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初探

2017-03-11刘珺田

贺州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道家文明人类

刘珺田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初探

刘珺田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先秦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推崇“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认为人与外部环境是平等且统一的;主张“清静无为”的实践方式,认为人的活动应当适度,不能超过自然的承载限度。这些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内在价值、内在规律的尊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局限性。先秦道家思想受当时时代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和消极色彩,需要我们予以改造。总之,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解决全球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先秦道家;道法自然;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想要从中寻求启迪。而在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哲学中,源于先秦的道家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历经历史的演变,在民族血液中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品格,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实践活动。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哲学智慧,更为我们提供了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启迪,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一、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道法自然”的哲学基础

道家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道”。《道德经》将之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74既“道”是宇宙万物的始基,从“道”中产生阴阳八卦进而产生万物。《庄子·大宗师》则表述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根自本,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6]181意思是说“道”是无形无状却先于天地真实存在的。“道”是根本的根本,即使是鬼神、天地也都是从“道”中产生的。

“道”即是起源,也是规律。乐爱国教授将道家的生态思想总结为“道家提出‘道法自然’的概念,主张按照事物的自然状态行事,并要求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自然万物,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8]93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45,道是寰宇之法则,而自然则是道的法则。道家的“自然”指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状态,即凡事无需刻意为之,顺应事物的本来规律去发展。推及到生态领域就是指人类应当尊重和顺应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不要过多的干预和影响自然的内在发展,更不应去破坏。

(二)“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

先秦道家思想具备一定的生态整体主义内涵。《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19。意思是说人类和天地万物是共生共存的,是一个整体的“一”。这与西方哲学喜欢将人与自然割裂来看是迥然不同的。人类与其它自然存在物属于同一个共同体之中,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与那些在我们看来没有思维没有知觉的低等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人是否是万物之灵呢?从一定意义上是的。相较于其他动物,只能出于本能的生存繁衍,人类能做到的更多。人可以通过独立的思维和卓然的智慧很好地生存于世,甚至改造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主宰自然。

正是因为人与万物是一个共同体,所以“物无贵贱”。《庄子·秋水》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6]420意思就是说,道是世界的本源,从本源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从事物本身的角度去看,往往会认为自身是崇高的,外物是卑贱的。可见许多人之所以认为人类比自然更尊贵,是因为他们只从人类自身的立场出发去探查整个世界。这样的思维模式是狭隘且片面的。如果我们只以自身为评判世界的尺度,那么必然导致对地球资源的无度攫取,对自然界工具价值的肆意压榨。长此发展,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最终损害人自身的生存基础。

因此,我们应当站在世界本源的角度,用“道”去审视万物的价值。罗尔斯顿认为,人“能站在这个世界之外并根据他与世界的关系来思考自己。”[2]96这是人与其他生命体相比的独特所在。当我们跳脱出自身利益的局限,能够站在世界之外观察世界时就不难发现,我们与万物都是平等的存在形式,没有贵与贱的区别。正因如此,我们也应当给予自然和其他生命同等于人的尊重和保护。工业文明的发展依托着对自然界工具价值的极度利用,这直接带来了环境的恶化,人类自身也深受其害。“物我一体”“物无贵贱”的哲学思考可以带给我们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

(三)“清静无为”的实践理念

“道法自然”具体到实践领域就是要“无为”。一方面,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依照事物的内在规律做事。李约瑟将道家的无为思想阐释为“‘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亦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他们所不适合的功能。”[8]97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无论人类活动多么的进步,也只能在自然规律的“框架”中进行。例如人可以造出先进的机械采伐树木,但是当采伐数量超过维持生态平衡的限度时,就会深受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痛苦。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人的活动违反了自然规律,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必将自食苦果。

另一方面,无为要求人们懂得节制,适度而为。《老子》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4]15这就是说财富功名等物都不宜过度,只有节制私欲,懂得适可而止,不过分贪恋“有为”,才是符合天道规律的行为。“无为”思想延伸到生态领域,就是要让我们节制过度开发与破坏自然的私欲,尊重自然界的“天道”,顺应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从而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二、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先秦道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完整丰富的思想体系。先秦道家思想所蕴藏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应对全球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卓殊的借鉴价值。但是也不可否认其中的不足。想要更好地运用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就必须对其价值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学习发扬先进的部分,改造剔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从而使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一)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积极意义

一方面,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具备自身的价值。工业文明带来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这种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和需求。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人们只注重大自然的工具价值,并对这种“有用”的价值进行大肆的开采与破坏。今天之所以产生蔓延全球的资源环境生态危机,与这种价值取向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关系。而道家思想强调人不是宇宙万物的中心,自然有其内在的价值。自然有其内在规律性,人的活动应当顺应这种规律。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深度挖掘,有利于人类全面充分地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的内在规律性。

另一方面,先秦道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学习。道家在回答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蕴藏着“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的一举一动都应该是遵循自然内在规律的。这与马克思的观点不谋而合。马克思同样强调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自然界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可能创造”。[3]53资本逻辑只重视眼前的既得利益,大肆攫取自然资源,不仅造成了当前的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更为长远的人类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对生态危机,需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历史局限

我们不可否认,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分,并非全部适用于今天的社会。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加以改造和利用。

首先,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人类对自然的妥协。例如在汉代初期,由于受到常年战乱的影响,国家积弱,民生凋敝。统治阶级为了增加人口,恢复生产力,以“黄老学说”治国,与民修养生息。由于当时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十分有限。这种“无为”的治理方式既能减轻百姓的生存压力,又不足以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带来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时期虽然是遵循了道家的生态思想,但是其目的、手段都与今天的生态治理没有相通之处。今天的人类历史处于工业文明的时代,一方面全世界人口激增,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人类对自然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政府真的全然“无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混乱,加剧危机。

其次,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是基于古人的感性思考,缺乏科学理性。一些观点、方法缺乏严谨的论证和科学支撑,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如果今人直接采用则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以物无贵贱为例。肯定其他生命体的存在价值固然没错,但是如果将人类放在一个与自然物全然等同的地位,否定人的独特性价值显然是不可取的。人是一种有智慧的,能够思考世界,创造文化,甚至改造世界的独特类存在。如果我们认定人与其他生命形式一般无二,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人类的一切科学文明成果都是无意义甚至错误的?然而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有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奥秘了解愈多,愈加论证了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观点。正是由于伦理学研究将道德伦理从人际推向了人与自然之间,人类才意识到应当承担起对大自然的道德责任。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生态思考没有科学理性的支撑,不仅不能解决生态危机的问题,反而可能会带来新的破坏。

最后,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存在着消极无为的一面。如果我们的“清静无为”停留在了被动适应环境,不谋求自身发展的层面,或者我们的生活方式如庄子一般幽隐避世,超然生死,鼓盆而歌。这固然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但也会带来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这在今天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所要寻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二者的良性互动。而以牺牲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代价的生态治理,即不符合人类善于能动地思考与探索外部世界的天性,也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当代运用

由于先秦道家生态思想中的积极价值与局限性并存,所以我们要解决好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相融问题,使得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能够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重新解读传统生态思想,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虽然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可在基本方向上是合理的。学习借鉴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的过程,不是机械的“拿来”过程。我们应当从现代视角出发,结合客观实际,为传统的生态思想注入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内涵。例如在解读“清静无为”思想时,我们应当舍弃其消极的方面,强调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顺应自然界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的方面。

(二)将先秦道家生态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其目标是改变当前全球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的现状,消除工业文明带来的不良影响,建立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新跨越。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以博采众长的心态吸纳一切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其中,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无疑是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在总体方向上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有契合之处。另一方面道家在中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对中华民族精神领域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将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既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丰富与完善,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普及与推行。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5]庄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张云飞,黄顺基.中国传统伦理的生态文明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5).

[8]乐爱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鄱阳湖学刊,2010(1).

[9]樊宏法.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分野与现代转换[J].理论学刊,2016(1).

[10]林仕尧.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J].唯实,2008(6).

On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Pre-Qin Taoist School

LIU Jun-tian
(School of Marx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1158)

Taoist thought in the Pre-Qin period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philosophies.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Taoism in the Pre-Qin period centers on the principle of"Dao follows Nature",and advocates that people should conform to the laws of nature and admires the idea of equality that everything is equal,and it holds that human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equal and unified;furthermore,it advocates the practical way of “quietism”,and argues that human’s activities should be moderate and cannot be beyond exceed the capacity of Nature.These thoughts reflect the ancient people’s deep think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their respect for the inherent value and the inherent law of nature.But 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Taoist thought in the Pre-qin period was subjected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and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certain degree of compromise and negative color,which needs to be changed.In short,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the pre-Qin Taoists has provided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us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crisis of glob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oday.

Taoist in the Pre-Qin period;Dao follows nature;traditional culture;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B223

A

1673—8861(2017)03—0061—04

2017-05-05

刘珺田(1993-),女,山西运城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XZX019)。

[责任编辑]肖 晶

猜你喜欢

道家文明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漫画道家思想
对不文明说“不”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