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民主集中制的历史贡献
2017-03-10谢敏振
谢敏振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沈阳 110004)
论邓小平对民主集中制的历史贡献
谢敏振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沈阳 110004)
邓小平在不断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进行创造性运用、拓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艰辛探索并作出了卓越贡献。梳理其历史贡献,可以概括为“一个明确定位”“、一个科学判断”、“一个基本目标”、“一个精准概括”、“一个核心理论”“、一个关键问题”这六个方面。
邓小平 民主集中制 制度建设 核心理论
D262.11
A
2017-06-30
对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而言,在中国,邓小平可以说是继毛泽东之后作出最大贡献的政治理论家。尤其在新时期,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系统论述了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许多重大问题,在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宝库的同时,也为新时期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明确定位: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制度
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也是党的显著特征之一。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保证党的性质,实现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多是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角度来论述其地位和作用的。他们认为,党的战斗力的提升、凝聚力的增强、积极性的发挥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都依赖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作用。而毛泽东在党执政的条件下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把它视作国家机关的根本制度。邓则继承了这些基本思想,并从“党执掌政权”的角度,在科学总结党的自身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最根本制度来看待。早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党和国家的最根本制度”的这一定位就被邓小平明确提出[1]312。而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他又把民主集中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加以强调[2]175。他在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要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2]300。1992年,邓小平再次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把民主集中制从党的组织原则上升到根本制度的层面,并把它列入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的范畴,无疑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创造性运用、拓展和深化。
二、科学判断: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
从党的成立到“文革”结束,民主集中制在中国已经运行了半个世纪,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惨痛教训。作为亲历者,邓小平对这一时期民主集中制的运行和实践有一个基本判断并科学总结了经验教训。这一时期民主集中制的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诞生到遵义会议时期,党虽然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了,但总体来说执行不够严格,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有过度集中偏向。邓小平指出,这一阶段“中央领导脱离实际发号施令,无兴趣听取下级意见,而下级组织对上级领导只能盲目服从而无实际的发言权,稍有不同意见就会遭到种种打击”[1]266。对家长制这种危害很大的陈旧社会现象,他指出,“家长制,使个人高度集权、凌驾于组织之上,把组织作为个人工具。陈独秀、王明、张国焘等人都是搞家长制的”[2]329。但是“这种错误,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基本被克服了”[1]266。第二阶段,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主集中制得到恢复和发展,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比较正常。邓小平指出,这一阶段“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2]330。党中央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党的上下级关系是正常的。中央处理问题、制定政策会尽可能听取地方意见,作出指示会先发草案,让地方试行,一段时间后,再修正发布。中央允许地方就不同意见展开自由讨论,也同意变通地方因具体情况不能照样执行的指示。而“地方和下级对于中央和上级的领导是尊重的,党的政策基本上能够贯彻执行”[1]229。第三阶段,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逐渐不正常。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没有形成严格完善的制度,好的传统也没有坚持下来”[2]330。党的集体领导原则遭到严重破坏,党内平等讨论氛围不够,发扬民主不好、充分酝酿不足、权力过分集中,重大问题往往由个人作决定,很少投票表决。尤其1958年批评反冒进、1959年“反右倾”以来,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现象不断滋长,党和国家整体政治生活不健康,最终导致“文革”发生。
三、基本目标:安定团结,生动活泼
1957年,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目标即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六有”局面的设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历史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对毛泽东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目标思想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赋予其新的内容,科学地提出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构想。1980年1月在中央干部会议上,邓小平指出,过去20多年和去年一年的经验都表明了一点:要安下心来搞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个政治局面,现在我们基本有了,但来之不易、很不巩固,还有诸多不安定因素。全党同志,要共同负起维护、保障和发展这个政治局面的责任。“要安定团结,也要生动活泼。”[2]251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他又指出,若要“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一心一意地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2]276。不生动活泼就没有生机与活力,而不安定团结,就会发生政治动乱,改革与建设,一切都谈不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环境。治理国家,政治局面这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邓小平还把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称之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条件之一。他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除了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路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外,还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2]248。
四、精准概括:“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一大纲领虽未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概念,但其思想却贯穿其中。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是首次在党的文件上承认民主集中制。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是首次在党章上明确民主集中制。然而它们并没有对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关系的基本内涵作出概括。七大党章第一次,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史上第一次明确阐述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3]511956年,已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八大党章对民主与集中辩证关系基本内涵的表述又恢复了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所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的提法,把“领导”改回“指导”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4]1057。十二大《党章》对民主与集中关系的基本内涵作了新概括:“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3]105这个定义为发展党内民主没有沿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提法,这对于克服过分集权倾向起了重大作用。但是,片面地讲民主,极端民主化倾向又会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产生。1989年的政治风波就是一个例证。它说明了发展党内民主是一个渐进过程,超越民主进程,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只有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紧密相结合,才是对民主与集中辩证关系科学内涵的正确把握。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基础上,1979年3月邓小平作出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2]175的深刻论断。“相结合”这三个字,进一步揭示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十四大《党章》中,用邓小平的论断取代了十二大党章的概括,以后历次党章都沿用了这一表述。
五、核心理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要有“一个核心”
列宁曾提出领袖“集团”论:群众划分为阶级,阶级由政党领导,政党由领袖集团主持[5]197。而领袖是一个“集团”,不是某一个人。邓小平则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出了党的领导集体特别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要有一个人作为核心的思想,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中领袖人物核心作用的理论作了重大发展。他指出:“领导集体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6]310正因有了毛泽东这个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文革”虽然时间长、破坏大,但党没有被打倒;正因有了邓小平这个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即使变动了两个领导人,党的领导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实践证明,领导核心是我们党不断壮大的重要组织保证。因此,“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6]310。领袖的威信和经验是党和人民的财富,马克思主义从来也不否认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但邓小平强调个人作用的同时又反对夸大个人作用。他说:“夸大个人作用是危险的,把党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是靠不住的。”[6]325过分夸大个人作用,就会把个人置于党、群众、法律之上,就会对核心搞个人崇拜,就会重犯我们过去犯过的错误。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既不做党的总书记,也不当国家主席,而且还带头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为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这个核心理论在当前新形势下并没有过时,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新成就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的。
六、关键问题:制度建设
按制度建设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最为独特的贡献。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为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常态化、规范化,建立的一整套保证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的法规制度。要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最关键的是把民主集中制制度化。邓小平认为,制度建设是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关键问题。他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使之不因领导人及其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146。要避免“文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必须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因此,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必须坚决改革党和国家现行具体制度存在的弊端,否则过去犯过的错误今后可能还会出现。制度不好,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制度好,坏人无法任意横行。不解决制度问题,就解决不了思想作风问题。虽然说我们过去犯过的错误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和工作制度。“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333的特征,关系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关系到党是否变质、国家是否变色。我们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必须从制度着手,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制度,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06.
[4]毛泽东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谢敏振,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中共党史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