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专题化”实践模式研究
2017-03-10孔勐
孔 勐
(合肥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专题化”实践模式研究
孔 勐
(合肥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毕业设计质量不佳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从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安排、选题与实施模式、指导方式、评审与答辩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模式的特点,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于的毕业设计“专题化”实践模式,旨在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专题化实践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的人才平台,着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面广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的高级电子工程技术人才[1-3]。在整个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中,毕业设计由于其体现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无疑成为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然而,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和调研发现:省内外各高校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引入大学生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加以约束[4],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拷贝论文进行简单的句型改变、段落重组来规避检测,使得毕业论文质量提高不显著;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同学通过网络购买相关毕业论文与实物来应付毕业。
1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1 传统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妥,导致学生在高就业压力下,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一般本科院校大都将毕业设计环节安排在大四下学期来完成,而该时间段正是用人单位的招聘和考研的高峰期, 大部分本科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于就业或考研, 甚至一些大学生将毕业论文看成是就业或考研过程中的一个包袱, 导致毕业生很少有精力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
1.2 传统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应用型高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采取约束性的选题方式,即由指导教师提供确定题目,再由本科生进行选题。有些导师将自己的学位论文或科研学术论文进行分解,以供本科生进行选题,由于学生对导师论文的内容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加之难度太大,要求过高,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大多数学生均无法完成相关题目,最终依靠导师提供数据和实验结果才得以勉强过关。有些选题过于简单,其完成难度甚至不及平常的课程设计。另外,选题“假大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显然,传统的选题方式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1.3 孤立、滞后的毕业设计实施模式,限制了多元化形式的发展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及就业体制的变化, 传统的毕业设计实施模式已略显滞后,已不能满足多元化课题的要求。传统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四下学期内必须完成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一刀切的将毕业设计与前期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孤立开来,并没有考虑前期学生参加见习、企业实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因素,让学生在大四下学期重新面临新的课题选择。对于前期参加学科竞赛、企业实习、创新项目的同学,传统模式做不到因材施教,而是死板的要求其默守陈规,打压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1.4 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师生比严重不足,影响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由于目前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数量大幅增长,导致师生比严重不足,有些院校某些专业的指导老师平均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才能完成相应教学任务。而且大多数指导教师同时还要承担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繁重的任务,加之传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时间上的集中性与周期性,严重影响了教师投入在毕业论文环节上的时间与精力,从而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5]。
综上所述,传统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体系已不能够适应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而导致该类学校整体毕业设计质量的严重下降,针对传统毕业设计环节的相关改革迫在眉睫。
2 毕业设计的“专题化”实践模式改革
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将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跨度进行扩展,提前至大二下学期启动,进行“专题化”的管理与运作,即将毕业设计环节一体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的专业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逐渐进入所选专题的领域(如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类专题,电路与系统类专题,信号处理类专题,自动控制类专题),做到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诸多平台,完善毕业设计多元化的选题模式,并根据各个选题的来源分类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实施模式,支撑选题的多元化发展;将项目团队管理方式引入其中,实行学生团长辅助导师管理,“以老带新,逐级传承”等方式,一方面减轻指导教师的指导压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针对所各类毕业论文的实施模式,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毕业设计评审与答辩制度。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2.1 时间安排及专题化运行机制改革
将毕业设计环节的启动时间扩展至第四学期开始,将其与专业教学体系相融和,形成一体化的毕业设计实施新模式,以解决传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该模式将整个毕业设计环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毕业设计准备阶段
该阶段,各个指导教师向学生公布各自的专题方向,进行师生互选,确定专题大类后,导师首先让学生熟悉该专题所涉及的学科竞赛、学术课题、产学研合作、实验实训等多个课题来源平台,初步明确其兴趣方向;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机制,强调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性,锻炼学生写作论文及格式排版的基本能力;经过前期准备工作,学生对所涉及专题有初步的认识,然后与导师进行探讨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并进行开题。
第二阶段(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毕业设计实施阶段
该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所确定的课题,开展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如掌握导师课题中的实验技能,投身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备战,进入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进行专业实践,自主完成整个课题的设计、制作、测试过程,凝练相关成果,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及专利,完成进展报告,开展中期答辩。
第三阶段(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完成阶段
针对前期的工作进行完善,优化,根据要求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并于第七学期完成首次的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第八学期,针对首次答辩及申请补答辩的同学组织二次答辩。
2.2 选题与实施模式改革
在选题方面,可根据学生兴趣或实习方向及将来可能从事工作领域的实际情况,采取选题多样化的形式,选题来源可包括导师科研课题、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企产学研合作、参与实习或实践工作取得的成果、自拟等;可以是学生在企业调研中遇到技术问题或直接来自于企业提出的技术问题; 可以是从教师科研课题中分离出来的小课题; 可以是从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中凝练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与本专业相关的兴趣课题等等。各种形式的选题均来源于实际,形成多元化的选题模式,满足学生各种实际情况的需求。
在实施模式方面,由于各个题目来源各不相同,相应课题的实施模式就该有所差别,如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应从开题源头注重对其科研素质的培养,锻炼其科技文献检索、创新点提炼、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指导学生逐步迈进科研之门。对于参加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的同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其从所取得的成果凝练创新点,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对于参与校企产学研合作及已经签订就业合同的学生,鼓励学生以在企业参与的实际技术课题为毕业设计选题,学校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联合指导,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6]。总之,毕业设计工作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采用合适的个性化实施,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毕业设计制作的实际效果。
2.3 指导方式改革
采用学生团队合作的指导方式,按照类别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实行学生团长负责,以老带新,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完成专题而努力。这种团队式的设计制作,不仅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导师的指导压力。
2.4 评审与答辩制度改革
为适应本体系中的毕业实施模式,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完成情况进行分段评价,并根据学生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激励,如在以主要完成人在三类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奖项、获批专利的学生,可直接免于答辩,直接认定毕业设计优秀等级;在答辩时间上进行灵活性操作,可由学生根据课题完成情况提前申请答辩,将常规毕业设计答辩时间放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对于首次答辩未通过及申请缓期答辩的同学,于大四下学期进行补答辩,以避免与学生就业高峰与考研时间相冲突。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传统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实践模式,即将毕业设计环节全程化的融入到学生的专业体系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专题式,一体化的毕业设计环节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强化工程意识,切实的提高其自主创新、团队合作的综合素质,为提升毕业设计质量,落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有效途径。
[1] 郝波,尹常永,田景贺.基于行业背景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8(2):256-258.
[2] 李瑜煜.复合型材料电子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 24(6):105-106.
[3] 胡晓,秦剑,刘长红.面向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 电子技术, 2010,47(7).
[4] 陈卓,杜学元,卜东东.论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文献监测系统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 31(4): 41-42.
[5] 梁小红.应用型高校毕业论文改革——基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毕业专题制作的借鉴[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10):115-119.
[6] 韩振芳,土丽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体制改革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7(4):109-111.
Research on "Specialization" Practice Mode of Graduation Projects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KONG Meng
(Schoolof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t present, graduation projects from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is usually completed in poor quality, which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and its reasons are carefully analyzed, and a "specialization" practice mod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s so that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projects is improved. The new model explores some reforms in following aspects: the time arrangement of graduation projects, topic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odel, the tutors instruction methods, the rules of assessment and defense.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graduation projects; specialization practice mode
2016-12-10
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zdjy129),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jyxm273),安徽省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4zjjh03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4098007),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4098047, 201514098048)
孔勐(1983-), 男,安徽亳州人,博士,讲师。
G64
B
1674-2273(2017)03-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