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对历史主题和人为灾难根源的论述
——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观点作比较
2017-03-11刘军
刘 军
(西南民族大学 彝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全球通史》对历史主题和人为灾难根源的论述
——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观点作比较
刘 军
(西南民族大学 彝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发生的时间差才是史上许多包括大规模战争在内的人为灾难的根源。这两者显然不一致,但两者的相似点还是很明显,甚至可以说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部分表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历史唯物主义
一、《全球通史》对历史主题和人为灾难根源的论述
在此书中,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自人类出现和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历史的主题之一即是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发生及其相互作用。技术变革首先来自于人类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增加,但也受到社会变革的进一步推动。同时,在很多情况下,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并不是一起发生,而社会变革或革命很多时候意味着给人类社会带来动荡和灾难。然后他就据此推断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是人类历史上许多灾难——战争、屠杀、贫穷、社会不公、阶级压迫、核威胁和环境恶化等的根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此书的第一章讲人类的起源以及赞叹人类独有的变革环境的能力时,他首先提出了一些疑问:“为什么人类现在显得不能控制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为什么人类日渐觉得自己创造的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居住。”[1](P6)这些疑问包括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问题的担忧。至于问题的原因,他总结到:“在从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1](P7)无论是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互相之间动辄开战导致生灵涂炭的惨祸、还是当今世界核武器的扩散造成能够毁灭整个地球的核威胁的扩大,斯塔夫里阿诺斯都将之归咎于技术变革的出现与社会变革的出现之间的不平衡,并认为这一进程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一直到现在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一次次地给人们带来灾难。
二、历史唯物主义中对历史主题和人为灾难根源的论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它们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支配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阶级社会(包括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则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阶级矛盾的激化又往往导致社会革命或变革。显而易见的是在进入文明之后(《全球通史》中的表述是大概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的人类历史实际上相当大的比例都是阶级社会史。
在人的最初形成及社会运动的本质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而在人与大自然作斗争,也就是改造大自然的时候“形成社会生产力,同时在人们之间结成相应的生产关系,并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治法律设施、社会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社会运动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大层次组成的。”[2](P393)总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就是这三大层次之间的矛盾运动,革命和变革也好,灾难冲突也好,都离不开这一大系统。很多新事物和旧事物产生的根源以及新旧事物冲突的产生都应该从这里面去寻找答案。
三、两者的相似与不同
(一)相似性与部分表达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历史的主题应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认为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发生及其相互作用是历史主题之一。显然,这两者并不一致。不过,考虑到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是生产力进步的最显著标志,而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出的技术进步也主要就是新工具、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出现,包括铁器、蒸汽机、内燃机的出现和火、电能、核能的利用,那么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的技术变革就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了——虽然他并没有指出生产力的三要素,也没有对技术变革下一个像样的定义。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的社会变革既有制度上和实体上的东西,也有观念上的东西,前者包括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奴隶制国家、资本主义帝国的出现和兴起,还包括城市、宫殿、军队、法庭、监狱、庙宇和法制系统等的建立和发展;后者包括原始图腾、祖先崇拜、宗教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政治理论、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等的形成。这样一来,这些变革就既有生产关系又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了。虽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他所言的“社会变革”中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未做区分,也没有对两者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做说明,但是他毕竟指出这些社会变革与技术变革相对应,是历史主题极端重要的一方面,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这一点与历史唯物主义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看法是相似的。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3](P222)同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同样的关系。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发展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列宁就说到“民主适应于自由竞争。政治反动适应于垄断。”[4](P748)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并没有对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谁决定谁这一问题下定论,但他承认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后促使城市革命和文明的到来”。[1](P52)但对生产力发展(包括很多技术变革的内容)对生产关系(社会变革中的一部分)的决定性作用方面,以及生产力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对上层建筑(包括政治观念、帝国建设等)的推动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书中有过多次相似或部分吻合的表达。如在第四章开头,斯塔夫里阿诺斯也认为“技术进步是新的欧亚大陆整体化的基础”。[1](P83)在具体论述时,他解释到“人类的活动范围就一直取决于它的技术水平……到了古典时代,技术进一步发展,使农业和文明的扩展大大超越过去……”[1](P83)他认为从约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古典时代最重要的技术进步就是铁器的发明及使用,“当锄、斧、犁等农具同武器一样,也能用铁来制造时,立即产生了深远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所有这些发展引起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生活方式和谋生之道等方面的深刻变化。”[1](P84)至此,斯塔夫里阿诺斯推断铁器的发明及使用和其他技术进步显著的推动了古典时代各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典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生产关系范畴,这些变化包括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在上层建筑范畴,这些变化包括王朝、帝国的兴衰和不同的文学哲学、思想艺术的出现。虽然他没有明确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但他的观点已经与这个观点有了较高的相似度。
同样,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生作用的方面,斯塔夫里阿诺斯也有过相应的——虽然不是很准确的很严格的——表述。具体来说,在第八章古典文明的终结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承认了生产制度和一些社会观念对技术革命的影响,他写到“技术革命除了需要有效的组织和高压统治外,还需要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奴隶制的普遍存在,是造成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奴隶制对劳动持否定态度,也阻止了技术的发展。”[1](P174)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技术革命(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效的生产制度(生产关系)和政治统治(上层建筑)保驾护航,而奴隶制这一制度(生产关系范畴)的长期存在就抑制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力范畴),在书中这方面最重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罗马帝国的衰落。在观念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他举出的例子则是对手工劳动、工业、商业和技术重视的态度和观念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崛起和东方文明的滞后。
最后,在社会革命或变革的推动力方面,也即很多历史上的人为灾难的根源方面,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虽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两者也在相当程度上契合。尤其是关于社会变革发生与技术变革发生的时间差造成史上很多灾难这一点。书中所言的技术变革——铁器的使用,蒸汽机的推广,电气设备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生产力的进步,而社会变革中很大一部分又有生产关系变革的内容,如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一旦生产关系大大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那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5](P3)而这时也就出现了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因为人们不能好好利用已经出现的技术变革来改造社会,而很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灾难”,如起义、暴动、屠杀或战争。
(二)两者不同之处
斯塔夫里阿诺斯毕竟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不是唯物史观的推崇者,这从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以及“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再次颠覆了马克思的预言。由于计划经济的失败,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新的革命政权相继垮台。”[1](P639)显然,从这些判断中可以看出他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没发现计划和市场都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曾说过:“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6](P373)同时,因斯塔夫里阿诺斯于新世纪初就去世,没能认识到社会主义中国蓬勃发展的活力,也没能察觉到共产主义的前景。对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他虽然从历史的角度上认为共产党的胜利是应该的,认为共产党之所以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共产党争取到了占各自国内相当大比例的农民。但他没有从先进的生产关系、革命性的理论和先进的阶级这些角度对这种胜利进行理论上的深入论证。在他关于技术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这一历史主题中,他虽然在词句间不时地肯定技术变革的基础性甚至是革命性作用,却又在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谁决定谁之间持含糊和回避态度。同时,对社会变革他也没有划分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内容,更没有区分观念上层建筑和实体上层建筑的变革。这样一来,在诸如战争、起义或革命之类的历史事件到来时,他也就没有清晰地指出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区别、各方的正义与反动和先进与落后之处,没有推断出社会革命或改革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行中必然会出现这一结论,而只是笼统地把所有事情归结于社会革命滞后于技术革命。
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是承认阶级矛盾、阶级压迫的存在的,特别是在文明兴起的早期和奴隶制时代。同时也承认资本主义国家最初兴起时代对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压榨。但他并不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相反在阶级划分方面,他和很多西方学者一样很多时候会使用“中产阶级”这样的概念。我们知道,即使是写作世界通史或全球通史之类的历史著作,书中的绝大多数篇幅处理的还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的历史,即阶级社会史。同很多西方历史学家一样,对于进入文明之后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前的历史上的很多革命和斗争,斯塔夫里阿诺斯没有把应付历史责任的阶级、集团或个人给指出来。他总是以一位人道主义者的关怀,强调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不平衡或是出现的时间差,说“这种二分法在整个历史中一直都很流行……这种分离一直应对玷污人类历史的大多数长期的暴力和血腥屠杀负有责任。”[1](P790)对于像一战和二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教训,他这样一位人道主义者是时刻铭记的。同时对核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威胁,以及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巨大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也是极度担忧和极度关注。但是对那些已经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或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斯塔夫里阿诺斯并没有客观地给责任集团予以足够的谴责,如发动一战、二战的妄图争夺世界的帝国主义集团,制造一次次大屠杀日本侵略军人,追求霸权主义而让世界持续动荡的一些现代政客。斯塔夫里阿诺斯总是把革命和斗争的原因归结于人们不能更好的利用不断增长的知识。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全球史观的推崇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于历史主题和人为灾难的相关看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不一致,但两者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尽管他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但他的观点某种程度上仍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等.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赵光武,苪盛楷.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思 动
Comments on Historical Theme and the Source of Man-made Disasters in “A Global History”——Comparing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deas
LIU Jun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China)
Stavros Stavrianos,the historian,argues in “A Global History” that the time gap betwee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social change is the source of man-made disasters including large-scale wars. There is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argument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deas but still there are similarities. Stavros Stavrianos partially expressed the idea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tavros 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historical materialism
2016-06-16
刘 军(1987-),男,重庆垫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文化与资源研究。
1004—5856(2017)01—0103—04
K107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