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比较

2017-03-10张平

武陵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师资外语政策

张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010)

海峡两岸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比较

张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010)

近年来,海峡两岸都非常重视外语教育,为提升外语能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两岸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在政策框架和实施状况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在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上存在差异。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大陆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水平:立足本土、科学规划外语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语言教育资源的均衡;营造外语学习环境,提高外语实际使用能力。

海峡两岸;外语教育政策;英语教育;基础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背景下,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外语在政治、经济、外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外语教育的地位也凸显出来。近年来,海峡两岸都非常重视外语教育,为了使外语教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陆进行了外语课程改革、中高考外语改革,实施了加强师资力量的方案,并将外语教育纳入“一带一路”倡议视野之内,以期提高国家外语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台湾也实施了若干计划与方案,尤其是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期,着重多角度全方位提升英语能力,重视营造外语环境,把外语教育纳入文化政策和多语政策之中[1]187。在整个外语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抓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对促进改革开放,加速和推进社会及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它是整个外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是培养公民外语素养的重要阶段,它承接高等教育,同时也是外语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理顺这一环节,将有利于大、中小学外语教育的自然衔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关注两岸语言政策,主要集中在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翻译等领域,而关于两岸外语教育政策比较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就两岸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进行比较研究。由于外语教育政策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学界对于外语教育政策还没有一个权威和明确的定义,但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外语教育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外语教育目标所采取的政策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包括各种外语教育政策文件、重要的领导报告讲话、专业性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3]

一、大陆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概况

(一)大陆外语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得到了快速和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英语教育。整体说来,我国外语教育形势是好的[4],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978年以后,国家重视英语教育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英语教育、培养英语人才的办法和措施,英语教育在几十年间得到了迅速、蓬勃的发展。“外语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走入大众化教育,学生规模、学习动机、教育举措等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大学、中学乃至小学都无不重视外语教学。”[5]与此同时,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英语经历了从无到有,分值从低到高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作为高考主体科目的英语,有着与语文、数学相同的权重。英语的培养目标也经历了从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到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从侧重语言知识到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变迁。

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语种单一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开设了俄语和日语课程,但开设的学校和选学的学生都在逐渐减少。“目前,俄、日语种日渐萎缩,全国学习俄语和日语的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不到1%。”[6]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外语特色学校和外语中学开设了第二外语或者小语种,但不具普遍性。第二,城乡发展不平衡。外语是广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教学中反差最大的一门学科,造成城乡外语教育水平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偏低,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差,农村英语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其中英语教师匮乏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第三,“费时低效”问题仍然存在。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外语教学改革座谈会上说:“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少的问题,亟待研究改进。”[7]“费时低效”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戴炜栋认为,不少学生学习效果低下,“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8]。近年来,虽然教育界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提高了英语教育的成效,但“费时低效”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在中小城市和农村。

(二)大陆外语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为了解决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使外语教育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相匹配,大陆对外语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施了多项措施。

1.外语课程改革。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拉开了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随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等九方面作了明确规定。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俄、日语课程标准》。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扩大实验范围,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进入实验阶段。英语、俄语、日语学科分别于2004、2006和2007年开始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10年高中课改已经全面推开。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明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还首次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级,打破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课程有机衔接,旨在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9]。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外语课程进入小学。200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要保护和支持日语和俄语等其他语种的外语教学,鼓励以其他语种作为主要外语课程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支持“双外语”等教学实验活动[10]。

2.高考外语科目改革。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对新一轮改革做了顶层设计,确定了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且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的政策。教育部已启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和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研发工作,预计量表研制成果于2017年底公布,到2020年基本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多元的现代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将改变目前外语考试种类繁多,但无法相互参考、教学互不衔接等问题,使我国外语教育与测评步入“车同轨、量同衡”的时代。随着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外语教育的各个层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为打造合格的外语教育队伍,大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多途径、多样化的措施。2011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11]。针对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6月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通过拓展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筹规划教师全员培训等措施加强乡村教育队伍建设[12]。高校也在师资培训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教研机构联合启动“歆语工程”,这个以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支教帮扶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扶贫系列计划,自实施以来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随着教育经费的增加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外籍教师的引进与聘用越来越多,有些城市还对中小学外籍教师的引进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划与部署。

4.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互通。“一带一路”战略为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一带一路”目前规划的路线,其沿线国家达到64个(不含中国),据初步统计,在这64个国家实际使用的56种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中,国内高校尚未开设语言教育课程的语种有11个[13]。为了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提出要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研究构建语言互通协调机制,共同开发语言互通开放课程,逐步将沿线国家语言课程纳入各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外国语院校人才培养优势,推进基础教育多语种师资队伍建设和外语教育教学工作;倡导沿线各国与中国院校合作在华开办本国语言专业[14]。

总的来说,决策机构在外语教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师资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都作了详细部署,在制定政策与采取措施时,充分考虑了外语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层次、多目标和多样化的原则;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分层、分步、循序渐进地推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台湾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概况

(一)台湾外语教育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兴起了英语热,热度至今有增无减,特别是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力推外语教育,外语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968年台湾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正式成为中学的必修课。20世纪90年代,民间要求教育改革的声音迫使台湾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巨变时期[15],英语教育进入此次改革领域中,自此呈低龄化发展趋势。2001年,英语正式进入小学课堂,从五年级起教授,2005年,英语教育再次向下延伸至小学三年级。这些改变对台湾英语整体课程架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影响甚大。2008年,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把英语视为拓展国际空间和文化交流的手段,倡导学习英语,并实施了一系列务实的计划和措施,台湾民众的英语能力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5年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托福平均分比2007年提升了4分,而台湾的平均分提高了8分[16]。此外,台湾还积极推动高中第二外语的学习,十几年间学习人数和语种数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台湾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师资力量不足。21世纪后,台湾外语教育向下延伸遇到的重大困难之一,就是缺乏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兼备的合格小学英语教师,除了大城市外,其他县市都面临英语师资短缺的挑战,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17]39。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2009学年度调查,小学英语课程69%由编制内具英语文专长教师担任,25%由具专长的代理代课教师担任,6%由未具专长的教师担任[1]182。第二,存在城乡差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城乡的教育差距。据台湾“大考中心”公布的2014年第一次高中英语听力测验成绩,台湾离岛(如澎湖列岛、马祖等)超过50%的学生只能拿到相当于略微能听懂的C级分,这与台湾本岛的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巨大[18]。第三,应试教育问题突出。影响台湾高中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还是大学入学考试,老师们很少以培养学生达到课程纲要中所制定的能力指标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仍是以在入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为其主要考量因素[17]130。

(二)台湾外语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台湾不仅大幅调整中小学的课程纲要,而且还实施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来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

1.课程纲要改革。世纪之交,台湾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改革。2000年9月,台湾教育部门公布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2001学年在小学一年级正式实施,2002年在一、二、四、七年级实施,2003年再加上五年级和八年级,至2004学年中小学全面实施。200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为了使中小学英文教育课程能连贯衔接,又颁布了《中小学一贯课程体系参考指引》,作为各学习阶段课程修订的参考[17]26。在此次改革中,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课程及教学部分权力下放至中小学,学校可以进行学校本位管理,并依据学校特性、社区环境资源、家长期望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发展学校本位课程。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加强推进改革的配套设施,设立“九年一贯课程推动工作小组”,并促使大学与中小学携手合作,全力推动改革。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英语)提出从2005学年起小学英语教学向下延伸至三年级。九年一贯课程衔接了中小学十二年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能力,提出了分段能力指标,倡导多元评量标准。2011年,马英九宣布启动十二年基本教育政策,2014年正式推行,同年十二年基本教育课程纲要的总纲发布。至今课程改革仍在路上,十二年基本教育课程纲要尚未实施。

2.实施《营造国际化生活环境,提升全民英语能力》方案。21世纪后,台湾外语教育相关策略和措施与台湾教育部门2002年制定的《E世代人才培育计划》中的《营造国际化生活环境,提升全民英语能力》方案关系密切。此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平衡城乡英语教育资源,大专院校教学国际化,推动英语与国际文化学习。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改善语言环境,台湾采取了营造英语生活环境、推动全民英检、强化英语师资、促进大专院校国际化等四项措施,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在这四项措施中与基础外语教育有着直接关联的是前三项。营造英语生活环境的措施包括:落实建立国际化生活服务平台、加强双语环境整合建置、政府与民间网站双语化、制播英语广电节目等。强化英语师资的措施包括:选派优秀英语教师到英语国家短期进修、制定鼓励优秀英语教师到偏远地区教学的相关办法,向教师提供在职进修的机会、引进外籍教师、鼓励大学生下乡辅助教学、举办学生暑期英语营会等[17]20。

3.实施“提升英语力建设计划”。2009年4月,台湾“经建会”通过了“提升英语力建设计划”,2010年1月,台湾“行政院研考会”宣布推动该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规划“英语村”,主要包括设立“英语村”“英语区”“英语角落”等情境体验场所,以优化台湾英语学用环境,提升英语的沟通能力,促进英语能力的发展。“英语村”计划实施后,台湾各地积极行动,许多中小学设立了英语情境体验场所。

4.实施“提升国民中小学英语文教学成效计划”。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2009年5月颁布《国民小学英语教育改善方案》,计划从充实师资、提高素养、营造环境、充实辅助媒体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小学的英语教育成效。《提升国民中小学英语文教学成效计划》(2011——2014)是《国民小学英语教育改善方案》的一个延伸,这个计划经费预算为10.28亿新台币,主要解决小学和初中阶段英语教学问题,希望达到强化学校课程本位管理、加强师资培训、平衡城乡差距、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英语教育的目标[1]182。

5.推动高中第二外语教育发展。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高中阶段积极推动第二外语课程的开设及第二外语教育与国际教育的结合。从1999年开始连续推动了4期高级中学第二外语计划,高中第二外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1999学年到2014学年,语种数量从4种语言(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增至12种语言(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拉丁语、越南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印尼语、马来语、菲律宾语),开设班级数量从325班到1 753班,选学学生数量从11 500名到48 937名。同时台湾财团法人语言训练测验中心也开发了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四种语言的检测,从2009年开始,各年通过各语言检测人数有增长趋势[19]。此外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还成功推动了高中与大学第二外语教育的接轨。

另外,台湾还采取了海外替代役男到偏远地区协助教学,举办海外华裔青年英语服务营,建立教育云资源服务,发展创新的网络教学模式等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总的来说,台湾外语教育政策注重营造外语学习环境,强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异文化素养,重视教师的进修与专业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外语教学,建设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资源。

三、海峡两岸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的异同

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教育传统,在外语教育政策上呈现一些相似,但两岸社会制度及发展环境等的不同也导致了两岸外语教育政策的差异。本文不讨论政治因素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影响,主要讨论技术层面教育政策的异同。

(一)两岸外语教育政策的相似点

两岸外语教育政策在政策框架、实施状况方面都有着相似点。

1.两岸外语教育政策框架的相似点。第一,对课程设置的整体考量。两岸都把外语课程向小学低年级延伸,把外语教学纳入九年一贯制的视野,强调课程衔接,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课程的设置突出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程目标分级、分段逐步深化,课程内容整体推进,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第二,注重加强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外语教育政策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成效,关系到外语教育质量的高低。两岸都存在着外语师资短缺、现有师资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因此两岸都明确提出了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提升外语教师水平的计划和方案。第三,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学习空间。两岸都注重各种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特别是音像、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在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地推进了外语教学。第四,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课程的评估是任何教学活动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估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入新世纪后,两岸都在努力改变以往偏重终结性评价的模式,倡导形成性评价的发展与完善。

2.两岸外语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第一,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之间的偏差。美国学者艾利斯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地执行。”[20]因此要将外语政策方案变成现实,依赖于有效的执行。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能力,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两岸师生均难摆脱应试思维的束缚,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和要求难以落在实处,致使政策的目标与实施之间出现了偏差。第二,城乡差距是两岸外语教育政策实施中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存在城乡教育不平衡的现象。

(二)两岸外语教育政策的差异

尽管两岸外语教育政策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两岸在社会制度、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导致了外语教育政策也存在着差异。

1.外语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差别。第一,师资准入的专业标准不同。大陆对于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尚未提出可以量化的标准,台湾则规定新进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应取得符合相当于欧洲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CEFR)B2级(含)以上英语相关考试检定及格证书(相当于全民英检中高级或其他国际性标准化测验等同的级别以上的英语能力)。第二,语种的设置有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大陆中小学的外语主要是英语,为数不多的一些地区因为经济贸易等原因,开设了俄语和日语。近年来,虽然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开始探索小语种外语教学,并开展多语种教学实验,但整体看来,小语种教学在大陆尚无普遍性。而台湾十几年来持续在高中推动第二外语的发展,语种数量从最初的4种上升到12种,学生数量也不断增长,而且还成功地将高中第二外语的成绩同大学的第二外语教育挂钩。

2.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的路径存在差异。第一,大陆的外语教育政策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实施,以政策制定者为中心,按照层级管理模式贯彻执行。在以国家政策制定者为中心的政策实施范式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控制着政策的实施。如果国家外语教育行政管理层面没有对政策的执行提供大力的支持,那么政策的实施可能就不尽人意。政策具体落实要依靠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推进,也离不开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大陆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的基本路径是“国家外语教育政策制定部门——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家长”自上至下的模式。第二,校本位是台湾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策略的核心理念。台湾外语教育政策的推动分为两条线,一条是自下而上,一条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是以学校为主,教育主管部门筹集经费,辅助中小学进行外语教学和提升外语能力的相关活动。自上而下是教育主管部门协助中小学作整体规划、协调、行政支援、宣导、推广、咨询、进度管控及绩效评估等工作。台湾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强调以学校为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实施模式相互支持、相互作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借助各方力量,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形成推动政策实施的合力。

四、大陆对台湾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的借鉴

台湾在发展外语教育、提升外语能力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很有成效,这对大陆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大陆的具体情况,对其经验有选择性的吸收,为我所用,推动大陆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科学规划外语教育

在外语教育政策中,应根据大陆实际情况,深耕中华文化,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规划外语语种,提高外语能力,增强与世界的沟通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1.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育。“母语和外语、民族文化认同的维护与国际身份的获得可以超越二元对立,以‘1+1’的‘生产性’态度来实现。”[7]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汉语与外语学习关系的讨论极其热烈,汉语与外语学习孰轻孰重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表达融入外语教育,并通过中外语言、文化的对比,深化学生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建立文化自信,取得“1+1>1”的效应。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育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中小学外语教材和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增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景观、风景名胜等内容,引导学生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简单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举办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地方特色的外语活动,如相关的演讲比赛、中外儿童文化夏令营等,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认识世界,肯定自我。

2.科学规划中小学的多语种教育。国家战略的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外语教育不应仅是英语教育,而应当是多语种教育。这需要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规划语种布局,科学制定中小学的多语种教育规划。由国家负责调控,适当使用政策杠杆,逐步在中小学开展多语种教育。多语种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还需要优质的师资和教材。

(二)加强师资建设,保障外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外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在外语教师。完善外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保证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环节,构建外语教师多元化培训体系,在师资不足的形势下,招募辅助教学人员补充教学力量,有利于保障外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健全外语教师资格认证体制。台湾明确了新进外语教师的语言水平标准,而大陆的《教师资格条例》没有对申请者的外语语言水平做出明确规定,在英语教师资格认证的考试中也缺少外语语言水平的测评。为了确保中小学外语教学质量,需要健全外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要求。期望未来能够依托正在研制中的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设置相关测试,对中小学外语教师提出明确的资格标准和考核办法,健全中小学外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另外,也应对中小学外籍教师的资质做出明确的要求。

2.构建多元化的师资培训体系。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外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教师培训的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显而易见。教师培训应以发展教师专业素养为出发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训类型、方式应多元化,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共学互助的力量,可以通过成立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坊和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团,使培训效果具有辐射性。应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师资培训委托单位、各学校的权责分工,为教师培训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

3.多渠道补充教学力量。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招募海外留学生和大专院校具有外语特长的学生到乡村学校协助教学,参与学生的听说训练、教学方法的探讨、学生作业的辅导等活动;发展公费师范生寒暑假到乡村学校协助开展假期学习辅导的制度;鼓励海外华裔青年投入乡村外语教育,以夏令营或冬令营的方式对乡村学生进行短期外语教学。招募辅助教学人员可以弥补乡村师资短板,辅助提升乡村外语教育水平。

(三)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语言教育资源的均衡

在外语教育中充分使用和创新信息技术,可以“带来优质语言教育资源的均衡”[21]。第一,发展数字学伴,进行线上辅导与陪伴。建立“数字学伴线上学习辅导”的合作机制,结合大专院校、地方政府、公益团体、中小学等力量,招募、选拔、培训大专院校具有外语专长的学生,通过网络对乡村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课后辅导和进行学习互动。第二,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并向师生免费开放。利用网络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突破传统思维,对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师资培训等资源统筹规划设计,开发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并免费向师生开放。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中小学生推出的在线学习英语网站Cool English,不仅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有趣多元的英语学习资源,还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值得借鉴。第三,发展和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台湾近年来为了缩小城乡差异,大力发展乡村网络建设,发展和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大陆幅员辽阔,城乡差距较大,而网络教学不受地域限制,有其独特的优势,发展校园网络,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可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采取优秀外语教师线上教学、线上外教课、线上二外课等方式让乡村学生受到优质的外语教育。

(四)营造外语学习环境,提高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外语教育中,应重视营造全外语的生活、学习环境,提高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建立外语学习体验中心,提供外语情景体验场所;也可以采取建立虚拟的外语情境体验中心、组织模拟生活情景的活动等方式来营造外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用合一、提高外语的沟通能力。另外,为了向偏远地区学生提供浸入式外语学习环境,还可以采取政府财政补助、大专院校相关院系协助的方式,在偏远地区举办以听说为主的外语夏令营,营造外语学习氛围。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形势,海峡两岸均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制定和实施了相关政策与措施,推进外语教学变革,改善和提高外语教育的质量与效率,构建师资保障体系,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推动外语教育从“应试”向“应用”转变,为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人才而不断努力。在过去十几年间海峡两岸外语教育政策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改变中小学外语教育语种单一状况;积极推进外语师资认证和培训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外语教育均衡发展;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外语学习环境,提高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助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国家战略的推进。在技术层面,海峡两岸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应对挑战、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推动外语教育良好发展,还需两岸外语教育政策制定部门、研究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建学术平台进行接触、交流,互相借鉴、互相激励,传承和光大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背景下携手致力于海峡两岸外语教育政策的创新研究,为外语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戴红亮.台湾语言文字政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张国强.中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三[J].课程·.教材·教法,1997(9):46-48.

[3]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8.

[4]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0-136.

[5]李宇明.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外国语,2010(1):2-8.

[6]戴炜栋,胡文仲,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925.

[7]高一虹.投射之“屏幕”与反观之“镜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1):1-7.

[8]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1,3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 的 指 导 意 见 [EB/OL].[2001-01-18].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0407/665.html.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EB/OL].[2011-01-0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101/114220.html.

[1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 [EB/OL].[2015-06-8].http://www.gov. 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13]杨亦鸣,赵晓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 [EB/OL].[2016-08-11].http://www.moe.gov. 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

[15]王世红.台湾九年一贯课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72.

[16]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亚洲国家托福成绩概况分析[EB/OL]. [2016-07-20].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亞洲國家托福成績概況分析.pdf.

[17]张武昌.台湾英语教育政策之检视[M].台北:文鹤出版有限公司,2009.

[18]高杨.台“国教改革”20年教育差距越来越大[N].人民政协报,2014-11-22(7).

[19]台湾高中第二外语教育学科中心.高中第二外语推动计划执行成 效 [EB/OL]. [2015-09-11].http://www.2ndflcenter.tw/sun79/ dimage/file/150911.pdf.

[20]王福生.政策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67.

[21]魏晖.舆情视角下语言教育问题分析[J].中国社会语言学,2014(1):21-31.

(责任编辑:沈红宇)

G40-011.8

A

1674-9014(2017)03-0126-07

2017-01-13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海峡两岸外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WYZL201426)。

张 平,女,河南开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政策和语言舆情。

猜你喜欢

师资外语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