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2017-03-10张媛
张 媛
生态文明视域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张 媛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从原始文明至今持续改善和发展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发展物质文明和深刻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果。东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域环境,赋予其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生态文明。然而在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的很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经济发展遭遇断崖式下跌,生态系统面临严重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东北地区经济困境和生态失衡的有效途径。推进生态文明视域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是大势所驱,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马克思有关自然和人类社会有机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应当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多重关系,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生活多重领域的有机整体。〔1〕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当人类社会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了这种规律,将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改造的范围内,于是形成了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新高度,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列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事实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阐释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生态文明进化史。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人类就在努力实现着自身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1.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
正如马克思笔下的人类社会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人类文明也依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至今为止,人类已经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正在迈向生态文明。
原始文明。原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受限,人类的全部活动都依赖于自然,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全部生活资料。此阶段的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神秘的。人类被动地尊敬自然、崇拜自然,受自然的约束,完全处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自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这一阶段的人类逐渐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不再依赖于自然界的直接供给,而是通过对生产生活工具的简单加工和改造来满足自己的一定需求,它标志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由于物质手段的匮乏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受限,人类既利用自然又敬畏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人与自然初级和谐状态。
工业文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第二次重大转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创造了空前灿烂辉煌的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工业文明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转变,科学技术开创了人化自然的里程碑,自然对人不再是异己的神秘力量,而是逐渐被人类征服和驾驭。然而,物质文明与科技文明的创造却是以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为代价的,造成当前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甚至一系列自然灾害频繁出现。
生态文明。随着自然界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过度从自然界索取的行为遭到了“报复”,人类认识到有必要转变对待自然的态度,不能只发挥能动性的一面,还要发挥受动性的一面,历史的发展呼唤着新的文明形态的到来。生态文明阶段的过渡正适应了当前人类与自然需要协调发展的关系和社会文明发展潮流。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很多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然成了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一定要充分了解自然、敬畏自然,因为自然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的身躯、甚至骨肉都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像爱惜我们的身躯和骨肉一样珍惜和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人类迈向生态文明奠定了良好根基。
2.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
从广义的视角看,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从原始文明至今持续改善和发展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发展物质文明和深刻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不断提升的和谐程度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的增强,它包含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部关系和全部内容。从狭隘的视角看,生态文明是贯穿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系统文明形式,注重人类在协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3.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从工业文明即将迈向的新的文明阶段,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的特征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体性。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不可能成立了。〔2〕在这里,恩格斯强调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另外,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自然界的不同物种有着各自的生灭规律,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当每一个物种发生变化或者遭到破坏时,其他物种都会随之受到影响。
自律性。人类作为从自然界进化而来的高级生命形态,当人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大自然的同时,人也成为了在与自然关系中产生矛盾的主要方面,自然界需要人类以自身的智慧领悟自然,从而爱护自然、尊敬自然。如果说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阶段是人类从认识自然到适应自然的过程,那么生态文明阶段则是人类不断反省自己对待自然的方式,并不断协调与改善与自然的关系、修复和完善生态系统的过程。人类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人类不会是自然的主人,也不会是自然的奴隶,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基于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发展的可持续性旨在从根源上扭转生态系统恶化趋势,使经济增长模式向着有利于长远的方向发展,注重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方式,造福人类,造福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要适度,不能过于贪婪,并且索取后要回馈自然,以此来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达成一致的利益,尤其不能以牺牲他人以及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空间为代价,生态文明阶段中的可持续发展标志着人类的进化和理性。
伦理性。传统价值观认为,人是万物的主体,并且具有主观能动性,唯有人是有价值的,只可以对人讲道德,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受动的客体,只具有客观性,因此,是没有价值的,可以不对其讲道德。从当今来看,人类有必要转变传统价值观,源于地球不只属于人类,还属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从生态文明伦理观的视角看,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人,只是组成自然界中众多物种中的一种。自然可以不依赖于人类存在,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却离不开自然,所以人类要尊重自然,承认自然的主体性、权利和道德价值。唯有人类将道德义务延伸到自然界,人类才会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才更加符合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
二、东北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作出重要贡献的东北地区,曾在建国前期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多年以来,受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不但经济发展质量持续下滑,生态系统也正在经历着严重衰退,甚至有专家认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已经濒临临界状态。
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为此,中共中央于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振兴的口号喊了多年,虽然在工业污染控制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时至今日并无多大起色。而且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形势恶化,经济增速几乎震惊全国,如何振兴东北经济再次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产业结构失衡,经济结构单一,重工业比例太重,成为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症结,不仅说明东北地区已经生态严重失衡,并且阻碍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此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急剧下滑,财政收支、GDP、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指标均呈断崖式回落,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东北三省GDP总量为5.9万亿元,与2014年相比,仅增长1%,在全国GDP比重中下降了8.7%。工业增长速度也迅速下滑,201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工业增加负值分别增长12.7%、5.3%、0.4%。工业领域通货紧缩,财政收入大幅减少。2014年,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的经济均未达到预期增长目标,辽宁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不断向后,2014年排名第7,2015年排名第10,2016年排名第14,经济全国倒数第一,成为中国GDP呈负增长的唯一省份。
近年来持续出现的空气质量严重污染也对东北地区的经济造成了直接影响。据亚行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以疾病成本估算约为GDP的1.2%。重度消耗、重度污染、过度排放、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雾霾的直接诱因;每年因水污染、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数千亿元。使得本已蹒跚而行的东北地区经济雪上加霜。
2.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森林资源开发过度,耕地开发饱和。由于东北地区森林采伐业发达,木材产量占全国近五分之一,黑龙江省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建国以来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多达十多亿立方米。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大幅减少,可采伐森林资源严重枯竭,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覆盖率逐年下降,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主要林区的森林资源剧减,曾经的原始森林因为遭到过多干扰,已经成为次生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林区的林木就曾以年均1.1亿立方米的速度逐年减少。盲目垦荒、不合理开发等因素造成土地荒漠化日趋加剧,过度放牧使耕地沙化、退化、盐酸化,耕地面积加大以及饱和使得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毫不夸张地说,东北曾经肥沃的黑土地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侵蚀。
水资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东北地区的辽河、松花江流域以及部分湖泊和水库的水质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污染程度。辽宁省的资料表明,浑河流经抚顺、沈阳两市后,水质由Ⅱ类恶化到超Ⅴ类;太子河流经本溪、鞍山两市后,水质由Ⅳ类恶化到超Ⅴ类,大凌河流经朝阳、锦州后,水质也由Ⅱ类恶化到Ⅴ类,且多项指标超过Ⅴ类水质标准。〔3〕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饮用水源质量,河流两岸的地下水、河流周边的土壤以及附近海域也遭到污染。早在2003年,辽河流域的近海海域均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包括活性磷酸盐、铅、汞、石油;渤海海域水体严重被破坏,可持续利用功能大大减弱,2015年渤海甚至出现了海底沙漠,几乎成为“死海”。
污水处理不当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土壤和湖泊,甚至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东北地区的很多企业违法排放污水,不能正常实施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污染防治措施,辽宁省有一半的重点污染源无法达到标准排放量,甚至直接排入河流。在工业污染防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严峻。
东北地区空气质量持续下降,重度雾霾天气增多。东北地区以TSP和降尘为主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沈阳、哈尔滨、鞍山、抚顺等城市TSP仅达Ⅲ级或超Ⅲ级标准。东北地区以煤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近期恐难改变,因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工业粉尘造成的大气污染仍很严重。〔4〕自2013年10月下旬,东北地区许多城市受供暖期排污量增加以及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极值,甚至突破1000,雾霾值一度“爆表”。时至今日,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每年仍然会遭受大范围重度雾霾袭击。2015年11月6日,在全国338个城市中,10个城市出现空气质量重度及以上污染,均位于东北地区,哈尔滨污染最为严重,首要污染物为PM2.5,日均值浓度为392微克/立方米;11月7日增至18个,11月8日增至21个,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铁岭、辽阳、盘锦、营口;吉林省的长春、四平、白城、松原;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大庆,这15个城市均为严重污染,11月9日,长春市空气质量污染最为严重,PM2.5小时浓度甚至达到了860微克/毫升。高强度资源能源的消耗,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机动车排放没有按严格的标准执行,城市缺乏绿化,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分析
传统发展模式引发生态环境恶化。东北曾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领头羊”。由于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企业大量排放废弃物、污染物,严重的工业污染使东北地区的生态功能严重衰退。高耗能产业作为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发展质量较低,一系列生态问题随之而起。尤其是在向工业化和城镇化升级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过去被忽视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进程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必经的发展阶段。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本国还是世界都占据半壁江山。从标准意义来看,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才正式步入满足市场需求目的的工业化阶段,一些重污染行业正处于繁荣发展时期。工农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处于激烈的对峙状态。东北地区长期以来遗留下来的传统发展模式与资源开发和利用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度索取,严重影响东北地区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传统产业结构转变困难。东北地区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出薄弱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基于东北地区自身工业优势和发展基础,东北地区在“十三五”规划中,仍会以高端制造业和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重型工业为主要发展目标。生态环境仍面临较大压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就是工业化仍处于初期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在东北的第二产业中,黑龙江省高达80%,其中能源工业所占比重达到了54%,十年前甚至占到了72.9%;吉林省长春市的汽车制造业占到工业产值的60%;辽宁省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占重工业比重超过70%。尽管东北地区肩负着沉重的体制包袱和结构惯性,却仍没有放弃调整的努力。难以转变的传统产业结构仍然是生态文明面临的严峻课题。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振兴东北经济的主要路径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而且是遏制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生态文明不仅是指外部生态环境良好,也应该是建立在经济繁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为此,针对当前东北地区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围绕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打造绿水青山的同时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努力实现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的,但是生态文明的发展也不是放弃工业化,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的矛盾关系,相反,生态文明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物质是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支持,建设生态文明无从谈起;经济发展也需要生态文明的支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舒适的发展空间。要想使生态环境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承载更多的发展需求、目标和机会,需要不断提升生态质量,扩大环境容量,努力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科技的进步、财富的生产,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在根本要求上是一致的,具有内在统一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践,在于我们能否以及怎样实现两者的契合。〔5〕
传统的工业文明曾经给东北地区带来了财富的增长,然而过度消耗的自然资源已经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如果无法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正,陷入困境的经济局面则无法破解。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代价,必须考虑到人类的接受程度、自然界的接受程度,彻底摒弃只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我们的目标是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最终实现两者的双赢。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发展东北经济的重要基础
历史中的任何文明都是意识和行为的集合。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生态意识。所谓生态意识,就是通过对生态问题的理性自觉,达到对生态与人类发展关系的深刻领悟与把握,并由此形成人们对待生态的普遍观念与基本理念。〔6〕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在于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和观念,树立牢固的自然观、生态观、资源观。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减轻东北地区资源环境肩负的巨大压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正确处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根基。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教育,强化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使群众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对自身生产生活的影响,推进生态理念的全民化和大众化,唤起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机良知”和“道德良知”,树立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参与意识。引导生态文明理念化作人们的自觉行动,使全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切实维护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权利,政府部门要完善群众管理、监督、投诉生态保护相关事宜的途径,充分保证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使群众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深刻感知自身的责任和利益,以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从而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从认识自然逐步到尊重自然,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态意识,营造一种使人全面发展的氛围,以此转移人类过度的物质欲望。
3.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是振兴东北经济的主旋律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是实现东北地区经济转型,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路径。从“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发,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绿色发展纳入生态安全领域,将生态安全放在与国家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注重从源头预防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及时保护、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将人类活动控制在不对自然构成威胁的范围内,给自然留下修整调养的空间。现代循环经济表现为安全、高效、节能,可以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摈弃东北地区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生产模式,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清洁生产。注重为民众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东北地区近年来遭遇的经济发展质量持续下滑带来的自然资源可持续供给压力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困境的客观需求高度契合,绿色可循环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途径。
绿色循环经济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再次利用废弃资源,以此使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既可为振兴东北带来经济效益,又可减少生态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是化解生态文明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矛盾的根本所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生态文明视域下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的主旋律。
4.完善生态文明政策制度是确保东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受早期工业发展的影响,东北地区一贯追求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此需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其落实到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之中。制定和完善节约资源能源的国家标准,严格限制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对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能源的不端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针对东北地区的生态特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制度。各级政府需要完善政绩考核制度,不能以GDP作为考核政绩的标准,而是把生态破坏、资源消耗等指标纳入政府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监督,通过政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同时,也要强化公众监督,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准确公布实时环境质量报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涉及公众权益或者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规划和项目,需要征求公民意见并最后公示于众,鼓励公众揭发、检举有违环境法律法规的不端行为。水是生命之源,应将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列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中。为了加快抑制水资源恶化趋势,国家需要加快制定保护主要河流和海洋的专项法律,完善保护协同机制、污染物排放量制度;为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以及食品安全,需要展开对城市、工业、乡村的污染源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辽河、松花江,防治、保护一并重视,注重控制微量有机污染物。
生态遭到破坏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的过度开发和改造。人既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政策制度的执行者。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人类真正以文明的方式对待自然,人需要重新反思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完善。政策制定的过程同时也是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人类必须检讨自身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爱护自然、敬畏自然,从而以完善的政策制度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1]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3]刘文新,张平宇,马延吉.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态势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生态环境,2007:(2):709-713.
[4]邓伟,张平宇,张柏.东北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71-375.
[5][英]巴克利,[英]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M].冯亚华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洪云钢.建设生态文明要强化生态意识[N].中国环境报,2013(2):2.
The R esear c h on the N ortheast Ec onom i c D e v elopment in Ec ologi c al Ci v ili z ation P erspe c ti v e Zhang Yu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formed as primitive civilization continuously improves and develops environment,which is the achievement of developing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profoundly.With Northeastern unique region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its own feature.However, in recent years, many cities are faced with resource depletion and economy suffers a lot.Ecosystem are faced with tough challeng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economic plight and ecologic imbalance in Northeast.And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in the northeast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general trend and must be carried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northeast,economic development
F2
A
1003-6547(2017) 09-0047-07
张媛,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白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