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语境下智慧课堂智造探索
——以《综合英语》为例

2017-03-10郭旭明

关键词:综合英语智慧英语

郭旭明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互联网语境下智慧课堂智造探索
——以《综合英语》为例

郭旭明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互联网语境下,学生有多种途径快速便捷获取显性知识,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以其认识建构活动为基础,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综合英语》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其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以互动为特点,以智慧教室(包括实体教室、网络学习空间和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全人培育为目标的智慧课堂,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养成和全面成长,为学生未来美好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互联网语境; 智慧课堂;《综合英语》

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复性、机械性工作将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传统课堂重教师灌输和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课堂教学革命。智慧课堂是近年课堂教学改革热点话题。

有关智慧课堂的教学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学习手段和学习模式(Kristopher, 2009;Rania,2013;Rachida, 2015)探讨等方面;国内则主要集中在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2014),智慧课堂的概念、特征及实施框架(崔,2016),智慧课堂学习空间设计(祝智庭,2016),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刘邦奇,2016),以及智慧课堂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卞金金、徐福荫,2016)等方面。众学者多单从信息技术层面探讨智慧课堂构建,较少学者从学生智慧培育角度探讨课堂内涵提升。

互联网时代,借助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传统课堂可由单纯的知识传输场所转向知识与智慧共生的殿堂吗?

一、智慧课堂基本内涵

随着2008年IBM 《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 (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一书的出版, “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概念相继出现。其后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 (Max Van Manen)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的出版,则使智慧教育理念广受关注*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我国自1997年钱学森提出“大成智慧学”(Science of Wisdom in Cyberspace)概念(钱老所谓“大成智慧”是指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可帮助人们面对浩瀚的宇宙和神秘的微观世界,以及新世纪各种飞速发展、变幻莫测而又错综复杂的事物时,能够迅速做出科学、准确而又灵活、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并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预见、有所创新)*钱学敏:《钱学森对“大成智慧学”的探索——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智慧教育”研究。

智慧教育是指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是指通过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学生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11期。。智慧课堂具有自主性、思维性、探究性、多元性等若干内在规定性。智慧培养是智慧课堂的核心内容,应贯穿于智慧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智慧课堂的创建包括五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理念创新,即由传统教育理念转向智慧教育理念,深化和提升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素质教育;二是人才观创新,即由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向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思维能力的智慧型人才(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研判、善于创新、善于解决复杂问题);三是技术创新,即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实验室、智慧教育云等多种范型的智慧学习环境;四是方法创新,即灵活运用差异化教学、个性学习、协作学习、群智学习、入境学习和泛在学习等智慧教学方法,多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是实践创新,即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多方拓展线上线下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智慧学习平台。*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二、智慧课堂构建可行性

(一) 理论依据: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是认知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展。以皮亚杰(J.Piaget)等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即个人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的、建构性的活动是认识形成的中心,认知个体虽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中以所获得的经验为线索,但其内部认知体系是通过自我控制和变换认知结构而自发形成的。在此基础上,伯杰(P. L. Berger)和勒克蔓(T. Luckmannn)提出社会建构主义。他们主张个体并非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而是受到社会的现实制约;学习主体虽然具有能动的知识建构能力,但其认识并非在个体认识的封闭系统中自发形成,而是受到社会文化情境的深刻影响,是一种个体以其认识建构活动为基础,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与他人的交互作用(或沟通活动)是个体认识形成的中心。维果斯基(L. S. Vygotsgy)则在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基础上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获得,一方面在于教师和专家的指导,另一方面在于同伴的影响,而且在有更高能力伙伴存在的场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更快,并能够提升到更高发展水准。*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8期。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综合英语》课程以全人培育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互动教学为重点的智慧课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现实条件:智能互联网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中,排列首位的即是“培育人工智能”,其他五大行动包括“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大移动通信、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均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个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院士谭铁牛认为,人工智能在国防、医疗、工业、农业、金融、商业、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互联网的融合也越来越深入,各行各业将越来越智能化。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智能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泛在网络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习者英语学习资源的丰富和学习环境的优化提供了现实条件。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智能互联网技术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但如何将这二者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而把传统课堂智造成知识积累、能力提升与智慧生成并重的智慧课堂呢?下面本文将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探讨智慧课堂的构建。

三、《综合英语》智慧课堂及其智造路径

(一)《综合英语》智慧课堂的涵义

《综合英语》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理念下,该课程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操练为重点。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由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学生有更多途径快速便捷获取显性知识,《综合英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课堂亟待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培育型课堂转型。

《综合英语》智慧课堂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互动为特点、以智慧教室(包括智能互联网语境下的实体教室、网络学习空间以及实践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全面培育学生语言、思辨、创新等智慧生成能力为目标的智慧课堂。

《综合英语》智慧课堂的首要目标仍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但与《综合英语》传统课堂不同的是,智慧课堂所强调的语言能力并非指单纯的语言技能(参见“引言”:传统教学重”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操练”),而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通过与环境(包括教师、同学、各种教学资料、不同的语言实践任务等)互动协商而获得的一种综合能力,一种与学生的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协同并整合性发展的社会建构的结果。智慧课堂上,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觉培养和提升批判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即通过学习方式的组织、学习策略的选择、情感的激励,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建构。较之传统课堂,学生能在智慧课堂中更好地共享资源、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教师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科学评价与个性化辅导,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素质,为学生未来美好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二)《综合英语》智慧课堂智造路径

1. 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激发学生智慧潜能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自身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及与外界相互作用而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习者不能是外部刺激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中心,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过程中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习者发现问题,或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促使学习者自己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智慧的全面提升。*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32页。因此,《综合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必须改革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首先,《综合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以互动为特点。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的生成不是单纯个体内部的活动,而是通过大量心智的辩证的交互作用而建构,认识形成的主要活动是语言和其于语言的相互沟通。因此,《综合英语》智慧课堂应改革传统《综合英语》课堂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课堂上灵活开展探究型、研讨型、讲授型、辩论型、报告型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同伴学习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充分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课件、学生与智能互联网等之间的互动,多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智慧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中“Diogenes and Alexander ”一课时,既采用了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也采用了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智能手机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针对课文中所提到的“Diogenes” 和“Alexander”这两位历史伟人的背景资料,笔者采用自主发现式或自主探究式进行教学。笔者课前设置相关问题“Who was Diogenes and who was Alexander? How did they meet together?”并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针对课文主题,笔者则采用探究式、研讨式、体验式与辩论式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笔者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两位伟人的人生哲学进行比较(Compare the life philosophies of Diogenes and Alexander),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ask yourself whose life would you like to live”),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就话题“Who is a better model in contemporary time, Diogenes or Alexander? ”并进行15分钟左右的微型辩论。针对课文中的疑难知识点,则在启发式、讨论式基础上采用经典的教师讲授式方法进行脉络梳理、难点突破。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慧提升。

其次,《综合英语》智慧课堂教学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走出课本。智能互联网语境下,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看商品本身,更关注商品背后的服务,尤其是基于内容的服务,比如kindle提供的电子书内容,喜马拉雅车载提供的电台内容。智能互联网语境下课程教学更应如此。《综合英语》智慧教学要有互联网思维。学生既是《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对象,同时也是该课程的重要用户,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课堂上的用户体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唯有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感兴趣的、能引领其智慧成长的教学内容方能持久吸引学生,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课程教学质量。因此,《综合英语》智慧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奉教材为《圣经》,以及原教旨主义者布道式的教学行为。例如,笔者在教《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中“A Silent Spring”这篇课文时,除了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共同探讨Rachel Carson女士在书中所提到的因滥用农药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课前还给学生布置了环境治理方面的小组探究题“Could you name 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are threatening local people and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之道。课后则要求学生“Search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并在小组探究基础上用英语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小文章,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视角思考环境污染之源以及环境治理之本。这样,课堂教学以课本为基础,以劣实学生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与拓展西方文化为重点,同时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热点以及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文化之间异同,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全方位引领学生智慧成长。

2. 利用智慧互联网,丰富智慧学习资源

《综合英语》智慧课堂的教学以实体教室为主体、以智慧学习空间为拓展。智慧学习空间是实体课堂在网络虚拟环境的延伸,是智能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空间,是智慧教育第二课堂*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目前,互联网环境下学生使用最多的智能设备是智能手机。传统《综合英语》课堂视智能手机为学生学习的敌人,许多传统教室墙壁上都有专业手机袋,学生上课时必须把手机放到袋中。《综合英语》智慧教育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课堂上视智能手机为智慧学习的助手。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是网络全覆盖,学生随时可以用手机快速便捷地获取网络学习资源或进行网络课堂学习。因此,《综合英语》智慧课堂所关注的并不是学生是否上课使用手机,而是如何丰富智慧学习空间资源,以便手机发挥最大学习功效。

传统《综合英语》课堂的主要教学资源是教材,《综合英语》智慧学习空间资源则包括“教材”、“习料”与“创材”。“教材”是指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评价改革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日历、教案讲义、教学课件、主教材及参考文献目录等电子教学文件。“习料”是指微课、教材配套音视频材料、习题库等电子习练资源。“创材”是指网络相关链接(包括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等)、教材配套在线互动平台等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教材”作用于知识的传授,“习料”作用于知识的内化,“创材”是智慧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战术武器”,作用于知识的外显和迁移。“学材”、“习料”和“创材”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智慧能力发展。例如,在学《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中“Your College Years”这篇课文时,除了常规的“教材”与“习料”,笔者课前还将《大学》,本校书记、校长近年的开学和毕业致辞,网易公开课上的世界著名大学的社会精英以及大学校长们开学与毕业致辞挂在智慧学习空间,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与观看基础上用心思考——In what ways do you think college is a time of growth and expansion? 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该话题进行探讨,并结合自己心得体会用英语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文章,并将文章提交网络学习空间,以便同学互评和教师抽评。又如,有关“Silent Spring”一文,笔者除将自己撰写的电子教案、讲义、课件等“教材”,课文相关知识、以及专四、专八相关练习等“习材”挂在网络空间,还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天人合一观”相关介绍,“网易公开课”中“华南理工大学公开课——环境与生态”,“华中农业大学公开课——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云南大学公开课——自然生态法则与人类生态文明”,以及TED演讲“做一些对环保有益的事情吧”等“创材”进行链接,以帮助学生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和全球共同问题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和提升人生智慧,为其未来美好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3. 拓展智慧实践基地,全面培育学生智慧能力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佳场所是真实情境而非虚拟场景,学生的行为能力和创造潜能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得到更好培养。因此,《综合英语》智慧学习需要运用智能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搭建无缝对接学习环境,即智慧实践(实训)基地。

智慧实践(实训)基地是《综合英语》智慧课堂的重要补充和学生智能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学习者在实体教室学习基本知识,然后在线上的虚拟空间享受优越的、人性化的学习服务,完成知识的加深与内化,在线下的实践(实训)中,完成知识的外显与迁移。例如,笔者在教“A Dill Pickle”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主题,课前在智慧学习空间上发布了本课研讨主题——My View on Feminist Independence / As females, how to live independently,并就该话题提供了相关阅读材料,包括Virginia Wolf 所写的“A Room of Myself”,以及“Modernism”和“Feminism”相关材料。课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去江永女书园欣赏女书,并了解女书创建的历史故事,以帮助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理解女性独立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专长对外译介和推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在学“In My Day”这篇课文时,笔者除了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实地考察舜文化、孝道文化基地, 反思自己与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的关系,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老年问题,积极改善与长辈关系,热心帮助老年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已一份责任和力量。因此,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多方搭建《综合英语》智慧实践(实训)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盘活已有英语知识,锻炼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创新创造、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智慧能力,以适应智能互联网时代就业市场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 语

互联网语境下,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多,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应由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转向智慧培育者。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同合作,促进学生智慧生长。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从课堂教学与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丰富网络学习空间资源,拓展实践(实训)基地等几个方面探讨智慧课堂的构建,对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智慧课堂强调学生知识、能力与智慧的共同生长,有助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良好价值观念、较强行动能力、较好思维品质、较深创造潜能的智慧型人才。

ASmartProbeintotheSmartClassofIntegrativeEnglishintheContextofInternet

GUO Xu-m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Yongzhou425199,China)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students have various means to acquire knowledge,and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based classroom teaching ofIntegrativeEnglishis not appealing to students and its teaching efficiency is rather low. Guided by the teaching theories of social structuralis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ofIntegrativeEnglish, which is profoundly integrated with informative technology, with interaction as its main feature, smart classrooms—inclusive of physical and virtual classrooms, and training bases—as its platform, and the overall cultivation as its goal. This can greatly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stimulate their potential, improve their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wisdom and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beautiful life in the future.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the intelligent class;IntegrativeEnglish

2017-06-13

郭旭明(1973-),女,湖南益阳人,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翻译理论与实践。

G436

A

1674-5310(2017)06-0101-05

李莉)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智慧英语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读英语
有智慧的羊
酷酷英语林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