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教育自信需要怎么做
2017-03-11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当前,中国教育“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国人普遍对教育表现出“焦虑”心态,从“不输在起跑线”到“中小学择校热”,从“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到“低龄留学潮”,折射出国人对国内教育缺乏信心。想要化解社会大众的教育焦虑心态,增强教育自信,教育部门、学校首先要坚定教育自信,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多样化教育的新期待。
坚定教育自信,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一个世纪以来过分的崇洋西化,使得中国自身的文化身份出现了辨识危机。中央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教育同样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国人。
坚定教育自信,需要对我国教育的历史有全面深刻的把握。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文明史,诞生了世界上最早最具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专论之一《学记》,形成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诸多教育思想和注重家风及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闪耀着穿越时空的智慧和光辉,是我们坚定教育自信的宝贵财富。
坚定教育自信,需要充分認识和总结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基础教育重视“双基”培养,设置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研组织等经验,得到了国际上的称道。上海在2009和2012年PISA测试中皆取得世界第一的成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组织教师来上海学习取经。2016年6月,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认可。这些都为我们坚定教育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坚定教育自信,需要平等、理性、全面地看待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并非是学生“玩乐”的天堂,要想考上名牌大学,同样需要付出巨大而艰苦的努力,而且不仅仅要看考试分数,更要看“综合素质”,因此不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能证明其“综合素质”的履历。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也是世界性的教育难题。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教育注重鼓励和培养学生理性分析、批判思维、理智讨论、创新创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坚定教育自信,需要客观审视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我国教育正在由数量型增长、规模化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进入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质量问题、公平问题、环境问题、结构问题,也构成了当下教育的四个主要问题。坚定教育自信不是要回避问题,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开放心态,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充满信心地去解决问题。
坚定教育自信,需要基于专业理性,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缺乏专业支撑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信息时代,各种立场、观点矛盾交锋,更加需要各类教育主体树立起专业自信,保持定力和耐心,对不同的文化进行辨析、判断、选择,对教育上各种流行的概念、理论、模式等开展实证研究,进行实践创造,最终为形成优质、公平、多样化的教育新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