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漳州剪瓷雕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2017-03-10周宏斌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漳州装饰艺术

周宏斌, 涂 慷

论漳州剪瓷雕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周宏斌, 涂 慷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剪瓷雕是福建省漳州地区建筑特有的装饰技巧,是一种经过“剪”再“粘贴”的民间工艺。在漳州建筑的装饰表现中,有很多是利用剪瓷雕方式把动植物、人物、器物等塑造而来的。这种民间工艺,越是有地域性特色就越有价值。通过对剪瓷雕的艺术特色欣赏和了解,唤起民众对剪瓷雕这项民间工艺多一份关注,使剪瓷雕和其他民间美术一样,毫无愧色地成为我国现代的一宗珍贵的文化宝藏。

漳州剪瓷雕; 剪瓷雕艺术; 文化内涵; 艺术特色

在福建省的漳州地区经常可以看见许多屋顶飞檐都布满了丰富的雕塑,很多雕塑人物使用各种颜色的碎瓷片镶嵌构成。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在当地颇为流行,被称为“剪瓷雕”,也被称为“剪粘”、“嵌瓷”等。剪瓷雕工艺在当地的流行,与寺庙的广设密不可分。漳州地区大小寺庙林立,绝大部分包含有教化、娱乐、祈福与心灵寄托的功能,因此绝大部分的信仰者都愿意以最虔诚的奉献、最昂贵的材料,聘请最有名的匠师付出心血,全力以赴完成庙宇建筑。剪瓷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色。这些庙宇装饰屋顶的题材,多是深受民间喜爱的吉祥图案,或取自古代神话、历史演义传说的人物故事,使庙宇屋顶处处蕴藏着历史文化的智慧。

漳州地区运用剪瓷雕进行建筑装饰影响也颇大。个别专家、学者曾在报刊撰文:“漳州剪瓷雕在国内是独创,在全世界是首创”,或称为“独一无二”。台湾艺术大学研究剪瓷雕的专家曾详尽介绍漳泉地区的剪瓷雕艺匠柯训、洪坤福等一批人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赴台北塑制剪瓷雕,风格与漳泉地区相近。宋室南迁之后,众多民间艺人从浙江经福建移民海外,同当地艺人结合创造出更为完美的艺术魅力和超越前人的技术,使得剪瓷雕技艺有了更大的发展与提高,已受到我国美术史论家的肯定和赞誉。

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过去,原有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受到了现代文化的限制,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思想和现代文化存在偏差[1]。剪瓷雕作为漳州地区建筑中特有的装饰,华丽的样式除了代表一间庙的门面和气派外,也是当地民众追求富裕的一种表征。只是,剪瓷雕艺术从兴起、蓬勃发展到没落,是如此的快速和沉静,很多人都还来不及认识它,就即将陨落。有鉴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剪瓷雕艺术的欣赏与了解,唤起民众对剪瓷雕这项民间工艺多一份关注,使剪瓷雕和其他民间美术一样,毫无愧色地成为我国现代的一宗珍贵的文化宝藏。

一、民间性的艺术基础

“剪瓷雕”是漳州地区建筑特有的装饰技巧,其他地区较为罕见。就从字面上来说,剪瓷雕是经过“剪”再“粘贴”的东西。漳州地区庙宇的装饰工艺之中,有众多是利用剪瓷雕方式把动植物、人物、器物等塑造而来的。

剪瓷雕是以灰塑为基础,以釉彩瓷片进行粘贴构成物象的综合手工艺术品,表现手法有平粘、浮粘和圆粘(立体粘)等。首先,要将钢筋、铁丝等暗藏在胎体内作为骨架,塑出所需要物体的雏形。由于骨架的稳固程度直接关系到剪瓷雕最后的质量,古时一般要专门请铁匠来制作。其次,要用贝灰(用海边的贝壳经过烧制砚磨成的灰)掺入河沙、红土、稻草,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再调以红糖或糯米汁,制成“麻糬灰”,将之塑成胎体。最后,等坯胎干透后,将预先剪修好的瓷片一片片内粘贴在所需塑造的坯胎上[2]104。题材以表现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和动物花鸟、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像这种表现立体但又像贴马赛克式的剪粘艺术,就成为漳州屋顶特有的民间工艺,且多属于即兴之作。

漳州地区雨水多,台风也多,屋脊屋门的华丽彩绘灰塑经风吹雨打也慢慢褪色了,几十年后也就只剩下剥蚀的灰塑。漳州的平和窑、华安窑等地向来盛产陶瓷,古代聪明的建筑艺人发现,用陶瓷碎片粘贴于灰塑之上,用彩色碎瓷片平粘小花卉代替彩绘,五彩缤纷,晶莹光润,效果更好,上了釉的彩色瓷片也永不褪色。漳州附近的瓷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剪瓷雕工艺便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剪瓷雕名师。

初期时,只是利用碎陶瓷片在屋脊上镶嵌成简单的花卉、龙凤图样,到了清代,工艺技术进步,匠师与陶瓷厂合作,研发新材料,专门烧制低温瓷碗,彩以各种色釉,以供剪瓷雕使用。因此发展出平贴、浮雕、立体的人物、花鸟、虫鱼、博谷等丰富的图样,装饰在庙宇、祠堂、亭台、楼台和民宅的屋脊、屋檐、门楼、照壁上。也因为剪瓷雕必须结合塑、捏、粘及色彩搭配等技巧与巧思,所以说从事剪瓷雕制作的师傅,必须要有诗、书、画等的国学素养。

可以说,漳州剪瓷雕的生命力,来自它广泛的民间性。

二、祈福性的艺术题材

剪瓷雕与乡风民俗密切相关,喜欢选择祈求福禄、吉祥平安为主题。常见的题材多半出自民间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匠师所做的剪粘题材内容相当丰富且多元,有流传千古的史事故事,有脍炙人口的稗官野史,也有民间相当熟悉的章回小说、佛教故事、传奇、掌故、地方戏曲等等。而这些被取材的故事,在历史、社会伦理、道德教化、文化意识上,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依剪瓷雕的题材分类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吉祥寓意故事等三大项。

(一)历史故事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每一朝代皆有许多的历史故事流传。这些故事是充满着传统固有文化精髓的内涵,有前人行事之借镜,有足以流传千古的典范,更有无数发人省思的事例。

例如:“大禹治水”,指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爱民行为,是众所皆知的大爱行为。“商汤聘伊尹”,乃指安邦镇国之才不被埋没,奉劝世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必能功成名就。“苏武牧羊”指苏武能坚定心志,忍辱负重,终能平安持节还乡,告知对事需有原则,不畏强权,拒绝一切诱惑,就会成功。剪瓷雕故事中历史故事的部分所占比例较少,即使如此,每一个故事皆有相当意涵存在,能引人效尤。

(二)民间传说故事

流传于民间的各种形形色色、引人入胜的故事,都是大家熟悉的,其中不乏具有深刻意涵的情节。剪瓷雕师傅从中取材,足见这些民间流传故事对大众影响之深远。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两汉演义、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西游记、八仙故事、神仙传、搜神记等。

中国古代许多受欢迎的故事会被制成戏曲故事来娱乐大众,进而使故事内容更为大众所接受。所以剪粘以戏曲名或其中情节来当成故事,是相当正常的。这些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人物的忠良、情节的走向、好坏的结果,从大人到小孩,都相当明了。当然,戏曲丰富的情节,能使剪粘故事取材来源不虞匮乏且能因地区差异性文化,而适时更改故事名称。

(三)吉祥寓意故事

纳福、受禄、长寿,是人一生当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每当到庙宇求神拜佛,恐怕所许的愿望仍免不是福禄寿这些祈求。所以在寺庙剪粘装饰艺术上自然就免不了符合这些吉祥寓意的创作品,最明显的就是庙宇屋顶上福、禄、寿三仙了。

漳州剪瓷雕在屋脊装饰中丰富的内容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那些装饰在寺庙屋顶一幅幅剪瓷雕作品,宛如是一张张精致有生命力的图画,述说着许多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及脍炙人口的传奇、戏曲故事,所以剪瓷雕作品可以说是漳州地区屋脊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装饰性的艺术语言

剪瓷雕技艺注重精工细作并强调欣赏艺术价值,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动物花卉丰满逼真,做工精致细巧。而且用料讲究色彩鲜艳,不易脱落,虽经历了岁月沧桑,其釉彩丝毫不褪色,色泽依旧。

对漳州屋顶上剪瓷雕工艺的欣赏,可以归纳出的装饰性艺术语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思大胆

漳州剪瓷雕从外观上看,善于运用点、线、面,层次的重叠、错落与照应去创作程式和秩序,给人一种既是美的形式又是生动形象的感受。它所表现的形态或根据自然生活现实,或根据神话和民俗传说,且注入主观的联想和感情。但这种主观并非来自先验的理念,而是来自农村人们丰富的生活实践。所以,虽然主观地进行着无羁的大胆的构思,甚至达到荒诞不经的程度,却能使人们喜闻乐见。如真正难的是做人物。剪瓷雕人物大都来自戏曲,要学构图,还要了解人物典故,琢磨人物形态,像漳州东山关帝庙太子亭背面的瓷雕有一百多个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好臣贼子,人物形象各有其独自特点,达到了以不似之似为真似的艺术效果,并在物象的再组合中,获得了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瓷雕应有的装饰性效果。

剪瓷雕作品依曲强直,夸张形态美的部分,将实体变为几何形态体,分别布局在剪瓷雕的上、中、下方的中间,然后小方块、菱块组成直线、折线,左右装饰对称,纵向排列。这就形成了被剪瓷雕特定的外边线所限的空间里,以均齐和平衡形式作基本结构的完整填充式的适合构图。这种构图使其客体、主体与空间互相渗错,形成节奏和韵律,构成动感较强的形式美。这种构成方式完全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传统的哲理与感性的结合,艺术和技巧的结合,是遵循着艺术的规律大胆构思的结果。

(二)造型浪漫

漳州很多剪瓷雕艺术,在祠堂、寺庙屋脊正面的作品,多以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等为题材,线条粗犷有力,构图气势雄伟,色彩晶莹绚丽,以大动态、大效果取胜;装饰在脊头、屋角、檐下的剪瓷雕,多以戏曲人物故事表现;装饰于墙壁的剪瓷雕则采取龙虎、鸟兽题材;照壁上的剪瓷雕,最常见的当推麒麟或象、仙鹤、梅花鹿。室内装饰剪瓷雕是挂屏和立体摆件出现。这种特殊的装饰艺术形式,它与木雕、石雕、墙雕、墙画、灰塑等的结合,构成丰富瑰丽,精工艺巧的漳州建筑的装饰特色和整体的装饰艺术效果。

以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的剪瓷雕为例,该庙宇剪瓷雕最为精彩部分当数前殿第一层屋脊堵上的诸位天神及其坐骑之组雕。这一组剪瓷雕约有30个人物,在庙宇正面直入眼帘。此组剪瓷雕为天上诸神,大多身骑瑞兽,手执武器或去物。人物的形态各异,其坐骑或腾、或惊、或走、或起、或止,千变万化[3]16。白礁慈济宫的剪瓷雕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手法大气、简练而又不失细致,对于瓷片的形状大小都极为讲究,特别各个关节处的形体过渡都是经过一钳子一钳子细细地剪出。人物及坐骑的动态感十分强烈,有如满壁生风。民同艺人技超艺绝、刀法娴熟,对于材料和造型的把控可谓得心应手,有非凡的塑造能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三)色彩热闹

剪瓷雕中的色彩同其它民间美术品一样有它独自的特点,即“抢眼”、“热闹”、“舒服”。漳州地区的农村处处山清水秀,风光明媚,人们生活在一片绿色的海排里,所以绿色给人们以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山中的红花与绿叶形成强烈的对比,在阳光照射下,红光夺目、抬眼,这万绿丛中一点红,打破了单一和平静,常常使人兴奋、激动和喜悦。因而,在本地乡风民俗中,大红大绿被象征着生命、活动、健康、热情、活泼和希望,给人们以热烈喜庆和吉祥感。

漳州剪瓷雕民间艺人擅长铺设大片对比色为基调,安排相适合的邻近色作陪衬,也配以同类的深、浅色层,既可达到装饰目的,又加强了烘托。为使色调鲜艳明朗,断然使用两相抵消之色,并按造型需要,多在某些色块衔接处,介入黑、白、金、银等极度色块。通过这种协调手法,保持画面“大片对比,细部调和”的总体色彩关系,取得异常鲜艳、凝丽的色效。正是由于手法的变化多样,漳州剪瓷雕才有了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和赞誉。

四、地方性的艺术风格

漳州剪瓷雕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地方性和传统性。如东山关帝庙、诏安武庙等的剪瓷雕艺术丰满华丽,对比强烈,形态清新浪漫、粗犷豪放,更具有闽南文化多变、善变的特色。剪瓷雕作为一门独特的建筑艺术,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项凝聚了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的创造性活动。民间艺人运用简练的艺术言语所创造的率真、鲜活的人物形象,完美地体现了民间美术质朴的艺术思想[4]。

将漳州剪瓷雕的代表作与广东潮汕的作全面比较,不难看出漳州地区的制作工艺更精细,技法更复杂,图案造型更严谨,布局更繁盛,给人一种高贵、庄重的华丽感。相比之下,漳州剪瓷雕的传统特点、闽文化遗容更浓,更显示出具有乡土民情的情趣:一种天然的稚拙、质朴和浪漫的审美品格的优势。综观屋脊绚丽缤纷的漳州剪瓷雕,虽然它的作者并没有被加上大师或能手的称号,也许说不出一套系统的理论,但从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生活信心。他们把大自然与自己融为一体,一件一塑都浸透着他们的智慧和热情。

闽南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奇葩”,深深地扎根于闽南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中。漳州剪瓷雕艺术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增强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5]207。

明末清初,福建人渡海移居台湾,闽南传统的剪粘艺术伴随家族制度在台湾的重建而逐步呈现一体化,包括它们的用途、造型、装饰乃至艺术风格等[6]。台湾的先住民大多是大陆沿海地区的移民,他们不仅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技艺带到了台湾,而且结合台湾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的特有材料,发展出了台湾手工艺所特有的形态——台湾的交趾陶,对当地庙宇或传统建筑中的装饰产生了巨大影响。

时至今日,人类日益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彼此协调,关注人类不同的精神取向,关注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生存现象[7]。经过对漳州地区百年以上寺庙的剪瓷雕全面普查后,这些精致典雅的作品因寺庙管理得当而令人赞叹不已,但部分作品因管理不当而损坏也令人摇头叹息。当然暴露在屋顶或户外的剪瓷雕因风吹日晒雨淋而损坏是必然的事,但是后续的维修却往往粗糙到面目全非,原有作品的精神完全不见,却出现非常突兀的画面,让人看得啼笑皆非。传统的剪瓷雕技法已经逐渐没落了,光靠民间这种自发性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传统技艺的向下扎根是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可以规划一系列的剪瓷雕技艺挽救计划,聘请还在世的剪瓷雕工艺匠师授课。将工艺匠师创作的过程拍成纪录片,并举办世界级的剪瓷雕作品比赛,将得奖作品装饰在地方庙宇上,使剪瓷雕成为艺术品,让大家观摩学习,从而使属于世界独一无二的剪瓷雕技艺能继续流传,进而发扬光大。

[1]张祥一,张晓松,冀同敏.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设计构思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6(10):20.

[2]蓝达文.闽南民间美术撷英[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3]黄忠杰.剪粘[M].厦门:海风出版社,2012.

[4]黄忠杰.台湾传统剪瓷雕艺术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8.

[5]朱家骏,宋光宇.闽南音乐与工艺美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6]黄忠杰.闽台传统剪粘工艺特点简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8.

[7]刘青.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7(1):103.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Zhangzhou Porcelain Carving

ZHOU Hong-bin, TU Kang
(Academy of Fine Arts,Jimei University,Xiamen,Fujian 361021)

Porcelain carving is a unique building technique in Zhangzhou area of Fujian province.It is a kind of decorative techniques with the“scissors”and“paste”.In the decorativ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in Zhangzhou,there are many ways to use porcelain carving figures,animals and plants,and other artifacts shape.The mo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lk art has,the more valuable it has.This paper aims to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and concern to this folk craft.Thus,the porcelain carving can become a modern precious cultural treasure in China.

Zhangzhou porcelain carving porcelain; carving art; cultural connotation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G127

A

1671-9743(2017) 09-0101-03

2017-06-20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项目“漳州剪瓷雕手工艺形态的文化价值研究”(J A S160270)。

周宏斌,1978年生,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和民间艺术;

涂 慷,1971年生,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闽台民间艺术。

猜你喜欢

漳州装饰艺术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纸的艺术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艺术而生
DIY节日装饰家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