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探讨

2017-03-10柴正昌

环球市场 2017年20期
关键词:耐久性土建安全性

柴正昌

大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探讨

柴正昌

大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住房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土建结构工程作为基础性部分,它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做好对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不单单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还能避免建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以土建结构工程的发展史为切入点,详细地对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土建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土建结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等方面,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尽管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储备较低,但是结构稳定性是保证整体稳定性的内容之一。

1 影响土建结构安全耐久性的因素

1.1 环境影响

由于设计者在土建设计中通常采用结构保护的措施维持结构的耐久性能,使其在不利的气候环境中能够减弱结构质量的影响。若是建筑选址位于极其寒冷的低温地区,应充分做好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防护工作;若是位于风力较大的地区,则要考虑到风力增加对建筑物的结构腐蚀作用。但在实际的设计中,一些设计者往往会忽视外来力量的长期作用会对土建结构产生的损伤,只是单纯考虑到了自然地理因素,进而使整体土建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大减弱。

1.2 技术规范标准的作用性不强

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由于结构设计在安全度上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存在不少根本缺陷,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要求我们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等问题综合措施。土建工程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安全与耐久性问题。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环节上的腐败;其次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用,由于缺乏具体实践、导致规范标准的有效性不强。

1.3 评价标准太单一

现阶段,在我国工程检验的标准中,混凝土评价标准单一,没有对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只对于强度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机制导致现有的水泥普遍出现矿物比例不协调以及颗粒过细的问题。在水泥质量的评价标准内,只设立最低的强度却没有规定最高的强度,导致各种的水泥质量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2 完善土建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2.1 安全性

1)设置安全水准。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设定的参数标准是设置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水准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设置安全水准时,需要注重这两个因素,规定结构的承载能力,规定合适的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和荷载分项系数,不得出现偏差。此外,在设置安全水准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保证所取的各种系数尽量接近实际情况,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结构监控及检测。超声波法与声波都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探测方法。在进行土建结构强度检测的时候,还可以使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法以及射线法等,主要使用在反映土建工程结构表层强度的等级。每一项监控技术都存在利弊,应该按照被检测土建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监控检测方式。

3)对于建筑物必须开展安全监测。对于建筑物的工作状态、运行安全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资料,是进行安全监测的重要依据。在一些中小型混凝土建筑中,缺乏有效的观测设施,所以需要完善安全检测与监控工作,使用观测资料与现场检测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工作,对于建筑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2.2 耐久性

1)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我国面积比较大,经济发展与技术水平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不同的地域间,工程环境有着显著的区别,虽然现今全国拥有统一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但是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在参考国家标准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特点。地标是在满足国标的前提下,根据地区特点确定本地区的标准。

2)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意识。从整体和长远出发,从风险后果上提前预测并正确导向,要求制定的计划与方案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监管部门,依据土建结构相关的立法严格定期检测监督。强化对监督管理体制及其机构各环节的监督,逐渐把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纳入到监督管理体制中。

3)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工作也应避免为增强混凝土强度而影响其耐久性,严格按照配置的流程比例进行。在施工前可再次对混凝土中的要求标准、参数检测。混凝土一旦投入施工,就不能再进行二次更改设计,因此一定要确保其质量达标,综合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结构安全。此外,也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因素,在分析气候的变化以及外来作用影响下,确保混凝土、钢筋材料的耐久性,减少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混凝土遭受的腐蚀作用。

4)构建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措施。主管土建结构设计的部门要对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要求作重点审查,明确重要工程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制度,主管部门在设计荷载标准值和承载力安全度的设置水准上应进一步收集不同意见,在推广可靠度方法于各类设计规范时必须实事求是。

综上所述,土建建构作为建筑中最关键的部分,其整体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与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密切相关。耐久性与安全性更是土建设计中评价结构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保证,设计人员应合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设计科学合理的安全结构设施,严把工程质量关和材料关,并建设其完善的安全制度标准。最终提升土建设计的安全稳定性和结构耐久性,保证整体建筑的安全。

[1] 刘志月.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 科技与企业,2014,22:120.

[2] 高渊. 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分析[J]. 开封大学学报,2005,03:92-94.

猜你喜欢

耐久性土建安全性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使用耐久性的思考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