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训练致重症中暑13例分级救治体会

2017-03-11朱飒飒加春祥王德军

武警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军事训练重症医院

朱飒飒,李 强,加春祥,王德军

卫勤保障

军事训练致重症中暑13例分级救治体会

朱飒飒1,李 强2,加春祥3,王德军4

军事训练;重症中暑;分级救治;越级后送;体会

中暑按症状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有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3种[1]。重症中暑多因出现先驱症状,未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而致,其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未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高达10%~50%。部队官兵常年进行剧烈军事训练和行动,是中暑尤其是重症中暑的易发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分级救治是战时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分工救治的总称。根据战时条件和医学要求,将伤病员的整个救治过程,由纵深梯次配置的各级救治机构按照各自的救治范围分工完成[2]。中暑是内科急危重症,符合分级救治条件,需要现场、基层医疗机构和等级医院紧密协作、分工负责。我部医院2015-08至2016-10共分级救治13例军事训练致重症中暑患者,取得较好效果,并制定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在室外温度大于35 ℃环境下进行军事训练。13例均为男性,年龄17~22岁,平均19.2岁。其中,义务兵10例、士官3例,9例为同一次军事训练所致,4例为散发性病例。临床表现:短暂昏厥6例,昏迷4例,四肢抽搐7例,低血压休克7例,肝肾功能异常13例,肌酸明显增高11例,凝血功能异常11例,低氧血症8例,酸中毒7例,胸腹水11例,脑电图异常8例,心电图异常9例。诊断标准依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13例均符合劳力性重症中暑;参照1995年庐山全国危重学术会议MODS诊断评分标准,6例诊断为MODS。

1.2 分级救治

1.2.1 现场或基层医疗机构救治 13例均在现场进行了救治,采用脱除训练装具和外衣,转移至荫凉环境,风力散热,饮入糖盐水,大血管处放置冰袋降温。6例转移至低温空调房,6例输注复方氯化钠500 ml。8例现场救治后转移至当地基层医疗机构(支队卫生队、乡镇卫生院),加强降温治疗,对3例烦躁不安者缓慢静推安定10 mg,3例低血压加快输注复方氯化钠及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并作好转运准备。优先转运重症患者,就近转运至有条件的等级医院,救护车内温度控制在22~20 ℃。

1.2.2 等级医院救治 5例现场救治后立即转运至三级医院急诊科,发病至到达三级医院时间为2.0~4.5 h,平均为3.2 h;另外8例在基层医疗机构救治3~6 h后转运至三级医院,ICU 6例、神经科2例,发病至到达三甲医院平均时间为9 h。三甲医院根据病情救治,全部病例均采取强化降温治疗,包括头置冰帽冰水浴,冰盐水灌肠洗胃,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对3例持续高热、肝肾功明显异常、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行CRRT等血液净化及降温治疗,气管插管6例,中心静脉置管8例,留置尿管9例,抗休克治疗6例,维护凝血功能4例,1例行血液净化治疗1.5 m。

1.3 结果 11例完全康复出院,1例遗留认知功能降低,1例遗留轻度肾性尿崩症。

2 讨 论

2.1 基层医疗机构防治体会 (1)增强防暑意识:部分官兵自恃年轻、体质好,防暑意识淡薄;高强度军事训练过程中,中暑易与疲劳等状态混淆;中暑发生隐袭性强,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不易察觉,且易急速进展为重症中暑,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方式增强官兵防暑意识,保证每名官兵了解中暑基本知识,做好中暑防护,识别中暑早期征兆,掌握中暑基本急救技能。(2)热习服训练:在一定热刺激和劳动强度的反复作用下,人体会逐渐建立热耐受性,完全适应后出汗和散热量为平时两倍,对减少中暑意义重大。热习服训练要循序渐进持续2周。部队进入高温环境前,采用穿着雨衣进行中等强度锻炼在加速机体热习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3]。本组9例中暑集中发生于中暑防控宣教力度不够和未进行热习服训练的2个单位。(3)科学组训:组织训练应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军事训练必须依据官兵体能基础、耐热能力做出强度和运动量安排;训练应避开烈日高温时段,灵活调整训练计划,杜绝盲目追求成绩行为;卫勤人员对不合理的训练计划要提出合理卫勤建议,避免不必要卫生减员。本组中的9例集体中暑就是因为将原本3 d考核计划调整为1.5 d,考核强度和参考队员压力加大而发生。(4)卫生侦察和防暑准备:军事训练前需对训练驻地、训练场等进行卫生侦察,了解环境对军事训练的影响,提出卫勤建议,拟定卫勤计划,落实保障方案,训练前对官兵进行体格检查,评估健康状况和体质,对中暑高危人员提出调整建议,保障防暑饮食,包括冷冻电解质饮料,适时组织普服。(5)切实做好中暑诊治的“三早”工作:中暑的现场救治十分重要[4],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坚持医疗保障在一线,加强现场指导和救治;及时甄别中暑高危人群,并将高危人群作为观察重点。对疑似中暑者及时施救,脱去患者装具及衣物,脱离高温环境至荫凉通风处,最好是低温空调房,快速降温,采取冰帽冰袋放置,冰水酒精擦拭,冰水浴,冰冻饮料口服,冰盐水洗胃灌肠,烦躁抽搐者可缓慢静推地西泮,昏迷者静注纳洛酮。力争在1 h内使核心温度降至38.5 ℃以下。(6)病情评估和安全转运:先兆及轻度中暑者经积极有效处理后多可恢复正常[5]。对治疗无效表现出高热、痉挛抽搐、意识障碍、血压下降者,应快速评估,评估困难者宁可过度后送或越级后送,并确保后送运输车内低温,后送时继续加强救治。后送原则:就近驻军医院或高等级医院,并做好救治的无缝化链接。本组6例越级后送三甲医院者未出现后遗症状,而逐级后送的2例分别遗留肾性尿崩及认识功能下降,说明重症中暑越级后送效果良好。(7)训后医学观察:训练结束后,仍应对考训官兵进行医学观察,重点观察体温,及时发现延迟中暑,对留观的先兆和轻型中暑患者要加强监护和治疗,避免再次接触高温环境,促进尽早康复。

2.2 等级医院救治体会 (1)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中暑防治能力:高温环境下可能造成大批非战斗减员甚至死亡发生,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但基层医疗机构接诊类似病例少,对中暑危害性认识不足,处置经验欠缺,容易延误诊治。等级医院中的其他专科医生,因专业所限,也存在对中暑了解不够,处理不力,应加大力度普及。中暑高发季节前,应对基层医务人员及等级医院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人人过关,提高各级医疗机构中暑防治能力。(2)展开多科协作救治中暑:重症中暑往往涉及多个器官的受损,需要采取ICU为主,多科协助的综合救治模式[6],本组9例,均在ICU进行诊治,分别采用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CRRT血液透析,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多种救治手段,病情平稳后转入综合性内科或其他专科,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快速降温治疗:早期运用物理药物血液降温治疗,争取在1 h内将核心温度降至38.5 ℃以下,这是治疗的第一关键点,必须认真把握[7]。此外,对体温的判断十分重要,在低温空调间,用水银体温计测体表温误差较大,常比实际核心温度低较多,造成已降于安全温度之假象,而肛、口温测定在中暑患者实施困难,体温的观测与处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组13例于三甲医院均采用耳蜗式体温计测量,误差较小,值得关注。(4)水电解质平衡:中暑发生时因大量出汗造成水、钠、钾丢失,低血容量,全身脏器供血不足[8]。因此必须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有效补充血容,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重度中暑尽可能建立中心静脉通道,既有利于快速补液,又方便中心静脉测压,为安全有效补液提供依据;此外还要动态观测动脉血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严格观察出入量,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重要脏器功能保护:重症中暑初期隐匿,易并发MODS,造成严重后果[9]。早期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十分重要。①早期纠正休克:在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血管微循环,保障重要脏器血液循环;②早期脑复苏:重症中暑有不同程度脑损伤,本组8例脑电图轻度异常,因此应迅速降低体温,尤其是脑部温度,同时可用醒脑静、甘露醇、抗氧化剂等,减轻脑水肿及脑细胞损伤;③呼吸功能维护: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④纠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DIC是重度中暑的严重并发症,DIC早期可应用低分子肝素,纤溶亢进期补充新鲜血浆,血小板悬液;⑤肝肾功能维护:应用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对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横纹肌溶解症的重症中暑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或CRRT治疗,同时血液降温治疗;⑥维护心脏功能:保证基本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适当增强心肌收缩力,可达到防治心衰目的。(6)抗感染治疗:中暑时机体常为低灌注状态,肠屏障功能受损,肠内微生物和毒素移位,成为自身感染和中毒的重要来源。早期选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是抢救重症中暑患者的重要措施。本组1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3例应用乌体林斯,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感染情况。

2.3 基础护理与康复 (1)皮肤护理:中暑多伴有大汗,要及时擦干,更换衣物、被褥,定期翻身防止压疮[10];(2)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舌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发生率高,应给予口腔清洁,2次/d,神智清楚者给予淡盐水或呋喃西林漱口,并早晚刷牙,防止口腔感染; (3)安全防护:重症患者上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坠床和碰伤,抽搐者防舌咬伤和窒息;(4)营养饮食:重症中暑一般情况较差,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病情稳定的清醒患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意识不清者给予鼻饲,防止肠微生物移位,并促进早日康复。

[1] 梅 川,熊灵敏,钟伟丽,等.军事训练致重症中暑综合治疗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8(4):261-264.

[2] 杨 扬,许 恒,姚 迪.战伤分级救治规则对医院急诊批量伤病员救治模式的启示[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2):117.

[3] 纪 筠,周飞虎,宋 青.军事训练导致的劳力性热射病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5):194-195.

[4] 黄永高,陈广城.武警部队夏季训练重症中暑现场急救10例[J].武警医学,2014,25(8):823-824.

[5] 宋 青.热射病患者后送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56(1):8-9.

[6] 张仕娟,李乃坤.24例重症中暑在重症医学科的救治[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7):1056-1057.

[7] 赖晓云,陈宝玉.军事训练致重度中暑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1343-1344.

[8] 高 平,钟兴国,叶 文,等.卫勤综合一体化保障防治军事训练中劳力性热射病14例[J].武警医学,2016,27(1):74-76.

[9] 陶 红,张立新.重症中暑20例临床治疗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1):2142-2143.

[10] 李重先,张 慧,倪 军.重症医学科抢救11例重症中暑官兵的护理体会[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6,15(11):659-660.

(2017-03-07收稿 2017-06-20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R821.4

朱飒飒,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1.614000 乐山,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军人病区内科;2.636000,武警四川总队巴中市支队卫生队;3.626000,武警四川总队甘孜州支队卫生队;4.620010,武警四川总队眉山市支队卫生队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重症医院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