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析

2017-03-11黄少花李朝群施力云路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诚信校园大学生

黄少花,李朝群,施力云,路远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本文主要以海口某大学的诚信观为例进行了调研,以发放问卷形式进行,制作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2份,回收率达90.3%。本调查问卷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大学生对自身诚信的认识,也有对他人诚信评价;既有对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诚信的看法,也有对失信观念和行为的评判。经过对问卷调查整理分析并参考其他调研成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当代诚信品质的现状

1.1 对诚信品质的认识

在本次调查中,有78%的大学生认为“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之一,诚信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有22%的人认为诚信并不重要。 36%的人认为自己做到了讲诚信,52%的人认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不要讲诚信,12%的人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在金钱与诚信中您更看重哪一个?”的问题中,选择金钱的有36%,选择诚信的有52%,认为都不重要的有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诚信及其作用具有正确的认知,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1.2 诚信缺失的表现

在学校考试诚信中,还是有28%的同学偶尔会有考试作弊的情况发生,甚至有39%同学总是在考试时作弊。以上数据说明,学校个别学生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对大部分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人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同时给诚信品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3 对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态度

“你对失信行为持怎样的态度”,57%表示不支持,28%表示支持,15%表示痛恨。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对于不诚信或失信现象的态度方面,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还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仍然有些人表示支持,这也说明支持诚信缺失的人并不感到可耻,反而为荣。而这种诚信缺失的态度,将阻碍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这些典型的问卷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自我诚信和对他人诚信方面持比较肯定的态度,反映出在个人诚信方面、人际交往方面,人们之间能做到诚实相待。其次,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因社会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多而对社会的整体面持怀疑的态度,反映在日常的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普遍持有防范心理,不能做到坦诚相见。再次,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中,大学生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这些结论都普遍反映出大学生对诚信缺失的担忧,笔者试图从这些问卷调查及其结论中,并结合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形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 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社会负面影响的因素

社会环境是促进人们诚信维持的基本依据,社会环境的现实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诚信水平。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诱发了人们的求利心理,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诚信、道德,通过欺诈、行骗或者虚假营销等非法收到谋取利益,而这种现象已经遍及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如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还有近日曝光假冒伪劣的“小儿预防针”等有害人身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些“诚信危机”事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诚信观,使尚不完善的学校诚信教育体系受到冲击,从而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诚信缺失现象,如考试作弊严重,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学费,造假骗取助学金,不履行就业合同,网络诚信缺失等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从现象可看出,一方面是社会上的人对诚信的概念以及信仰的缺失,甚至对诚信的观念也存在着淡漠的态度。另一方面信用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造成了一部分人有机可乘,利用体制的不完善来逃避对个人、企业不诚信的惩罚,进而形成不遵守信用的恶性循环。

2.2 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们接收道德教育的摇篮。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本是孩子成长教育的典范,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的成长、性格的形成和诚信观念的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教育方式和自身的诚信品质对于孩子诚信观念与诚信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绝大多数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孩子知识和智力的发展,而对孩子的品德塑造关心甚少,甚至有些家长并不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留下不诚实做人的印象。如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导致孩子耳濡目染从小自私自利,从小养成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的心理,并常做出失信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也易于在大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中普及。

2.3 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教育学生诚信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影响学生诚信思想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实施的教育往往是将学生的智育成绩放在首位,对学生做人原则的教育并不够重视。实施德育评价体系往往只流于形式,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更多采用的是满堂灌的简单化教学,缺少时效性。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经济利益驱使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了学生不诚信的现象。如学生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恶意拖欠学费、拒还助学贷款、求职制作假简历等诚信缺失的现象。面对诚信失范的学生,校方却没有一个具体而有力的管理制度,有些学校虽有各项规则制度,但主要倾向于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管理,而对思想道德方面,尤其是诚信道德的管理制度则不健全,约束力也普遍较小。

2.4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并趋向成熟的时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不高,辨别能力差,面对诚信缺失的现象认知不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责任感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易受错误思想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充满矛盾和困惑,一方面知道做人做事应该讲诚信,另一方面却为了某些眼前利益又无法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走向失信。

3 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方法和途径

诚信,既是道德观念的核心,是人们行为习惯的约束,更是校园和谐发展的前提。既要求人们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觉悟,更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和规范。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应从诚信教育入手,以道德建设、诚信机制为辅助,营造和谐校园诚信环境。

3.1 社会、家庭与学校诚信教育相结合

由于诚信教育的复制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单靠学校教育作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和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将诚信教育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这项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机关、企业、社区等各方面在诚信教育中寻求统一的思想和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量的倍增和传递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从社会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从家庭和学校教育者方面获取的信息量。这就使得社会诚信教育在人们的诚信品德形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家长、教育工作者、新闻和宣传工作者、影视文学工作者等等都应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开展信用意识、诚信道德的舆论宣传。通过宣传正面典型,谴责失信行为等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当然,强调社会教育的同时,也应发挥学校诚信教育的主体作用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作用。在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家长与教师应率先营造和建立起值得学生和孩子信任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因此,在进行诚信教育中,应加强这三方面的协调与配合,诚信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3.2 大学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与诚信教育相结合

诚信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堂上,应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校园的诚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可通过校园诚信讲座、校园网站、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诚信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表彰诚信道德行为,批评校园中存在的各种失信的行为。并积极开展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征文、诚信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诚信活动。让诚信文化在校园网络上得到承载。通过全校范围的诚信文化全面覆盖,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诚信文化传统,逐渐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做人,做诚信事,逐渐改造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校园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诚信风气。

3.3 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相结合

大学生的诚信,不仅仅只重视思想教育,还需要构建诚信校规,通过一系列的信用制度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思想和行为。坚持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相结合,使得自律与他律、自觉与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即建立可供查询的学生个人的信用认证体系及纪录档案。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监督作用,及时曝光不诚信的大学生行为。并通过完善诚信校纪校规的标准,对违反诚信原则的学生个人行为提供校规惩罚依据,大幅提高失信的成本,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害怕因失信所带来的严惩,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给大学生遵守诚信提供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1]王伟国.诚信体系建设法治保障的探索与构想[J].中国法学,2015(5):24-37.

[2]杨晨欣.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及提高措施[J].河南农业,2016(4):38.

[3]胡超,刘乃刚,叶玉霞.试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J].法律与社会,2008(12):220-221.

[4]杨娜.大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诚信校园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