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7-03-11张磊
张磊
创新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把“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关键。然而,人们对我国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普遍缺乏自信。那么,教育究竟能否培养创新人才?又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本刊对中山大学王竹立先生进行了专访。
不要把创新看得过于神秘与高不可攀,教育可以有所作为
《今日教育》:王老师,您好,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创造力只存在于少数天才身上,教育是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您怎样看这个问题呢?
王竹立:这要看我们如何界定创新人才。如果我们把创新人才界定为那些已经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那确实不能单靠教育就能做到。因为要完成创新性成果,有很多外在的因素,如时间、机遇、环境、政策等,这些因素与个人内在的因素综合作用,才可能导致创新性成果的诞生。创新性成果诞生在哪里,诞生在什么时候,诞生在哪些人身上,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我们把创新人才界定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有可能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那么教育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创新人才是可以培养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想象力往往高于成人,而创造力与想象力密切相关。只不过在以后的生活中,创造力被后天的经验与不恰当的教育给遮蔽了、压制了。当然我们承认创造力确有先天的差异,但只要我们教育得法,是可以将每个人身上原有的被遮蔽与压抑的创造力重新激发出来的;经过合适的训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正如我在《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一书扉页题词所说的那样:“思维的翅膀是天生的,但科学训练可以让你飞得更高更远”。
从创新思维课程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如创新思维的定义、原理、方法等这样的显性知识),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能够用语言、文字、符号等载体表达出来,这类知识是可以教的。虽然目前人类对创新思维的脑内过程与机制还了解得不够多,但也绝非一无所知,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对于具体创意的萌发与实现过程,则更多地与个人的经验、思维的类型、环境的因素、社会的氛围乃至机遇、意志和品质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个层面是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能达到的。其中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今日教育》:有人认为,不要把创新看得太“高大上”,创新也是有领域和层次之分的。在您看来,科学技术、医学、文学、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有何不同?新时代的创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王竹立:我完全同意不要把创新看得过于神秘与高不可攀。创新有大有小,不同领域的创新各有不同。天才人物可能做出改变人类与社会的大创新,我们普通人也可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做出自己的小创新、微创新。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小创新、微创新,积少成多,也可以变成大创新,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文学艺术领域的创新更需要想象力,更无拘无束,更能彰显创新者的个性;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除了新颖之外,更强调价值和实用性;教育介于两者之间。医学的创新很多来自实验或实践中的偶然发现。
创新者需要具有下列基本特质:强烈的创新意识;高度的自信;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对新事物的敏感与好奇;坚韧不拔的精神。除此之外,今天的创新者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创新,还要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
并非知识越多越利于创新,拥有好奇心、想象力、个性化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更重要
《今日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完成。有的省市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苗子。您怎样看待这种合作?基础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王竹立:培养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如果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将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都扼杀掉了,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搞没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再怎么努力也可能无济于事。人的思维在小的时候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等到成年已基本定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础教育阶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要。我赞同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孩子科学研究的意识与兴趣,但认为这样还不够。因为这种计划受惠的学生人数毕竟有限。我主张基础教育最应该做的是,好好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个性,好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让孩子对学习新东西感到厌倦与畏惧,不要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今日教育》:人们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印象通常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比较系统、扎实,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弱。扎实的基础知识真的会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吗?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呢?
王竹立:确实如此。人们对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以为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创新。其实大量的研究表明,知识对于创新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完成一个创新作品,或实现某个创新目标,确实离不开大量的相关知识,但并不是說知识越多越好。因为学校里教的知识是前人的认知与经验的总结,是被专家学者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这些前人留下的东西有可能让我们产生思维定式,而定式思维恰恰是妨碍我们创新的最根本原因。在处理常规事物时,知识确实可以让我们很快找到解决办法;但如果遇到新事物时,我们还固守原有的知识,不能突破思维定式,就会阻碍创新的发生。这种时候,知识少一点也许反而障碍更小。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内行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外行反而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解决了。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具有跨界的经历,创新大都发生在交叉学科交叉领域。研究表明,创新与正规教育水平的关系并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正比关系,而是呈钟形曲线(又称正态曲线,是一根两端低中间高的曲线)的关系。创新与知识在脑内是如何组织的,以及大脑如何利用知识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共性化知识结构对问题的解决与创新并不是最有利的,而以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个性化知识结构才更有利于创新。
有鉴于此,我认为基础教育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把知识本身看得过重,真正重要的是想问题的方法。教师千万不要满足于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与其让学生为记住某个知识点而学习,不如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顺带”学习某个知识来得有效。要允许学生犯错,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学生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二,不要让学生产生一个问题都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错误印象。要告诉学生,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式、多个正确答案。真理无处不在,关键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激发创造力的秘诀之一是努力寻找第二个正确答案。
第三,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敢于质疑,坚持独立思考。教学不要拘泥于教材与大纲,应该更加开放。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进行社会化交流与合作。处理好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碎片化学习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往往涉及最新的、最前沿的或真实的问题和信息,如何帮助学生将碎片化信息与知识整合起来,进行创造性重构,是网络时代学习与创新的关键。
第四,应鼓励跨学科学习。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才被人为地分成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解决真实问题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
第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不强求一律。今天的教育不再需要制造标准件,而应该培养具有不同的个性化知识体系、能独立思考与创造的创新性人才。
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今日教育》:很多人认为决定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考试招生制度。目前,国家高考、中考改革已经启动,您认为,这样的改革将会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哪些影响?
王竹立:目前中考和高考招生制度确实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我们的招生制度还是采取标准化考试形式,还是以分数为唯一的录取指标,如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开放与多元,如何能培养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目前高考改革已开始启动,总的方向是对的,但步子太慢,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有限。今后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可先从改革考试试题开始,让考题更加灵活开放,更加贴近今天的生活实践,不再受教材和大纲局限,引导学生多从网络学习中获取信息与知识。试题开放了,教育教学也可能跟着开放了。
《今日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有学者提出要在中小学开设创新思维课程。您认为中小学有没有必要开设创新思维课?
王竹立:我不反对为中小学学生开设创新思维课程,但我觉得这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部门领导开设创新思维课程,让他们了解创新思维原理与方法,这更加重要。如果老师自己的思维是保守的、不创新的,如何培养出能创新的学生?孩子本来天生就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的关键在于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开设创新思维课程很有必要,主要为了将他们被遮蔽和压抑的创造力重新释放出来。
《今日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少学校实施了科技教育,现在STEM教育、创客教育也在国内火热开展起来了,您认为,中小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竹立:最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将这一类教育变成另一种知识灌输与应试教育。据我观察,有些所谓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变成了科技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作品的竞赛。比如,一些中小学创客教育,让孩子学习一种软件或硬件技术,然后依样画葫芦地制作一个3D打印的作品,里面并没有体现出多少创意与思维训练;一些机器人大赛,更多的是比拼材料、金钱和技术,而不是思维与创意。真正的创意产生往往需要一种游戏心态,不能有过强的功利心。当然这种教育总比课堂上满堂灌效果要好,因为有动手实践。但毕竟这类活动参加的学生人数较少,偏重于科技领域,而且大都在课余时间,对传统教育的改变不大。创新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局限于具体课程具体领域,也不局限在科技领域,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创新,都应该创新。所以我主张首先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只有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教师和管理者,才能惠及更广大的中小学生,才能让我们的常规课堂也变成创新课堂,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整个的教育。
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创造力,需要自由、宽松、民主、合作的大环境
《今日教育》:从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创造力的角度来看,中小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教师能力等方面应该如何做出调整?
王竹立:第一,引进网络,让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进学校、进课堂。网络丰富的资源与信息,对形成开放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西蒙斯把知识分为硬知识和软知识。硬知识是指那些被专家学者结构化了的基础知识、经典知识,是写进教科书和学术专著里的知识;软知识是网络带来的尚未被专家学者结构化的知识。这类知识可能不系统、碎片化,而且良莠不齐,但它往往代表了新的信息、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领域。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产生了大量的软知识,如果我们不重视对软知识的甄别、学习和利用,我们就可能落后于时代。今天,学习与创新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已经允许人们一边学习,一边创新。为创新而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对学习的创新,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第二,课程融合,将一些相近或相关的课程组合成一批大的综合性课程、交叉性课程,这对孩子的创新思维与探索发现很有必要。
第三,增加文化艺术类课程的比重。文化艺术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非常重要,激发创造力需要软性思维,而文化艺术对软性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软性思维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它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类比思维、联想思维、灵感与顿悟等,在创意的萌芽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属于硬思维,在创意产生之前和创意成型阶段非常重要。这两种思维分别代表了右脑和左脑的思维方式,对创新都必不可少。
第四,改革评价方式。不应以标准化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而应引进多元评价机制。尤其应该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維能力、行为表现与实践作品而不是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今天,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诞生出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这四方面要做到其中的任一方面都不容易。最大的障碍在于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师和家长们的观念。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变了,一切好变;观念不变,一切难变。最需要转变的观念就是应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与思维为主转变。
作为个人,如果了解了创新思维的原理,有意识地树立自己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运用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创新需要自由、宽松、民主、合作的大环境,需要包容个性,宽容失败。创新型社会一定是一个扁平化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而不是一个单一化社会;是一个求新求异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社会。政策的制定者和舆论的引领者应该为营造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而努力。如果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社会大众对创新思维的原理、方法、理论等有更多的了解,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有利创新的社会氛围,制定激励创新创造的政策措施,包容和善待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格。两者相加,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创新性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