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虚词“之”“乎”“者”“也”的词汇化

2018-01-03储一鸣

关键词:虚词句法语义

储一鸣

(安徽财经大学 文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古虚词“之”“乎”“者”“也”的词汇化

储一鸣

(安徽财经大学 文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上古汉语分立的四个虚词“之”“乎”“者”“也”在近古以后能固化成一个短语使用,词汇化过程大体经历了北宋时期的临时组合、南宋到元明时期的约定俗成规约化、清代的完全词汇化等阶段;其词汇化发生的原因在于上古时期“之”“乎”“者”“也”的高频使用、功能近似、句位近距,促使人们心里上类推、语义上转喻、语法上重新分析以致模块化的结果;词汇化后的“之乎者也”在语用上能发挥指称、言说、标性状等功能,具有讽刺性语用效果。

“之乎者也”;词汇化;类推;转喻

引 言

在现代汉语里“之”“乎”“者”“也”除了借用文言表述时保留虚词用法之外,在许多场合下能固化成一个固定的短语(相当于“词”)使用,独立充当句法成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句义承担单位。如:(注:本文语料均出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1)与“十里不同音”的方言和之乎者也的文言相比,普通话能为各地的人们所听懂。(当代应用文自然科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尤其是对北大才子徐德亮很崇敬,有不懂之事就去找耳钉请教,耳钉之乎者也一番,烧饼越是听不明白,越觉得徐德亮道行高。(当代相声小品郭德纲《相声集》)

(3)二少爷幼时读过的那些似已忘却的之乎者也,此刻竟云雾般在脑际弥漫开来,老先生拖长音调的吟唱也嗡嗡响起了。(当代文学廉声《月色狰狞》)

例(1)做形容词,句中定语,标明古代文言文的文体特征;例(2)做动词,句中谓语,其功能相当于动词“说”“讲”之类;例(3)做名词,句中宾语,代替施事主语动作行为所作用的对象(书)。四个意义空灵的虚词联合起来能表达实在的意义,是汉语词汇化中一个特殊的现象,其过程、条件、动因的解释,不仅关涉词汇史,也关涉语法史,具有一定的学术探讨价值,利于人们认识汉语部分词汇形成、演化的内部规律。

当前,对“之乎者也”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之乎者也”内部个体词语的研究。主要围绕“之”“乎”“者”“也”的性质、功能及其句法语义的解释,多见于各类文字、虚词研究的专著或论文里。如元代卢以纬的《语助》、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近人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孟昭连先生关于“之”“乎”“者”“也”的性质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之”“乎”“者”“也”不是语气词,而是古书面语里的标点符号。*孟昭连:《破解“之乎者也”千古之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期。不过,这种说法遭到多方面的反驳,因反驳的观点与本文讨论的话题关系不大,在此,不展开论述;二是将“之”“乎”“者”“也”作为一个整体词语进行研究。这方面的文章不多,主要有刘明的《由“之乎者也”想到的——深层隐含义对词语解读的价值》、夏桂生《趣解“之乎者也”》等文,该类文章多集中于对“之乎者也”词义的解释,学术深度有待提高。在此,我们利用词汇化的相关理论,对“之乎者也”固化的问题作一个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 “之乎者也”词汇化的过程

词汇化是一种语言词库(Lexicon)吸纳新词并以此为构词形式存储于词库中,可供提取或使用的语言现象*Bussmann,Hadumod.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trans.and eds.gregory Trauth and Kerstin Kazzazi.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p.41.。它不仅涉及概念范畴的编码*Talmy,Leonard.Lexicalization patterns: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In Shopen ,ed.,Vol.III,57-149.Talmy,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Cambridge,MA:MIT Press,2000,p.2.、隐含意义到编码意义的转换*Sweetder,Eve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ambridge studies in Linguistics,54.)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54.,而且还是一个新的语言实体在词库层面上规约化的过程*Blank,Andreas.Pathways of lexicalization.In Martin Haspelmath,Ekkehard Konig,Wulf Oesterreicher,and Wolfgang Raible,eds.,Lanhqage Typology and language Universals,Vol.II,2001,p.1596-1608.。其过程的路径大体如下:

临时组合 > 约定俗成规约化 > 词汇化*Ryder,Mary Ellen.Complex -er nominals:Where grammar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meet?In Ellen Contini-Morava and Yishai Tobin,eds.,between Grammar and Lexicon,1999,p.291-332.

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会“将带有特定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词项整合为单词存入词库中作为广泛接受和通行的词位”*Lipka,Leonhard.English Lexicology:Lexical Structure,Word Semamtics and Word-Formation.(Narr Studienbucher.)Tubingen:Max Niemeyer Verlag,3rd revised edn.of An Outline of English Lexicology,2002[1990].。依据历史文献的考察,“之”“乎”“者”“也”词汇化的过程如下:

(一)临时组合:大致发生在北宋时期。文献中例句不多见,仅发现如下几个案例:

(4)曰:“岂合吃杖,不合决他。”李曰:“公何会,‘岂’是助语,共之乎者也何别。”(出《卢氏杂说》)【北宋话本太平广记】

(5)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北宋话本湘山野录】

例(4)、例(5)中的“之”“乎”“者”“也”是最早聚积到一起的例句。从语境上判断,是表述者一次无意识的言语罗列。按词汇化发生的程序,吻合最初阶段的特征,即临时的组合性;在认知心理上,是个体(人)言语创新的一次尝试。这种尝试,换个角度观察,实质是长期集体意识行为的一种反应。在上古时期,“之”“乎”“者”“也”四个字,在各类文献中长期保持高频使用(数据可参考下文),说明这四字在集体意识中已成为人们习惯性的话语标记,又因它们功能近似(主要是断句、助句之用),使得人们习惯性地将它们归并为一类,这为它们的模块化打下了基础。

从案例上观察,北宋时期“之”“乎”“者”“也”模块化的使用,只是单纯地具备了成词的表现形式,还没有具备成词必须的整体意义的内容,即新义,更谈不上意义的隐喻或转喻。实质上,只是四个虚词在语境的触发下偶尔的联合。如果需要进一步词汇化,必须从偶尔用之发展为经常用之,即进入约定俗成规约化阶段。

(二)约定俗成规约化:大体发生在南宋到元明时期。在这一时期用例开始增多,形式上进一步固定,意义上开始发生转移。通过观察语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变化:

(6)公有辞世偈曰:“无一可恋,无一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南宋佛语录五灯会元】

(7)说妙谈玄,衲僧面前,望梅林而止渴。际山今日去却之乎者也,更不指东画西,向三世诸佛命脉中,六代祖师骨髓里,尽情倾倒。【南宋佛语录五灯会元】

例(6)、(7)是南宋《佛语录·五灯会元》中的两个案例。这两例与北宋时期的两例相比,不是简单的虚词罗列了,开始衍生出新的整体意义。从上下文语境上判断,例(6)中“之乎者也”隐含“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例(7)指“说话吞吞吐吐。”这两种意思与我们今天《现代汉语大辞典》(2010版)上所界定的义项:“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有接近之处,但还有很大差别,说明此时期“之乎者也”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有了新的发展,词汇化的进程有了一定的提高。

到了元代,“之乎者也”的意思进一步扩大,并且出现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意义,句法功能也开始多样化。如下例:

(8)未司社稷民人事,权作之乎者也师。【元话本元代话本选集】

(9)秀才家须看读书,识之乎者也,裹高桶头巾,着皮靴,劈劈朴朴。你不会,却做不得。【全元曲——戏文】

(10)你是读书人,你说那为人的道理,我试听咱。(旦儿云)谁听你那“之乎者也”的。【全元曲——杂剧】

(11)你这般攀今览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全元曲——杂剧】

(12)某乃杨太守是也。自幼读了几句儿书,之乎者也,哄得一举及第。【全元曲——杂剧】

(13)呀!怎生来翻悔了巫山窈窕娘,满口儿之乎者也无拦当,用不着恭俭温良.唬的那有情人恨无个地缝儿藏。【全元曲全元曲——杂剧】

(14)再休想不应亲者强来亲,则理会的说响钞共精银。恁那之乎者也都休沦,使不着调子曰弄诗云,待做惜花人。【全元曲——杂剧】

(15)士苏子瞻?改不了强文絍醋饥寒脸,断不了许云子曰酸风欠,离不了之乎者也腌穷俭。想你也梦不到翔龙飞凤五云楼,心则在鸣鸡吠犬三家店。【全元曲——杂剧】

(16)元来小娘子也曾有夫主来?(正旦唱)都是些之乎者也说全成。我道来可是者么娘七代先灵。【全元曲——杂剧】

例(8)作定语,代“有学问”;例(9)作宾语,代“文字或文章”;例(10)开始出现了讽刺意味;例(11)作谓语,出现动词倾向;例(12)、(13)、(14)、(15)、(16)意义与今日相当。这一时期“之乎者也”进一步约定俗成规约化,其语义演变经历了“并类列举”、“代指”到“言说动作”的过程,由虚向实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不过语用案例很有限,还没有达到完全高频使用的状态。

(三)词汇化完成:明清。在这一时期,“之乎者也”的意义和用法完全固定下来,与现代汉语成语“之乎者也”的语义和用法没什么两样,并且使用频率增高,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得到广泛运用。如:

(17)不为怪。只是他笔下虽然不通,他却自道是个通品,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的牵文掉宇,人家都不懂他说的什么。【清小说九尾龟(一)】

(18)老爷定有几句吃紧的话,问得住姑娘。不想安老爷不过和她闹了会子之乎者也,倒背了有大半本《列女传》,渐渐的话有些钉不住姑娘。【清小说侠女奇缘(上)】

(19)不出话来。到晚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支扯叶。牛老气成一病,七十岁的人,元气衰了,又没有药物补。【清小说儒林外史(上)】

(20)愚兄这学问儿本就有限,万一求人求得不的当,他再指东杀西之乎者也的奚落我一阵,我又看不激,那可不是我自寻的么?【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下)】

(21)向二人跳脚说道:“实在可恶,可杀,可恼,可恨!他到底不能离‘之乎者也’的,算了罢,算了罢!想情你是孔夫子的学生,我佛家管不了的。 ”【清小说续济公传(中)】

例(17)(20)“之乎者也”在句中做状语,语义为“半文不白的话”;例(18)宾语,语义与例(17)同;例(19)谓语,做动词,语义为“讲半文半白的话或难以理解的话”;例(21)定语,与“的”组成“的字结构”,代儒家文章。可见,清代“之乎者也”的使用与我们今天的常见用法大体相当,标明其词汇化的程序已经走完。

二 、“之乎者也”词汇化的条件与动因

从词汇演化的角度观察,任何一次词汇化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有它们客观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因。从古文献语料的考察来看,“之”“乎”“者”“也”词汇化的条件和动因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之”“乎”“者”“也”在古汉语表述中的高频使用,使得人们在认知心理上容易将其类推模块化。

一个语言成分发生词汇化与其使用频率是相关的。Nick Ellis认为“人们在处理与加工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时依赖于语言分布的频率知识,语言表征是形式和功能相匹配的概率在大脑中的反映。”*Ellis,N.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Vol.24,lssue.2,2002,p.143-188.“之”“乎”“者”“也”在古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足可以达到这个水平,据台湾地区研究院平衡语料库提供的“上古汉语语料库词频统计排序”(Word freguency rank)显示,四个字均属高频字。数据见下表(一):

表一 上古汉语语“之”“乎”“者”“也”四字词频统计排序

表中“之”“乎”“者”“也”在上古语料中都是高频词,“也”使用频率排所在所有上古词汇(共4935词)的第二位;“之”第三位;“者”第十一位;“乎”第十八位,均处于前20位内。四字百分比、累积频现率均高出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以上(平均Percent为0.004、Cumulation为89.549)。如此高的使用频率,为“之”“乎”“者”“也”实现词汇化准备了充分条件。一般意义上,在语言的使用中,高频化的语符往往在形态和句法结构上容易发生固化。Bybee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体验着语言使用中的语符,然后将它们以不同的抽象程度范畴化*Bybee,J.L.From usage to grammer:the mind’s response to repetition,language,2006,p.71-73.。“之”“乎”“者”“也”的高频使用,使得人们在认知上已经将其范畴化。语言体验经过反复累积,在频率效应的驱动下,容易在认知结构中进行记忆表征,相同或相类的语符“之”“乎”“者”“也”,产生了自治效应,使其与原构成单位脱离联系,达到高度自治,从而成为独立的语言单位。

这一现象的发生,与人类的“类推”(analogy)心理相关。在思维世界中,人们习惯以事物的属性、行为的状态、事件的因果等的相同和类似性为基础,利用联想律或相关律,从甲类推知乙类、乙类推知丙类,并对其体验和范畴化。“之”“乎”“者”“也”在古汉语言语表述中,作为经常性的构句要素,人们在使用语言又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它们归为一类并组块化,一旦在语用需要的推动下,它们就可能一个、二个或多个集体出现代表这一类语符抽象的或未抽象的符号特征或细节呈现的内容,这非常吻合认知语言学们的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的原则。因此,在类推的作用下,分立的“之”“乎”“者”“也”就有可能发生合体使用的情况。

(二)功能类似

本文“功能”专指语言单位在句法结构中的作用,不指那些从社会学、心理学或语言纯理角度区分的功能。如所指功能、诗意功能、情感功能、意图功能、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等*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00-336页。。 “之”“乎”“者”“也”在古代汉语句法结构中存在大体相类似的功能:

⒈在句法位置上不独立占位(“之”做代词、偶尔做动词等实用法除外,只聚焦它们的虚用法),常常依附于其他句法成分。如:

(22)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周今文尚书】

(23)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周周易】

(24)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周诗经】

(25)辰曰:“昔吾骤谏王,王弗从,以及此难。若我不出,王其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周语中》)【春秋国语】

(26)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备酒肉焉,飨守囚[者],醉而杀之,而逃。子我盟诸陈於陈宗。【春秋左传】

(2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春秋老子】

(28)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春秋墨子】

(29)“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越语下》 【春秋国语】

第(22)、(23)例“之”字作助词,依附其前实体成分“邦”、“天地”,功能相当于今日之“的”;例(24)“乎”形容词词尾,例(25)“乎”依托整个句子表感叹;例(26)、(27)“者”附着前面成分后,有所指;例(28)、(29)均助句,表判断。

⒉不承载句法结构的实体意义,只承担关系意义或情态语气。请看下例:

(30)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周今文尚书】

(31)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周诗经】

(32)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春秋国语】

(33)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春秋墨子】

例(30)“之”显示“甘”、“野”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关系;例(31)“乎”表疑问语气;例(32)前一“者”附着“王人”后组构为名词短语,后一“者”和“也”合作表示判断;例(33)两“也”均表示判断。

以上分析,大体可以看出“之”“乎”“者”“也”的句法功能在宏观面上是近似的。如果说高频使用为其词汇化提供了可能。那么,功能近似则为其词汇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一般意义上,句法功能是句法词类汇聚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最可靠的依据。“之”“乎”“者”“也”的功能近似性,为其句法组块提供了条件,也为其在语用推动下进行重新分析提供条件。重新分析作为语法化演变的重要机制,也是词汇化演变的重要机制。如“的话”的跨层组合变成一个虚词,就有力的证明二者存在共通之处*江蓝生:《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从词汇化的重新分析来说,“最典型、最常见的重新分析是两个成分的融合,使得原来的边界消失,而典型的融合是复合词化(compounding),原来两个或者更多的词凝固成了一个。”*Paul.Hopper,Elizabeth Closs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Univ Press,2003,p.155.“之”“乎”“者”“也”的融合正是这种力量的使然,致它们原来抽象的句法功属性消失,而各自所处的语境的句子标志属性凸显,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具象化。大体过程如下:

句法功能属性=>文言语句标志=>代文言=>动化言说=>讥讽

“之”“乎”“者”“也”词汇化的过程中,语义从抽象转换到具象,词性从虚词变为实词,功能上从附着变为独立承担句法语义角色,这一切变化都基于语用需要而促使语言内部成分重新分析的结果。

(三)句位近距

“句位近距”是指某些句法成分在同一句中的重现和句位靠近。在上古汉语文献案例中,经常发现“之”和“乎”,“者”和“也”两两比邻出现的现象。例:

(34)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于内史过,曰:“是何故?固有之乎。”对曰:“有之。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春秋国语】

(35)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与人奈何?”【春秋国语】

(36)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後君噬齐。其及图之乎!【春秋左传】

(37)六曰:失[之乎]数,求之乎信,疑;失[之乎]势,求[之乎]国,危。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战国吕氏春秋】

(38)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於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战国孟子】

(39)“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周周易】

(40)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春秋国语】

(41)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有间中也。间不及旁也。间虚也。盈莫不有也。廉作非也。【春秋墨子】

当两个句法成分经常性靠近,认知语言学认为心理的组块过程就会把这两个分立的单位组织在一个组块中,可能逐渐变为一个不可再分的单位。董秀芳指出“这一心理过程要以语言的成分高的使用频率为基础,隐喻和转喻可以是使语言形式的透明性和组合性减弱,这为词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页。在传统修辞修辞学中,隐喻、转喻都是一种修辞方式。是概念A与B之间的近似性联想或替代关系,停留在语言表达层面。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转喻不仅是修辞方式,更是一种心理机制,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手段之一。Groft(1993:347)基于Langacker(1987:147)“认知矩阵”(domain matrix)*“认知矩阵”是指一个概念的形成通常涉及的不是单一的认知域,而是一个复杂相关的认知域,它们组构成一个矩阵。的概念认为,转喻映射发生在单一认知域矩阵中,不涉及跨域现象,在域凸显(domain highlighting)的作用下,次认知域(secondary domain)强化,主认知域弱化的结果。*Groft,William.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Cognitive Lingusistics,Vol.4,lssuoe 4,1993.“之”“乎”“者”“也”属于古汉语“言域”内的“句法功能矩阵”中的成员,其次域中的语句标志特征得到凸显,在语用需要的作用下,出现替代句子实体的现象,经不断强化,逐步由虚变实,最终,凝固成了今天的结构样式。

词汇化发生的条件和动因常常是多方面的。董秀芳认为重新分析、语义弱化或脱落、隐喻或转喻引申、转类等都可能造成词汇化的发生;刘云指出频率因素、句法环境、语义变化、韵律机制也是导致词汇化的因素;*刘云:《“之X”的词汇化及其动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第64-69页。就“之”“乎”“者”“也”的词汇化来看,引起的主要因素在于上古时期“之”“乎”“者”“也”的高频使用、功能近似、句位近距,促使人们心里上类推、语义上转喻、语法上重新分析的结果。

四、词汇化后的语用功能

在词汇化前,“之”“乎”“者”“也”是四个分立的虚词。其语用功能《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分别记录为:“之”①代词。如“闻之死,请往”(《礼记·檀弓下》);②助词。如“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③介词。如“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大学》);④连词。如“皇父之二子死焉”(《左传·文公十一年》);⑤作语助,无义。如“其之翟也”(《诗·鄘风·君子偕老》)。“乎”①表疑问、反诘或感叹语气。如“管仲俭乎”(《论语·八侑》);②同“于”。如“出乎意外”(《楚辞·九章·涉江》);③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几乎;确乎”(《论语·八侑》)。“者”①指事之词。指事、指物、指时,亦指人。如“来者;往者;大者;小者;乃者;昔者”(《韩非子·五蠹》);②作语助,表提示、假设等。如“数者,臣主之术而国之要也”(《商君书·算地》);③表肯定、祈使语气等。如“公将如棠观渔者”(《左传·隐公五年》);④犹“这”。如“者汉大痴”(《无名氏·燕子赋》)。“也”①犹“亦”。表同样。如“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庾信·镜赋》);②表判断、肯定、疑问、反诘或感叹等语气。如“突旧于郑。曰突,贱之也;曰旧,异辞也。”(《礼记·礼运》)。词汇化后,这些功能均不再起作用,重新产生了新的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指称。

(42)就是挑葱卖菜的,他也会演个之乎者也 。(《醒世姻缘》明)

(43)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红楼梦(上)》清)

从语境上判断,该两例均有所指。例(42)指称“戏剧中某种角色”;例(43)指称“某种言语”。语料例句多为句外指,携带不喜欢、厌恶情绪,含贬义、讥讽倾向。

(二)言说

(44)到晚,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账,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支扯叶。(《儒林外史 (上)》清)

(45)际山今日去却之乎者也,更不指东画西,向三世诸佛命脉中,六代祖师骨髓里,尽情倾倒,为诸人说破。”(《五灯会元》宋)

该两例“之乎者也”均含言说动作,可以用“乱讲、乱说”、“吞吞吐吐”或“支支吾吾”等一类“言说”类动词或短语替代,句法上做谓语,句义上也含贬义、讥讽倾向。

(三)标性状

(46)姜天享道:“那时不过是之乎者也回答他。”(《五美缘》清)

(47)初时卜家也还觉得新色,后来见来的回数多了,一个生意人家,只见这些“之乎者也”的人来讲呆话,觉得可厌,非止一日。(《儒林外史 (上)》清)

例(46)标示动作状态;例(47)标示人物或事件之类的性质。无论是标示状态还是性质,“之乎者也”的定性描状都带贬义,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结 语

“之”“乎”“者”“也”的词汇化是近古汉语中发生的一起虚词融合作实词的案例,它的发生偶然中亦有必然。“之”、“乎”、“者”、“也”四个虚词的高频率使用,使得语用者在体验语符特征的过程中将其类推范畴化,在心理组块认知的驱动下其句法功能发生重新分析,从而实现了其语义由抽象向具象的回归,在转喻、隐喻等机制的作用下,进一步完成了代言语到代言说的语义转换。

“之”“乎”“者”“也”词汇化的实现大致以南宋、元代为节点。南宋前期的临时组合仅仅实现的四词融合为单词的形式,没有产生新义,是“之”“乎”“者”“也”词汇化的开始;南宋到元代是四词词汇化的过渡期,出现了代言语和代言说并存的语义内容;明清及其后词汇化完成,语形和语义固化,出现了代言说加讽刺的主要语义取向,这一取向至今沿用。“之”“乎”“者”“也”的词汇化,为揭示汉语词汇生成的一些基本规律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资料。

OntheLexicalizationofAncientFunctionWords
—“Zhi”, “Hu”, “Zhe”and“Ye”

CHU Yi-ming

(SchoolofLanguagesandMedia,Anhu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The four discrete function word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Zhi”, “Hu”, “Zhe” and “Ye”—can be solidified into a phrase in ancient time nearest to the present, and their lexicalization process has roughly undergone the stage of temporary combinatio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f conventionalization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o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and of complete lexicaliz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lexicalization occurs simply because of the high-frequency use, function approximation and proximate syntactic positions of the four function words, thus leading to their modularization caused by mental analogy, semantic metonymy and grammatical reanalysis. The four function words can, after their lexicalization, boast functions of reference, discourse and marking, and enjoy the ironic pragmatic effect.

“Zhi”,“Hu”, “Zhe” and “Ye”; lexicalization; analogy; metonymy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2016年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库的现代汉语多功能副词的研究”(项目编号:SK2016A0003);安徽省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一般项目“清代皖籍语文学家的语言学贡献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6D110)

2017-02-07

储一鸣(1969-),男,安徽岳西人,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史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H042

A

1674-5310(2017)06-0132-07

袁宇)

猜你喜欢

虚词句法语义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言与语义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试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