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2017-03-11赵美玲滕翠华

理论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类生态建设

赵美玲,滕翠华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赵美玲,滕翠华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45)

生态文化的兴起,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以及对现代文化生态缺失的反思与批判。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培育生态文化价值观、凝聚和谐社会力量等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树立和弘扬生态价值观、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构建生态文化教育与传播体系、建立全球生态文化的合作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绿色发展;战略选择

21世纪,人类必然由后工业化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大力弘扬和繁荣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的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发展方式,它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社会文化现象,必将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流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精神铺垫和强大驱动力。

一、生态文化兴起的理论语境与时代语境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崇尚、敬畏、亲近自然的先进文化,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所产生的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对现代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与反思的产物,是一种追求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同进化的新型特色文化。

1.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反思与应对

生态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直接发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湿地减少、粮食短缺、淡水匮乏、酸雨和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破坏、生态污染问题接踵而至,使地球及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失衡危机。近年来,我国也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灾难事件,已然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生态危机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已影响到国家安全、民族安全、社会安全和人的身心健康。

可以说,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推进到工业文明时代。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亦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扭曲,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来创造和实现物质利益的工业文明,已经导致了自然界的严重透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自然能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的贪婪。无视地球的承载能力,过度的征服自然,挥霍浪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犹如饮鸩止渴,只会加剧人类自身的危机和悲剧。而且,“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生态危机的现状表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把人类自身置于危险的生存困境。

工业化实践导致的种种生态失衡,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所谓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类维持生态平衡的实践,以科学技术至上为特征的科学文化实际上不能引导人类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变被动的治理环境污染为主动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不仅通过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系统的社会教育对全体国民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而且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逐渐真正使生态环境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得益于发展理念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普遍有所改善。1992年,联合国发表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更使“可持续发展”进入全球人的视野中,并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潮。

2.对现代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当人类深刻反思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以及过去所秉承的自然观、生产观、价值观时,发现问题的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而要解决生态问题则必须重新审视文化对于自然界、对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文化作为支配社会发展的主导文化,在价值观上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具有鲜明的“反自然”性质,推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而且,现代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最有效率地激励各民族国家永无止境地追求财富,倡导经济主义、快乐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劝诱人们人生的意义就是占有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从而形成了以追求物质发展为核心的全球竞争漩涡。现代文化的这种驱动功能正剧烈地破坏着地球的生态健康,继而造成全球性的生态破坏。长期以来,在现代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支配下,人类把自然界既当水龙头又当污水池,在伦理生活中,更是认为自然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类发展的工具,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珍爱自然、勤俭节约的精神追求被湮没在永无止尽的物质欲望中。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极度张扬,占有欲极度膨胀,时常以征服者的姿态贪婪地向自然索取,进而引发了诸多人与自然对立的生态危机。可以说,正是由于“生态文化缺失”支配下的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偏差,才导致了今天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的降临。当现代文化将反自然的倾向推向极端时,人类就面临着21世纪最为严峻的考验:我们能否以文化生存的方式与地球生态系统和谐共存?

随着生态化生产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不断开展,现代文化理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反自然的意识形态,受到不同流派哲学的理论批判以及各种行为的实践拷问。人类要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必须对原来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重构文化价值体系和支撑体系,体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类自身的有限性,批判、放弃、改正一切对自然界失去理性的享乐主义行为,从价值取向到生产生活习惯自觉地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变革,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化,实现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向。

上述的这些生态思想、生态观念、生态行为,不仅构筑了生态文化逐渐崛起的理论与时代语境,更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一种旨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文化逐渐兴起,从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到较为系统的理论探索,从生态政治运动到制度建设均对生态予以密切关注,以生态理论和原则为导向的新文化运动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扩展开来,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景象。生态文化的崛起标志着人类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变迁,它的繁荣发展必将引领人类文化走向一个崭新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环境伦理学者余谋昌认为“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从狭义上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艺等。”笔者认为,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绿色文化,是人类在面对生存危机时所选择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觉醒和社会生态适应。从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精辟论述,赋予了生态文化以新的战略地位、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可以说,弘扬和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凝聚社会合力,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1.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动力支撑

生态文化可以为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而人们只有理解和掌握了生态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态,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生态文化的不断创新,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发展,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从而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而且它是把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经济行为、政治建设、社会治理以及公民素质中去的重要载体和机制。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对生态文化发展规律和发展程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决定和体现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可以说,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涵括在生态文化的意蕴之中。

同时,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弘扬和生态文化的创新也可以为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具体来看,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政绩考核制度、生态环境评价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生态监督制度以及生态系统教育等的创新,将为人们提供行为规范,对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广大群众的活动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促使人们要遵循生态规律办事,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实践。生态文化中生态产品和生态技术的创新,如污染预防控制处理技术的发展,能克服现代工业发展中造成的一些生态问题,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手段、途径、工具和方法,从而推动形成节能、降耗、减污的绿色发展方式。尤其是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在生态行为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激励和教化作用,它有利于激发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能使人讲求生态道德和美德,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耀,以节约自然资源为美德,从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2.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精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4月11日。可以说,环境就是民生,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和谐生态关乎公平与民生。因为,人与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基本前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而生态文化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互荣的文化,因此,不断加强对生态文化的建设和研究,对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精神基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实现社会和谐必须要有共同的精神信仰作为基础。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致的,都强调“和”与“生”。“和”就是强调生态系统中要素的多样性和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生”就是强调尊重生命的价值以及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方向与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是高度契合的,都强调传播和谐与绿色发展的观念,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整个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同时,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不仅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而且有利于增进人的身心和谐,从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因此,它必然要求不同群体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念,从而使得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会进一步增强,进而使社会系统的公平性和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大力繁荣和发展生态文化,会逐步引导社会形成一种文明健康的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这能够有效地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增进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增强社会和谐系数,大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例如,通过对各种林业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文化休闲健身、生态文化娱乐服务、生态文化餐饮以及生态文化音像影视作品等生态文化产业的开发和推广,不仅开辟了人们增收就业的新渠道,而且有助于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从而大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3.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好文化铺垫

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耦合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就是要在生态文化指引下,摒弃传统文化中“反自然”的错误观念,确立生命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使人类能自觉地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不断丰富着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而生态文化是培植和孕育生态文明的土壤和根基,生态文化中的平等相宜、价值共享的核心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生态思维、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一系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文化成果,不仅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其倡导的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已经全面融入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活中,深刻影响着当今人们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步伐,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当前,我们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就必须要用先进的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生态文化的生命力相结合,使生态文化成为支撑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铺垫。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树立和弘扬生态价值观

价值观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深入考究当前引发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就是与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相适应的传统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精神世界中价值取向的偏狭,才是最终造成地球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2期。因此,要克服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就必须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确立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实质是一种与传统的极端功利性思维方式相对立的互利共生型的思维方式,它致力于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社会整体性价值与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共同实现、共同发展,以实现人类的自由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它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人必须遵循自然,这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补偿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关爱自己生存的家园,敬畏生命,是生态价值观的核心。一个社会只有建立了自觉的生态价值理念,才会有自觉的生态行为实践。任何理念也只有转化为实践才会获得真正的价值。因此,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要努力将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理念转化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追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迈进生态文明时代,才能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2.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政策和制度选择上,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积极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生态文化中的制度建设支撑起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使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一是要建立绿色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实绩列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调整任用、培养教育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二是要划定生态红线,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江泽慧:《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总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44页。对涉及国家粮食、能源、生态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实行开发利用总量控制、配额管理制度,避免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生态环保的问责追责,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三是要建立健全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和恢复补偿制度。诸如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资源性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前,许多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只反映资源开发成本,而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成本中,即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按照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明晰生态产权,落实生态资源的开发权、使用权,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求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到市场主体决策中,形成科学、高效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提升生态资源的开发效率;要积极探索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和相关的统计制度;要坚持推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督管理。四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要积极发挥公众在生态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利益表达和监督作用,完善人民生态文化需求表达途径,广泛调动和汇聚民智民力,建立和健全生态文化需求表达和决策参与机制。对于涉及生态问题的重大决策推行生态环境听证制度。要积极发挥环保组织的监管能力,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积极畅通群众监督和举报通道,设立专门的生态建设举报热线、微信客户端等,多管齐下,促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

3.加强生态文化事业建设

生态文化事业是以非营利为特征、以政府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生态文化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益性生态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文化领域。遵循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化事业作为整个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加强文化职能建设,从而推动生态文化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面对当前生态文化事业建设中的认识程度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政策不完善、公民主体作用不突出以及社会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我们既要重视生态文化的普及,又要推动生态文化的创新提高。一是加强生态文化事业建设的组织领导。政府应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治理生态文化事业的能力。积极开拓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模式,将生态文化建设全方位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融入区域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社会建设中,齐抓共管。二是加快构建现代生态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在实践中,既要注重加强包括生态文化馆和生态文化休闲园地等在内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加强生态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更要不断提高生态文化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益性文化活动经费等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文化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完善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系建设。在生态文化事业开展中,要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文化的历史宝藏,彰显生态文化的民族特色。要广泛开展生态文化理论创新和主体创新研究。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团队,加强生态文化价值体系建设,重视对生态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价值的挖掘和提炼。要加强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研究,繁荣发展生态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和推广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等。

4.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生态文化产业是从事生态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生态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具体讲,它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引导下,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体现生态文化理念,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形态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提供可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为主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活动。生态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性,它既具有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同时又具有自身所特有的生态主导性、文化交融性、社会公益性以及民族地域性等特点。其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每一个分支几乎都与一个相关产业相链接。比如,树木文化与木材产业,竹文化与竹产业,花文化与花产业,茶文化与茶产业,森林、湿地、沙漠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等都是相融相生。

当前,我国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生态文化产品和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模式,加之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国家对绿色文化产业的激励和扶持性政策陆续出台,人民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等,这都为生态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同时,我国生态文化产业还面临着理论导向不清晰、产业政策不完善、企业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产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等挑战。为此,在遵循生态精神价值的弘扬与经济价值的创造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把生态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合理开发森林文化、草原文化、沙漠生态旅游,让人们体验重归自然的乐趣,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二是积极推动生态文化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相融合,努力打造一批以自然山水、生态民俗为主题的文化精品;三是积极发展木雕、竹藤、生态影视等特色生态文化产业;四是积极发展生态文化展演、传媒、设计等文化产业新型态,提升生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生态产业园区,为生态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创新生态文化教育与传播体系

弘扬生态文化,必须加强以包括生态系统意识、生态科学知识、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教养。 学校应首先担负起生态文化教育的重任。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传播媒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生态文化教育,使公众从娃娃时代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境道德风尚,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为此,要学习先进国家经验,将生态文化理念纳入到社会教育体系之中,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科学规范的生态环境教育大纲,做到生态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文化、进户外实践,分别对不同层次的大、中、小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和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并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夏令营、生态公益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要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干部教育等过程中开设相关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生态文化素质,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家庭和社区生态教育,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素质。例如,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节约水、电等资源,鼓励孩子参加植树活动、生态环保科普公益活动;在社区便利店,可以放置分类垃圾桶、家用电器以旧换新、旧衣物捐赠活动等,鼓励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以增强公民投身生态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由此可见,加强全民生态文化的系统教育,是一种终身的和持续的教育,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教育,是一种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只有通过家庭、学校、各环保团体、传播媒介的广泛参与和通力合作,才能保障这一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的顺利开展。

6.建立以生态文化创新为目标的全球合作机制

生态问题的全球性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有志之士认识到:各国只有客观审视全球生态危机,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走国际生态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道路,建立以生态文化繁荣发展为目标的全球合作机制,才能更好的提高全球生态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打造全球生态安全的屏障。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生态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生态文化建设也是跨越国界的全球事业,无论哪种生态文化类型对其民族区域生态环境都能起到保护作用,使我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观。也正因为各国间生态文化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国与国的生态文化之间具有互补性,具有利益关切性,因而也最有可能开展国际合作。生态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涉及多种层次和多个领域,在主体上既可以是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科研教育机构,也可以是文化行业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在内容上涉及人员交流、生态文化教育与培训、生态科技、生态立法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进入21世纪,在拥有广泛生态共识的基础上,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的交流、合作与研究,既可以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有益的经验成果,也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自主性和话语权,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这既是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转换成我国新的综合国力的进程,也是顺应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各国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共同期待。

[责任编辑:吴荣生]

Strategic Choice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hao Meiling, Teng Cuihua

(School of Marxism of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300350; School of Marxism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culture originates from the worsening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reflection and criticizing of the absence of modern ecological cul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oroughly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growth and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realize the green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ivate values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rally forces of harmonious society. To establish and promote ecological values, innovate the system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ulture,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cultural industry, construct the educational and spreading system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build the cooperation system of the global ecological culture are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routes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ulture; green growth; strategic choice

*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生态现代化”(项目编号:TJKS13-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YJC710038)的阶段性成果。

赵美玲,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滕翠华,女,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

A81

A

1002-3909(2017)04-0102-07

猜你喜欢

人类生态建设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