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探究

2017-03-10严定双李国兴

岭南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马克思主义

严定双 李国兴

(1.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2.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探究

严定双1李国兴2

(1.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2.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文化是人们现实生活的观念形态通过互联网,快速有效地转化成为广泛人群所认知、感悟、评价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层结构以及技术和主体两种特征。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一方面扩大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受众范围,丰富着教学渠道的教学资源,拓展着教育时空;另一方面也冲击着教育课堂的教育模式、教师的话语体系和受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因此,有必要利用网络文化的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育者自身素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管理,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兴的网络文化已深入社会的各个群体。“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增加到7.31亿,相当于欧洲的人口总量,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了6.95亿。”[1]庞大的网络人群覆盖率为网络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人群基础。毋庸置疑,多元的网络文化为公众的工作、社交、学习、娱乐等带来了更为便捷、新颖的体验,但无形之中也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在网络文化不断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时代背景下,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学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网络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已经有30多年,而由此衍生的网络文化带给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早已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深入分析其内涵、结构和特征对探究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系显得尤为必要。

1.网络文化的内涵。

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更新。因此,关于网络文化的内涵,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它具有文化内涵的一般特性。相对较早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是在1871年,文化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的意义上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1可见,文化是一种“人化”后的观念形态。世界上的自然物质或人工物质,其本身不是一种文化,但是人们赋予了这些物质以意义和象征,同时也符合其本身的特质,就是一种文化,包括知识、信仰、道德等观念形态。因此,文化是一种具有物质载体的观念形态,这些载体便是物质,只有通过这些物质载体才可以被人认知、理解和接受。从文化内涵的视角可见,网络文化同样具有物质载体。研究领域也有学者表达类似的观点,如彭小兰认为:“网络文化是由网络技术决定并界定的,同时也使技术成为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充分体现着文化的精神内涵。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的联姻,并由此达到文化的自我超越。”[3]其中“技术”就是网络文化传播的载体,它将现实生活的观念形态快速有效地转化成能为广泛人群所认知、感悟和评价的一种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社会心态等,展现出了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2.网络文化的结构。

一是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文化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技术的产物,由计算机等一系列技术和硬件设施组成,为网络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解学芳、臧志彭指出:“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产业,是与新经济、新技术相适应的产业形态,以网络技术为载体,数字化为核心,从事文化内容创意、生产、流通和服务的产业集合。”[4]这种观点强调网络文化背后的技术载体,网络主体凭借技术载体根据自身所需,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进行生产、创造并传播和沟通,形成一个人们赋予其意义的、发散式的关系网,这个类似神经系统的关系网就是互联网,其传播的文化就是网络文化的集合。

二是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主体通过网络信息和他人的网络行为逐渐衍生出的一种潜在的网络意识、思维方式、道德修养等。高晓钟认为:“网络文化是由于使用信息网络所形成或改变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它通过作用于人的知识结构、想象力、情感、意志等思想要素,从而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整体素质。”[5]可见,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人作用于网络,网络反作用于人的多元文化,是对虚拟的网络生活的价值凝练,强调了网络文化对精神世界的全面影响。

三是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张峰认为:“制度层面指人们基于网络活动而制定的相应协议和行为规范。”[6]可以见之,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制约和规范网络主体行为的相关网络行为规范。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行为规范负责制约和监督网络主体行为,起到“网络警察”管理和监督的作用。通过制定的网络行为准则和规范相互制约网络主体间的行为,以达到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但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三个层面的高度融合,也不是传统文化在网络上的延伸,是依托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并与文化内容的结合,是“人化”的网络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模拟仿真。

3.网络文化的技术特征。

一是网络文化资源的共享性。“网络文化是一种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界限的多元世界性的广域文化。”[7]6这种全球性的网络文化覆盖了世界各地的人和事件,其技术支持将世界连接起来,因此网络中汇聚了多元的思想观念、丰富开放的网络资源以及多样的思考方式等等,形成一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低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大熔炉。“网络信息存储、流动的便利性和多渠道,使得海量的免费信息资源形成了网络的共享奇观。”[8]124资源的共享性使网民可以根据自己所需搜索信息,可以同一时间与他人访问同一主题的信息源,实现网络信息和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原则,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资源的重复利用,加快了知识的获取、流动和人类的进步。

二是网络文化情景的虚拟性。网络文化情景的虚拟性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就是数字化的构成。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们传输的数字化符号转化成语言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其内容源于现实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仿真,同时可以超越现实的“虚拟存在”,诸如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等。另外,“人机”模式在很多时候可以代替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其隐匿性导致真实的实体社会与虚拟的网络空间界限模糊,导致网络空间会大量网络诈欺等行为。

三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时效性。网络文化传播的时效性主要由于传播媒介更新信息的速度之快,传播的范围日益全球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介的广泛运用,原有的媒介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的印刷媒介正处于电子化的革新过程之中,电子出版系统正在取代传统的铅字印刷,缩微胶片的运用又为图书资料提供了新的保存方式和传播方式。”[9]117可见,在网络时代下,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用户的增加,新媒体的数量会不断增多,它们具有大量收集信息和大规模复制信息,并能在第一时间将发生的动态发送给千家万户,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网民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等资料。

四是网络文化形式的零散性。网络空间中充斥着海量的、多样的内容,如各类网络新闻;多样的网络娱乐如视频、音乐、游戏;各种生活服务信息和资源等。这些内容是集政治、经济、社会、体育、艺术于一体的网络文化。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这种碎片化、生活化的通俗文化出现的频度相对于有质量、有深度的高雅文化要高。因此较容易进入大家的视野,同样易被大家所接受,在面对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时,导致人们倾向于快餐式与零散性地阅读与了解。

4.网络文化的主体特征。

一是网络文化主体的大众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过半,达到53.7%,覆盖率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网络文化的覆盖我国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政策的推广,习近平总书记预计在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会基本覆盖所有农村,届时网络文化更加大众化甚至全民化,而且网络的使用属于一种低门槛的行为,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技巧。今后,随着农村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培训的普及后,网络的使用者不再局限于年龄、阶层的界限,每个网民几乎都是文化的消费者和传播者。

二是网络文化主体的个性化。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给网民创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在不违背法律的原则下,人们可以自由地检索资源和自由地发表言论,如当下流行的网络直播,就提供给公众一个尽情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网络的即时信息传递,将自己的个性和自我表达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网民参与的广泛性和无组织规范性,使得部分缺乏既定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是非标准的网民在内部好奇心和某些外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做出有违道德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导致诸如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网络暴力、网络黑客和网络诈骗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有序发展。

二、网络文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的机遇

1.网络文化途径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众范围。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途径相对少,囿于报纸、广播、书籍和课堂,且传播的速度缓慢。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播的途径迅速增多。同时,随着网络宽带的覆盖范围逐渐由城市的大街小巷深入农村各个角落,全球几乎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了解各大网站、微信、微博、QQ等渠道所传播的信息,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文件等国内外时事新闻,一应俱全。随着网络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断增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人群基础,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研究者林雪原从全球化的视角也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全球化浪潮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平台,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向外输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增进全球范围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启迪世界无产阶级的觉醒,推动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0]

2.网络文化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资源。

网络文化的诞生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其内容包罗万象,变化万千,覆盖面及其广泛,聚集了跨语言、跨地域、跨领域、跨文化的信息资源。其表现的形式不囿于传统的纸质文档,而是通过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文化的这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借鉴。理论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整合所需的网络文化素材作为教育资源,以鲜活的材料呈现给受教育者。研究者康艳青从互联网给大学生和思政课带来机遇的角度认为,“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1]

3.网络文化平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时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网络平台纷纷建立,由参与者在网上发布信息资源或者是通过直播传播舆论,无需面对面地交流,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得学习资源,人们不再局限在课堂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学习的时空。通过笔者对广州某三所高校300名大学生关于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中,关于“网络文化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地点,不再局限课堂学习。”这一选项的认同度显示,累计79.84%的学生表示认同,其中24.9%的学生表示非常认同,54.94%的学生表示比较认同,而只有3.55%的学生表示比较不认同,有0.79%的学生表示非常不认同。调查表明,大部分受教育者认同网络平台的学习。由此可见,网络平台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新的渠道,拓展教育的时空延伸至网络世界。

三、网络文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渠道带来新的挑战

1.冲击着教育主渠道的教学模式。

研究者黄爱华在《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一文中指出,“高校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强调刚性、统一,注重灌输、填鸭,不利于学生学习自由的获得,个性、创造性的张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很难符合网络新生代的胃口。”[12]可见,在网络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单一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模式有待于改进。这是由于网络文化皆以人们喜闻乐见且丰富多样的形式传播,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虽然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但依然很难达到引起人们足够感兴趣的阈值。杨振宁也指出,“虽然各高校已经建立了思政课教学网站,但很多网站充斥着空洞说教和艰涩的理论灌输,内容单调晦涩,形式贫乏单一,难以夺人眼球和取得实效。”[13]311-312可见,网络文化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间接影响其教育的有效性。

2.威胁着教育者的话语体系。

随着开放、自由、多元的网络信息不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话语体系备受挑战,表现为教育者的知识垄断性与地位权威性被打破。杨万江研究者认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在网络时代,学生通过网络随时可以查到各种信息,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时候甚至会处于信息劣势地位。”[14]这表明教育者不再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而且受教育者通过网络可以自由学习,也可以通过论坛等平台与资深的专家直接对话,以满足对知识的诉求。当教育者观点与网上所谓的大“V”出现分歧时,受教育者难免会因此产生怀疑进而在无形中使教育者的权威性被弱化。

3.弱化了受教育者的主流意识形态。

当前的网络共享文化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但另一方面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窗口和手段。西方一些强势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一些经过包装过的电影、影视作品这一载体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甚至通过舆论来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研究者汪馨兰也认为:“西方敌对势力凭借信息传播技术的优势,以网络空间为阵地,通过精心包装的文化产品和价值理念,向民众传播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期实现‘西化’或‘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15]可见,西方敌对势力采用文化的渗透,在无形中威胁、动摇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稳定的受教育者而言,西方敌对势力正是通过网络的渗透植入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到青年受教育者的头脑中,最终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四、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挑战的消弭路径

1.倡导“翻转课堂”模式以焕发教学的元气值。

为了重新焕发教学的活力与魅力,建议利用网络平台,再结合传统的“思政课堂”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模式,意味着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前阶段,线上‘微课’学习,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上实体课阶段,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答疑解惑。”通过这一模式,首先是解决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问题,教育者由传统的权威者转变为互动型的“促进者”,而受教育者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问题解决者”。其次是解决了单一的“灌输型”的课堂方式,由于“翻转课堂”模式目的是挖掘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打开其思维方式,进而将传统的课堂方式转变为“生产型”和“创造型”的课堂。最后是改变了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模式集“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探究讨论法”等方法于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更突出了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教学,侧重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助合作与人格的完善,有利于将传统枯燥的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2.增强教育者的自身素养以提升教学的魅力值。

学科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稳定且升华的前提,是促进教学内容有吸引力和教学质量高的重要保障,教育者要不断学习与研究,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使知识处于“流动”的状态。因此,要像学者庄可提到的:“教师要精通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精通自己学科的知识,才能准确无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16]其中所指的本体性知识就是专业知识。教育者要不断学习与研究,使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学得扎实,并成为学科发展前沿的守望者。同时,教育者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与受教育者处于“共境”的状态。即教育者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受教育者进行无障碍交流,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双向交流互动的状态。因此教育者要深入网络生活,关注网络热点,有意识地训练信息收集、甄别和处理的能力,养成时刻积累媒体库素材的习惯,丰富教学资源和更新教案,同时可以借鉴优质且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段子活跃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育者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巧妙地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与教育课堂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网络热点事件,加强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通过理论的不断学习和增强信息素养,才能在多元化的网络世界中增强教育者自身的话语主动权。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免疫值。

网络的普及为公众接触网络文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然而对于社会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还不足的受教育者而言,其道德选择会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与诱惑。因此将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是教育和时代所需。目前,部分西方国家早已开展了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的课程作为高校的必修课,如美国的杜克大学,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课程,我国也有少数高校有意识地进行网络规范的教育,如上海交通大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增加了网络道德规范的章节,从而提高受教者的网络安全的意识,加强对网络规范的遵守与上网的自律,减少出现网络不道德的行为和网络成瘾的心理障碍。在网络普及的时代下,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的相关教育体系下,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尤为必要。

4.加强网络管理以保障网络文化传播的健康值。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除了改善教育主渠道的措施外,还需要政府对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虽然政府在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方面,能够对广大网民的网络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约束和警示的作用,但是也离不开政府的严密监督与高效管理。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强国战略纳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之中,其中提到要“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护航强国战略”。因此,不管从宏观视角还是微观视角,都有必要加强网络管理与监督,抵制黄色、淫秽等不良网络信息和不文明的行为,促进健康文明的网络文明。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如将防火墙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加以联动。虽然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维护网络信息的信息技术,是遏制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网络泄密等违法犯罪的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这种技术事先需要人为设置策略对外部屏蔽内部信息、结构等,因而,它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一种被动的、静态的安全防护技术,只能起到隔离的作用,而且若内部网络出现攻击便不会被检测到。因此要联动入侵检测技术作为防火墙技术的辅助工具,这种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另一方面打造政府监督与社会各行业自律、政府主控与其他新闻媒体自律与监督、政府监督与公众全面参与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完善互联网有关制度建设,健全国家互联网信息举报中心等运行机制和相关体系。●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2017-01-22.

[2][英]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3]彭小兰.网络文化发展的向度分析[J].岭南学刊,2008,(03).

[4]解学芳,臧志彭.“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J].科研管理,2016,(02).

[5]高晓钟.网络文化的正负功能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德育研究,2008,(18).

[6]张峰.论西方网络文化的特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7]王彦飞.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8]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9]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林雪原.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当代境遇[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11]康艳青.网络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12).

[12]黄爱华.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09).

[13]杨振宁.杨振宁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4]杨万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理论探讨,2002,(06).

[15]汪馨兰.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16]庄可.当前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构建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10).

(责任编辑:武晟)

D032

A

1003-7462(2017)03-0041-06

10.13977/j.cnki.lnxk.2017.03.007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多元网络文化的有效引导》(编号:2014JKDYZ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马克思主义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