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艺文志·镇江卷》补正

2017-03-10

兰台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京口艺文志镇江

王 勇

(江苏大学文学院 镇江 212013)

《江苏艺文志·镇江卷》补正

王 勇

(江苏大学文学院 镇江 212013)

江苏人文荟萃,历代学者著述宏盛。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江苏艺文志》,本着“求全“”求实”的目标,希冀将上古至清末(1911)江苏籍及定居江苏人士的全部著作著录于《艺文志》。然而,限于当时条件,有一些作者、著述失收或误录。兹结合相关图书馆所藏史料对《镇江卷》加以补正,专名错讹订正15例,佚漏著作辑补15例,希望能为研究或修订《江苏艺文志》者提供参考。

江苏 镇江 艺文志 补正

G256.3

A

2017-07-04

江苏人文荟萃,历代学者著述宏盛。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启动浩大的文化工程,汇集江苏各地学者编纂大型丛书《江苏艺文志》,本着“求全”“求实”的目标,希冀将上古至清末(1911)江苏籍及定居江苏人士的全部著作著录于《艺文志》。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仍有许多作者、著述失收,近年已经有研究者对无锡、淮阴、徐州等卷讹误、失收或误收情况撰文补正。镇江自古钟灵毓秀,英才辈出,许多中国传世名著如《抱朴子》《世说新语》《鲍参军集》《昭明文选》《文心雕龙》《玉台新咏》《梦溪笔谈》《康熙字典》《马氏文通》《老残游记》等等都诞生于镇江或出自镇江学者、文人之手。《江苏艺文志·镇江卷》[1]收录镇江作者1676人,其中镇江市、丹徒县957人,丹阳市446人,句容县273人。然而,实际《镇江卷》还有一些讹误、漏收、失收之处,兹结合相关史料查核补正。

一、专名错讹订补

1.陈玢,一作芬。都水使者徐藻妻,徐邈、徐广母[1]2。

按:“都水使者”前当加“晋”,本部分标题为“镇江·丹徒(上古至唐)”,涉及具体作者宜加具体朝代名。

2.春秋穀梁音1卷 经部秦秋穀梁传类 佚[1]4

按:此书为徐邈所著。“秦秋”为“春秋”形误,《春秋》为孔子作,前不误,当据订。

3.徐勰(465?—523),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1]27。

按:“徐勰”显系“刘勰”之误,后文“所著《文心雕龙》为我国古代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名著”,可参。刘勰生平见《梁书》卷50《文学下·刘勰传》,本传称:“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2]710

4.义兴丞何僩集3卷 集部别集卷 佚[1]29

按:此书为梁何僩所著。“别集卷”为“别集类”之误,宜统一体例。

5.江革集20卷 集部别集类 佚。见《梁书》本传。《隋书·经籍注》作6卷[1]34。

按:此书为齐梁时江革所著。“经籍注”当是“经籍志”之误,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作“志”,“经籍志”为“正史”专志之一。

6.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4卷 子部佛教类 存。(1)明崇桢刻本[1]34。

按:此书为唐释道宣所著。“崇桢”当作“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

7.章琰,字子美。父垚自淮徒润,遂为京口人[1]68。

按:“徒润”当作“徙润”,意即迁居润州(镇江在隋唐及宋初称润州)。

8.西征目录1卷 史部杂史类 存[1]88

按:此书为明杨一清著。“目录”当作“日录”。《明史》卷97《艺文志二》著录“杨一清《西征日录》一卷”,国家图书馆藏有商务印书馆1939年出版的杨一清《西征日录》。

9.靳贵(1464—1520),字充道,号戒庵。明丹徒人。……谥文禧[1]94。

按:“文禧”当作“文僖”,乾隆《镇江府志》卷 36《名臣下·靳贵》作“谥文僖”[3]89。僖,为古代谥法用字,宋司马光《赵少傅谥僖质议》:“谥法:小心恭慎曰僖。”

10.干鳌……知交多名士,洪亮吉,孙星衍过京口,咸主其家[1]202。

按:“主”当是“住”音误,居住、借宿之意。

11.欧阳栋,字静庵。清丹徒柜村人[1]246。

按:“柜村”当作“巨村”,巨村位于丹徒宝堰镇东南,欧阳栋之子欧阳苏《庚申遇贼记》有载(见《京口掌故丛编初集》)。后文“欧阳苏”条载:“业师张崇兰殁于巨村,无嗣,苏经营丧葬,岁时祭扫,心丧终身。”[1]292作“巨村”不误。

12.张崇兰(1797—1856),字漪谷,一字守陔,晚号悔庐。清丹徒人[1]263。

按:“漪谷”当作“猗谷”,古人名与字取意相关。宋诗人释文珦《兰谷》诗“猗猗谷中兰,青青饱香露。为语樵牧儿,莫采出山去。”民国《续丹徒县志》本传作“猗谷”。

13.陶骏保(1878—1911),字璞青。……(陶骏保辑《京口掌故丛编初集》子目:)《出国城记》1卷 清苏庵道人(杨棨)撰[1]413。

按:“璞青”一作“璞卿”,《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丛书部》:“《京口掌故丛编六种六卷》(31—009),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清陶骏保编。骏保字璞卿,江苏丹徒人。官道员。”[4]485“出国城记”当作“出围城记”,叙写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时镇江城被英军围困诸事,见载《京口掌故丛编初集》,陈懋恒跋称:“道光壬寅之役,先生在围城中,六日城破,又十日而后出,故是书于乱离之状言之特悉。事定以后,副都统(海龄)赐恤如故,而先生暴其搜杀汉奸事,至谓其欲尽死百姓而专生官与兵语,颇为驻防所忌闻。是书刊送亲友,旋复收回,故传本甚罕。”[5]另陶骏保编《皇朝边防纪要》,民国初年抄本,收入茅海建主编《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第九十七册,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14.支伟成 原懋祺。镇江人,生于江都。……清代补学大师列传25卷 史部传记类 存[1]423

按:“补学”当作“朴学”。朴学,本指古代质朴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主要为汉学中的古文经学派)。后指清代学者继承汉儒学风而治经的考据训诂之学,以乾嘉学派为代表。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影印本。此外,支伟成、任致远辑录《吴王张士诚载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国家图书馆藏有支伟成标点《托尔斯泰小说集》(胶卷);《标点注解商君书》,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版;《墨子综释》,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

15.包咸(公元前6—公元65),字子良。东汉曲阿人。……论语包氏章氏2卷 经部四书类 存[1]432

按:“章氏”当作“章句”。章句,意即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后汉书》卷79下《儒林下·包咸传》:“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章句。”[6]2570

二、佚漏著作辑补

1.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1]88。

按:明代内阁首辅杨一清著述甚丰,除了《江苏艺文志·镇江卷》著录之外,南京图书馆藏有明正德刻杨一清《邃菴集》1卷续集1卷(缩微胶卷1盒),抄本杨一清等《辅臣赞和诗集》1卷,明弘治十二年(1499)杨一清、于睿刻孟效《孟东野诗集》10卷,弘治十七年(1504)杨一清刻唐李石《司牧安骥集》5卷;此外,国家图书馆藏有1924年孙仲渊刻杨一清《焦山诗刻(拓本)》,明嘉靖九年(1530)杨一清撰并行书《与王正郎书(拓本)》,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杨一清集》。若《艺文志》修订时,亦可补。

2.钱邦寅(1614—1684),字驭少。清丹徒人。邦芑弟。明诸生[1]122。

按: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有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经史提纲》17卷,署清鲁之裕撰,钱邦寅述,鲁忠济等校。

3.陈德裕,字振唐。清丹徒人[1]214。

按:山东图书馆藏有清康熙间积秀堂刊本陈枚辑、陈德裕增辑《凭山阁增辑留青新集》30卷,收入《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54、55。

4.张学仲,字孝叔,号秋榭。清丹徒人[1]250。

按: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玄真观碑》,为刘锡光撰,张学仲正书,刘秉观篆额。

5.欧阳苏,原名基,字晓山。清丹徒人。……庚申遇贼记 史部杂史类[1]292

按:《庚申遇贼记》一卷,欧阳苏撰,今存,原收载于欧阳苏《容安轩稿》,丹徒陈懋恒辑《京口掌故丛编》时得见,令其子陈庆年续辑于陶骏保所刊《京口掌故丛编》之末。

6.李恩绶(1835—1911),字丹叔,一字亚白,号讷庵,又号文靖先生。清丹徒人[1]334。

按:南京图书馆藏有李恩绶编《巢湖志》二卷,巢湖县图书馆1978年油印本。

7.缪之镕,字炼卿,号醒园。清丹徒人[1]346。

按:国家图书馆藏缪之镕修《(民国)东兴缪氏润州分支宗谱》16卷卷首1卷卷末1卷附录2卷,世庆堂1913年木活字本;另藏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箕裘集诗钞》24卷,盖即《艺文志》著录的“箕裘集24卷”。

8.马相伯(1840—1939),原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以字行。丹徒人[1]347。

按:国家图书馆藏有缩微胶卷数种,如《圣经与人群之关系演说》《五十年来之世界宗教》《宪法草案大二毛子问答录》《约法上信教自由解》等。

9.戴启文,字子开,号壶翁。清丹徒人[1]352。

按:南京图书馆藏有戴启文《招隐山房诗钞》八卷末一卷,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招隐山房诗钞》十二卷,杭州鹤庐1926年刻本;《招隐山房诗草》不分卷,《招隐山房诗续钞》不分卷(稿本,7册,胶卷);《涧邻戴公行述坿墓志铭家传》一卷,清光绪间刻本;《壶翁自述》一卷,1917年铅印本。《时敏斋诗钞》稿本(仅存卷1,胶卷),《壶翁信稿》稿本(不分卷,16册,胶卷),《笔记》(稿本1册,不分卷,胶卷)。

10.杏芬(1874—1897),姓巴哩克氏。丹徒人。……京师地名对 史部地理类 佚[1]409

按:南京图书馆藏《京师地名对》上下二卷(仅存上卷),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11.马锦春,字贡芳。镇江人。……黄花梦影 子部小说类 佚;恩咏楼忆语 子部小说类 佚[1]409

按:《黄花梦影》,今存,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恩咏楼忆语”一作“思咏楼忆语”,另可补“三月二十九日之役与广州新军”,陈祖愉《马贡芳将军与“话焦轩”》载马锦春(贡芳)“著有《黄花梦影》《思咏楼忆语》《三月二十九日之役与广州新军》及《六十自序》等,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画卷和诗章”[7]201。

12.赵祥瑗,丹徒人。枯井泪 集部词曲类 见卢前《戏剧概论》。此谱光绪帝珍妃事[1]411。

按:赵祥瑗(1899—1973),字思伯,丹徒大港人,居镇江。曾就读于南京第一中学,后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受业于吴梅等。后任教于省立第五师范、镇江师范、镇江中学等,1961年退休后被选为多景诗社首任社长。著有传奇剧本《枯井泪》,叙庚子事变中光绪帝珍妃被慈禧太后逼迫投井自尽之事,吴梅曾为《枯井泪》润辞。1930年代著有《荭溪词草》三卷。生平参《大港镇志·人物·赵祥瑗》[8]498-499等。

13.陈培寿,字辅青。丹徒人[1]416。

按:国家图书馆藏有陈培寿撰《楚辞大义述》一卷,附其子陈直撰《楚辞拾遗》一卷,民国间晒印本;又藏陈培寿《魏隋墓志题跋》,民国间稿本,有陈直1965年跋。南京图书馆藏有陈培寿撰《汉武梁祠画像题字补考》一卷,民国间石印本。

14.赵祖望,丹徒人[1]421。

按:国家图书馆藏有赵祖望等撰《兰溪刘治襄先生行述》1册,民国间铅印本。书内题名为《先师刘公治襄行述》,记述其师浙江兰溪进士刘焜(字芷香、治襄,晚号甓园居士)生平传略。

15.柳肇嘉,丹徒人。预生子。继承家学,业医[1]424。

按:柳肇嘉(1884—1962),字逸庐,号贡禾。江苏镇江人。1907年考入两江师范,专攻史地。后在江苏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女师、南京省立第一中学、国立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执教督学,又任职于战史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建设厅、上海市财政局、上海文史馆等。《京江柳氏宗谱(2008年续修)》有传,称“柳肇嘉的遗作、遗墨,珍藏的字画、典籍、孤本、善本等全因种种原因,毁之殆尽,片纸只字无存”[9]379,传中未言及柳肇嘉具体著述情况。其实,李瑞清《清道人遗集佚稿》载有柳肇嘉《庆春宫》词一首及所著《清道人传》一篇,陈匪石著《陈匪石先生遗稿·题词》载有柳肇嘉《琐寒窗》词一首。

[1]杨积庆,等.江苏艺文志·镇江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2]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高得贵,张九徵,等.乾隆镇江府志[A].江苏省府县志辑28[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吴格,眭骏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丛书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5]杨棨.出围城记[A].京口掌故丛编初集[C].光绪三十四年丹徒陶氏刊本,1908.

[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镇江文史资料.第37辑[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12.

[8]镇江大港镇地方志领导小组.大港镇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9]京江柳氏宗谱(2008年续修)[M].江苏大学图书馆藏,2009.

王勇,江苏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与语言、江苏文化。

猜你喜欢

京口艺文志镇江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京口驿的回忆
湘乡文化发展的历史与概况——《湘乡县志·艺文志》与《湖南省志·艺文志》之比较分析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标点错误六则
“孤游”离京口,“疲老还旧邦”——鲍照与京口浅探
海龄殉职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