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
2017-03-11余永跃
余永跃,雒 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
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
余永跃,雒 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
绿色发展既是发展理念又是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化。要真正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必须坚定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党领导的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现实性、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形成的高度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遵循。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是多维动因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首先源于60多年绿色发展的历史实践,其次源于中西环境治理模式对比所凸显的比较优势,再次源于绿色发展的“绿色”本质。我们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沿着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继续前进。
绿色发展;道路自信;生态文明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其中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绿色发展既是发展理念又是发展道路,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这既与十八大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脉相承,也标志着“道路自信”一如既往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绿色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之义,要真正做到“道路自信”,就必须坚定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
所谓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就是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党领导的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现实性、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形成的高度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遵循。从根本上讲,在长期的实践和认知探索过程中,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既来自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来自于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内在优越的深入比较,更来自于对中国绿色发展道路中“绿色”特质的执着追求。
一、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源于历史实践
中国共产党对绿色发展道路的认识,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绿色发展道路的自信是在实践中逐渐建立的。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可谓之绿色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著述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内容有:人与自然有机统一,自然的历史与社会发展历史相统一,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科学技术影响和改变人与自然关系,人可以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也在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学习尤其是社会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和遵循。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深知科学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提倡科学种田;还鼓励全民参与节约资源、利用再生资源、绿化荒山、发展林业的“绿化祖国”行动;同时,兴修了黄河、葛洲坝、三门峡、淮河等水利工程,保护了主要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这些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表明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在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有效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开始萌芽,这就为绿色发展道路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可谓之绿色发展道路的逐步明确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75页。,以此来保护森林资源。1989年,我国正式颁行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问题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75页。之后,在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受西方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在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而采取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出现了一些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错误做法。不过,这些做法及时得到了遏制。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期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等生态保护思想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大从宏观整体层面指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8页。。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构建“两型”社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8页。,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的报告,遵循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赵华荃:《遵循客观规律,推进社会建设、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学刊》2014年第9期。。2010年,在《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正式提出“绿色发展”,并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阐述了绿色发展问题,这“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中国水利》2011年第6期。。绿色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明晰起来。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八大至今,可谓之绿色发展道路的正式确立与坚定执行期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纵深发展阶段。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正式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尤为醒目。全会指出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随后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细化于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之中,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sh.xinhuanet.com/2016-03/18/c_135200400.htm。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国家治理,无论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还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最终目标均是为了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自由、幸福”*詹龙、梅珍生:《治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转变》,《江汉论坛》2016年第3期。,至此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正式确立。
回顾绿色发展道路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源于60多年的持续奋斗和接力探索,经过多次成功和挫折的考验、磨砺,才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探索历程和实践经验中逐渐形成了绿色发展道路。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实践依据。
二、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源于比较优势
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深深地扎根于对这条道路优越性的自我确证和坚定信念中,也就是说,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相比,绿色发展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它超越了以往西方治理环境的发展道路。中国之所以向世界承诺中国的绿色发展要给世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是因为中国所走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即中国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是为应对外部环境考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局面之路*周金堂:《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的“三个考量”》,《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它按照东方系统辩证思维诊断当代工业文明病源,指出环境危机是当代工业文明系统弊端的结果,不是造成危机的根源,要从根源上治理生态危机,必须跳出“就环境治理环境”的狭隘思路。
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表现为空气恶化、水体污染,进而出现森林土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出现消费至上、人性异化等精神危机。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在带来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生存和发展难题:其一,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工业文明倡导人的解放和独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的交往以人的统治、控制与自然的被统治、被控制为显著特征。在与自然相处中,人把自身看成唯一的主体,自然只是客体,主体主宰和统治着客体。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人类不惜破坏、掠夺自然。其二,在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崇尚以资本的逻辑支配社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异化,其中以“物支配人”的异化最为严重。人被异化之后,整个社会物欲横流、消费异化、金钱至上,交往中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人际关系冷漠,并且产生了“新穷人”——因为贫穷而在心理上感觉被排除在“正常生活”、“快乐生活”之外*[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83~85页。。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为攫取利润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不仅加剧了生态危机,而且还扭曲了人的价值取向,其消费主义的危害是世界性的。其三,在国家/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就环境治理环境”,普遍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并且出现了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高能耗的行径,同时还通过经济、文化等“看不见的手”来控制、干涉甚至阻碍其他国家的治理、发展。总的来说,这根源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它以资本的逻辑支配一切,在此价值取向的主导下,资本主义社会永远跳不出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国家与世界关系中的控制、异化、欺压的“怪圈”。
中国之所以选择绿色发展道路,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意味着对于更好发展道路的探索。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方案,曾在人类告别封建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其基本着眼点一开始就针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在批判和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同时建立了一个新世界,实现对资本主义环境治理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扬弃与超越,这为绿色发展所深蕴的科学性和正义性提供了最基础的根据。归纳起来,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出打破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道路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张人与自然平等,二者“同呼吸共命运”,主张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生活等各环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且发展自然,实现人和自然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在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方面,要求摒弃消费主义,追寻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呵护人的自由发展,把人从异化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王四正:《“两个和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从而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一个被物欲所奴役的人、一个视金钱为人生唯一价值的人,显然是与人的全面发展格格不入的。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在我国大众生活中的“崭露头角”,绿色发展坚决抵抗现代社会形形色色对人的“物化”、异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幸福”为社会生活价值标准,倡导平等、和谐,追求使人成为人,使生活成为不被“遮蔽”的生活,追寻人的自由、和谐、诗意的生活。
第三,在国家/社会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主张拒绝个人中心主义,寻求全人类共同福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同处一个世界,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既是为了建设美丽中国,也是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这使得发展问题的解决愈加复杂和棘手,需要人类共同的智慧来共同找寻新的、多元的、开放的发展途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达60余次,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日。与大多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式的“个人利己主义”不同,中国选择了一条追求人类共同福祉的绿色发展道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出绿色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作出应有贡献。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比较才能有自信。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自信源于它与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最基本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突破了“就环境治理环境”的发展瓶颈,坚定主张通过国家治理模式转变,将绿色发展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绿色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来探寻解决人类生态危机和发展危机的新方向和新方案。
三、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源于“绿色”特质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也是发展的本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并且是我们坚定绿色发展道路信心的源泉。
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和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不同,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的核心是“绿色”的生活方式,并有一整套全新的“绿色”思想观念、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与其相适应。绿色发展认为人类文明如果要摆脱人与自然关系不可避免的恶化,就必须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进行革新,实现绿色增长,积聚绿色财富,共享绿色福利。绿色发展道路的“绿色”特质要求人们用生态理性反思和改良经济理性,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价值标准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进行“绿色化”,发展循环经济系统、高效能源系统以及绿色科技产业,实现物质生活、生产的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
绿色发展道路的“绿色”特质追求的不仅是经济领域发展观的转变,它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并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与“人的进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待于在实践中解决人与人关系的不平衡。因此,绿色发展道路主张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积极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化发展,强调绿色发展道路的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长远性,从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态文明形态的追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sh.xinhuanet.com/2016-03/18/c_135200400.htm。可见,绿色发展道路更加强调发展而非简单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更加突出在可持续性基础上的“可发展”;更加强调行动而非理念,更加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更加强调整体协调而非局部改善,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协同作用和政府、企业、公众等不同主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兼顾各方利益,促进发展的整体协调*赵臻:《进一步深化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党建》2016年第5期。。其“绿色”本质旨在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生活成为生活”,即为“人”和“人的生活”赋予绿色、发展和文明的价值。
归纳起来,“绿色”特质从以下三个方面为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自信动力:
第一,“绿色”使绿色发展道路立意更高。传统的环境治理注重的是从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视角提倡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环境保护从属于经济发展。而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突出战略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二,“绿色”使绿色发展道路视野更宽。绿色发展道路在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现实的同时,也综合考虑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具体表现在生态安全的统筹上,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生活影响作用不可小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之路中具备了国际视野,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担当,也向世人进一步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诚意和胸怀。
第三,“绿色”使绿色发展道路着力更准。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绿色发展呼唤绿色发展的实践,由理念向实践转变的关键是在政府、社会、个人三元主体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构建一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基础上的、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旨归的、以实现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实践中,加强成本有效性和预算效率的提高,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效率的最优化实现路径*程臻宇:《国外生态补偿效率研究综述》,《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第6期。。
[责任编辑:张蕴萍]
*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势和特色学术领域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项目编号:118-410500044)的阶段性成果。
余永跃,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女性发展;雒 丽,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
F205
A
1002-3909(2017)04-00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