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2017-03-10杨廷威
杨廷威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低碳、环保为主体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顺应这一潮流,我国政府提出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口号,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以期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东北经济增长放缓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新难题。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需求发生转变,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更加凸显。东北经济发展,要打破制度路径依赖。一是要积极引入改革力量。实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战略转型,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空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必须加大对新型产业的重视力度,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产业,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东北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已经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产业统计分类中。为便于统计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类型进行相应的划分。具体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分为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节能环保产业;第二,生物产业;第三,新能源产业;第四,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五,信息技术产业等。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判断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所处的位置,这也可为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撑。从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在政府有关统计方面已单独列出这一产业的统计数据,从而使我们能够从数据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现状况。
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综合各方面资料,2010-2014年,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但有企稳向好趋势。其中,辽宁省2016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有所好转。据报道,2016年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9.3亿元,同比增幅3.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60元,同比增幅4%。从预测结果来看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规模可以达到12.2%,相对于上一年度增幅为3.1%。增加的市场主体共计49万户,增幅达到12%。合同登记量增长幅度达到16.7%。此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当中,用于民生的资金占比达到75%。并且帮助28万人脱贫,为城镇居民提供超过40万的就业岗位。CPI指数增长达到1.6%。总之,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呈触底反弹趋势。〔1〕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收入在工业发展中的比重持续上升,2015年占工业总体收入的比重更是高达16.9%。较2010年占比7.4%有很大的比重提升,并且增速也从2011年11.1%逐年提升,到2015年,增速上升到15.3%。〔2〕与经济整体走势相比,2010-2015年,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增速有所放缓,其中,2010年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入526亿元,2011年为579亿元,较上年增长10.1%;2012年为625亿元,同比增长7.9%;2013年为760亿元,同比增长21.6%,2014年为830亿元,同比增长9.2%,2015年为860亿元,同比增长3.6%。〔3〕
虽然2010年-2015年间,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从526亿元增长到86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3%,但东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东北地区,与中西部相比也有差距,其中,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8140亿元增长到20310亿元,年均增速为24.9%;中部地区增值由828亿元增长到2160亿元,年均增速为26.8%;西部地区增值由1240亿元增长到2720亿元,年均增速为19.9%。〔4〕
建国以后,我国东北地区是第一批老工业基地,也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东北的钢铁、电力、煤炭行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极大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相关数据表明,在1981年,辽宁一省的工业产值就占据9%之多。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市场化滞后,纷纷被经济开放的省份超过。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东北地区经济数据有所好转,经济企稳向好迹象隐现。从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有好转的态势,其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停止下跌的局面,并且在2017年前八个月,其社会消费品总额已经突破8877.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7.7%。东北经济趋稳,支柱性产业的效果逐步发挥出来,金融、旅游市场等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这与我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不无关系。
总体上来看,由于市场活力不够、中高端人才流失、整体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以及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等原因,东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但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科技研发实力,还有一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央企、科研院所作为中流砥柱,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领域还保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光明前景。
有关方面测算,我国“十三五”期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将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3倍,达到20%左右。东北地区必须充分关注自身优势产业的发展,从而构建优势产业带动劣势产业的发展模式。
二、东北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看,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方面:
1.制度环境亟待优化
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存在差距,相应的政治、法律、科技等体制还不健全。政府出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往往难以与市场产生联动效应。〔5〕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政府所提出的各项政策很难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发展需求。此外,政府没有严格按照市场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而是将重心放在其他产业上。政府格外重视某个产业的发展,自然会生产出大量的产品,导致该产品出现滞销现象。部分产业由于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很少生产这种产品,而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经常发生产品短缺现象。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当不利,且我国的产业结构很难实现升级。
2.资金投入尚需扩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大、风险高,银行及社会资本不愿投入,容易因不能及时追加投资影响科技研发和投入市场的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投入较多资金,同时需提出相应的融资政策,否则企业将很难获取所需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高新技术将很难实现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短期内无法将资金收回。各大银行经常出现惜贷现象,再加上民间资本不愿意投资高新技术,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缺少相应的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拥有广阔的市场,但不解决资金供应问题话,生产规模很难被扩大,企业也容易错失良机。
3.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必须加快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占比大,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市场方面显得较为弱小,但当前技术革新速度加快。中小企业具有技术新、体制活、负担轻等特点,在当前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能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东北地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更多的微小企业蓬勃发展。东北地区并没有很大的产业规模,也不具备足够的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这主要由于国际市场发生了巨大转变,我国必须改变当前的经济体制,加强企业管理。国际资本竞争主要是为了更好控制产业链,这种竞争使得全球产业链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极化趋势。
实德和一汽集团以及亚泰,包括东软和皓月以及化纤等企业在内,这些集团的实力都十分雄厚,一直领先于其他企业。然而,东北企业相较于世界500强,仍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一汽集团于2010年创造了302.3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列世界500强中的第258位,当然不止一汽集团这一家企业,只是其余集团未进入世界500强。东北企业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向世界500强看齐,这样才能使自己拥有强大的竞争资本。
4.新兴产业缺乏技术创新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取得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不断完善当前的创新机制。自主创新需要企业的参与,由于企业还不具备成熟的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的认知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技术科研的投入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其一是技术实用化,其二为产品商品化,还有就是经营市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也是产业界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技术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部分商家为了维持经营,不敢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上,哪怕所生产的产品不能带来很高的利润。从某种程度来讲,计划体制的这一弊端根本无法消除。
三、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重点布局、有序发展,这样才能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进而实现集聚发展目标。依托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和技术人才充沛、资源禀赋好等特点,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规划和布局。将技术开发区和科技企业以及高校作为创新主体,以便更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完善当前的产业链,增强该地区的创新能力,使其展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产生关联效应,它需要接通产业链,通过构建一些产业集群,结合每个地区的特色,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带,确保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能转型成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可产生知识效应,再加上现有的技术平台,为各大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使东北地区更好发展创新体系。东北地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重点布局、有序发展,培育出有创造性、区域性特色明显、科技程度高、产业集聚程度高的新兴产业集群。依托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和技术人才充沛、资源禀赋好等特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布置与规划。借助高新产业开发区、科技型骨干产业,以及创新孵化园等来实现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新兴产业发展基地,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政策宽松、环境良好、特色鲜明的功能集聚区。还要运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延伸和接通产业链,通过构建区域产业发展集群,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实现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构建相应的技术交流、技术服务等平台,促进产学一体化的实现,鼓励企业以自主创新的方式谋求突破,促进东北地区创新发展模式的形成。〔6〕
1.借助区域特色与禀赋差异,优化资源结构
从东北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省份所拥有的资源类型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必须结合不同省份的实际情况,发展其各自的优势产业,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避免资源浪费。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心地带,其汽车行业、生物行业等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因此,对于吉林省而言,必须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实现对电控系统、有轨电车、中药质量控制,以及高性能计算、稀土镁合金、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吉林省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提供动力。辽宁省是东北地区濒临渤海湾,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区域,因此,吉林省务必加快实现以政策引导为主,核心技术、支柱产业发展为辅的新的发展模式。在辽宁省的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当重点形成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电子元件、电子专用设备、数字音视频等产业,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新兴网络设备行业的跨越式发展。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其特色产业主要是农机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应当重点打造金属材料、光电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石墨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并为这些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7〕
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必须构建以企业、政府、高校等为主体的协调机制,构建产学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激活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实现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同时,必须尽可能地整合整个东北地区的科研能力,构建一套能够促进地区间高校、科研单位有效沟通的协调体系,确保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向产品转化。提升产业科技园的效能,强化其渠道作用,并重点构建产业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政府则必须发挥带头引导作用。
第二,构建有效的信息服务中心,从而确保产业发展过程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确保信息的准确度。事实上,信息服务中心是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之间进行沟通的主要媒介,其能够为各个单位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为金融、物流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在发展创新型新兴产业的时候,必须充分结合东北各省的区域特色与产业特点,确保其科研成果向市场产品的有效转化,从而为整个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3.加强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人才始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是从东北地区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人才的缺失是限制其产业创新的重要因素。所以东北地区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高校资源,以及科研单位,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实现产业与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为东北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还必须完善现有的人才发展模式,结合人才的不同特点,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方式的紧密衔接。同时,必须尽可能地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基本生活保障,如户籍、住房、社保等,从而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4.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产业发展提供宏观调控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8〕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与战略方向确定的职能。职能定位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将来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发展路径等多种因素。具体来讲,第一,提升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力度,政府必须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产业发展的定位与战略布局提供基本的指导,并出台相关的产业发展细则,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与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必须制定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政策,优化现有的企业补贴方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第三,构建有效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确保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并确定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先级。
培育和发展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寻求制度创新,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还要通过简政放权,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突破固有思维观念,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在新产业、新业态中闯出一条新天地。
[1]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http://dbzxs.ndrc.gov.cn/zxjb/201701/t20170125_836990.html
[2]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7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4.
[3]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7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15.
[4]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7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12.
[5]沈泽洋.东北区域全面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论证[J].决策咨询,2012(4).
[6]刘若霞.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12(2).
[7]弓克.论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5(6):11-12.
[8]黄群.德国2006年科技创新政策综述[J].科学新闻,2007(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