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7-03-11栾洁齐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

栾洁,齐倩

(甘肃省庆城县庆城小学,甘肃庆城 745100)

谈“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

栾洁,齐倩

(甘肃省庆城县庆城小学,甘肃庆城 745100)

“学思维”活动课程,每一课都尊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把学生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具体、操作性强的活动中。语言是学生喜欢的,故事是学生熟悉的,与学生生活相接轨,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开枝散叶,没有唯一,多个答案,促进的是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学思维活动课程;创造性表达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常常为缺少那些口齿伶俐、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或主动参与交流的学生而大伤脑筋。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要么“金口难开”要么言不达意,或条理不清或闲话混杂;有的学生在课外口若悬河、幽默风趣而在课堂上则前言不搭后语,缺少必要的过渡而随意跳跃,至于语言表达中简单、生硬、头绪不清的更是普遍存在。因而训练学生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进而指导学生行文流畅的习作就显得尤为珍贵。

新课程在第三学段目标中规定,“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对有创造性的表达应该给予鼓励”。因此,在指导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表达,是新课标赋予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1 指导学生尊重自己的独特视觉,建构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过程

学思维课程精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开启,学生创新表达能力的培养。“打开嘴巴,首先要充实心灵的感触”繁杂的物与人,人与事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只有发现-体验-感受-描绘生活,才有可能留下足迹,珍藏感悟。但往往我们仅限于看得见,也有触动,难就难在不会表达,不会写作记忆。例如:五年级《学思维活动课程》第23课 “拥挤的困惑”,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让同学们清楚的说说自己的发现、感受,以及给自己的提示,就生涩不够流畅,三言两语完事。看看郭老师是这样做的,她用精美的课件真实、逼真再现了各种场合拥挤的现象,激发学生体验堵得慌的情感,然后让学生给这些现象分分类,然后让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撰写一份解决方案。“你在哪里发现有拥挤现象,最严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面?你能详细说说怎么个拥挤严重吗?你当时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你能把当时的真实情景写下来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吗?发挥自己奇思妙想,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在老师的一步步诱导指导下,学生很自然的再现了当时情景,水到渠成的完成了一篇习作。他这样写“生活中的拥挤现象可真多,街道上小轿车串成线,公交上的乘客前胸贴后背,没有一点缝隙。遇上节假日,旅游景点更是人山人海,拥挤严重。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与爸爸妈妈去兰州舅妈家的那次坐车。乘车路上,我就进入了无限的遐想,兰州是甘肃省会,肯定风景迷人,经济发达,繁荣昌盛。高的楼房排山倒海随着我们的乘车移动,茂密绿色的植被给城市披上了绿装,雄壮的母亲河不断地向我招手……我陶醉在自己的无限幻想中,但一切都随着长达2小时的堵车消失不见,只听见喇叭声此起彼伏,车在一寸寸的缓慢移动。加之口渴,我内心沮丧极了!我在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设计各种立交桥、地下交通站、或者会飞的汽车,让城市变得美丽,交通不再堵塞拥挤。”这就是创造性的表达,老师在借助生活现象的基础上,诱导学生尊重自己的独特感觉,完整构建了自己的生活体验。

2 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正确思维,流畅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

“学思维活动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重视学生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表达能力。本课程所有活动设计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且采用了大量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在形象的图形感知和具体的实物操作中进行积极思维。一部活动教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每一课都尊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把学生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具体、操作性强的活动中去充分思考,促使学生认识的提升,感受的表达。例如五年级“学思维活动课程”中《数字的想象》一课。 “数字想象”没有固定正确的答案,只是对孩子想象思维推波助澜,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大胆联想、猜想、创造想象,在玩数字中,生发奇思妙想,然后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把数字兴趣化、多元化、幻想化。例如《数字想象》导课,教师利用网络上流行的“88”代表拜拜,启发学生思考:“168、518、48、555、740 代表什么意思?”网络诙谐语言可以说孩子十分钟爱也乐于广播。这种问题容易迅速提升课堂温度,点燃学生兴趣。问题一提出,各种各样的说法蜂拥而至。生:“168(一路发、你留吧、你溜吧)、518(我要发、我了个吧、赌一把)、48(是吧、死吧)、555(我我我、呜呜呜)、740(气死你、七司令、去死你)。”不得不说,学生浮想联翩,可爱又调皮,活泼又风趣。当教者让学生说说 “8-1大于8所隐含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与同学交流。”学生的思维真正插上了翅膀,开始出神入化的创造故事。有选择大于努力方面的故事、责任大于能力方面的故事、利大于弊方面的故事……总之,每一个故事都隐含着小作者独到的见解,睿智的分析,故事隐含的启发性、教育性也完美释放。

3 指导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

学思维活动课程,在设计上“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特别注意活动的“非特定性”,即整个活动贯穿着“思维训练 创造性表达”这一主线。例如《两只眼睛看世界》一课,教师导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景。一幅云白天蓝,山清水秀的迷人风景图,一幅房屋倒塌、洪水泛滥、植被冲毁、家园破坏的自然灾害图。同样是水,有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有时给人带来巨大的灾难。从而让学生领会事物的两面性。然后教师把本节教学设置成辩论会,把学生分成两拨。并把问题陈述给大家。问题:获得一种魔力,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好处与坏处。 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让他们搜集各种资料证据证明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具有说服力,是被承认的应该推广。

问题1:好人——魔力 坏人——魔力

像马良的神笔 犹如洪水、猛兽、

拯救苦难 造福黎明 制造灾难 制造杀戮

能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能免除灾难 叫苦连天 战争罪犯泛滥

消除病疾 四处流窜 惶惶不可终日

想吃什么吃什么 温饱不保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居无定所…..

学生的思维天窗一下子被打开,各种动画片、电影、电视剧情节接踵而来,不但各种伤害、破坏、杀戮、恶势力被集结,而且各种爱心、奉献、维护、发展、挽救同样被集结。学生在大量事实面前终于明白《两只眼睛看世界》的正真含义,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缺陷和完美相依相存,我们的眼睛要学会辩证看事物,善于发现,乐于表达,让创造性解决问题成为提升我们创造性表达的一个窗口。

4 结语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教育永恒的一种追求,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关键是教会他们如何去思维,并能创造性的表达。学思维活动课程中的语言是学生喜欢的,故事是学会熟悉的,解决问题又具有一定挑战性,既有常见的生活问题,又有精深的科学问题,既有需要创造形象的艺术问题,又有需要集思广益的产品设计问题。但无论那个方面,都是把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感悟体验中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创造性,所以,学思维课程真正给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插上了翅膀,是一门集知识与能力,思考与表达于一体的学科。

[1]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3(12):19-23.

[2]胡卫平.“学思维”活动课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胡卫平.提高整体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谈谈“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J].中小学校长,2008(9):36-38.

G632.4

A

2096-4110(2017)03(b)-0090-02

[课题来源]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小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学生创新表达能力的培养》(立项号:GS[2017]GHB112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