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开新建设现代“家文化”
2017-03-10胡晓华
胡晓华
返本开新建设现代“家文化”
胡晓华
优良的传统“家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现代“家文化”、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重要意义。辽宁“家文化”植根于中华“家文化”沃土,融合各地、诸家思想,并不断吸纳和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在当今社会变革、社会转型期,我们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根据时代变化,“返本开新”、“守正出新”,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创新,建设现代“家文化”,通过家庭“小细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从而形成社会大家庭的良好“家风”,以良好的家风汇聚成社会清风。
返本开新;建设;现代;家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见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传统文化的精神谱系中,国与家、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自觉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教的养成,家风的涵养。
“国之本在家”。家是个人修身的第一所学校,立德树人,崇德向善是个人走向社会作贡献的起点。以家为基点,以家训(立家规、重家教)为重要手段,由长辈和族长对子弟族众进行形成良好教养,注重修身处世,治家兴业的训示,型塑其行为举止、礼仪规范、道德境界,是形成良好家风的基本条件。家训,也称家诫、家范、宗规、族训、家语等等。家风是一个家庭所具有的风气、风貌,是一个家庭的“性格”,它附丽于家庭教养而存在。可见,家文化即是一个家庭(家族)的生活样式,家风是家文化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5年参加春节团拜会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要求领导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研究新的历史阶段现代“家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现代“家文化”,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有着重要意义。
一、优良的传统“家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自古及今,“家文化”源远流长。“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承载着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和实践智慧。了解家文化可以从家庭开始。“家文化”以家训形式体现,在先秦便已有之,如《周公诫子》就是我国最早的古训,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礼贤下士的立国道理。在著名的典故《孔鲤过庭》中,孔子训导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便是孔氏家族以诗礼传家的祖训出处,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诗礼传家之特色。“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成为千古不衰的普通百姓家训。
最早成系统的家训之作是东汉著名学者班昭的《女诫》 (其兄班固著有《汉书》,班昭为之续成),书中提出女子“四德”之仪(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并作了具体解释。
最具代表性的“家训”著作《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山东临沂人,他由南北朝再入隋,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所著的这部体系宏大的家训,内容分为子弟教育、家庭关系、道德修养、为人处世和讨论学问等方面,且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知名度最高的“家训”类著作是《了凡四训》。作者袁黄,是明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县令、兵部职方主事。他所说:“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3〕他所说的这种荡人心魄的言辞,充满正能量。
最著名的家风兴家是在山西省闻喜县裴柏村,此村被称为“中华宰相村”。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出过宰相59人,此外还有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七品以上官员不完全统计在3000人以上。源于周秦,盛于隋唐,延及宋元明清。裴氏绵延不绝2000多年且“将相接武、公侯一门”背后的密钥是重教、廉洁、自强不息。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子弟为官者,如贪污则死后不得入祖坟”。现在的裴柏村,谁家生了孩子,门口都会挂上“自强不息”的牌匾,书写牌匾的毛笔和砚台也是一并钉在门上,以示铭记祖训并躬身践行。重教为根,廉洁为本。优良家风与严谨家训不断荫泽后人。
最有趣的家训类故事是《六尺巷》。讲的是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退让之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老家的宅基地被邻居吴氏越界占用,两家相争不下,家人就写信给远在京城的张英,张英在来信上批示:“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理解了张英的“家训”,在原有的地界上退后三尺筑墙。吴家见贤思齐,也退让三尺。因此,也就形成了传唱不衰的“六尺巷”。桐城张氏家族,一世祖自明初洪武年间由江西鄱阳迁至桐城,耕读传家,门风清正,代有子弟被尊为乡贤,在科举仕途上人才辈出。张氏一门,厚德载物,福泽绵延,有“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三代得谥”(张英(文瑞),张廷玉(文和)、张若渟(勤恪),“六代翰林”。如此显赫的家族,在乡在朝没有劣迹,这得益于良好的家训家风。张英著《聪训斋语》(聪训斋是张英书房的名字,斋语是他教子良方、治家格言的总汇),张廷玉著《澄怀园语》(雍正帝将圆明园中一处园林赐予张廷玉居住,张将此宅命名“澄怀园”,并以“澄怀园主人”自号,《澄怀园语》是张廷玉治家格言和五十多年的为政之道)被后世尊为《父子宰相家训》。
中纪委网站开“家规”专栏倡“孝义”首推“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郑氏家族自宋到明初,合族而居15世,历宋、元、明三朝,绵延330余年。郑氏家规提出“仕德”:子孙为学,须以孝义治家修道。子孙出仕者须奉公勤政。出仕若恃贵自尊,以骄宗族将以“不孝”论罪;如有贪腐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郑氏“仕德”家训立德不朽、行之一身、则一身正;行之一家,则一家兴。三朝共培育官员169人之多,其中文臣武将兼而有之,有礼部尚书,翰林院待诏等。当然郑氏子孙中也有不仕者,无论他们勤耕乡里或著书立说,或悬壶济世,都履孝义之道。朱元璋问其“治家之方”,郑沂说:“谨守祖宗成法”,并呈上《郑氏规范》。朱元璋叹道:“家有法守之,尚能长久,况国乎!”朱元璋亲书“孝义家”以赐。
最有教益影响力的是红色家风。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都有良好的家风,至今被人们广泛传扬。例如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和儿子刘源胸怀大义和刚直不阿堪称一流家风。王光美平反后,正确对待刘少奇和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我亲眼见到她在韶山毛主席纪念馆的留言簿上留言:“深切怀念毛主席,学生王光美”。而且她还非常关心照顾毛主席的两个女儿的生活。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中,让我们看到红色家风目标引领的科学性、没有特权的平等性、不谋私利的廉洁性、家风党风的一致性,彰显的是坚守以德齐家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本质和品格,在现实生活中划清公与私、情与法、善与恶的界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本色。
综上所述,传统的家训、家教、家风承载着优秀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教化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公共资源和思想营养,对丰富“现代家文化”,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中华儿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养成作用。
为了保证现代化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开展产品监测预警与过程风险分析预警工作十分重要,是确保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为此,相关部门需加强产品监测预警与过程风险分析预警工作重视,推动其效用在农业发展中全面发挥,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依据。
二、辽宁“家文化”的地域特点
红山文化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一支新石器时期文化,其主要分布在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敬天崇祖的原始信仰。辽宁省喀左东山嘴祭祀遗址、建平牛河梁遗址群都是红山文化祭祀活动的实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庙是供奉祖位,祭祀先祖,祈求先祖降福避祸、神灵护佑的场所。牛河梁女神庙中供奉的女神像是当时先民崇祖和祭祀的女神塑像,应是我国祖先崇拜的源头。换言之,中国传统家庭、家族和祖宗崇拜是从红山文化起始的。
综观两千多年来东北这片土地上的开发史,既是一部多民族的迁徙融合史,也是一部多文化融合史。自秦开却胡,燕人涉辽以来,无论是民族“东移”,还是从中原大地走向辽阔黑土地的开垦者,他们刚毅的性格,在开发冻土地中形成了豪爽、恢弘的气质。东北地区是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的发祥地和主要活动场所,以他们为统治民族建立的政权长达八九百年。契丹建国前后,已受中原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圣宗朝以后,正统观念逐渐受到契丹统治者重视,道宗曾说契丹文化“彬彬不异中华”。辽朝实行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制度,但在辽朝对高丽、西夏的交往中,都以中国正统自居。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东北地区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厚重的。
明代建筑起山海关,“关东”一词随之出现,明清时期是“关东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闯关东”主要指中原子民从原家族成员中迁徙分流,漂泊到关外扎下根来,开枝散叶,再汇聚成一个群落。家族文化是家族生命和家族历史的特殊文书。他们“闯关东”始终不会忘记敬天法祖,总会彰宗祖之德,以振门第家声,激励和倡导自己和后辈穷不失义,达不离道。“闯关东”的移民从中原农耕社会走向关东游牧社会,交通闭塞、商贾罕通、经济结构单一,要生存就得力耕,要发展就得靠苦读。在漫长的艰苦开基创业过程中,他们没有忘记诚信尚义的祖训,没有丢弃崇文重教的传统,经过多年的磨合沉淀,将山东人的齐鲁文化、河北人的燕赵文化通过“闯关东”与本地文化结合,实现本土化,形成了关东文化。这种文化既保留了祖宗文化,又有移民在迁徙磨练中形成的移民文化。以柳条边为标志的“封禁”与“闯禁”,构成了东北人口开发史和民族关系史,其中的文化融合形成了东北人开放包容、聚力同心、勤劳大气的性情特点。家训家风造就人有两种形式,一是大家族的家规家训;另一种是普通家庭长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关东文化中的家教以身教和言教为主,虽然“家训”留存极少,但祖宗的崇拜却极为丰富。“香火”不绝是中国人古老的宗教心理,家训家风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和伦理观念。家训对颂思祖德,启励后人,寄托情思,品德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风是各守其家之美,无关人在何方,也无关财富多寡,重在对家族的礼敬与操守的坚守。
从鲜卑到契丹,从女真到满族,也在不断地吸取丰富的多元文化。满族是一个崇佛尊孔的民族,相传努尔哈赤称自己是“曼殊”(满语“观音菩萨”)。相传皇太极将族名改为满族就是用的“曼殊”谐音。福临入主中原弃皇权入空门,始终说自己是从五台山下界而来。连慈禧也称自己是“老佛爷”。清代有作为的几代皇帝都加封孔子,读经教子。清代皇族始终坚持“庭训”,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颂读太祖、太宗的教诲。乾隆皇帝每日早膳后,必读先皇“实录”、“圣训”一卷,之后才开始处理政务。可见,清代皇族也把“家文化”作为传家宝。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把东北作为工业基地,从祖国四面八方选调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和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入辽兴业。这批新中国的建设者成为新中国的“长子”,他们豪情满怀,带着良好的学识和家风在这片土地上创业,不仅成就了新中国的工业基地,而且涌现出一批批孟泰、王崇伦、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成为新时代的楷模,他们的家训、家风久久地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回响。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又涌现出雷锋精神的传承人郭明义,他用行动诠释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家风。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毛丰美把“干”字家训发扬光大为“村训”,建成中国最美乡村。权力和财富是难以传承的,只有家风才代代相传。而一个优秀的家风不仅成就一家优秀,而且对社会的养成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原是圣贤教化、诗书礼乐和仁义道德家训最集中的地方,乡里族长为增强宗法社会的凝聚力,以“家文化”达到和敬、和亲、和顺的目标。而辽河流域海纳百川地融合各地、诸家思想,以高度包容的胸襟,或融会贯通,或钩深致远,以多元融合文化为其理性思维,礼法治理。也以不断吸纳和创新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历史上虽然有“北雄南秀”的地域文化之说,但其文化之根还是扎在深厚的中华“家文化”的沃土之中。
三、用创新精神推进现代“家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的“家文化”是围绕个人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展开,最核心的是爱国爱家的价值观;倡导的是仁孝诚信、礼义廉耻、厚德载物、刚健不息的文化精神;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倡导重义轻利、克己为人的处世原则。这些安身立命的修身之道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符合人类崇德向善的基本道德的,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价值内涵。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学问、实践的学问。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文化体系,历经五千年风雨而薪火相传,面对无数次挑战冲击而不失自我和自信。在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文明在社会变革中体现为文化传统、样式、基本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的传承与弘扬。“家文化”是中华文明和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生命力,价值最高的文化传统之一。
传统“家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当今社会变革、社会转型期,传承这一文化使命重大而又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后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讲话明确指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而我国传统“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DNA”,它的传家强调个体的修身立德,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相互契合;同时,传统“家文化”又充满了家国情怀,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也紧密相连。我们应在民主、科学、理性、平等、多元、包容的现代精神视域下审视这些“家文化”的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文化资源发扬光大。
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人们普遍感叹家风式微。尤其是勤俭持家、和顺齐家、谨慎保家、诗书起家、忠孝传家……这些传统内容的“家文化”开始沦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尤其是新生代“家文化”传统缺失,缺乏“规矩”。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有人倾覆,有人彷徨,也有人秉持清正的家风立足,使之“立身有本,用世亦良”而处世长远。这说明传统的家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可能衰微,也可以与“世德”并举,与“世业”并称。如今,尽管家训家风概念已渐模糊,然而“家文化”的内核尚存,人们也开始反省和重视“家文化”的传承和培养。
社会实践已经使人们普遍感到:决定一个人教养的并不是他的家境,而是他的家风。有人说:家有万贯没有家教也是空的。有人甚至说:“我们家可能没有太多文化,但不能没有家教。”“家文化”是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做人道理,这些修身的道理、齐家的道理、治国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家文化”建设不仅是家庭建设内容,也是构建家国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家文化”建设不只是传承传统“家文化”,还要根据时代变化,“返本开新”、“守正出新”。我们应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创新,应用传统文化的“老家底”,打好现代小家庭的“好底色”。通过家庭“小细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形成社会大家庭的人文环境,从而形成社会大家庭的“家风”,以良好的家风汇聚成社会清风。
我们在建设现代“家文化”途径中还应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在人类社会由氏族——家族——家庭的演变中,家庭形态由世系(宗)与聚居(族)的统一已变成小型分居的新结构。有家就有爱,无论怎么演变,家的基本功能没有变,家仍然是修身立德的场所,家庭仍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走向社会的起点。二是我们已经从农耕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最主要的生产、教育功能,延伸到单位、学校之中;家庭的生活,情感职能,也被分解到组织、单位、学校、社区之中。组织、单位、学校和社区等社会组织,已经与家庭一道,共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因此,现代家文化建设,要与家庭建设、民风建设、社会风气建设相结合,以此共同促进社会风气的升华。在实际工作中,应把价值导向与需求导向有机结合,把精神引领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把倡导熏陶与自觉践行紧密结合。可通过在组织中开展“晒家训”、“传家风”等活动,通过传扬“家文化”积累正能量。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辽宁“家文化”建设正在兴起,一个创建文明家庭,建设家风文化;评选文明家庭,选树家庭榜样;推出《家的味道》等宣传活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家风”与“官风”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官风”对“家风”又起主导作用。从社会关系层面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见政风、党风对社会风气、民风具有引领作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已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因此,我们应把正家风作为政风、党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把爱党、爱国、爱家有机结合,把彰显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本质与品格加以引导,使“家文化”建设成为公务员的必修课。
2017年5月3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了家庭家教家风工作会议,并制发《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意见》。李希书记提出围绕“爱国传家、敬业兴家、诚信立家、孝善安家、勤俭持家、廉洁守家等方面开展工作”。并要求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省委的一系列举措,必将有力地促进辽宁省家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道德风气的改善和提升,需要一大批有德之士群体推动,需要组织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时发力才能成功。我坚信本次研讨会能为辽宁省现代“家文化”建设、传播和弘扬尽绵薄之力。■
[1]习近平.在2015年新春团拜会上的讲话.北京: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2/17/c_1114401712.htm
[2]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3]袁黄.了凡四训[M].尚荣,徐敏,赵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37.
责任编辑:白 沙
Carrying Forward in Inheritance to construct Modern “Family Culture”
Hu Xiaohua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is valuablecultural heritage,which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ep nourishment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enriching the modern “ family culture” and forming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The “ family culture” of Liaoning is rooted in the fertile soil of Chinese “family culture”.It has formed distinctiv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thoughts,constantly absorbs and innovates.In the period of today’ s social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family,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trait.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family culture”needs to carry forward i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e in carrying forward.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family culture”needs to root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family so that a good family trait develops into social refreshing breeze.
carrying forward in inheritance,construction,modern,family culture
G3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7) 10-0057-06
胡晓华,辽宁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辽宁省文化交流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