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探究

2017-03-10王少斐佟德鑫

环球市场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党员基层信息化

王少斐 王 勇 韩 帅 佟德鑫 初 祎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网络环境下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探究

王少斐 王 勇 韩 帅 佟德鑫 初 祎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了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想要确保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内部思想的统一,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相互交流构建完善的渠道,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网络环境;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

引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以互联网、通讯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迅速发展,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增加党务工作透明度、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使党建工作驶上信息高速路。搭乘党建信息化快车为党建政治工作提速增效,是各级党组织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1 互联网时代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1 外来意识形态的挑战

互联网信息的发展丰富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给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带来新的挑战,对于凝聚企业共识和党员向心力提出了新的问题。在传统的党建过程中,信息输入的有限性和单一性,可以更直接的对党员同志的思想动态进行跟踪教育,传统价值观的输出对员工的思想影响起着直接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输入呈爆炸模式,每个党员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如何在多元的信息中筛选符合自身发展的内容,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就考验着党员的能力。

1.2 舆情引导的挑战

互联网虚拟世界的特点体现在它的无地域性、时空性、平行性和信息的共享性。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下,外来信息突然大量的进入会使得党员同志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也会随着下降。同时,党员同志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或者主动去模仿,逐渐地,在虚拟网络世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在受任何限制,部分党员同志在这种极具吸引的模式下开始表达一些不适的言论,对其他党员的言行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误导。

1.3 开展党建工作的挑战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党建工作形成冲击,虽然互联网在信息的输入方面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却极大的方便了现代办公模式。企业的办公已经逐渐从单独线下模式逐渐转向线下和线上的相结合的模式。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不能仅仅限制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现代人对互联网的应用等方面的特点来开展工作,不然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就会落伍于社会的发展,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2 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1 提升思想认识

应该认识到,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党建信息化建设可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使我党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丰富指导思想,提升党政管理的科学性。而在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关注网络信息所带来的优势,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国有企业逐渐实现了体制改革,并且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党务工作的有效处理,这就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想要实现党建信息化建设,企业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相关制度进行制定和落实。一是应该推动国企党建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使党员干部可以真切看到党建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为信息化建设疏通渠道,铺平道路;二是在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调动各级部门和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主动支持党建信息化建设,巩固思想基础。应该认识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并非单纯的以网络技术进行党政处理,而是要将网络技术与党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党的全面发展;三是应该端正态度,认识到党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展开。

2.2 构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实现党建信息化的关键,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完善的党建信息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高度共享,构建起内外网协作平台,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同时确保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拓展。信息系统显示的内容应该能够满足广泛性和实效性的原则,结合党建工作传递的持续性,逐步将系统发展成为党员双向交流的窗口与服务平台。

2.3 加强党建信息化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既懂党建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党务工作队伍,是新形势下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履行新形势下党建发展的新要求,党务工作者必须及时“充电”、“蓄能”,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承担起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大任。在培训体系中引入党建信息化教育内容,探索以点带面、抓点示范、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推广共享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党建复合型人才培训与培养。

2.4 健全新媒体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保障机制

首先,应善用信息化建设资金,避免基层党建新媒体信息化平台的重复建设,力求资金使用充分、投资精准,减轻财政负担,避免国有资产浪费。其次,加强人才保障。应面向社会,吸纳掌握新媒体技术并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青年人才,培育和发展复合型党员,优化基层党组织的人才结构。最后,运用系统思维优化基层党建信息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完善新媒体的民主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对新媒体信息化平台的利用进行制度规约。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党员干部信息化建设的考核及奖惩规定。完善突发新媒体舆情的应对机制,为基层党建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党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党建工作科学性、规范性、时代性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推进党建业务流程化、操作便捷化、交流实时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对于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创新、优化党内制度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同样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极大地扩大了党的活动舞台和决策辐射面。基于此,全力推进企业党建信息化势在必行。

[1]周娅群.网络环境下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解析[J].企业文化旬刊,2016,(5):43,45.

[2]陈震.网络环境下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156,210.

[3]孙万兰.基于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创新的研究[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4):61.

猜你喜欢

党员基层信息化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