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抗战遗址遗迹的划分与特点研究

2017-03-10金恒薇

兰台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奉天战犯

金恒薇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 110000)

沈阳抗战遗址遗迹的划分与特点研究

金恒薇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 110000)

沈阳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地,更是东北民众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地方,由此形成的现存于沈阳的抗战遗址、遗迹百余处,无不见证了沈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对沈阳抗战遗址的划分,不仅是对沈阳抗战文化内容丰富的完整再现,更是对其特点鲜明的充分体现。

沈阳 抗战遗址 划分 特点

K878

A

2017-09-30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侵略目标直指中国东北。随着日本在中国东北侵略步伐的加快,沈阳成为其扩大侵略实现统治“满蒙”的中心。1931年,日本在沈阳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并密谋拼凑伪满洲国,以此全面侵占中国东北。1941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盟军战俘被押送至沈阳,盟军战俘们在沈阳的反抗斗争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组成部分。1956年,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开庭审判日本战犯,为二战的最终完结画上句号。因此,沈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见证了日本侵略沈阳进而侵占中国东北直至日本战犯受到审判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沈阳各界民众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由此形成的抗战遗址、遗迹都承载着沈阳近现代史发展的历史记忆,也饱含着沈阳人民英勇抵御外来侵略、奋勇抗争的爱国精神。

一、沈阳抗战遗址、遗迹的划分

沈阳现存抗战遗址、遗迹百余处,按照其形成的时期及主要特点可大致分为四大类。其中,日本侵略沈阳时期形成的遗址全面地反映了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沈阳人民进行欺压与奴役;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形成的遗存,虽大部分在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占领,但也见证了沈阳在近代史上发展的历程;共产党领导沈阳人民早期抗日,开展秘密活动及沈阳各界民众组成爱国团体奋起抵抗,反对法西斯暴行,都充分再现了沈阳人民在抗战中的伟大爱国壮举。

1.日本侵略沈阳时期形成的遗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强对沈阳的统治与侵略。为加快侵略中国东北的步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策划成立伪满洲国,实施全面奴役东北民众的愚民奴化政策等等。由此,形成于日本侵略沈阳时期的遗址、遗迹可划分两部分。其一是九一八事变前形成的,如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胜利南街2号的奉天驿遗址(现沈阳站)是在日俄战争后,日本为扩大侵略需要,于1908年修建的。两年后竣工,并取名为奉天驿。奉天驿成为日本侵略沈阳乃至东北最为有利的交通枢纽之一。其二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加强对沈阳及东北的全面统治而形成的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大和旅馆,位于今中山广场,现为辽宁宾馆。该旅馆设施完备且豪华,是当年日本政要们主要活动场所。伪东三省“首脑会议”在此召开,策划侵占中国东北。此外,还在这里召开过“建国会议”,拟定“建国方案”,宣布东北省区完全“独立宣言”等等。可以说,大和旅馆见证了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一步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奴役东北民众,变东北为其殖民地的全过程。

2.张氏父子统治中国东北时期形成的遗址。张作霖与张学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父子二人亲历的重要事件都是事关中国时局的关键时刻。张作霖具有典型的两面性,既有封建军阀落后与反动的一面,也有在主政东北后大力发展东北建设积极的一面。随着张作霖在东北势力的不断扩大,张作霖意识到通过扶持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来压制日本。因此,形成于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的遗址十余处,虽多在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占领,但这些遗址不仅是张氏父子统治东北、发展民族经济及教育的体现,更是九一八事后日军以此侵占中国东北的铁证。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2号的东三省官银号(现为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分行沈河区支行)曾是张作霖的私人银行,九一八事变时日本查封了东三省官银号,掠走大量现银。后被日军严密控制并重新开业,改名为满洲中央银行,成为日伪政权在奉天的金融中枢。

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既重视军工产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对东北教育的扶植。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6号的东三省兵工厂(现为黎明航空发展集团)是1921年张作霖在原奉天军械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是奉军军火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当时在全国的兵工厂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但是九一八事变时被日军占领,成为日本扩大侵略制造军火的供应地。

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69号的同泽女子中学就是1927年张学良投资创建的,学校声誉盛极一时。九一八事变时被日军占据,成为奉天警务厅办公所在地。

3.中国共产党在沈阳开展抗日活动时期形成的遗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先后派遣多人到东北传播马克思主义。当年,在沈阳的共产党员们通过开办夜校、成立党支部等多种形式在工人、学生及农民中宣传和扩大党的影响。为了加强联络,开展宣传活动,许多工厂、饭店、学校、商店都成为党员们开展抗日活动的秘密联络地,由此形成了遗址十余处。它们不仅反映了处于白色恐怖下的沈阳,共产党的抗日活动从未间断过,党员们始终将宣传党的主张,扩大党员力量为己任,有力地推动了工人、学生及各界爱国人士团结抗日的局面。同时,也见证了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伪统治的日益残暴,党员们毫无畏惧,意志顽强,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与决心。

中共满洲省委狱中秘密支部遗址,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南顺城路16号,是1930年7月在当时辽宁第一监狱中建立起来的。当时,因叛徒出卖,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李子芬等19人被捕,被关押到辽宁第一监狱。狱中李子芬等五人成立了狱中党支部,李子芬任书记。在狱中党支部的领导下,被捕同志团结一致,共同对敌,虽屡受酷刑,但表现十分坚强。狱中党支部还组织了读书会,组织难友学习革命理论,秘密传阅狱外送来的材料、文件。

鹿鸣春饭店,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40号。当年,饭店是由几位商人共同投资开办的,其中地下党员巩天民就是其中的一位。这里也成为中共地下党联络的据点,刘少奇、阎宝航等人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尤其是国联调查团来东北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时,鹿鸣春1号包房曾用作搜集真相材料的中转地,因此,这里也承载着沈阳地区的红色历史记忆。

4.各类进步团体开展抗日活动时期形成的遗址。九一八事变前,沈阳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倡导救国兴国,共谋反抗侵略。沈阳工人、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率先投入到早期的抗日斗争中,影响与推动了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现存的沈阳各类进步团体抗日活动遗址近十处,它们不仅见证了沈阳各界爱国人士与共产党积极接触,共同开展反日活动;也进一步见证了学生、工人等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斗争的壮举。

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155-1号,现为沈阳市公安局六处、第二看守所。奉天基督教会成立于1912年,后发展成为沈阳地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阎宝航在这里举办过青年暑期学校,沈阳的第一批党员也是在这里发展的。同时,九一八事变前各类救国组织也纷纷在这里成立,如国民常识促进会、辽宁拒毒会等等,以唤起广大民众共同反抗日本侵略。

奉天制麻株式会社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东路30号,这里成为当年沈阳工人进行反抗斗争的前沿。1924年初,上海等地工人罢工斗争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沈阳工人深受鼓舞。奉天制麻株式会社是当时由日本人在沈阳开办的最大的工厂之一,残酷的剥削与压榨令工人喘不过气,他们纷纷进行反抗,尤其是得到中共奉天特别支部的支持后,工人们更是坚定信心,团结起来,力量不断壮大。

二、沈阳抗战遗址遗迹的特点

对上述遗址的划分,是按其形成的时期及主要特征而进行的分类。究其细节,遗址间有很多交叉与融合。对沈阳现存抗战遗址遗迹的划分,是对其所具备的完整性、典型性、群落性的充分体现。

1.完整性。沈阳抗战遗址遗迹的完整性主要体现为包含了日本侵略沈阳时期在政治、经济、教育各个方面对沈阳人民的欺压与奴役。现存于沈阳由日本人修建的神社、神庙、学校等遗址,就是日本侵略者在精神方面愚化沈阳人民,对其实施奴化教育的历史罪证。完整性还体现在沈阳抗战遗址涵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节点与过程。沈阳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地,而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同时,沈阳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意义上结束的地方。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组建军事法庭开庭审判日本及伪满战犯。沈阳作为事变爆发地,在此进行审判意义重大。于是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对日本乙级、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因战犯全部认罪,为沈阳抗战彻底结束,为二战真正完结画上句号。

2.典型性。沈阳抗战遗址的典型性中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民众抗日,并始终坚持在抗日最前沿;同时,也突出了东北学生始终站在中国学生救亡运动中最为瞩目的位置。突显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沈阳抗战的典型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并团结后备力量,中共党员李春桐先后在肇新窑业公司建立起三个读书组,经常给大家讲述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事迹,发动工人同资本家进行斗争。同时,党还委派大批党员干部来到东北领导抗战,赵一曼来到沈阳后,改名江海燕,到烟草公司当上了糊烟盒的临时工。她经常出入北市场一带的工人住宅区,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揭露日本侵略者和资本家压迫中国工人的罪行,号召工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

东北大学、冯庸大学在学生爱国救亡运动史上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发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伟大呼声;他们远离家乡南下抗日,这些爱国壮举同样是东北民众抗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大学及冯庸大学原址也成为沈阳抗战遗址最具典型性的代表。

此外,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因其关押战俘的数量多,级别高,保存完整,同样具有典型性;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因当年审判时,日本战犯全部认罪悔罪,成为国际审判史上的奇迹而具有典型性。

3.群落性。群落性主要体现在建筑群落性、教育群落性两方面。建筑群落以围绕中山广场附近形成的各类建筑为主。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攫取了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的各项权益。为了扩大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日本将沈阳城西的南满铁路以东至和平大街划为铁路附属地,并在附属地圈出商埠,称为“日本租界”。而当时的中山广场就是租界的一部分。1919年,日本将其由“中央广场”改名为“浪速广场”,也进一步暴露了其欲侵占沈阳进而霸占中国东北的野心。当年在此租界内,各类建筑纷纷建起,它们又不完全是日本建筑风格,而是融入了西方特色。当年在浪速广场周围,最为出名的当属大和旅馆。沿中山广场外围,以“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现为工商银行)、“奉天警察署”(现为沈阳市公安局)、“三井洋行大楼”(曾先后为沈空司令部、警备区司令部,1962年为辽宁省电子局)、“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31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由旅顺迁到这里,现在成为沈阳市总工会)形成建筑群。

以北大营遗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及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形成的爱国主义教育群落,在提升沈阳抗战文化地位的同时,也独具沈阳特色。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地——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东南侧,是依托遗址在铁路沿线狭长地带建立起来的。北大营遗址历经变迁,不仅见证了九一八当晚北大营官兵的奋起抵抗,也曾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战俘收容所在沈阳的初建地。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地坛街30-3号的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曾关押过日本从太平洋战场所俘虏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法国、加拿大等国两千多名盟军战俘,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关押战俘国别最多、战俘级别最高、高级战俘数量最大的战俘营。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遗址见证了1956年6月9日至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公审36名日本战犯的历史以及日本战犯在沈阳接受审判前后的历史经过。

上述以北大营遗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及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形成的爱国主义教育群落极具现实教育意义,是构成沈阳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恒薇,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研究专长为中国近现代史及博物馆学。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奉天战犯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奉天设计师沙龙
初中历史课堂求真意识培养策略——以《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为例
第三届“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青年学者研讨会综述
奉天讨罪
“九一八事变”后学人对甲午战争的探究热潮(1931—1945)——基于学术心态的考察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馆藏日本战犯画作述评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