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2017-03-11鞠忠美
鞠忠美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鞠忠美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转化为新文化;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转化对象,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转化目标,关键是以文化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必要性,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可能性。通过阐释与阐发、教育与宣传、监督与保障,以文化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以文化人
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理论界与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多场合地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想,本文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论述新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点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问题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了论述。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强调“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以推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难题提供思路;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进行文艺创作时,倡导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文艺创作提供文化源泉*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阐述,我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传统文化转化为新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民群众,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提高人民群众的传统文化素养,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对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特点、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现状以及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阐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时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一时代的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与特点。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形成于传统社会的传统文化在发展了的社会环境中,其具体内容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有的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状况,被历史所淘汰;有的仍然适应社会发展;有的需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才能够适应、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不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使传统文化具有了双重性质,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是以传统文化教育人民群众,都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总结国内外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在没有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情况下,搞简单的拿来主义,这势必造成传统文化中一些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内容被保留甚至会得以弘扬,从而对当前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不利影响。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已经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不是全盘接受传统文化,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在全面理解、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创造地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目标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古代社会,传统文化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变迁,西方文化的传入,在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中,一些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但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等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不论是在经济、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仍蕴含着丰富的解决现实问题以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仍是激励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美德仍具有规范调整人们行为以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化的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涵养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关键是人。一是由于人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主体,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的始终。不论创造性转化对象的确定、创造性转化路径的选择还是创造性转化后文化产品的应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二是由于人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客体。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需要落脚于人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涵养人,形成人的正确认知,并转化为人的自觉行为。但由于不同人的文化水平与素养、工作性质、创造创新能力等的差异,其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知识分子与文化工作者是主力,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发挥指导、带头作用;普通民众是主体,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主力,其通过自身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为知识分子与文化工作者提供文化创造创新,并将其文化创造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践,以发挥文化的作用。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党和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其通过制定文化方针政策,发挥其对知识分子与文化工作者以及普通民众文化创造创新工作的引导,以保证文化创造创新的正确方向。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需发挥不同文化主体的作用,以形成文化创造创新的合力。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由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各国文化交流加强以及文化在国际竞争中地位增强的国际形势,要求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世界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其中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安全问题。如何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既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又能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独立性,是加强文化交流状态下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在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国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文化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文化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带来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当前形势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提高文化竞争力、保持文化独立性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现状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内形势,也要求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当前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现状来看,整体是好的,但仍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一是对经济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但仍有一些人并不能正确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有些人将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与平台,甚至于忽视文化建设。由于没有正确认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再加上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在其生产生活中就会做出“重利轻义”甚至是“重利损义”的行为。其二是对传统文化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受亚洲周边国家发展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内也逐渐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党和国家政策引导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21世纪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重视传统文化。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如仍有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持否定态度;有一些人过分夸大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实际上是主张文化复古;对文化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没有很好地深入到基层民众。其三是思想文化多样性与同一性问题。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在文化发展多样性的情况下还应该思考文化同一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深刻变动使人们就业方式、生活方式与利益关系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就客观上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整合人们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从当前社会思想文化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来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文化基础。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
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可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爱国主义,在封建时代,中国人民一直非常强调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但古人没有将国家与王朝区别开来,进而将爱国与忠君思想结合在一起。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中,人们的国家观念逐渐形成,逐渐将爱国与忠君区别开来,并赋予了爱国主义以反帝反封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时代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爱国主义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因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完成,中国人民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所以,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是与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历史任务相联系。
文化发展是“变”与“不变”的结合,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文化的具体性与历史性特点,决定了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不断变化着的文化中有着“不变”的内容,即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最深层次的内容,其体现在其他层次的文化之中,如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随着社会发展,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在不断变化,而蕴含在这些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却被传承保留下来。人类对文化的创造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即新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借鉴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在批判地吸收借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地吸收借鉴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文化不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反映,是人对社会发展的能动反映。人是文化创造传承的主体。一方面,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们的活动。不同的人,由于其文化水平、阅历、工作性质与所处地位的不同,其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同。知识分子特别是知识精英通过其有意识的文化创造活动,推动文化的发展。比如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创造创新活动。普通民众在其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对社会发展变化的不自觉反映,推动着民间文化的发展,如婚俗等民间习俗的发展变迁。传统社会的统治者和现代社会的管理者通过其所掌握的文化资源,引导、推动、调整、规范着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动。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从文化典籍到民间文化,人们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载体,以不同的教育形式推动着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得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正是由于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结合变化的社会;由于文化是“变”与“不变”的结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所以在文化创造创新过程中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由于人是文化传承创造发展的主体,所以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关键是人,应做好人的工作。
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涵以及文化发展特点来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关键环节是以文化人,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帮助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化为自我认知,并落实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这一过程包括对传统文化的阐释与阐发、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宣传以及对以文化人过程的监督与保障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但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
阐释与阐发。这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础环节,是解决以什么样的“文”去化人的问题。当前,人们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被保留下来的文本、文物古迹、行为仪式等可视文化,而要使人们真正了解并理解蕴含在这些可视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神,需要对其进行阐明、解释,并挖掘蕴含在其中的当代意义。一方面,这是由文化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化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每一时代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虽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总是可以从经济的范畴中去寻找,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要结合具体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解读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形成于传统社会,是传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只有将传统文化放在其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才能更好的解读其精神实质。同时,文化由内容与形式构成,文化内容与表现形式存在多样关系。相同的内容会有相同的或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出现相同的或不同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这是由文化主体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内容的差异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会有所差异。比如对于同一表现形式的文化,不同的人理解可能不同。以文本为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们对文言文的理解、掌握程度不高,而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文言文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理解把握传统文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由专业人士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与阐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阐明与解释。阐发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阐明、发挥。阐发与阐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阐释重在解释,而阐发重在发挥。文化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特点,不同时代的文化总会带有该时代的特点。形成于古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总会或多或少带有古代社会的特点,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在传统文化原有之义基础上,通过阐发赋予其当代意义,并以具有当代意义与价值的文化教育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宣传与教育。这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中心环节,是解决怎样以文化人的问题。通过宣传与教育,帮助文化主体了解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促使文化主体了解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要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了解掌握传统文化?学习了解掌握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怎样学习了解掌握传统文化?这是因为自近代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态度较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对传统文化认识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出现了质疑甚至否定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倾向及观点。同时,随着近代以来教育内容和体制的调整与改变,以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动力不足,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并不充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通过宣传与教育,可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并将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转化为自觉行为。一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方式体系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传统文化教育。如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方面看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主要是教育者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如当前学校教育中开展的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隐性教育主要是指利用环境等因素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受到的教育,如家风家教对人们的影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特点,可以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配合,以实现对人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再如从教育主体来看,教育可分为他者教育与自我教育两种。他者教育主要是指除受教育者自身之外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自我教育指的是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不同教育者的功能,实现他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相互配合。二是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构建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有助于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为此要注重构建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氛围,以传统宣传媒介与新兴宣传媒介的共同作用,形成线上线下的相互配合;以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不同作用,形成家内家外的相互配合;以文化理论、文化内容与文化实践的不同宣传内容,形成理论实践的相互结合。三是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的相互配合。宣传与教育是以文化人的不同方式,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各有侧重。宣传既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又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范畴,其更注重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监督与保障。这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环节,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以文化人的实效性问题。监督贯穿于以文化人的全过程,这是因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为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有助于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助于保证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其次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化的历史性特点决定了文化内容有精华与糟粕之分。精华指的是适应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糟粕指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所以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区分、选择,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最后要注重以文化人中“化”的实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其落脚点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加强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的监督是保证转化正确方向、确保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作用落实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还需要一定条件,如理论、政策、法律、物质等方面的指导与配合,以保障转化的实现。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相关内容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也有助于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文化创造转化工作的进行,提高其实效性。相对于普通民众,党和政府更能够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从宏观上确定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其通过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引导、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及其相关建设中的作用。相关传统文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能够以国家强制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更有利于避免传统文化创造转化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促使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增强了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人们追求较高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目标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关键是以文化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阐释阐发工作,以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并使其成为人们行动的思想动力,发挥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一 农]
*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3)、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ZBJ06)、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16ZD16)的阶段性成果。
鞠忠美,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02
A
1002-3909(2017)04-01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