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打造安全品质高铁
2017-03-10郝军正
郝军正
(济南铁路局电务处,山东 济南 250001)
【现代管理】
用智慧打造安全品质高铁
郝军正
(济南铁路局电务处,山东 济南 250001)
2017年以来,济南铁路局电务处紧扣“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综合施策推进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我们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自觉承担专业责任,不断探索电务设备维护管理新模式,依靠智慧提升高铁电务设备的安全与品质。
一、五位一体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建设安全高铁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
在京沪高铁,列车运行密度大、速度快,对电务设备的性能带来不小冲击,每过一趟车就有可能改变设备的机械参数。我们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工电一体化、应急处置五位一体”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用京沪高铁的绝对安全引领“安全济铁”建设。
我们把确保高铁安全作为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把安全管理视作最大风险源,在健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安全风险逐级责任。2016年,我们全面梳理并修订完善了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坚决消除管理空当,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对管理者的考核,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各级干部的履职行为;全面提高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制定安全考核标准、质量考核标准和业绩效益考核标准,有效地促进了京沪高铁基础管理和运输质量达标。
为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我们深化修程修制改革,充分发挥电务设备集中网管、安全监控等技术优势,增强电务设备在线监测监控能力,优化日常维修作业,推进电务设备集中检修;修订完善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道岔维修、巡视检查”作业指导书,并刚性要求干部职工严格落实,确保各项维修、整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在提升设备维护质量的基础上,济南铁路局电务处在济南西成立检修基地,配套完善科学适用的自动化、智能化检修工装、机具,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集中检修向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方向发展,提升设备源头质量。按照“京沪高铁生产生活一体化”的部署要求,济南铁路局按照“统一管界设置、统一生产计划、统一作业组织、统一防护体系、统一应急处置”的原则,制定了“五联合”工电联合作业模式,在京沪高铁各站区形成了“一家人、一锅饭、一盘棋、一条心”的生动局面。
实行生产一体化后,与2016年同期相比,仅济南电务段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天窗利用率就提高20%,京沪高铁管内全线提高15%。该段管内每月可节省专职防护员200余人次,日均劳动力增加约16%,将富余的劳动力投入到作业人员中,使得作业效率提高近25%,有效地保证了维修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工电结合部问题是制约电务设备质量的一个瓶颈。实施生产生活一体化,也有效突破了这个瓶颈,既治标又治本。
2017年上半年,济南局电务处在京沪高铁完成了116组道岔工电联整,重点对道岔尖轨翘头、密贴不良、顶贴间隙超标、道岔不方正、辊轮调整不当等问题进行了整治,对道岔缺口进行了季节性适应调整。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大大压缩了道岔机械故障的发生,2017年至今未发生道岔维修不良故障。
应急处置能力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实力证明。每月一次的应急演练提高了干部职工对防洪、道岔故障、雨雪天气、防灾系统报警等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路局、段、车间、工区四级应急处置体系和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对响应机制、部门责任、处置原则和具体流程等均作出了明确要求。
这其间的亮点,一是由济南铁路局自主开发完善的铁路应急指挥系统,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手段,推进应急调度指挥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二是各专业车间调度实现了合署办公,联合值班,故障信息资源共享,人员、机具、车辆等跨专业统筹配置,统一出动,使得应急处置更加科学规范、有序高效。
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是建设智慧高铁的不竭源泉
京沪高铁的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度高、维护管理标准高、设备质量要求高、专业协调要求高。这其中,电务设备是保障运输安全的关键技术装备,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列车高速、高密度运行的基本保证。
济南铁路局电务系统干部职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或引进若干新技术、新设备,用智慧促生产、以专业保安全。
——智能机具管理系统让工具管理更严谨。京沪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快,列车通过时会产生巨大吸力,如果工具、仪表、材料遗留在线路上,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在京沪高铁各工区配备了新型智能机具管理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工具、材料出入库登销记、终端扫码出库、变更作业地点手持终端扫码清点等功能。
——集中监测短信报警功能让隐患无所遁形。以“全方位监测、智能化判断、数据化管理”为方向,济南铁路局积极探索通信、信号设备检测监测技术的开发运用,开发了集中监测短信报警功能及道岔视频缺口短信报警功能,以科技手段预警预测,把隐患处理抢在故障前面。该设备运行以来,济南电务段日均收到设备短信报警十余条,将故障处置在发生之前。
——视频监控让现场作业阳光透明。为了加强对天窗修、施工现场作业的控制,济南通信段投入使用了4G视频系统,为每个现场工区配备了4G视频终端。现场作业人员执行天窗修、施工盯控任务时,实时上传现场照片及视频,段监测分析员在调度指挥中心实时检查,掌握现场作业及设备防护情况,有效地加强了现场作业的过程控制。为提高设备巡检质量,该段还配套开发了运用视频图像质量诊断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轮询检查各路视频图像信号,通过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对视频图像的质量诊断,大大提高了巡视工作效率。
——通信铁塔安全及干扰监测系统填补了铁塔监测空白。铁塔是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轨旁设备重要风险源之一。由济南通信段研发的该系统具备状态监视、告警处理、远程测量、性能监测、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对通信铁塔和气象环境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测。
——C3接口监测系统明显降低了C3无线超时及降级告警。由济南通信段研发的该系统通过对有关信令与用户数据的采集、存储与解析,实现对CTCS-3列控用户与GSM-R网络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统计与分析。
——应急指挥与学习系统让安全生产井然有序。每天下午,济南西高铁保养点的职工运用该系统,轮流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或是进行业务学习。管内电子图纸、应急图纸、应急预案、调度指挥程序等9个子模块,解决了职工生产中的难题。
与此同时,济南铁路局针对设备运行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采用技术革新、更换设备等措施抓好整改,根治了一些先天隐患和设备缺点。
我们把管内提速道岔621组沙尔特堡接点组全部更换为TS-1加强型接点组,并对管内134组道岔融雪装置进行了补强;将把CTC系统改造为双路数据传输,实现通道冗余功能,并将2M接口改为Fe接口,核心路由器和交换机增设光接口板,实现网络安全设备更新,提升系统运用稳定性;与厂家联合研制了应答器防击打装置,抵挡冰雪等外力的冲击,有效地解决了冬季冰雪天气应答器损坏的问题。
三、持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能力,是建设品质高铁的人才保障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配置合理、培训到位、具备独立的实作和应急处置能力、综合素质达标率100%”的部署要求,济南铁路局电务处全面抓好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建设,持续提升职工队伍的业务能力。
我们完善了高铁岗位人员准入制度,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大学生、技师等高素质人才配备到高铁岗位。目前,3个高铁信号车间135名干部职工中,专科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92.6%,技师、高级技师占职工总数的8.15%;2个通信车间77名干部职工中,专科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79.22%,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14.28%,这为提升高铁维护品质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我们建立了优胜劣汰的人员管理机制,在对高铁岗位人员进行考核时,严格标准、条件、程序,考核不合格人员按规定程序退出高铁岗位,形成了从普速到高速梯次递补、动态调整的新机制。2017年以来,已有6名职工因不适应高铁安全生产的需要,被调整到普速铁路岗位。
坚持“岗位必须、职工管用、实际见效”的原则,济南铁路局电务处对高铁现场信号工、通信工进行全面系统培训,以此提高职工标准化水平和发现问题、防控风险的能力。培训过程实施轨迹化管理,每次岗培成绩作为清算车间、工区及个人收入的主要指标之一,并纳入月度安全风险管理考核,严肃核定扣罚,激励职工学技练功的积极性。
济南电务段引进了铁道信号仿真模拟演练培训系统,利用三维仿真的形式,1∶1仿真现场主要信号设备以及站场和机械室内全景,同时对设备主要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完全仿真。电务段、通信段还为每个高铁车间搭建了练功台和实训基地,每周三下午进行集中培训授课。
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济南铁路局电务处组织职工培训不拘一格。我们聘请专家对高铁车间工程师、工区工长进行培训,再向职工滚雪球;抽调劳模先进、技术能手、兼职教师到施工现场培训职工。一系列“小而精、小而活”的流动课堂,有效地提高了职工实战演练和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关注职工的内心需求,给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升高铁发展的内动力。电务段、通信段均建立了“技术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发展机制,为职工打造多渠道的成长空间,目前已有30多名职工从高铁车间脱颖而出,走上技术管理岗位。
在此期间,济南铁路局电务系统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合力共为,以文化人,发动职工“自己家园自己建”,打造生态家园、智能家园、文化家园、技术家园,形成了“管理和畅、工作和谐、生活和洽、环境和美”的文化氛围,为济南铁路局“高铁儒行·和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目前,济南西、泰安、曲阜东、枣庄、滕州东5个站区实现了食堂标准化、宿舍公寓化、庭院生态化,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2017年以来,济南铁路局电务系统实现了设备故障率低于0.2件/百组换算道岔,电务设备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双达标、综合合格率100%的目标。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指引下,我们将继续以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电务设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主动作为,提升高铁运营品质。
(作者系济南铁路局电务处处长)
F530.6
B
1006-8279(2017)05-0064-03
〔责任编辑:孟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