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20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建筑

陆 辉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

陆 辉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建筑,随之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不断增强,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同建筑施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人们的心声。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应用新方法、新技术,这时候BIM技术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充分利用BIM技术,为建筑工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优秀建筑产品,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建筑。

建筑施工管理;BIM技术;应用

导言

当前,在建筑施工中,BIM技术被充分运用在施工、设计建筑、后期施工管理等阶段中,可以说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强设计图的可实施性,实现三维碰撞检查、虚拟技术施工等复杂工作。但随着建筑规模、建筑范围的扩大,再加上施工结构越发复杂化,施工阶段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因此,想要管理好建筑施工,就必须要充分应用BIM技术,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效率,为将来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1 概述BIM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中一系列信息为前提构建起的三维建筑模型。BIM不但是一种软件,并没有限制在建立建筑模型中,而且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始终,与古旧工作模式、协同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是将传统的、粗放型建筑行业转变成高效、精细的建筑行业,这次重大的转变被人们广泛称之为继传统手工绘图板转向CAD技术的重大技术改革。在20世纪中期,美国提出了BIM技术,在最近几年来,BIM技术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美国建筑前三百强企业中,近75%以上都充分采用了BIM技术,并且欧美国家已颁布了实施BIM技术的标准,但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应用BIM技术,虽然刚刚开始应用BIM技术,但是已经取得了很显著的应用成果,可见BIM技术对于加强建筑施工管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表明,在我国应用BIM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000。但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点计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已经明确规定要加大力度研究BIM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出与之相符的BIM技术标准,将BIM技术应用列入“十二五”期间建筑信息化发展重点。建设数字城市作为建筑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充分运用BIM技术。当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城市成功运用了BIM技术,如:上海中心大厦、世博场馆等重大建设项目,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方面。通过使用BIM技术,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能够进一步了解项目的相关内容,为工作人员提供关键信息,便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沟通方面。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建建立科学有效的3D模型,该模型的建立能够使工作人员准确掌握施工要点,对于不同专业的人员以及各个分包商而言,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检查方面。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应用BIM技术能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工作提供了便利;模拟方面。通过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事项在施工之前模拟出来,能够准确掌握施工要点,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3 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3.1 动画展示

BIM技术所拥有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建模技术、动画技术、渲染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就算不是专业人员也可以直观的判断项目的功能性,进而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假如建筑设计的意图和功能产生了变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修改,运用BIM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对设计动画图进行及时的更新。

3.2 BIM技术的协同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建筑,建筑工程的缔造进程越发复杂,建筑学科设计的内容也越发广泛,由于学科之间交叉性的不断建筑,在协同设计方面也需要作出更大的尽力以满足开展需要。BIM协同设计运用的主要是三维设计的优势,将一些不一样的专业构成一个完好的模型基础。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中心模型处理器,在确保信息传递和更新及时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修改,最后建筑整个建筑的设计效率。

4 建筑项目施工管理阶段中应用BIM技术

4.1 BIM的算量技术

BIM可以构建起运算信息,并使用好运算信息自动识别不一样的构件,以不一样性质信息作为主要依据,对各个构件数量进行计算。BIM模型可直接生成材料尺度、材料数量等信息,一旦更改设计,所更改的内容将在表内明显反映出来,另外构件信息随之更改。

4.2 BIM技术在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顾名思义,深化设计指的就是对原施工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使设计方面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从而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开展深化设计工作的时候,由于其设计专业较多,工序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充分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设备的使用方法。由此可见,深化设计内容较多复杂、繁琐。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建筑工程而言,各种设备管线交错分布,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麻烦。基于这些问题,在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BIM技术。通过利用BIM技术的三维管线综合将各个专业统一放在一个模型当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中的尺寸大小建立模型,该方法能够很大的解决传统二维审图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能够准确找出模型中的碰撞点,设计人员能够实时进行调整,大大提升深化设计效率。在进行三维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假如水电暖汇总和暖电结构的设计图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现在,有效的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视化,在工程开始之前可以对设备、管线、土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的目标,将工程错误的产生率降到最低,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水平。

4.3 BIM的虚拟技术

BIM技术用于虚拟施工办理是根据4D技术和BIM渠道,通过设置时刻参数,以动态可视化的方式把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反映出来,主要为工程项目施工前提供现场设备的磕碰查看、模仿安装设备的磕碰查看及施工计划的虚拟演示,将施工办理中的复杂因素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出来,下降工程改变率。目前,虚拟施工的研究与应用更多的侧重其在碰撞检查与管线综合方面的应用。相关人员提出了施工现场物理碰撞检测的算法,同时构建了施工现场及设施实体的4D时空模型,运用这种模型能够对场地设施之间、场地设施和主体结构之间可能产生的物理碰撞进行详细的分析检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设计调整。

4.4 BIM技术中的4D施工模拟技术

施工模仿技术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含义,不只关系到整个施工的技术水平、材料质量、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还会对整个施工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时候工程设计者指定的施工进度与实际工程进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直接阻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展开,最终还会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运用4D技术进行施工模型的构建,这种模型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掌握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的具体环境,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劳动力分配、材料管理、机械管理等进行科学。

4.5 BIM技术中的项目数据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仅工程结构和系统功能过于复杂强大,而且工程数据也十分多样,这样就给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加强BIM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实现项目信息资源的共享,构建起建筑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承包单位、业主和设计院等各单位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总体效率,促使管理趋于快捷化、简单化。BIM技术还可以导出大量的建筑信息数据,实现模块化和集成化管理,减少建筑现场测绘的工作量,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难度。运用BIM技术还可以第一时间创建设价数据,明确施工所需要的成本和流程,为相关人员进行数据的查阅和核对供给充沛的确保。BIM技术还能够供给出多种建筑信息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加强对BIM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整合和优化,加强对传统管理中不足之处的改善,能够有效地健全施工企业核心数据格局,有助于建筑信息创建过程的创新,有助于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出可靠、有效的依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合理运用BIM技术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对建筑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BIM技术对于每个建筑企业而言都极为关键。对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完善BIM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最终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王婷,刘莉.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一体化[J].上海建设科技,2010,(1):62-63.

[3]刘占省,赵明,徐瑞龙.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3,(3):65-71.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