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网络语言研究 开展有效舆情导控

2017-03-10刘晓燕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语言

刘晓燕,金 翔

(1.辽宁警察学院 公安信息系, 辽宁 大连 116036;2.大连知行中学, 辽宁 大连 116022)

加强网络语言研究 开展有效舆情导控

刘晓燕1,金 翔2

(1.辽宁警察学院 公安信息系, 辽宁 大连 116036;2.大连知行中学, 辽宁 大连 116022)

网络语言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形式。本文从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特点入手,通过对网络语言应用现状分析,网民应用网络语言的社会心理分析,探索利用网络语言开展有效网络舆情导控的方法,对现实公安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网络语言;舆情;监控;词汇库

网络作为语言的一个载体,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等不同于传统语言载体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形式和文化景观,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规范观直至整个语言观,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现阶段,公安舆情导控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网络语言的重要性,并积极地运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目前当务之急就是组织干警对网络语言的科学化理论知识进行普及、学习,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导控水平。

一、网络语言的主要形式

网络语言主要使用在网络环境,由于网络的特点,网络语言与其他场合出现的语言文字相比有所不同。网络语言文字表现的内容大体分为:网络新闻,网页提示,网络广告,网络文学,论坛、博客、微博及聊天类网络版块,电子邮件等。这些表现形式由于用途和受众不同,在形式表现上就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形式一:网络新闻标题长短相当,概括性强。形式二:网页提示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形式三:网上广告图、文、动画配合使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诱惑力、煽动力。形式四:网络文学涉及了大量的网络语言和符号,部分面向青少年的网络文学作品中甚至使用了难以理解的火星文。形式五:论坛、博客、微博及聊天类网络版块“圈子”色彩较为浓厚,网络语言应用的个体性、游戏性突出。形式六:电子邮件类传输迅速,文体自由,表述简单、直白,但缺乏传统书信所表现的文化内涵。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以网络为载体,因其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等特点,网络语言也就拥有了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

(一)创新性

宽松的、开放的网络环境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无比自由的开放虚拟空间,尽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社区的发展,网络的虚拟性正在以人们所不确知的速度渐渐与现实社会融合,微博、微信、博客的广泛应用,日益打开了网络虚拟身份的神秘面纱,但网络仍给使用者带来了无所不在的便利。在这里,使用者因为不需要顾及传统规范及伦理的“监督”与“评判”,语言应用中能够完全随心情、随喜好自由发挥,而接收方的认可、鼓励以及赞美,又会极大地刺激使用者去继续思考、继续创作,周而复始,使得使用者在天马行空间“妙手生花”,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在语言使用中非凡的创造力。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已有词汇的变异使用和新词汇的创造方面。“大虾”、“碉堡”属前者,而“伊妹儿”、“攒(cuan)贝”等则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进行了新词汇的创造。

(二)省时性,亦称经济性

在省时为主要目的应用中,语言使用者甚至以放弃准确性为代价提高交际效率。如缩写式的“GG”,“DD”,“GXGX(恭喜恭喜)”,“BF(boy friend男朋友)”,谐音式的“745”,“886”,“1314”(一生一世,相依相偎),“3KU(thank you谢谢你)”,“挽尊”(挽救(楼主)尊严)、“逆袭”(网络游戏常用语,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以及错字错用的“银”(人)、“斑竹”或是“斑主”等。

(三)生动形象性

从键盘着手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及符号达到娱乐视觉的效果,用以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模拟现实表情。这种符号不同于文字的书写,但可以表达明确的含义,因此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如表示微笑的“∧∧”,表示眼睛的“∶”等。

(四)诙谐性

这一特点使网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亦使网络由冷冷冰冰的文字堆砌化身为形形色色、鲜活有趣的假想舞台,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为使用者创造出了一出出精彩的舞台剧,其中有乐于助人的网上高手——大虾,有使人产生无限幻想的漂亮女孩——美眉,有让人愤怒的攻击帖——板砖,也有看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丑女——霉女。这些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平淡无奇的交流增加了魔力,让人充分感受到了网络交际的丰富多彩。

(五)口语化

在网络板块交际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文字,如“DIY”,“浮云”,“给力”,“伤不起”,“3166”,“虾米”(什么),“CUlater”、“亲”等,这些网络语言轻松、明快、朗朗上口,虽然出自双手,但看后如闻其声,赏心悦目,极具口语化。

(六)不规范性

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创造于网民,因此不具有规范的语言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语言角度讲,网络语言在丰富传统语言,扩大新词汇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义多词、错字连篇,交际障碍等。

(七)隐秘性

网民在网络中会期望一种不同于现实社会交际的陌生体验,即戏剧术语中所指的“间离效果”。通过非正常化的网络语言沟通交流,交际双方会体验到一种“只有我们才懂的”或是“我们是一路的”共享“秘密”的信息的新奇体验。这种“秘密”词汇随着使用的频率和范围逐渐扩大,渐渐形成规模,成为某个圈子(如游戏群体、学习群体、不法组织、特殊群体等)的“秘密联络语言”,起到了“黑话”或者“术语”的作用。它明确传递了收发双方是否具有某种“同质”的信息,使参与者感受到类似密码正确、暗语匹配等不一般的心理满足。

(八)时代性

近年来,由于某些敏感事件在网上引起网民热议,发帖、跟帖密集,从而引成了很多极具时代特点的网络舆情。在网络舆情触发、高涨、回应、波动、平息的生命周期中,由于网友的广泛应用,创作出很多代表某某事件的网络新名词,这些新词中部分随着事件的消亡逐渐淡出网民的视线,而其它的新词由于寓意深刻,感情色彩浓重,在网络随着网民的应用日益成熟,久而久之即变成了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意有所指的专用网络用语。如“表叔”一词的应用即来源于2012年8月26日的“表叔事件”。“打大老虎”一词则是来源于2013年公安部陆一零办公室主任下台,中央反腐打大老虎事件。

三、网络语言应用现状分析

据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9次报告)称,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95.1%。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3%,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网民对互联网应用的目的主要为信息获取,商务交易,交流沟通,网络娱乐。

调查发现,尽管中国网站数量已达482万,但网民经常访问且发帖频繁的网站却非常有限,包括各地的地域性网站(如:大连网民经常访问大连天健网、大连五四青年网、大连在线、娱网棋牌、海力网)以及特色网站(如:猫扑网、百度、淘宝、开心网、天涯、海天网论坛、58同城、购房者网站等)。可以说,这些活跃度极高的网站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原生态语言——网络语言得以应用的主要环境,这其中又以猫扑为首,该网站发明了许多网络词汇,是中国大陆地区网络词汇的发源地之一,对各地区网络语言的流行使用起到了带动、指导、助推等作用。

四、网络语言发展趋势

汉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增加,今后网络语言还会发生很多变化:其一,网络语言的流行将导致新词汇和新用法越来越多,人们接触和吸收消化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对网络语言的应用将继续保持跟随但不狂热的态势。其二,随着语音、视频通话方式的广泛应用,网络语言的输入方法、内容形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三,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活将继续产生影响,更多网络词汇会进入日常交际,甚至进入汉字的常用和基本词汇库。其四,随着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了解加深,立法规范网络语言将会逐步展开。网络语言的发展最终也会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构成的多元化趋势而逐渐得到规范。其五,社会问题的日益激化,会引发更多的网络舆情,随之而来的带有强烈时代特点的网络新兴词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网民的生活将会受到更多网络语言应用的冲击,网络语言将成为青少年沟通、交流的必用语言。其六,因特殊诉求以及非法组织的应用需求,网络语言的应用将随之复杂化、密码化。在网络语言的应用过程中,给网络舆情导控工作带来更多的阻碍,密码化将成为此类网络语言发展应用的大趋势。

五、网民应用网络语言的心理分析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具有特殊的结构,并受特定规律支配,具有群体的选择性以及社会性心理表达。网络语言也是语言,因此同样具有语言的特性。

网络语言在网民群体心理的社会性表达方面,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跟随或是从众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个体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强,然而人却越来越害怕孤独,这种孤独不仅体现在形单影只,茕茕孑立,更体现在思想的孤单,心灵的静寂。因此当新的事物出现,个体一定会先跟随大众去应用、去谈论,以体现其时尚的一面。其次,迎合且不甘人后心理。随着对网络语言的应用,网民会表现出一种不甘人后、跃跃欲试的积极态度。尤其是18-25岁的青年,他们喜欢尝试、乐于创作,敢于表现,抱着好玩、搞笑、我行的心态,极力在网友前表现自我,凸显个人“才华”。最后,隐匿自我的心理。在网络上,个体隐匿的心理也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个体利用虚假身份袒露自己的真实观点、想法,宣泄某些被压抑的情绪,以得到自己的心理安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不仅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更是对敌斗争的重要阵地以及争夺民心的重要战场,隐匿自我可以使敌方的人员具有更好的潜伏性和伪装性,从而占据斗争的主动性,这是极其危险的。

六、利用网络语言开展网络舆情导控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网络语言不仅对网民的日常生活娱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为政府、公安机关进行有效地网络舆情导控提供巨大的支持。下面,结合公安网络舆情导控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利用网络语言进行有效导控的看法和建议。

(一)完善舆情导控队伍

选择优秀的师资力量,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青舆情检测室、大众舆情监测室等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仔细的甄选,从中选出国内近年来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维稳大事件。结合其发生、发展、消亡期进行舆情监控和引导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并组织相关部门干警开展专业培训。通过教师的案例讲解、任务驱动,培养导控人员具有如下五种能力。其一,看帖文应用的网络语言,估计发帖人大概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等;其二,通过帖文可判断帖子陈述的事件真伪、发帖人的目的以及帖子是否有炒作痕迹;其三,看帖文确定下一步应该重点关注的群体以及可能引发事态扩大的可炒作热点;其四,根据帖文写出质量高,能够为研判提供支持的信息编报;其五,根据帖文发布的环境,受众的受教育情况,组织有针对性、内容契合度及可信度高的导控用语,开展有效导控。

(二)建立网络语言词汇库

广泛搜集各网络板块及即时通信工具中出现的网络词汇,进行分门别类的汇总整理,对网民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与惯用网语进行关联,建立有针对性地网络语言词汇库,进行全国范围的导控队伍的应用普及。对危险性大,倾向于“黑话”或是“暗语”等性质的网络语言要利用工具进行严密监控,关注相关词语在各大论坛出现的频率,做到对不良信息的及时封堵。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采集监控大数据

Internet上的“个性化信息服务(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PIS)”是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过于分散、内容过于复杂、数量过于庞大,用户无法快速得到自己最迫切需要的信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应用的关键在于通过挖掘、存储、共享和分析用户行为来学习用户兴趣偏好,以达到找出最适合用户的信息并向用户进行有效推送。通过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可以获取监控人员感兴趣的、有效数据,从而为工作的目标性推进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具体做法:第一步,通过对公开的新浪微博加关注、对微信的客户端应用进行功能拓展开发,实现对资料的采集;第二步,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控这一内部工作平台拓展对关注的内容的搜集力度,实现对关注对象、关注点的及时有效信息获取。

(四)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进一步研究

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究网络语言在公安实战工作中基于舆情导控以及危机传播等方面的可用性。通过理论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并服务实战。

[1]乔建华.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5-117.

[2]于兰祖.网络语言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J].滁州学院学报,2009,(06):16-18.

[3]仇晓琴.网络语言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新闻知识,2011,(1):63-66.

[4]吴太胜,陈业秀.网络语言及网民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9):171-174.

(责任编辑:于诗慧)

To Carry out Effective Public Opinion Control by Strengthening the Network Language

LIU Xiao-yan1,JIN Xiang2
(1. Department of Pol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Liaoning Police College 116036,China; 2. Dalian Zhixing Middle School,Dalian Liaoning 116022,China)

The network language is a new language form on a global scale. 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language and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atus of network language,anal 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appli cation b y using soci al an 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network language,explores the use of network language to carry out effective network public opini on con trol method,and has a st rong guiding sign ificance to the reali ty of police work.

network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supervisory control; database

D631.43

:A

:2096-0727(2017)03 -0069-04

2017-03-19

刘晓燕(1974-),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安全、信息技术应用。金 翔(1962-),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应用。

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2011—2012年度重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dlskzd201262)。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语言
语言是刀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消费舆情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舆情
舆情
舆情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