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批判视角的理论创新探微
——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文本考察

2017-03-10郎慧慧

理论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导言黑格尔命题

郎慧慧

基于批判视角的理论创新探微
——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文本考察

郎慧慧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革命的理论品质,它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应用使马克思产生丰富的理论创新思想,并提出系统的彰显批判性理论创新意义的命题,具有浓厚的理论创新意蕴。《导言》作为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开篇之作,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它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规定了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指导;它首次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规定了理论创新的阶级基础;它以问题为起点,以批判为主线,规定了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这些映射出《导言》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

批判;马克思;理论创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革命的理论品质。顾名思义,批判是对对立观点的揭露与否定;同时,批判又为辩证否定,它不是绝对的全盘否定,而是通过对考察对象的综合分析,实现对问题的扬弃,其实质就是创新。批判与创新是一对互塑互生的范畴,批判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批判的目的和价值诉求,可以说,批判与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是同一过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在1843年为解决自己在现实中遇到的关于物质利益的难题而写的一篇非常重要的著作,它是马克思在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的重大理论成果,虽然是以德国现状为考察对象,带有民族性的局限,但其丰富的理论创新思想和命题使其仍是一篇具有浓厚理论创新意蕴的重要文献。

一、在批判中阐明丰富的理论创新思想

理论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内涵讲,它体现为一种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从种类多样性讲,它包括原创性、综合性、拓展性等多种理论创新形式。批判主要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中,实践批判决定理论批判的内容,通过理论批判形成的理论创新是实践批判的先导,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贯通。可以说,批判在理论创新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理论创新借助批判的形式而产生。通读《导言》就会发现,马克思在文中通过对当时不同领域错误思想的批判分析,得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思想。

第一,在对宗教批判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的批判是马克思在《导言》中的首要任务,它也是马克思首次试图用一种不同于以往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实现对宗教的批判,是马克思在宗教问题上的新观点。对此,马克思一方面继承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关于对宗教的批判观点,将宗教看成人的本质异化的形式,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1〕另一方面马克思从自己的思想推理出发,提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2〕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对苦难的现实社会的反映,而以前的宗教以精神慰藉的方式奴役人的思想,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自由权利只能在宗教这种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从而颠倒了宗教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因此,马克思提出反宗教斗争就是反对那个虚幻的被“颠倒的世界”。这就试图将颠倒的世界观颠倒过来,体现了马克思向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不仅阐明宗教对人的精神慰藉与麻醉的社会功能,更是从唯物主义的视角表明宗教是对现实苦难的反映。以此为基点,马克思明确了宗教批判的任务,即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这是一个没有神圣形象的异化世界,一个让人用理性思考自身存在的现实处境并努力改变现实困境的世界,一个围绕现实的人的世界而转动的真实世界。这些极为丰富的内容,是马克思在《导言》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体现,明确了不同于以往关于宗教或反宗教的新观点,是马克思实现理论创新的新表现。

第二,在对哲学批判中初步阐述哲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在对德国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了德国整体的发展高于其政治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德国哲学相对于旧政治制度的超前性,它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在此前提下,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实践派和理论派这两种错误派别充分分析,明确了哲学与现实相互补充和相互贯通的紧密联系,提出“要消灭哲学,就要使哲学成为现实”,而“要使哲学成为现实,才能消灭哲学”。这意味着哲学和理论必须应用于现实,才能最终消灭抽象的、思辨的哲学,而对哲学的批判既不能从哲学的前提出发,又不能仅停留于哲学的结论,哲学批判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现实、指导实践。在将哲学应用于现实即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作用,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这就要求理论的需要应力求成为实践的需要,实践也应以理论为行动依据。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此时还未形成关于理论与实践的系统论述,而是以德国的现状为解剖对象,初步阐述哲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继而将前人或同时代人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和带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向唯物史观转变的重大突破,是马克思在《导言》中又一理论创新思想。

第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提出是批判的最终价值期许,这是马克思在《导言》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明确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支持。马克思在哲学批判后提出为解决德国政治问题而进行彻底革命的可能性。对德国而言,它要进行的革命不是局部政治解放,而是有无产阶级参加的,以哲学为手段的彻底革命。马克思是通过对德国“市民社会”(即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和自私等狭隘性的分析,发现他们甚至连部分纯政治革命都无力承担,从而强有力地指出自己支持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原因,这是因为只有“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阶级,一个由于“普遍的不公正”而“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的阶级,才能为德国的解放,即人的解放提供实际可能性。这个特殊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它作为“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3〕这就首次将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其中,这个解放“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基点和落脚点。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强调哲学在无产阶级实现人的解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4〕从而暗含了理论创新的主体是无产阶级。上文曾指出,马克思认为哲学要应用于现实,而在无产阶级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哲学应成为无产阶级的工具来指导实践。也就是说,马克思将哲学作为引领人的解放的旗帜,将无产阶作为导引人的解放的领导阶级,充分说明了哲学在实现人的解放这一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虽然这个时期马克思的思想还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但马克思将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诉诸无产阶级本身就是马克思相对于前人和同时代人而言的新思想、新观点。

二、系统阐明批判性的理论创新命题

理论创新不仅体现在批判性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观点,还包含具有批判性价值的理论术语的创新,它以话语命题的形式呈现,内涵着理论创新的实现路径以及批判在理论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我们把握理论创新的特点和规律,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具体而言,《导言》中具有丰富的理论创新命题,这些命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一幅系统严密、理论严整的理论景观,对这些理论命题作出理论创新意蕴的解析,对于彰显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具有重大意义。

命题一:“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

关于哲学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相互关系统一的观点具有浓厚的理论创新意蕴。这一命题中的哲学实际指的是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现实指的是德国社会政治生活,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理论须实现与实践的统一。需注意的是,“消灭”并非我们汉语中所指代的舍弃整个对象,使其成为“无”。事实上,马克思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语境中,黑格尔所讲的“消灭”,从来不是全盘否定,他作为辩证法大师,强调发展基础上的批判继承,是抛弃、保存和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消灭哲学”就是通过在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从汉语语义理解这一术语,必须予以辩证法更深厚的语境,以此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自洽性。

具体而言,理论批判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哲学家则担负着理论创新的重大使命。而“哲学成为现实”并不是没有时代条件的,它是以一定的前提为基础,就是这一哲学必须是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即具有理论创新的特征。实事求是地讲,一成不变的哲学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超出一定时代背景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无法成为时代发展的推动力量。概言之,哲学与现实相结合,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创新为前提,并用新哲学指导实践。但是,理论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是要“成为现实”,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应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理论创新也要应用于实践,理论创新的成果最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因为理论创新无法代替实践发展,若仅从一个理论推演另一个理论的创新,则永远无法实现对现实实践的关照,这样的理论创新是空洞的、无意义的。从其反面讲,理论创新应成为社会实践的先导,用来指导实践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消灭思辨的哲学,使理论创新呈现一种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

命题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里的武器批判即物质力量可以是革命力量,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斗争的力量;而批判武器就是理论斗争。马克思认为,对现实的批判不能用理论批判来代替,实践问题要用实践手段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仅靠理论斗争无法解决,只有诉诸实践,即物质力量才能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这就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但是理论斗争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需要不断通过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力量。这种转化也不是机械地转化,它体现为一种有条件转化的合理过程。转化的条件复杂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实现理论与群众相结合,使理论适合群众进行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需要,并为他们所掌握。那么何种理论能够被群众主动接受呢?可以肯定的是,机械的、教条的理论不符合群众思想发展要求,即使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群众的选择,在时代背景转变后,同样难逃被群众所抛弃的命运。客观地讲,理论不是僵死腐朽的,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通过总结经验实现创新发展的,当然,也只有不断创新的理论才能长久为群众所选择,并作为指导思想。因此,这一命题中所讲的理论实质上是实现了理论创新并为群众所接受掌握的理论,群众将其作用于实践,就会使理论转变为促进社会变革的现实的物质力量,据此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达到空前统一。

命题三:“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这一命题实质是上一命题的继续和深化,特别强调了掌握群众的批判性理论需实现的条件。具体来讲,批判性理论的实质是创新,这是掌握群众的基点。不仅如此,能够掌握群众的批判性理论需具备一定的条件,这要求理论要有说服力,亦即批判性理论创新应在群众理解和掌握能力的范围内,以实现理论客体的说服力与群众主体接受力的吻合。因此,理论客体的说服力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这就是理论必须彻底,言外之意,批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具有彻底性,而不能浮于表面。“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理论创新不能停留于事物的外在表象,必须从事物本来面貌认识事物所显现出的矛盾并作出相应的理论阐释,同时要看到事物内部结构的功能和联系,对变化了的内部联系要及时作出创新性调整及其创新性理论说明。另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观点,虽未脱离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局限,但仍要看到马克思对人本身的尊重。这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要求理论创新实现彻底性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主体性贯穿理论创新的始终,继而对批判性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命题四:“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理论彻底性不只是理论在思维上满足群众需要的问题,更是理论对国家社会实践发生作用的问题,这取决于这一理论是否对国家有需要,而理论只有满足国家对理论的基本需求,并能够实现这一需求,理论才能最终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起作用。可以说,这一命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命题,是理论创新的限度和程度的问题。一方面这一命题明确了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这一基础就是在社会发展中日益暴露的社会矛盾,如当前我国的生态危机、经济发展新常态、党内政治生态恶劣等问题都是理论创新所面临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这一命题也指明了理论创新的程度性,它受社会实践与理论创新相互满足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讲,理论创新成果的广度、深度必然影响社会发展的水平,而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反过来对理论创新形成限制;同理,社会现实对理论的需要必然会促进理论更深层次的创新发展,如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开花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中国先进社会制度的发展,需依靠市场经济刺激中国发展,这是由中国现实国情决定的。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总之,理论创新的程度必须正确处理否定、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适度把握批判的度为理性工具,以此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基础的双向互动,即理论创新应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现实本身也应当趋向理论创新,并以新发展的理论为指导。

三、映射出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史,它就是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散发无限活力和生命力。可以说,理论创新的意义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包含丰富的理论创新论述,这对当代中国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科学指导价值。本文认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创之作的是《导言》,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导言》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开始转变的最初代表之作,标志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正因为此,才使马克思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继而奠定实现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基础。《导言》正是马克思进行世界观转变过程中关于理论创新的最初代表之作,在其思想史中具有特殊地位。需特别强调的是,虽然马克思之前的著作中也包含重要的理论创新萌芽,并对一些理论问题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博士论文》中关于“自我意识”的思考,对马克思实现世界观转变具有重要价值,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总过程中看,它们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前的著作,换言之,那些著作虽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组成部分,但还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因而不能看作理论创新的开端。而《导言》作为马克思在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的第一篇重要著作,包含丰富的理论创新思想观点和彰显理论创新重要性的命题,进一步印证了《导言》在马克思理论创新史中的重要地位。上文中已对理论创新的思想和命题做了具体论述,这里不再过多赘述,但必须对《导言》中的理论创新做正确的价值定位,即《导言》是理论创新的开篇之作。

其次,《导言》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规定了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指导。批判具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野,马克思认为只有唯物主义批判才是科学的批判,而《导言》就展现了马克思用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的雏形。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初步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并在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中获得突破性发展,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而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初步蕴含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思想,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总结了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成果,即“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6〕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而《导言》作为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总结性解读,就是以这体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最初成果为方法论基础,初步实现了对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导。可见,《导言》中关于理论创新的基本观点初步建立在唯物史观基本立场上,规定了进行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再次,《导言》首次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规定了理论创新的阶级基础。在《导言》中,马克思通过对德国资产阶级自私性的内在解剖,提出了特殊阶级即无产阶级担负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可见,最终领导人们实现人类解放的不是任意阶级,而是虽与其他受剥削阶级同处被压迫地位,但却比其他受压迫阶级担负更严峻历史任务的无产阶级。这一使命的完成并非以既成的理论为基础,而是以新的科学理论为基础,重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哲学在理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7〕在这里,哲学不是以往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具有思辨性的唯心主义旧哲学,它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初步体现唯物史观方法的新哲学基础,而这没有理论创新是无法实现的。总之,哲学上的理论创新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基础,即精神武器,无产阶级是推动理论创新成为现实的阶级基础,即物质武器,二者都是促进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实现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理论具有阶级性,理论创新主要是满足所维护阶级的现实需要。因此,理论创新的主体是无产阶级,理论创新的目的是适应无产阶级领导人们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这要求我们始终将哲学作为人类解放的“头脑”,不断实现哲学内容的理论创新,以适应无产阶级推动社会变革的需要,这是无产阶级对抗其他各阶级锐利的理论武器。

最后,《导言》以问题为起点,以批判为主线,规定了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8〕而理论创新之所以是《导言》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它是以问题为起点进行思考与写作的。正如马克思在之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讲:“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9〕而这一令马克思困惑的就是关于《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所遇到的物质利益问题,马克思带着对这一问题的疑惑,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正确认识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并使之在《导言》中得到应用。同时,马克思在写作《导言》的过程中,在解决自己困惑的问题中不断反思,最终形成许多不同于前人或当代人的理论创新思想。可以说,问题意识是马克思进行创作、提出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法宝。同时,通读《导言》就会发现,批判作为主线始终贯穿文本的始终。由于《导言》诞生时期,马克思思想还未实现完全转变,因而《导言》主要体现为对黑格尔关于法和思辨哲学的批判,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己思想的自我革新。通过对宗教、哲学、政治等批判,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出一系列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这是因为批判的隐形含义就是勇于发现批判对象在思想观点上的不科学性,以此为基础,提出自己科学的新理论。由此可以看出,问题意识提出理论创新的可能性,而批判是产生创新理论的辨证过程,二者相互结合,构成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从而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新思路。

四、结语

理论创新作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现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重要支撑。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社会形势,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亟需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而《导言》中丰富的理论创新思想和命题,为如何推进理论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批判意识,以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并着力争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1][2][3][4][5][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3、3、17、17、11、17.

[6][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91、591.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责任编辑:魏 巍

The Exploration 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Textual Investigation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Lang Huihui

Criticism is the most revolutionary theoretical quality of Marxism.Its applica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Hegel’s Phelosophy of Right” produces rich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systematic critical proposition which reveal theoretical innovation value.So it has stro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As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x’s world view,The Introduction provides a scientific worldview foundation f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It has initially formed the basic idea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stipulated the methodology guidance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It define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proletaria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provides a class basis f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Taking the problem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criticism as the main line,it stipulates the basic path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which reflect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value.

criticism,Marx,theoretical innovation,“The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Right”

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7) 10-0001-07

郎慧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导言黑格尔命题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专题导言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导言
导言
导言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