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宗元诗歌的“动物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017-03-10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柳宗元意象诗人

秦 秦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0)

柳宗元诗歌的“动物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秦 秦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0)

柳宗元传世的诗歌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动物意象”。动物作为他表达感情的重要载体,呈现出柳宗元内心深处踊身失势的感叹、缧囚万里的孤单和身处蛮荒的担忧。文章着重探讨了柳宗元诗歌“动物意象”的重要作用及其与诗人内心世界的紧密联系。

柳宗元;诗歌;动物意象;象征意义

一、种类繁多的“动物意象”

在古典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远古神话、诸子百家,还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都经常出现“动物”的描绘,作者常常利用“动物意象”来表情达意或抒发怀抱,可见“动物意象”早已成为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重要符号。而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的柳宗元也不免深受古典诗歌悠久传统的影响,柳宗元诗歌传世138题共164首,在64题(68首)中多处出现“动物意象”,种类多达一百多种,分为鸟类、鱼类、虫类等。具体到每一类,又有差异性,如鸟类分为鸟、雁、鹤、鹧鸪、九扈、白鹇、乌鸦、鹊等;鱼类分为鱼、鮰、鰌、魛等;虫类分为虫、螬、螟、蛑、窗蠹、蠛蠓、皿蟲等。另据笔者统计,具体出现的频次是:鸟类49次,鱼类13次,昆虫类10次,鸡、马、麋鹿、猿均为5次左右,另外,乌龟、狐、鼠、蜂、蚁、牛、虎、兔、野鹜、蜗、潜蝎、虺、獒、长蛟等,有较少次在诗中出现。

二、“动物意象”与诗人心理

柳宗元诗歌中“动物意象”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别繁杂,笔者在此力求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揭示这些意象所蕴含的诗人心理。

首先,柳诗中出现大量的动物意象与他坎坷的仕途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曾被贬永州十年,柳州四年。永州与柳州均为当时非常落后的地方,尤其是“文身之地”的柳州,瘴气横行,蛇鼠虫蚁随处可见。在这里,柳宗元有机会见到很多在中原难以见到的动物,同时远离了亲朋好友,没有琐事打扰的他也有机会接触这些动物。另外,贬臣的身份也逼得柳宗元无可奈何地要避免“直抒胸臆”的尴尬,因此只好借助隐喻或象征去抒发情感。

而“意象”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1](P233)常常被诗人赋予了或多或少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翻开柳宗元的诗集发现,柳诗中出现的鸟常是羽毛摧落之鸟,乌鸦是跂乌,鹰是笼鹰,鸿是羁鸿;鱼是惊鳞、纤鳞、穷鳞等,它们或受到惊吓,或孱弱细微,或困窘难捱;连昆虫在他笔下都成了蚕食庄稼的害虫,不为心系百姓的诗人所喜爱。黑格尔说:“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本身。”[2](P28)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3](P60)可以说,柳宗元在诗中便很好地将个人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其诗中的“动物”无一不著有诗人之色彩,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丰富了动物的感知功能,动物得以与人进行直接对话,不仅是叙述视角的创新,而且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4](P57-61)因此,深入解读柳诗中“动物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时代背景才显得尤为必要。

三、柳宗元诗歌中“动物”的象征意义

永贞元年(805),时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永州,开始了“存亡均寂寞,零落间惸鳏”(《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5](P1130)的艰辛十年。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宪宗下诏召柳宗元回京师,他于元和十年(815)奉诏启程。“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朗州竇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5](P1150)可是事情并非如柳宗元所愿,“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5](P1159)柳宗元旋即被贬往更为偏远的柳州,在那里走完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而由这十四年艰辛路途所带来的感叹、孤单和恐惧无一不体现在其诗歌作品中,此时,“动物”无疑成了了解诗人心绪的极好媒介。

(一)踊身失势的感叹

“少时陈力希公候,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冉溪》)[5](P1221)诗人曾在很多作品中利用“动物”抒发自己被贬后的悲凉感伤,如作于初贬时的《跂乌词》。[5](P1244-1245)

只看题目,跂乌就让我们感受到一只受伤的“弱者”的凄楚处境。这凄楚来自与群鸟的对比,它们刷毛伸翼的和乐与跂乌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而令尔疾。”从这里我们知道作者并非没有政治才干,只因遭人嫉妒才落得“饥啼走路旁,翘肖独足下丛薄”的下场。但这只跂乌并没有因为遇到挫折和阻力就丧失了前行的勇气和自己的追求。跂乌其实就是作者的自喻。现实生活中,怀着“少时陈力希公侯”的壮志,柳宗元是一位极有政治热情和才华的官员,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是其仕途辉煌期。“永贞革新”失败以后,作者被贬往永州,空怀济世之才和安民之心,这让柳宗元如何不感叹?

同样是诗人作于初贬之时的另外一首《笼鹰词》也在感叹自己的失势。[5](P1246)

《笼鹰词》开篇展现了一个宏阔的场景:凄风淅沥,天气恶劣,一只勇猛的苍鹰穿越云层,腾空直上。它忽而穿过云雾,划断虹霓,忽而如霹雳闪电,掠过平冈。它劈剪荆棘时羽翮发出砉然的声音,抓到狐兔后又急速腾空。其爪上挂着兽毛,嘴上残留着兽血,百鸟慑于它的威力纷纷逃窜。这时的苍鹰是一个十足的胜利者,威风八面。可是,炎风溽暑忽然至,昔日威风凛凛的雄鹰顷刻间便羽翼脱落,变得面目全非。别说昔日爪毛吻血,下攫狐兔,现在就连草中狸鼠都欺负它,“一夕十顾惊且伤”。作者在这里写了一只苍鹰的经历,其实何尝不是在写自己呢?

《跂乌词》和《笼鹰词》均为作者初贬时的作品,此时的诗人对未来也许还心存些许期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愿望变得越来越微茫,甚至消亡,从诗歌所体现出的象征意义中可以明确诗人情绪的变化。如《感遇二首》(其二)中:旭日照寒野,鸒斯起蒿莱。啁啾有余乐,飞舞西陵隈。迴风旦夕至,寒叶委陈荄。所棲不足恃,鹰隼纵横来。[5](P1256)

这首诗题目为《感遇》,应该是由某事触发内心情感所作,具体是什么事情触发了柳宗元心中对弱者处境的关心和忧虑,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此诗既作于作者被贬之后,因此,这首诗就不可能不带有作者自身境遇的影子。此时的寒鸦和鹰隼分别可以理解为已经失势的改革派如柳宗元和反对改革的顽固派。在这首诗中,已经很难再看到跂乌、笼鹰被伤和被困之前的那种傲气和霸气,也看不到作者在《跂乌词》和《笼鹰词》中所流露出的希望。从这首诗中流露出的不安与忧戚之感来看,柳宗元似乎已经接受并慢慢习惯了自己被贬的身份。但是习惯和接受现实并不等于释然,在其后的诗作中,通过其诗歌中写到的动物,常常能感受到这种失势情怀,如《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5](P1131)娄秀才,即娄图南,时寓居永州,后赴淮南入道。在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我们知道娄图南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其所为歌诗,传咏都中。通数经及群书。”[5](P655)尽管他很有才华,柳宗元在年少时已经知其文名,但是到头来也只是落得个“秀才”名分,而且漂泊永州,生活上“居无室宇,出无僮御”,[5]这使得同样势窘的柳宗元与其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柳宗元在首句即写道:“远弃甘幽独,谁言值故人。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麟。”在这里,铩羽是指羽毛摧落之鸟。穷麟,是指困窘之鱼。柳宗元以铩羽、穷麟自喻感叹自己的失势,对于仕途上的遭遇,他始终不能释怀。

(二)缧囚万里的孤单

柳宗元留给后人的作品中,“孤单寂寞”之感无处不在。在《答问》中柳宗元借“客”之口曾说过“独被罪辜,废斥伏匿。交游解散,羞与为戚,生平向慕,毁书灭迹。他人有恶,指诱增益;身居下流,为谤薮泽”[5](P432)的处境。身为贬客,身边的朋友都避而远之,朝中那些政敌也并未放弃对他的攻击,再加上贬所的荒凉偏远,柳宗元的身边除了刘禹锡、吴武陵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好友外,可以交心的人并不多。柳宗元的生活一下子安静了很多。他有时间种花念佛,逡巡山水,“守闲事服饵,採术东山阿”(《种术》),[5](P1226)“山花落悠户,中有忘机客”(《禅堂》),[5](P1235)“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南涧中题》)。可是柳宗元真能“守闲”,真能“忘机”吗?显然不是,孤单寂寞之感于他可谓是如影随形,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投射到他诗歌中的动物身上,哪怕是不经意时听到的几声鸟鸣都会让他生发出感慨仕途、思念故园之情。如其在《南涧中题》[5](P1192-1193)中描写自己在秋季独自一人去南涧游玩。此时的作者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种种不快,想让自己沉浸在游玩的乐趣中。可是这时候,作者听到“羁禽”的鸣叫,暂时忘却的种种现实又排山倒海般涌来。作者的内心生出了“去国”“失路”的伤感。综观全诗,“羁禽”(在外漂泊的鸟儿)是我们理解作者寂寞心情不可忽视的一笔。作者游赏南涧,听到响彻幽谷的鸟鸣声这很正常,但是作者何以断定这鸟就是一只在外漂泊、失群无伴的鸟呢?其实,“羁禽”就暗示了作者的孤单、寂寞的心情,即使听到了几声鸟叫,也会黯然神伤半天。

再看《入黄溪闻猿》:[5](P1215)“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猿声的不乏其人,如吴人陆玑曰:“猿,猕猴也。……其声嗷嗷而悲。”(《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北魏郦道元说:“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江水》)这表明,在古典诗歌发展的进程中,猿声逐渐暗含了愁苦悲伤之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歌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可谓是字字血,声声泪。这首诗中的猿,就像《南涧中题》里的“羁禽”一样,被作者情感化了,猿的叫声原本就让人感到悲凄,更何况是“哀猿”的鸣叫?但在这里,即使是哀猿的鸣叫又怎么样呢?对于一位已经伤心到极致的“孤臣”来说,也都是“虚作”。在这里,作者并未按照常理写猿声如何使人悲伤,而是写在听到猿声之前就已经泪尽,“孤臣”所亲历的苦楚远甚于闻哀猿之鸣所带来的。作者这样写,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更为强烈,作者如影随形的孤单之感也展露无遗。

和凄厉的猿声比起来,黄鹂的叫声则要悦耳得多。作者在《闻黄鹂》中,写到自己听到黄鹂的鸣叫,内心升起了深深的故园之思。“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远。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在这里,柳宗元称黄鹂鸟为“乡禽”,读来让人倍感柳宗元见到故乡远客的亲切和欣喜,但也让我们在这种亲切和欣喜之余感受到柳宗元内心的孤单寂寞。故乡永远是在外的游子心底最温暖的牵挂,岑参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但和“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柳宗元相比,至少岑参还可以“传语报平安”。而柳宗元除了亲人和几位好朋友外,生活中可以慰藉心灵的事物真的不多。并且亲人也渐渐离他而去,加之一同与他共赴“文身之地”的好朋友们,也因为“音讯阻隔”不能经常联系。所以,孤单寂寞一直是他贬谪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底色。

(三)身居蛮荒的恐惧

在唐朝,永州和柳州相较中原实属蛮荒之地,柳宗元在诗作中多次提到永州和柳州地区的生存环境和风土人情以及他身处这两个地方的切身感受。通过其诗歌中所提到的种种动物,我们可以真切地体味到柳宗元身居蛮荒的恐惧,如其在《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中写道:“海俗衣犹卉,山夷髻不鬟。泥沙潜虺蜮,榛莽斗豺獌。循省诚知惧,安排只自憪。食贫甘莽卤,被褐谢斓斒。”[5](P1130)

这首诗歌中除了提到永州地区迥异于中原的风俗民情,还特别提到“虺蜮”“豺獌”等动物。虺是一种毒蛇,蜮是传说中在水中能含沙射人的水怪,豺獌是指凶恶的狼,这些潜于泥沙和榛莽中的动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给人带来性命之忧,作者在诗歌中写到这些动物,表达了自己身居此地的恐惧心情。又如其《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5](P1111-1119)这是一首比较长的七律,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解读。第一部分是从开头到“紫殿启晨赮”,概述与张署入仕以来的经历及同为监察御史的情况;第二部分自“未竟迁乔乐”至“还睹正奇邪”,叙述张署初为郴州临武令以及迁为虔州、澧州刺史的经历和政绩;自“慕友惭连璧”至结尾为本诗的第三部分,是诗人自叙贬后的艰苦生活和忧愤心情。在诗歌第三部分,作者提到了很多动物:“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瘥”,“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岸芦翻毒蜃,蹊竹斗狂犘。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扠”,“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从诗歌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些动物有猿、狐、凶恶的鸟、豺群、野鹜、窗蠹、潜蝎、蚂蚁、屋鼠等,它们都与柳宗元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也可以直接感受到其生存环境的恶劣。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让人感到由衷地恐惧。

从柳宗元居柳州时的诗作中所提到的动物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作者身居异乡的恐惧心情。如其在《寄韦珩》中写道:“初拜柳州出东郊,道旁相送皆贤豪。回眸炫晃别群玉,独赴异域穿蓬蒿。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5](P1142)在这首诗中作者提到的动物并不多,但是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柳地的凶险。“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南方的气候多雨潮湿,尤其是草木非常茂盛的地方,多毒蛇。作者在这里选择了一个毒蛇盘结,形如葡萄的场景,让人读来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奇疮钉骨状如箭,鬼手脱命争纤毫。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搅腹戟与刀。”这样的痛苦感受,更加重了其恐惧的心情。柳宗元诗中的这些“动物”,让他感受不到丝毫的可爱和亲切,触目所见,只会让他产生思念故园和倍感恐惧的心情。

四、结论

总之,在柳宗元的话语体系中,“动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物,而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有关生命的思索以及生活的描写紧密结合,它们细腻地传达出了作者“宦臣羁思共凄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5](P1172)的人生感受。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内心深处踊身失势的感叹、缧囚万里的孤单和身处蛮荒的恐惧,不得不说,“动物意象”为我们深入了解诗人提供了中介和桥梁,对细致研究古典诗歌大有裨益。同时,柳宗元灵活洒脱地运用异彩纷呈、意义繁多的“动物意象”将内心隐蔽的体会描绘出来,拓宽了诗歌的阐释空间,刺激了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也增强了诗歌的深度,使其诗歌作品更加富有内涵,也为唐诗创作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个性风格,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极富艺术特色的魅力篇章。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王国维.吴洋.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4]李燕.论莫言小说中动物人格化的美学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5).

[5]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辑:张 庆

“AnimalImage”andSymbolicMeaninginLiuZongyuan’sPoems

QIN Qin

(The Third Middle School of Fuyang,Fuyang 236000,China)

There are rich “animal images”in Liu Zongyuan’s poems. Animals ar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him to express feelings. This reflects his anxiety of political failure,loneliness and uncertainty for his own situation in a wild place. The functions of the animal images and their connections with the poet’s emo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Liu Zongyuan;poems;the animal image;symbolic meaning

I207.22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0.019

2016-08-29

秦 秦(1989-),女,安徽阜阳人,中教二级,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1004—5856(2017)10—0082—04

猜你喜欢

柳宗元意象诗人
柳宗元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江雪
意象、形神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