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入城教育路径研究

2017-03-10黄婷婷熊凤水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工儿童农村

黄婷婷,熊凤水(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入城教育路径研究

黄婷婷,熊凤水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由于强烈的城乡文化冲突,农村留守儿童入城接受教育面临着难以回避的问题。文章引入“一校一社工”理念,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通过整合城乡文化与优化教学模式,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度过跨文化适应危机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入学教育路径。

留守儿童;入城教育;社会工作;一校一社工;优势视角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父母将留守儿童带入城市生活并接受教育的状况逐渐增多,留守儿童进城后学习不适、行为越轨的新闻不断出现。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正经历由“乡”到“城”这个生活转换过程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以期前瞻性地为他们的城市适应作出努力。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与此对应,城市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且有学历能力的儿童。[2]本文所提及的农村留守儿童入城教育及适应问题,是指儿童由农村到城市、由“留守”到“流动”转变过程的适应。

目前,留守儿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笔者将研究内容分为三类:一是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犯罪等问题的研究;二是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学校适应、教育资源公平化政策方面的研究;三是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两者或三者之间的比较研究。总体来看,多数研究偏向于从城乡二维视角在理论层面剖析农村留守子女入城教育的障碍及原因,而对农村留守儿童入城教育文化适应的实际操作与转换关注较少。

基于文化冲击理论可知,跨文化适应的人存在情感适应的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和适应期。[3]其中,危机期是至关重要的,处理得当,便能很好地融入,否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不适,甚至导致行为越轨。而社会融合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并最终形成相互认可,即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与互认。[4]在这个过程中,迁入人口的主动性、认可度,迁入地的接纳、包容度及由此形成的大环境会极大地影响融合速度和效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流动儿童是携带乡村文明的主力军,也是城市文明承载的主体,更是未来社会生活和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社会应积极构建有利于他们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帮助其轻松度过跨文化适应的危机期,达到推进城乡文化融合的目的。

二、留守儿童入城教育面临的冲突

农村留守儿童入城教育及适应所面临的冲突主要是因为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不对等,造成个体在融合城市过程中入学教育的适应障碍与行为不适。笔者在下文中将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加以阐释。

(一)儿童个体认知局限引发的冲突

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形成的生活行为习惯,娱乐、学习、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对群体、社会的认知与城市不同,进入城市后由此成为新环境体会、适应的主体。对于他们来说,新文化对旧有经验文化的冲击是十分强烈的,必然会出现对全新环境无所适从的感受。当人已有的认知和心理信念遇到新文化、新事物时,需要进行信息重识和重组,以达到新的和谐状态。因此,儿童入城初期需要外在力量的正确引导及有效推动,以帮助他们顺利融入新环境。

(二)家庭教养方式及观念塑造的差异

农村留守儿童入城大多都经历了由“留守”到“非留守”、由隔代教养到亲子教养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发生角色的转变,也使留守儿童经历了父母家庭教育从“缺位”到“补位”的过程。然而,较为长期的都市生活改变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观念和教育观念,加之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使得很多家长陪伴子女时间、精力较少,但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渴望度和对子女的期望却较高。而农村留守儿童入城后看到的是城乡生活水平差距,个体却无力改变,加之父母的期望以及新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都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和身份否定,在孩子心里埋下比较强烈的功利性。

(三)城乡教育环境的差距

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留守儿童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适应新的校园文化,包括对学校、教师、校园环境、校纪校规、朋辈群体、学习内容等的适应。而学校教师教学任务和管理已然应接不暇,对于个别学生的状态调整无法顾及,这就容易形成新生群体的独立化、两级化(内向型与表现吸引注意型)。不熟悉的环境和朋辈群体支持不足会导致儿童孤独感提升,不利于儿童正确的表达学习生活需求。

(四)城乡社区环境的不同

农村留守儿童入城后不可避免地要与所处社区产生联系。他们除了要熟悉周边环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思想观念、语言等,还会发现娱乐方式等多样化、新颖化,因而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喜悦的同时,也会有陌生和畏惧感。加之城乡居民本身存在的心理隔阂,也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子女入城教育的心理负担。同时,农村留守子女受父母生活活动范围的限制,会使他们与周围同辈群体生活环境天然隔离。因此,需要通过全新的城市体验塑造他们的个体认知观、自尊感和融入感。

三、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入城教育的适应路径

(一)引入“一校一社工”理念,发掘留守儿童入城的帮扶重点

农村留守儿童入城教育与文化适应需要助推力来支持、陪伴他们主动尝试新领域,使他们获得改变的起点。近年来,社会工作进驻学校发展势头良好,自2007年北京安县社工服务中心徐永光先生首次将“一校一社工”制度引进新公民学校(打工子女学校)起,深圳、福州等地相继建立推行“一校一社工”制度。广东佛山2011年推出“一校一社工”的项目试点至今,收获成果颇丰。因此,可以将农村留守儿童入城新生适应与学校社会工作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于他们的全方位的关怀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入城后进入新校的不适会使儿童产生既怀恋过去农村生活,又对新的学校文化环境保有期待的矛盾心理,因而他们的行为多倾向于对熟悉朋辈群体的模仿,以此寻找同质性。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驻校与班主任交流,熟悉班级学生情况,建立开放式活动室等方式吸引新生适应群体,并在与之不断沟通中,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社工以沙盘、问卷、信件、访谈等方式建立基线测量,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求,对每一位儿童的情况加以分析,寻求合适的解决资源和方案。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工要不断寻找儿童自身力量和优势,创造机会让儿童独立完成新尝试,与其分享和鼓励,增加其信心,直到确认儿童适应困难期安全度过。对于个别特殊儿童,要实时关注动态,必要时联系专业心理、医疗、法律等资源对其进行帮助。

(二)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探讨全面融合的可行路径

在优势视角下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入城后所拥有的生态文化环境系统,学校社工致力于辅助他们改善自身微观、中观的环境,从可控因素着手,帮助他们适应入城后面临的种种情境。

1.微观层面:儿童个人理性信念及家庭环境的塑造

(1)宣扬农村本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农村地域的特殊性孕育了农村文化的特殊性,农村留守儿童拥有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自我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社工应鼓励他们通过讲故事、绘画等形式积极表达农村生活的有趣,并予以肯定的回应,帮助他们接纳文化差异,增加文化认同感和自尊自信。

(2)理性信念、倾听与表达。在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阶段,正确的导向性指引必不可少。社工要运用理性情绪的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儿童通过反复练习,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拥有在任何情境下发展出健康应对策略的能力。培养入城儿童直面疑惑、主动寻求他人答疑解惑的能力,以提升儿童学习新文化、了解新环境的主动性。由社工信息输入转向儿童自我寻求信息输入,即被动变主动,促进积极倾听与开放对话,培养儿童好奇心与学习能力。

(3)全员互动、家庭能力提升。在实际操作中,因时间、成本的考虑,对于家庭环境的直接介入相对较少,大多以电话、儿童反馈及少量家庭访视为主。社工应尽量了解儿童家庭状况,多与父母沟通,反馈儿童心声,给予家长创造适宜孩子成长环境的帮助,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带领孩子走近、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这样不仅能促进亲子交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有利于儿童及整个家庭共同增加对所在城市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2.中观层面:朋辈群体和学校环境支持系统的优化

(1)建立社工、朋辈支持体系。城乡文化各有优缺点,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各自带着文化的烙印。学校社会工作者不仅应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入城适应群体,也应将城市儿童纳入互动体系,让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了解彼此文化、互相学习,构建更为综合的朋辈支持系统。在此过程中,社工应是儿童最为稳固的推动力量。

(2)实现“课堂+课外”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农村留守儿童的可塑性高,针对其学业困惑,社工可以通过在同辈群体中寻找榜样和学习伙伴的方式解决。行为上,如注意力不集中、违反课堂纪律较多的,可以通过小游戏和社工约定的方式来进行改善。课外,社工应多创造活动和展现机会,如模仿、话剧等,在情境中促进他们以新形式表达自我。

3.宏观层面:社会环境与政策的倡导

(1)去标签化、社会包容度提升。近年来,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的研究中出现了很多新名词,这些名词对于学术研究的清晰分类是有益的,但也会逐渐形成一种带有贬义的“标签化”——将特定行为或状态与留守儿童固化地关联起来。城市发展应具有包容性,应充分认识儿童的可塑性优势,平等地为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文明、和谐的氛围。

(2)政府导向、政策倡导。现阶段,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在经济、教育方面投入的同时,还应重视农村乡土文化,倡导家长定期领孩子回乡。一方面,保留儿童对乡土文化的记忆;另一方面,回乡看望老人,传递传统“孝”的思想。城市流动儿童是兼具乡土与城市文化的一个群体,农村乡土文化给予他们勤劳朴实的优点;城市文化给予他们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这是他们独特的优势。政府给予社会以优势视角看待留守儿童,是富有时代力量的。结合学校社工在微观、中观层面所做的努力,政府的宏观导向无疑将会给儿童创造一个全方位关护的适应、成长环境。

四、结论

本文直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入城适应转变过程,以优势视角看待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文化基底,倡导“一校一社工”理念,通过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实现儿童自我认同、文化适应、社会融入,由“问题补救型”变为“适应发展型”,具有一定前瞻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提倡的“一校一社工”理念目前尚未能得到广泛的实施,文章所述只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理想化建构。在试点区域,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对社工的专业性要求高、人力资源不足、介入过程漫长等,这些复杂的实际情况都需要在运行中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条件进行正视并改善,以期为入城教育与适应的留守儿童探索出一条更全面可行的支持体系。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中国妇女,2008,(6).

[2]许薇.公立小学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同伴融合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3]石卉.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J].唯实,2009,(11).[4]牛丹丹.重庆市与上海市流入人口城市融入状况的比较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

责任编辑:孙 畅

Social Worker’s Involvement in the Leftover Children’s Education for City Life

HUANG Ting-ting,XIONG Feng-shui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Due to the severe urban-rural culture conflicts,the difficulty of the leftover children’s education for city life I unavoidable. The idea of “there is a social worker in each school” is introduced. With strength perspective theory,a feasible way for entrance education is designed to help the leftover children to survive the crisis period of intra-cultural adaptation.

the leftover children;education for their city life;there is a social worker in each school;strength perspective

2016-06-07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fc100330。

黄婷婷(1992-),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熊凤水(1980-),男,安徽宿松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流动人口研究。

1004—5856(2017)05—0060—03

C916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5.015

猜你喜欢

社工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青春社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