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安徽总队医院2016年洪灾卫勤保障做法与体会
2017-03-11钟兴国
鲍 峰,钟兴国
武警安徽总队医院2016年洪灾卫勤保障做法与体会
鲍 峰,钟兴国
总队医院;卫勤保障;洪涝灾害;经验体会
2016-06-18开始的强降雨,造成安徽省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10市59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我院于2016年7月7日奉命抽调三个医疗小分队,赶赴灾区执行抗洪救灾卫勤保障任务。
1 准备工作与实施过程
1.1 准备工作
1.1.1 灾难信息获取 医院依托上级机关(总队卫生处)的指导,密切联系地方防汛单位,充分发挥公共媒体及自媒体的作用,做到对灾区往年汛期汛情规律的充分了解,建立军地灾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情信息的沟通,对于即将发生的极端恶劣天气的气象信息及各类灾情信息,共同做好各类灾情信息统计,做足卫勤保障预案,并参照气象部门灾情预警机制,在医院同步建立抗洪救灾战备等级制度。
1.1.2 医疗防疫力量准备 6月份汛期开始初期,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抗洪救灾领导小组,由外科、内科、骨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组成专家组。抽调年富力强,业务能力突出的现役军人组成三支医疗小分队,基本构成为每队两名医师(中级职称以上),涵盖外科、内科,由资历长者担任队长,配备两名士官护士。医疗小分队人员任务出发15 d前进行多次野战救护技能训练,并由专家组对医疗队人员进行业务授课,熟悉常见病的防治和处置。由医务处联系抗洪部队卫生队,对部队提前进行常见病防治培训,下发《抗洪抢险卫生防病手册》,将治疗和预防用药及时配发到一线部队官兵手中。同时,利用灾区驻地部队卫生队资源,联系当地医疗防疫部门、医药机构,建立急重症伤病员就医绿色通道及重大突发卫生事件防范预案。
1.1.3 卫生物资准备 医院成立由药剂科主任负责,至少3名药师组成的保障小组,抗洪药品由门诊药房负责,建立抗洪期间购买采购药品绿色通道。参照卫生部下发的“救灾防病基本药品目录”9类68种药品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地域性疫区特点,参考以往医院抗洪经验,将药品目录扩展至149种,并在6月汛期来临前,组织制剂室加班加点配制炉甘石洗剂等常用药品,备足库存。指定医务处一名助理员专门负责战备仓库及抗洪药品调配,抗洪人员背囊内物品补充,救护车上担架、吸氧装置的维护,保证配套设施齐全,医务处不定期抽查。车辆保障由医院院务处直接负责,提前抽调三名有经验驾驶员,每人固定负责一辆车况好行驶里程较短的救护车的维护保养,驾驶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提前熟悉灾区路况信息,多次给驾驶员进行行车安全教育,并对驾驶技能进行考核。
1.2 实施过程
1.2.1 前期 7月7日,我院接到命令后,在1 h内迅速集结人员及车辆,3小时内三个方向医疗队到达指定地点,随即展开救治工作。抗洪救灾前期部队主要任务是抢险保堤、防破堤管涌,天气特点以雷电、暴风雨,昼夜酷热为主,一线官兵工作强度大,户外作业时间长,因经常有封堵河堤缺口等下水活动,故该时期为皮肤病(包括日光性皮炎,真菌感染,烂裆,浸渍足等),以及中暑,上呼吸道感染,夜晚蚊虫叮咬皮炎等疾病的高峰期。因前期预案充分,虽这个阶段工作量大,但医疗队的保障工作仍有序进行,我们的具体措施是:(1)每日接受前指指派任务,医疗队前往作业点巡诊一线部队,针对皮肤病官兵,教授使用并发放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及克霉唑外用,炉甘石洗剂,醋酸曲安西龙尿素软膏,醋酸氟轻松软膏等药物,对于足癣严重患者,予1∶100硼酸液,足光散等药物治疗;(2)坚持高温酷暑和一线部队共同战斗在大堤,每个医疗小分队细分成两个小组,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组成,进行排班巡诊制度,对轻症及先兆中暑官兵早发现、早救治,严格防控重症热射病例的发生;(3)晚间到部队驻地巡诊,探望伤员,指导灭蚊防疫,并进行医疗常识小讲座,尤其是对军医、卫生员的防病知识培训。
1.2.2 中后期 有研究表明[1],抗洪初期,总体发病率持续增加,第5~7天达到峰值,第20天后病例零星出现,发病高峰期与洪峰形成时间基本吻合,通过此次抗洪抢险,我们发现在中后期,即抢险持续期和守堤期,部队工作强度有所减轻,官兵无需频繁及多人次的下水作业,主要任务是防止溃堤、管涌,以及补堤和灾后重建,天气特点也少雨量,但也正是室外温度最高季节,所以皮肤病和烂裆,湿疹,足癣发病率下降,但日光性皮炎,中暑,上感,痱子等疾病偶尔呈现爆发。医疗小分队任务就是针对这一发病规律,重点做好对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官兵的卫勤保障,做到作业开始前将人丹、十滴水等药物发放到每名官兵手中,还重视因连续疲劳作战,部队身心疲惫,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上升。在任务后期,破堤重建现场经常有多兵种协同作业,如交通部队大型机械、船舶等,现场地形复杂,外伤伤病员多见,医疗队提前做好预案,协调支队卫生队,随车携带简易清创缝合包等手术器械。抗洪抢险任务尾声,一线部队陆续归建,医疗队督促每名接触疫水官兵,吡喹酮40 mg/kg体重,2次/d服用,在抢险后约30 d,落实每名接触疫水人员进行血吸虫病检测。
2 经验体会
2.1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当前我国国内外形势复杂,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频发,这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军队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以及后勤单位卫勤保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长期以来,立足现有条件,以《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卫勤保障应急预案》为导引,建设了一支拥有五十余人的卫勤保障分队,旨在不断加强机动保障能力和战伤救治能力,全面提高应急卫勤保障能力。按最高标准,我院于2010年新建了一个物资齐备,配套完善的战备物资仓库,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务处定期对库内物资进行清点检验。将分队分为现场急救、后送、手术、抗休克、检验几个小组,配备心肺复苏、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B超机、血液生化仪等设备,及手术方舱车等。确保战时分队的硬件保障,平时注重对卫勤保障分队人员的实战化模拟训练,做到不少于每月两次全员拉动和每月三次的抢救组拉动。在汛期到来前,着力抓好分队人员的战备思想教育。并制定预案,结合抗洪救灾特点,请院内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相关学科专家授课,观摩、学习医疗救援的录像资料。日常训练重点突出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和如何适应野外恶劣高温高湿环境的训练。挑选部分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地方聘用人员加入,强化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使他们主动为武警部队服务[2]。另一方面,保证卫勤分队的满员编制。
2.2 军地联动,信息畅通 我院这支卫勤保障分队组织严密,结构合理。因为部队医院性质,人员构成以现役军人为主,具备快速机动,令行禁止的军队优良作风,平日除担负武警部队日常训练及军事任务的卫勤保障外,积极参与地方大型活动的安保维稳、抗震救灾等非战争性军事活动的保障工作。此次抗洪救灾任务,抽调的医疗小分队离开驻地展开工作,因对当地环境、社情的不熟悉,所以更注重跟地方政府和当地卫生机构的协作联动。在任务中,接总队卫生处指示,要求发放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物至一线官兵手中,所需药品数量大,时间紧迫,医疗队联系当地医药公司进行购买调配,保障了部队战斗力,并于当地医院事先达成协议,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和专家会诊联动机制,保证了急症伤病员的后送救治。在任务后期,联系当地防疫部门,做好血吸虫病的检测和药物预防工作。抗洪任务期间,医院强调信息畅通,包括抗洪物资、药品的供应通道畅通,后方战备人员和专家力量的信息畅通,前方医疗队成员每日将完成任务情况、巡诊人次、病种、发放药品数目,有无重症伤病员等信息汇总后,分别向总队卫生处及医院医务处汇报,真正达到信息互通、统一指挥、协同实施、联合保障的总体目标。[3]
2.3 防病防疫,心理疏导 在现代抗洪抢险任务中,卫勤保障对象为一线官兵和广大灾区群众,因此针对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勤保障运作的宣传教育,同样符合新型医学模式中社会医学维度的需求,把医疗服务向预防服务延伸,提高防病治病的有效性。灾区群众和一线官兵面对自然灾害,心理冲击明显,加上高强度劳动,睡眠质量差,心理紧张,焦虑,易怒,所以及时的心理干预成了卫勤保障不可或缺的部分,我院在任务中后期,抽调心理科主任带队,深入一线堤坝,对官兵群众进行巡诊,甄别是否罹患精神或心理疾患,并予以早期评估和心理干预,更好体现了卫勤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
2.4 落实责任,保障有力 此次抗洪抢险卫勤保障任务,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并政策倾斜,院长政委成为此次任务的第一责任人,主官多次带队深入抗洪一线,进行业务指导,药品物资补给和慰问关怀,医院政治处注重对前线医疗队人员及家属的思想教育,生活关怀工作,任务期间恰逢“八一”建军节,医院组织队员家属召开座谈会,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抗洪任务结束后,召开全院大会,进行抗洪抢险汇报讲评,弘扬正能量。医院在物资药品技术保障方面,广开绿色通道,预留一定数量床位,保证后送伤病员救治,真正起到了“战地医院”的作用。
[1] 博 尔.大洪水——1998 中国军民抗洪速写[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104-120.
[2] 潘竹林,张秀梅.机动卫勤分队文职人员管理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6):580-581.
[3] 姜成立,田 伟.应急机动卫勤分队协同训练模式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7):637-639.
(2016-10-19收稿 2017-06-20修回)
(责任编辑 张 楠)
钟兴国,E-mail:zhongxg75@163.com
R197.3
鲍 峰,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230041 合肥,武警安徽总队医院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