死不过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有生必有死,要正确对待这一自然现象。关于鬼神,朱熹说:“或问鬼神有无。曰:此岂卒乍可说!便说,公亦岂能信得及。须于众理看得渐明,则此惑自解。‘樊迟问知道。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人且理会合当理会底事,其理会未得底,且推向一边。待日用常行处理会得透,则鬼神之理将自且得,乃所以为知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亦如此。”[2]鬼神之道玄远,不能说清楚,人们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生活中。在死亡价值方面,朱熹说:“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阙。须尽得这道理无欠阙,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2]朱熹指出人生来就禀赋天理,完美无缺,在追求“天理”的过程中要彰显自己拥有的道德品质,这样死后才不会留下遗憾。

2 朱熹的生死观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中的积极因素

目前国内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在部分大学生对生命困惑与漠视时,“中国大学生每年大约有240人自杀。加之其他诸如疾病、交通事故等情况,每年大学生的死亡率应该更高。”[6]朱熹的生死观在高校生命教育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1 在课堂教学上

目前国内高校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在课堂教学上都深受国外教材影响,如陆杨的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叶华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薛红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皆是如此,这些书中所涉及到的传统生死文化内容则相对较少。今后在高校生命教育教材的选用上可以适当加入朱熹的一些见解与主张,具体内容可在《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朱子家语》等书籍中取材。除少数医学院校以专业课的形式授课外,大多数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采用公选课及学术报告等形式授课。在课堂授课上可以适当增加儒家思想特别是朱熹在生死问题上的主张,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如朱熹认识到生命是可贵的,而热爱生命是生命教育课程展开的前提。朱熹的命运观也有可取之处,他指出人要认识命运的客观性,人生总会遇到顺境和逆境,顺境时不能骄傲,逆境时不能灰心丧气,要积蓄力量,充实自己,一旦际遇来临,便能抓住机会,飞黄腾达。在死亡问题上,朱熹指出生死都是自然现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而不应该关注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2.2 在养生及生命价值实践上

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最终还要付诸于养生及生命价值实践中。在养生方面,朱熹有自己的见解,他说:“若气清,则心得所养,自然存得清;气浊则心失所养,便自浊了。”[2]朱熹在传统的养“血气”说基础上,认为养生更要“养心”,具体方法是依靠“义心”,他说:“盖血气助得义心起来。人之血气衰时,则义心亦从而衰。”[2]朱熹的养生观对当今的大学生仍有借鉴意义:既要注重身体层面的“养血气”又要注重心理层面“养心”,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3 结语

在生命价值实践上,高校生命教育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主要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自身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地联系起来。目前很多大学生都在创业或打算将来创业,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爱岗敬业、待人诚信、与人友善,这些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朱熹还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二者皆不可偏废,如人两足,相先后行,便会渐渐行得到,若一边软了,便一步也进不得。”[2]可见,对生命价值不能仅停留在认识上,还要将之付诸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1]朱熹.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M].上海:上海书店,1989.

[2]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1986.

[5]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1986.

[6]刘伟.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中的儒家生死文化因素[J].城市地理,2015(24):177.

B244.7

A

2096-4110(2017)03(b)-0118-03

本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传统文化视阈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H1705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伟(1976-),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史、教育史。

猜你喜欢

生死观客观性天理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整体性与客观性的追求:汪卫东的《野草》研究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