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菜一汤”迎砚友

2017-03-11王鸿葆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金农端砚铭文

王鸿葆

八、清·金农漆书诗文绿端砚

金农(1687—1764),清代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 之一,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寿门,号冬心,又号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曲江外史等。生活在康、雍、乾三朝,终身布衣。从小天姿聪颖,嗜奇好学,博学多才,工于诗文书画,诗文古奥奇特,五十岁后开始工画,山水、人物、花卉、梅竹,无所不能。工书法,首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别具一格,时称“漆书”。精于金石、篆刻,一生嗜砚,藏佳砚一百二十方,自称“百二砚田富翁”。 雍正 十一年(1733),金农时年四十七岁,著《冬心斋砚铭》,录砚铭九十五款,闻名砚林。

笔者有缘,曾得到一方“金农漆书诗文绿端砚”, 由乡亲袁中义砚友惠让。当时,袁君告诉我:“这方老砚台,有人提了两个疑问。一是,金农铭文是用现在的排笔写的,字不对路;二是,许乃普是杭州人,写成了扬州人,籍贯搞错了,可能是新仿品。”并希望我仔细研究。兹将此砚简介简析如下。

此砚由绿端石制作而成。长方形,长14.3厘米,宽9厘米,高4厘米。

石色青绿,质理坚润、细腻,纯净无瑕。

体态敦厚,造型古朴文雅,砚面呈古瓶样,瓶身作砚堂,瓶口下凹为墨池。古瓶雕琢工整,寓意“天下平安”。

砚上葬俗、土浸、旧气、墨锈痕迹明显,故砚为早期出土之物。笔者收藏后,没有清洗,也没有把玩,保留着砚的原状。

砚上有铭文三处:

砚面额头部,有金农漆书铭文(一首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间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砚堂左右两边分别有:“乾隆丙寅夏五月朔日,稽留山民金农摹。”十六字署款。

砚底左边,有金农隶书:“仿宋百砚老人第六方” 九字铭。

砚左侧,有楷书“扬州乃普许氏家藏”八字铭文。

从各方面分析,砚是老砚,铭文均是老刻,具有清代早中期砚台的特征。

从三处铭文看,砚上的铭者是两人,金农铭砚在前,扬州许乃普铭砚在后。金农是砚的主人,后来,被许氏家族收藏。

许乃普(1787―1866),清书法家,清朝政治人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榜眼),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同治五年卒,享年八十,谥文恪。工于书法,著有《堪喜斋集》。

许氏出身于东南望族,官宦之家,其父许学范,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历官刑部员外郎。父子都是饱学之士。

“扬州乃普许氏家藏”八字铭文表明,铭刻者是许乃普,砚台是父辈传给他收藏的,他们是扬州人。此“扬州”,是指古时广义的扬州。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九州是我国的别称),其中,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许乃普的先祖并不姓许,而是姓沈,是湖州人。明末时,先祖沈显荣到北京做茶叶生意,不幸离世,遗下幼子沈纪、沈立,由表姑父许魁抚养,遂改许姓,并入籍钱塘,定居在横河桥。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家族日益兴旺,人才辈出,成为赫赫有名的许氏大家族。

但是,许氏大家族的根脉在湖州,这是《许氏家谱》上有所记载的史实。古时侯,湖州、钱塘均属扬州之域。许乃普署称广义的扬州人,既合情合理,又巧妙地表达了对先祖的缅怀和眷念。

从金农的铭文看,砚面用漆书刻的一首七言诗,是宋代学者叶采的诗作《暮春即事》,描写封建时代读书人埋头书案,苦心研读周易(儒家经典著作)的情景。金农摹刻此诗,意在鼓励学子,珍惜美好时光,攻读圣贤之书。

后面隶书落款,表明金农铭刻的时间(年月日)。“乾隆丙寅”为乾隆十一年(1746),“夏五月朔日”即农历五月初一。“稽留山民”,是金农的别号。当时,金农六十岁。

砚底楷书铭文“仿宋(仿刻宋诗)百砚老人(金农的别号)第六方”,表明此砚是他摹刻宋诗的第六方砚台。

金农铭文共六十一字,分别用了楷书、隶书和漆书三种书体,其中漆书别具特色,有金石意味。

漆书,是金农五十岁以后独创的一种特殊的用墨用笔方法,即用墨浓重,横粗竖细,方整浓黑,直笔多,曲笔少,形同漆匠用扁刷刷出来笔画,字中带有金石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方“金农漆书诗文绿端砚”, 是金农在石砚上,采用漆书镌刻铭文的尝试,亦是他大胆创新、自辟蹊径的见证。

此砚原本无盒,笔者心仪,特做红木砚盒以宝之。

九、民国·王福庵、吴朴堂铭刻多福砚

吴朴堂(1921—1966),现代篆刻家。幼名得天,字朴堂,号厚庵,浙江绍兴人。幼承家学,擅金石书画,入秦出汉,不拘一格,刀法凝练、苍劲、严谨、古拙、秀雅。二十五岁时加入西泠印社,是早期社员中最年轻者之一。西泠印社四英中,创始人吴隐是其叔公,而另一创始人王福庵是其恩师,且将侄孙女王智珠嫁其为妻。1945年,以积年选摹之战国朱文小玺四百余方,辑成《小玺汇存》四卷,几可乱真,见者无不交口赞誉。1946年,经福庵先生推荐,曾任职于南京国民政府印铸局技工,负责官印之篆稿。闻《总统府印》等,亦出其手笔。1948年,总统府迁往广州,朴堂弃职回杭,后移住上海,仍以鬻印间修钟表谋生。

新中国成立后,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推介,吴朴堂进上海博物馆工作。1963年,应陈叔通之请,刻铁线篆“毛氏藏書”印一方,赠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对这方印章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朴堂性情刚烈,十年动乱初期,受陪斗、大字报困扰不能自解,竟自戕而殁,年方四十五岁。其传世作品除《小玺汇存》《篆刻的起源和流派》《吴朴堂印选》外,还有与西泠同仁方去疾、单晓天合刻《古巴谚语印谱》《瞿秋白笔名印谱》等。

笔者有幸,曾得到吴朴堂的一方小端砚,是其恩师赠送给他的礼物,镌刻出自吴氏之手。兹简介如下。

这是一方小形的“研朱砚”,长12厘米,宽9厘米,高1.2厘米。

砚由水坑端石琢制而成,石色青紫,质理坚润,有石眼、青花、翡翠、火捺等石品花纹。

砚体近椭圆形,砚面减地巧雕四只蝙蝠,其中,一只从砚池飞出,一只从砚头飞来,另两只从左右飞起,维护着砚池和砚堂。寓意“四福临门”。

造型小巧玲珑,雕作简洁精致,布局合度,颇具装饰性。

研磨痕迹明显,朱墨渗入石肌,砚面朱红灿烂,引人瞩目。

砚背铭文:“苏世居正兮,必周于德。宜参休丕兮,章画职墨。揆往卓今兮,束罤勠力。何假蟙蟔兮,徼福虚饰。(篆书)水岩石多福研,为长孙显贤铭,弜叟。(行书)”后落“朴堂刻”款识。

弜叟,是吴朴堂恩师王福庵晚年的别号。

王福庵(1880―1960),浙江杭州人,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寿祺,更名禔,字维季,号福庵、福屈瓠,别署持默、罗刹江民,晚号弜叟、默老人,室名麋砚斋、春住楼。民国初寓京,任民国印铸局技正。五十岁后定居上海,鬻字治印自给。建国后曾为中国画院画师。工书,善钟鼎、楷隶,精篆印,所刻印章,工稳朴茂,得浙派神髓,铁线篆尤为人所称颂。从学弟子颇多,其中,对吴朴堂极为器重。

据《近代印人传》介绍:“福老晚年,手颤斗,难以操刀治印。每篆稿之后,遂委朴堂刃石。即代篆刻,亦人莫能辨。”

1946年6月18日,吴朴堂与王智珠结婚时,福庵先生把自已收藏的两盒印章(内有十几方印)作为陪嫁品,送给侄孙女王智珠,以资庆贺;另将自己使用多年的研朱砚及其铭文印稿,送给朴堂,寄予厚望。婚后,朴堂按恩师设计的印稿,镌刻在这方“四福临门”的端砚上,以激励自己前行。

从铭文看,福庵先生铭文共50个字,主铭(篆书)36个字,后署款(行书)14个字。主铭用楚辞韵文形式告诫朴堂,中心大意是说:“治印是门学问,不能搞花架子。只有继承传统,修德养艺创新,努力学习进取,自己才能发扬光大。”

有史料可知,朴堂没辜负恩师期望。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上海博物馆工作时,于馆藏古印之释文、整理,孜孜以求,恒至深夜,贡献良多。六十年代初,致力印艺探新,取多种碑刻入印,以汉晋竹木简及写经之体为款识,面目独具,可谓前无古人。

今年,是这方砚铭刻制七十年周年,思人赏砚,砚上凝结着师徒的友谊,彰显着他们的人文精神,所以,笔者撰此拙文,对王福庵、吴朴堂――“西泠印社”中的两位历史名人,表示深切的怀念和敬佩。

十、新中国·端溪名砚厂制老坑荷塘清趣端砚

这方漂亮的老坑端砚,原为湖北藏家钱伟先生所有,钱先生供职于湖北地矿局,喜欢收藏奇石,藏品极丰,此砚是他八十年代中期从肇庆端溪名砚厂购藏的。2002年,他在清仑减压时,将砚惠让给了我。其实,1985年我到肇庆也买过几方好砚,但个头小,质地、色彩、花纹都不如这方砚台亮润。

此砚为随形,长21.5厘米,宽18.9厘米,高2·2厘米。配有原装草花梨木砚盒,盒盖上的四个金粉大字“端溪名砚”还在闪闪发光。

砚选用上好的老坑端石琢制而成,石质细腻、娇嫩、滋润,叩之,闻木声。

石色紫兰泛青,石中有青花、火捺、天青、金线、翡翠、鱼脑冻及二颗有眼有睛的天然石眼。

砚呈随形,淌池式,砚堂平展,雕“荷塘清趣图”。池上见云彩,池下有水波,池中鱼龟相顾,嬉戏荷丛之下,鱼龟之眼睛,由天然石眼妙化而成。一支莲藕生出一支荷花,两只绽放的莲荷,亭亭玉立于荷塘之中,迎风飘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给人无限的联想与情思。

我看重这方砚台,不是它美丽的石质,而是荷塘情趣,引发了心中的“乡愁”。

我是湖北汉阳人,来自“鱼米之乡”,是在荷塘湖边长大的,对此砚有着特殊偏爱,每年夏天都要将它拿出来,摆在书桌上,在读书写字之余,摸一摸,看一着,想一想……仿佛又回到了那“凉风习习,荷莲飘香”的光足童年。

十一、明、清末·菊坡款退补楼铭子石端砚

这方紫色的随形石砚,从外观上乍看,既普通又古怪,实际上,它是一方稀少奇特的端砚,是很多古砚收藏爱好者们追崇的品种。

砚为随形,由一块端溪砚坑中的“天然石璞”经稍加琢磨而成,长18.8厘米,宽14.8厘米,厚6.3厘米。

砚体包浆浓厚、古雅,石色青紫,质理细腻,坚实润泽,锋芒内蕴,为端石之上品。

砚体态饱满、朴厚、雄浑,边缘露出三处谷黄色石皮,以及多个虫蛀孔洞。面部随石开大形砚堂,五个虫蛀孔洞,妙化为马鞍形墨池。砚侧有大小不同的九个小子石,从砚侧四周露出,好似砌石而成的池墈,古意盎然,十分引人瞩目。

砚背有两处铭刻:

一处在中心圆堂内,有退补楼主人隶书铭文:“乱头粗服,不假修饰,尔自率真兮,人谓尔俗。举世茫茫兮,谁存真识?吾愿与尔徜徉兮,终身相依而勿失。”后落“退补楼主人铭”及篆书印“子暄”款。

另一处在圆堂右上边,有一篆书“菊坡” 印款。因年代久远,印文已剥蚀,但依稀能辨。

从两处铭刻看,退补楼主人与菊坡为两人,菊坡印款刻在前,退补楼主人铭刻在后,均为老刻无疑,决非现代人所为。

“菊坡”何许人,尚待考。从形制上看,此砚具南宋至明代砚的特征,可以认定“菊坡”是明或明以前文人的印款。

“子暄”“退补楼主人”是晚清著名学者胡凤丹的字号。

胡凤丹(1823―1890),浙江永康溪岸人。初字枫江,后字月樵,一字齐飞,晚字子暄,号紫藤仙馆、萍浮散人、双竹山房、归田老人、退补斋,藏书楼名为退补楼,取其“退思补过”之意。初任金华知府、兵部员外郎,同治五年(1866)出任湖北候补道兼盐运使,领崇文书局之事,迁升湖北道员。

胡凤丹在湖北做了很多好事,他主持创办崇文书局,出版“价均从廉”的书籍,普及文化教育。他走访古迹,搜集旧文,撰写武汉地区三种山水志:《黄鹄山志》12卷、《大别山志》10卷、《鹦鹉州小志》4卷。曾为汉阳乡贤叶志诜、叶名琛、叶名沣写家谱《叶公家传》。他还经常组织过往武昌的文人墨客宴游唱合,并細心收集他们的诗文,编成《鄂渚同声集》等书籍,为湖北清末文坛,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他在湖北任职十二年,文风严谨,办事认真,成绩显著,在当时颇有声望,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文人和官员。

后来,因官场黑暗,于光绪三年(1877),他被人诬陷辞职。退仕后,归田于杭州,开办“退补斋书局”,志力于刻书、聚书,杜门著述。

砚背上四十八字铭文是他退仕后的感悟,言真意笃,既隐含着“怀才不遇”的感叹,又表达了他要继续“以砚为友”、将文化公益事业办下去的决心。

此砚石质、石色、雕工、铭文均属上乘,且构图奇巧,大璞不雕,砚味甚浓,是笔者文房中的一件瑰宝。

人与人相识、相知,都是缘分,砚也一样。

猜你喜欢

金农端砚铭文
端砚:润色先生 文房珍宝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图说书法
端砚,古老产业的传承与重生
传承端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画家也有经济头脑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金农出口成章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