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

2017-03-11姜雪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空间

姜雪楠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

姜雪楠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高校图书馆一直都是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学生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对于图书馆的多样化需求也变得愈来愈多,为了更好地拓展图书馆的立体空间和网络空间,图书馆必须转变理念思维,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互联网 +”( Internet + ) 在中国崛起,为“新常态”插上了腾飞翅膀, 并以一种移动泛在交融创新的新兴空间力量及创新媒介迅速渗透融入社会各界与经济实体, 不仅带来了空间格局变化,而且催生出众多新生态和新范式。对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

1 “互联网+”环境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

1.1 “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图书馆空间技术升级

网络技术应用程度加深使得“互联网+”时代来临,在这个服务需求不断多样化的社会里,很多行业或者企业都需要通过积极融合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才可以提高服务能力,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技术条件基础上进行空间优化可以让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更具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原有图书馆基础上,积极融入数据库管理方法、移动技术、物联技术等,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高技术空间的再造力。同时通过方式和理念的转变,让很多的想象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成为显示。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技术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其看成是空间再造的一个补充和合作关系,让“互联网+”在图书馆空间再造中不断创新和融合,得到更好的应用。

1.2 “互联网+”思维加快了图书馆空间思维创新

很多创新思维的产生也都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互联网+”思维就影响了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思维创新。“互联网+”的创新融合思想为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传统的图书馆的建设理念和服务管理思维已经不能适应全新的需求,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建设发展上,要应该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和沟通交流,充分融合多方面的创新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创新管理和思维转变,进而更好的发展自己。其次“互联网+”的合作思维给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了方向指导,在图书馆空间再造过程中,除了要积极运用各项技术以外,还要寻求各方面的合作,通过合作共赢来实现更好的预期成果,这也是打破惯性思维的重要表现。

1.3 “互联网+”机制催生了图书馆空间结构转变

模式,指一定专业领域要素构成与结构方式,是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有机结合,具有稳定、规范与可操作特征。“互联网+”是一个前缀式“复合”结构模式,就其本质而言,决非是数量叠加,而是一种异质化合与转型升华过程,对图书馆空间结构再造极具影响。首先是跨界复合利好。因为“某种活动型式蕴涵着最适价值(最优价值),这种型式或是在任何一个层次上最大限度地、或是在最多的层次上有利于接受者完形和思维结构系统的发展。通过这种独特的模式可以促进图书馆结构性的优化升级,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更深层次的结构转变,使得图书馆除了可以更好的提供优质服务资源以外,更可以实现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转变,通过各种转变进而更好的促进结构升级和转变,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把握住“互联网+”所提供的技术平台,整合各项优质资源,不断的创新和拓展服务内容:比如云服务、数字图书馆、网络互动交流中心等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得以实现。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思路探析

2.1 以开放融合、一体构架为目标,加强图书馆空间重构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成为可能。智慧型图书馆的互联网的应用程度更高,在空间再造方面更注重图书馆空间的融合性和集成化。首先要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开发性和融合性。开放融合是很多图书馆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到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思想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性和融合性要进一步加深,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对自身的服务进行重新定位,创新空间再造的思维和观念,让更多新生事物融合到图书馆建设中。与其说图书馆的建设收到了“互联网+”的挑战,不如说“互联网+”为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日常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图书馆现有空间的基础上融合更多智能化设计因素可以更好的优化空间、提高智慧空间的气息。其次是要注重空间再造的一体化构建。要将空间和“互联网+”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协调好整个系统的系统性,一体化空间再造要能坚持人性化设计,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媒基础上,更好的整合和利用空间,给用户更多的服务享受。

2.2 以转变方式、集约发展为主线,开启图书馆空间新格局

图书馆的空间是一个立体图形,而这个庞大的立体空间都是由每一个点、线以及面组成的,因此空间再造要能够转变设计思路,将空间再造分解为一个一个面或者点、线的再造,从细节或者部分入手,通过每一部分空间的优化和信息建设来提高整体的空间效果和信息网络服务水平。当前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变得更为被动,因此图书馆要能够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更多外界的帮助,通过资源优化和整合更好的对自身的建设和空间再造模式以及方向进行引导,在结构和空间升级的过程中要能够转变方式,以全新思维看到空间再造问题。另外还要能够注重集约化发展。“互联网+”思想既要求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能够放开思路,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冲击性作用,还要求高校图书馆要能坚持融合性思维,加强集约化发展,通过对图书馆功能性和服务性的重新定位,更好的协调好每一部分空间的功能性,协调好每一个学科和专业间信息资源的关系性,通过创新格局、优化空间,给学生带来更便利、更人性化的智慧新空间。

2.3 立足本位、深化改革,构建图书馆空间新体系

“互联网+”让更多的想象成为了现实,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是高校图书馆空间提升和拓展的重要工具。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之所以止步不前,不仅受到高校图书馆自身思想和能力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外部管理理念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空间再造应该注重全面协调,全面协调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够立足本位。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已经有了多年历史,主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搭建一些服务平台,来提高学生们信息资源查找和书籍借阅等方面的便利度。但随着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扩大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忘记了自身的本职,导致了功能性的缺失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要注重科学性和知识创新性,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的优越性。

其次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深入改革,加强对外的学习力度和对内的投入力度,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努力抓住“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网络化机会,以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作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服务空间和系统,为实现更多图书馆的功能性奠定基础。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过程要有坚实的战略基础和物质基础,高校本身要能从长远角度出发,促进图书馆硬件和技术系统的共同优化,在建立和创新图书馆服务公共的过程也是一个图书馆空间再造的过程。

3 结语

“互联网+”正以一种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优势与架构为图书馆空间发展和模式创新开拓思路,提供动力。使空间成为继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后又一亟待开发的战略资源。图书馆与时俱进,坚持足下定位,借力“互联网+”新思维和新平台,创新空间理念,重构空间模式,推进空间发展,必能在未来“大智移云”的变革竞争中开创多元复合、移动智能、双向驱动、协同创新、绿色生态的“空间”新业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日常管理面临着调整和更多的机遇,高校图书馆要能够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面对调整,把握好机遇。

[1]羌栋强.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163-164.

[2]]宋怡.基于二级学院图书馆现实困境的服务模式创新——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4):85-86 .

[3]宋丽荣,李平,李健,等.Web2.0技术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与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115-116 .

[4]王丽琳,喻丽.学习共享空间构建过程中的协同机制研究——基于高校图书馆层面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23):62-63 .

[5]李雨.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价值及其建设实践分析——以新浪认证用户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140-141.

[6]李嘉兴,王晰巍,张长亮,等.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8):116-117.

[7]Rachel Applegate,姚玲杰.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共享空间——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0(3):93-94.

[8]彭小花.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IC&LC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20):150-151.

[9]刘乾凝,杨剑平,关静霞.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北京农学院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情报杂志,2011:(S2):193-195.

[10]李景凯,郑学军.学习共享空间再造与大学图书馆建筑新形态——从中外大学图书馆的比较看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9) :137-138.

G258.6;G250.7

A

猜你喜欢

互联网+图书馆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