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楷模:周恩来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

2017-03-10

关键词:价值观

汪 浩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周恩来研究·周恩来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专题】

人的楷模:周恩来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

汪 浩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怎样做人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核心是对“人欲”的态度问题。周恩来是人的价值,即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的最早觉悟者,也是人生价值最好追求者、践行者、实现者。他的修身、齐家、治国路径,尤其是关于革命领袖的抉择,证明他不仅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伟大的智者。周恩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在于,他是一部书,一座碑,一面镜。作为人,他最成功;作为人生模式,他最具典型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完美而超凡脱俗。学习周恩来,必须坚持像周恩来那样,“坚守朴实,追求崇高”,一以贯之。

周恩来;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基本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三方面的基本问题,即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个人层面是基础,处于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这是因为一切社会问题、国家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人关系问题。人是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国家关系的总和,所以,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基本点,或者说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人的价值追求与价值选择问题。

人的价值追求,受世界观、人生观的支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大致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人生观。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是相互联系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人们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是坚持物质第一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生态度是坚持集体主义和社会本位。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坚持精神第一性,坚持个人主义和个人本位,坚持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二者的价值追求是相反的。一个追求社会中心,一个追求个人中心;一个是利他主义者,一个是利己主义者;一个淡泊名利,一个唯利是图。因此,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利他主义还是利己主义,群众至上还是自我至上,是一切为了群众还是一切为了个人,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人生追求。

坚持社会本位、利他主义,与坚持个人本位、利己主义的人生追求,本质上是一个人对“欲望”的态度问题。个人本位、利己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万物皆有备于我也”,因此他们是只知伸手的“索取者”;集体主义者、利他主义者认为国家是大家的,社会是大众的。国家、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关爱才能发展,国家富,才能家家富、人人富,因此他们的态度是奉献,把奉献放在第一位,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教育倡导“存天理,绝人欲”。这是宋明理学的“绝欲主义”。“存天理”,如果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这当然是对的,但那时关于“天理”的认识是有时代局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天理则是不对的。“绝人欲”,则更是错的。“人欲”是客观存在,有人就有人欲,是不可“绝”的。西方资产阶级倡导人性、人道、人权,强调自由、民主、个性解放,相对于“绝人欲”的封建专制主义,有革命的进步的一面。但个性解放过头了,就又错了。这就是说不能“自由”“解放”到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认人性、人道、人权,但同时也承认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人性、人道、人权具体内容的差异性。特别是关于人权的理解差异是很大的,不论在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对人权(本质是人欲)一定程度的限制,则是共同的。越是文明的社会,这方面的限制越是细密,越是完善合理,这就是法治。很多人不懂得,自由不是放纵的结果,而是养成的结果,限制的结果,法治的结果。法治的本质就是要保障每个人的“自由”“欲望”的实现,并且不会损害他人的“自由”“欲望”的实现。这是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最基本的价值理性。

总之,一切价值观问题,本质是对个人与他人,即个人“欲望”与他人“欲望”的态度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还是《共产党宣言》那句有名的话,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享有者,同时又是社会的创造者、奉献者。

二、关于周恩来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历史考察

(一)少年周恩来的价值觉醒。

人的觉悟,低级阶段是对人与动物界区别的感悟;较高层次是对人的社会责任的感悟;最高层次是社会理想的确立,并为之奋斗,终身不悔不渝。作为人,周恩来是早慧者即较早觉悟者。少小时,家道中落,在颠沛流离中领悟了人生的艰难,在困难中渴望社会或他人的帮助,由此感悟了助人的崇高和知晓社会之需求。1915年,他在一篇作文《论名誉》中写道:“人之立于世,既不克效禽兽草木之自为生活,而必有赖于公众之扶持,而服役之事,乃为人类所不可免。”[2]47作为官宦家庭出身的少年,明白“服役”,也就是服务社会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能自觉地践行,难能可贵,而革命家、政治家也正是从这里起步的。学生时代的周恩来,从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起,对他身边的“服役”之事,如他自己所说,“乐此不疲”。受到师生们鄙薄的校役——校内勤杂工生病了,他都主动帮助打理。在南开中学时,他发起成立“敬业乐群会”,先后担任多种学生社团负责人。在这些社团活动中,他积极、热心、尽力,受到好评。他在一篇答友询问的作文中写道:“课外事务,则如虫胃集,东西南北,殆无时无地而不有责任系诸身。人视之以为愚,弟当之尚觉倍有乐趣存于中。”[2]62“凡朋友及公役事无不尽力”[2]插图2,自觉乐在其中,不怕人讥其愚,笑其傻。相反,他认为只有这样,“及乎长也,作事于社会,服役于国家……方能以其所学,供之于世”[2]9。

1911年暑假,他思念家乡又无法成行,同学何履桢邀他一同去曾经是中俄战争主战场之一,奉天城郊魏家楼子过暑假。少年周恩来面对村东仍然沉睡的烟龙山,倾听何家祖孙的义愤悲诉,内心油然筑起救国图兴的梦想。就在此后不久的一天,周恩来面对东关模范学校同样忧国忧民的魏校长的课堂提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早已成竹在胸的周恩来,虽然当时只有13岁,却说出了那个时代惊天动地的最强音:“为中华之崛起。”可见,周恩来少小时就能把人与人关系上升到责任的高度,是那个时代使然。

(二)周恩来的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人生历程。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国志士仁人传统价值观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创造性革命家”周恩来,较那些流芳千古的志士仁人毫不逊色。作为后来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周恩来,所具有的政治艺术大师的气魄和情怀,完全超越了这种境界。这种超越是多方面的,下面仅就其中几点试述之。

一是修身、齐家。周恩来修身堪称完美。他写于1943年的《我的修养要则》,我们把它说成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座右铭也不为过。作为领袖人物,能将自己的修身要则公之于世,自觉践行,并让天下人监督,这种律己的“严”与“实”、“勇”与“信”,谁能出其右?

周恩来的“齐家”,特别是对婚姻问题的处理,更能彰显他价值观问题上的高风亮节。周恩来早年女友叫张若名,小周恩来两岁,是觉悟社成员。五四时期与周恩来一同上街游行,一同被捕坐牢,一同出狱,又一同旅欧,在法国又一同参与组建少年共产党,一同参与各种革命活动。旅欧前夕,觉悟社的其他同志,包括邓颖超,都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张若名天生丽质,且富文采。在少共委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活动中,她因法文和口才好,常担任主讲人,且常有文章发表于少共机关报《赤光》。因其出众,且又多出头露面,终被警方盘问、追捕。而当时旅欧中共组织内,一些持极左观点者,又纠缠她的家庭出身和入党动机不放,她因委屈和压力愤而退出少共,声明脱离组织但决不出卖党的秘密。尽管如此,这对选择献身革命的周恩来,是个极大的打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周恩来毅然向张若名说清楚,转而向邓颖超频繁去信并求婚。几十年后,周恩来向他的侄女周秉德提起这段往事:“我是认定马克思主义,一定不变的,既然我誓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的终生伴侣,理所当然必须是志同道合的经得起革命的艰难险阻的战友。这一点,你七妈是当之无愧的。”[3]146这使周秉德感受到“爱情不能承受之轻”。“我知道了潇洒英俊的伯伯,为什么热烈地追求长相并不出众的七妈”,“爱情除了甜美之外,还有更深更丰富的内涵”。[3]143爱情被世俗人认定是自私的,可在周恩来那里,却是另一番情怀。

二是治国道路的选择。人生价值的追求,究其一生,是人生道路的选择。“治国平天下”是志士仁人的共识。治国平天下,第一位的是信念和道路的选择问题。周恩来早年受新文化的影响,接触过各种社会思潮,曾请李大钊到天津宣讲马克思主义,曾赴北京向在北大任教的俄国教师柏列伟讨教俄国革命的经验。东渡日本,曾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影响,信奉过“教育治国”“科学治国”“改良主义”,甚至想学日本的“帝国救国”。但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到欧洲后,对当时已经发达的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实地考察,并在学习中“推求比较”,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验证中国的实际,最终认定了马克思主义和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就是他自己说的“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4]。从此信仰坚定,走完了他伟大的一生,实现他那治国平天下——“中华崛起”的伟大梦想。

但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是容易走的。”[5]周恩来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路径选择,经历过艰难曲折甚至一次次失败的考验。选择社会本位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对一个选择唯物史观的革命者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和奋斗,百折不挠,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周恩来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这种价值选择、价值追求的缩影。20世纪20年代初,他受卢森堡的影响,知道革命武装的重要,但在大革命中,起初没有认识共产党人自己掌握革命武装的必不可少,在南昌起义中,还打着国民革命的旗号。毛泽东的警示之语“枪杆上夺取政权”[6],提醒了中国共产党人,但革命武装斗争如何同土地革命相结合,成为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一道坎。在南昌起义后南下途中,周恩来意识到应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7],但因共产国际代表反对,未能坚持,这与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直接“上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践上显然有差距。他那时还有顾虑,认为历史上“山大王”的农民武装割据,从来就没有成功过。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桎梏。[8]190但在其后,周恩来处于中共中央实际负责人的位置上,他总结推广朱毛红军武装割据,傍着发展红军与红色根据地的经验,特别是在1929年的《九月来信》中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9],标志着他当时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是“走在前列的”[8]269。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共六届三中全会这一段,周恩来为恢复被打散并被破坏殆尽的党组织,坚持六大路线,发动群众,推广朱毛经验,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为探索独具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呕心沥血,发挥了重大作用。正如《周恩来传》中所指出的,周恩来实际主持下的中共中央为中共“从严重挫败到走向复兴”起到了关键作用[8]220。

(三)领袖抉择,是周恩来一生最重大抉择。

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探索,最终集中于领袖的抉择上。周恩来堪称中共在这一问题上觉醒的第一人。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挫败,再一次深刻地教育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有一个能适应中国国情,了解农民,能领导中国农民战争,能打仗且走自己路的领袖。在领袖问题上,周恩来一贯的态度是两条:一是谦让,如六届三中全会,他与瞿秋白受命于共产国际,主持六届三中全会,因他的谦让,瞿秋白成了党的总书记[8]271;二是听命于共产国际,如党的六大,选工人领袖向忠发,六届四中全会选精神领袖王明,之后又选博古任临时中央总书记。刘英说:“周恩来是谁当权就拥护谁”[10]。在共产国际说一不二的时期,周恩来别无选择,这是他的党性所在。被史家称为最具独立性的陈独秀、李立三、毛泽东,也只能服从共产国际。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考虑让张闻天当总书记,也是顾虑共产国际。但在领袖问题上,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是党内最早觉悟者,只是觉悟的程度,认识的深度上有差别。王稼祥、张闻天更多地是认为军事指挥上需要毛泽东,要让毛泽东成为全党领袖,那是以后的事,因为直到1937年白区工作会议,张闻天不让刘少奇批评王明政治路线,更不用说毛泽东成为真正的政治领袖。毛泽东推让张闻天当总负责人,除共产国际因素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团结所谓“国际派”的领导人。周恩来则不同,遵义会议前后,周恩来深思熟虑,在遵义会议上全力推举毛泽东,并在其后诚恳拥戴,使毛逐渐成为全党领袖。张闻天对毛的拥戴和配合,不逊于周恩来,但在政治路线问题上,对毛泽东这个领袖认识的深度上略嫌不足。遵义会议后周恩来与博古有一次长谈,中心内容是劝博古主动辞去总书记职务,毛是最好的领袖和统帅,能打胜仗才能成为领袖,一切为了打败蒋介石。[11]周恩来全力推举党内地位和影响都不如他的毛泽东,并逐渐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死抉择,也是周恩来一生最重大的抉择。金冲及谈毛泽东和周恩来时指出,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周恩来才能成为今天的周恩来。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的重大抉择,代表全党全军,反映了党心民意,成就了中国革命,也成就了他自己。就人生价值追求来说,堪称典范,周恩来这一人生价值选择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只有当其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抉择相一致的时候,才更有意义,人生才能更加辉煌。周恩来关于人生价值的追求,证明他不仅是一位伟大革命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智者。

三、周恩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长期、贯穿全社会的思想教育过程,一要榜样,二要教材,三要镜子。周恩来、周恩来业绩、周恩来精神,就是最好的榜样、教材和镜子。

有许多周恩来研究专家,关注周恩来人生道路、成长模式的时代价值。美国罗达·威登堡的博士论文《创造性革命家周恩来》,就是着重探讨周恩来旅日、旅欧,关注他成长道路的名著;英国著名汉学家迪克·威尔逊在《周恩来传》中提出周恩来“四大谜”,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周恩来出身官宦家庭何来革命动力,为什么会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在《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中,直接说“为了下一代”写了这本书。无独有偶,日本横滨大学教授矢吹晋翻译编辑出版了《十九岁周恩来东京日记》,在大学生中推动学习周恩来活动。日本创价大学创立者池田大作,在国际上推行他的创价教育,他在大学生中亲自宣讲周恩来精神。他说实现创价人生,周恩来是“连接人心之人”,他是创价教育、“世界市民”教育中理想的人物典范。[12]。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大言至要地指出:“周恩来是一部书,一座碑,一面镜”[13]。

(一)作为人,周恩来最成功。

有人说,周恩来做人最成功。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从立功、立言、立德这三个方面来评价成功人士。从立功、立言方面而言,周恩来未必是最好的,但从三个方面综合考察,周恩来的确是最理想的。从做人的角度来说,人们历来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强调“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代表了“君子”的价值取向。成为职业革命家后的周恩来,在表达他的价值追求时引用了这样的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4],全然是一种“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善利万物而处之下”的姿态和情怀。有人以诸葛武侯比喻周恩来,称其为“道德完人”。周恩来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但梁漱溟说他“道德行谊”“无疵可指”[15],韩素音说“绝不为了个人利益而让别人遭殃的精神是周恩来的美德”[16]236。纵使周恩来有许多缺点,也不能掩盖他美德的光辉。陈晋说,特定的历史环境将周恩来“塑造在人格的巅峰上”[17]。当然这些都可以说成是“颂扬溢美之词”,但别忘了江泽民、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对周恩来作出的历史性评价。邓小平主持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周恩来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位。特别是胡耀邦在淮安周恩来故居的题词“全党楷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2015年周恩来诞辰纪念日3月5日前夕,习近平在一个批示中指出:周恩来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如其时一篇评论文章所说,是“永远的榜样”[18]。

在以怎样做人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进程中,周恩来永远是一位影响力、感召力、公信力,尤其是人格魅力最辉煌的榜样。人的楷模,是周恩来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

(二)作为人生模式,周恩来更具典型意义。

罗达·威登堡、迪克·威尔逊、韩素音、矢吹晋这些国际著名专家关注周恩来的人生道路,是因为周恩来的人生道路更具典型性,这种典型性集中表现在:

第一,好的家庭教育指出了人生正道。周氏家族历来有好的家风,周恩来更有好的家教。嗣母陈氏教他读书做人,生母万氏教他处事交往,乳母蒋氏教他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台湾著名家教幼教专家洪锦芳指出:“陪伴、榜样、磨炼”是家教、幼教三大原则[19]。从这三方面说,三位母亲做得都非常好。陈氏的陪伴几乎是寸步不离;万氏处理繁杂家务,调解复杂的矛盾,总带着周恩来,使他从旁观摩;蒋氏带他去乡下,让他接触社会,了解民间疾苦,都给周恩来留下极深的印象。

第二,较早走出家庭,投身社会,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12岁那年,受家境与生活所迫,周恩来随四伯父到奉天,开始他闯荡人生的第一步。1946年他对美国记者李勃曼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20]这虽然不是周恩来的主动选择,但其后不久当他面对“当马童”的选择时,他考虑的是可以节省家里的支出,还可以有一点收入,又能学一点本领,以适应关外生活习惯,还能闲时读书,“一石四鸟”。

第三,在时代洪流中历练,永远是人生之剑的磨刀石。周恩来出生后的家境,“当也当净了,卖也卖完了,借也没处借……简直说是穷死了”[2]312。选定奉献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人生追求,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东渡日本,西游欧洲,都是在多方资助下成行的。到了西欧,以天津《盖世报》的撰稿人的微薄稿酬,维持一个职业革命家的生计,其艰辛是可以想象的。但他不仅考察了法国、德国,而且飘海来到议会民主发源地英国,以求对西方资本主义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1924年春,他与王京歧在法国最早实现“国共合作”,指出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不走到第一步,何能走到第二步”[8]95,提出中共统一战线第一个重大理论,也从此奠定他中共统一战线第一位领袖人物的地位。磨炼成就人生,26岁的周恩来便成为大革命时代“创造性的革命家”。

(三)作为人生境界,周恩来更具超越性。

核心价值观教育,说到底就是为了证明共同价值的存在,指出人生正确的成长道路,给出一个可供人们效仿的人生发展模式。说周恩来榜样,是书、是碑、是镜,就在于他能给我们提供人生价值、路径、模式所需要的一切。

关于周恩来的人生模式,至今人们研究不多。罗达·威登堡提出其动力是心理因素,破落的家境,给他以逆反心理;韩素音则指出其中国传统的家族“长子”文化的影响,从小就有了“担当”的意识;还有人指出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1]的历练。但这些研究,都不足以认识周恩来人生模式的全部内容与意义。

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修身模式属于道德自我完善的范畴,但具有实践性、民族性、超越性的显著特征。

第一,关于实践性。说起人生模式,西方心理学家提出“自我中心、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本质是个人主义的“自我奋斗、自我实现”模式,处处离不开“自我”,却不见社会实践的踪影。19世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通过文学形象宣扬一种“道德自我完善”模式,类似于佛家的遁世自我修行学说,也是一种唯心的脱离实际的“自我中心”模式。周恩来的修身模式不能说没有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周恩来曾经受母亲信佛的影响,甚至主张过独身主义,就是他写的《我的修养要则》也多少可见这种痕迹。但周恩来的超越就在于扬弃了这种模式中突出的个人主义和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倾向。他的“修养”时时事事以民族复兴为目标,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从不追逐个人的任何好处,从不脱离群众和火热的群众斗争,他是中共与群众联系最广泛的领袖人物,这方面甚至受到过毛泽东的赞扬。他自小就懂得“寡欲”[2]347“新陈代谢”[2]335的道理,提醒自己要“自新不已”,要坚强,要“独立勿若藤枝弱”[2]342。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还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坚持这样做,一生如此,从不懈怠。

第二,关于民族性。周恩来的修身模式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烙印。这种模式较西方自我中心模式值得称道的是,它贯穿着儒家社会本位的理念。周恩来吸纳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小就确立了“济世穷”与“为中华之崛起”的志向。“治国平天下”的“大一统”思想,对周恩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有影响,因为这种社会本位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社会学,尤其是强调集中统一的政党学说,有着天然的联系。但周恩来超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西方“自我中心”模式的共同之处都强调“自我”,强调“自我奋斗”“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但周恩来自小就悟出人必有求于社会,并推己及人,懂得助人与互助的道理,知道敬业必须乐群,必须把个人的成功建立在“乐群”即依靠群众的基础上,表现出他的胸襟更开阔,理念更科学,志向更远大。

第三,关于超越性。周恩来的人生模式具有人的理念、社会理念、发展理念这三大理念的超越性。

关于人的理念的超越性。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是“舍得”理念的最好领悟者和最彻底的践行者。“天下为舍者得之”,这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理念、政治哲学理念、核心价值的精华。这种很玄的理论,只有极少数的智者和哲人才能真正领悟,而真正践行且成功者更是少之又少。董明珠说,一心想着自己,失去世界,一心想着他人,拥有世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梁衡的《大无大有周恩来》将周恩来人生的“无中生有”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他说自《共产党宣言》到周恩来100周年诞辰,这150年来做到大无大有的,周恩来是第一人。这种古老人生理念到现实人生的超越,周恩来更具震撼性、引领性、感召力。

关于社会理论的超越性。人类社会由合作始,斗争继,共享终。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刚从动物群体走出来的人类群体,只能是部落式的群居群生,不合作则无法生存。随着生产工具的进化,弓箭的发明,火的运用,特别是青铜器、铁器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和私有财产的出现,社会开始分化,奴隶制、封建制社会形态相继出现。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明、机器和电、石油等新能源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小农生产方式逐渐为社会化大生产所替代,财富迅速向少数寡头集中。社会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掠夺、战争、屠杀,本质都是财富与资源的争夺。财富的贪婪追逐带来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和环境的破坏,污染日趋严重,并成为社会问题。财富分配不均,造成大多数人的赤贫化,严重的社会不公,成为人类社会的火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资本投资,以钱生钱,比实体经济的生产方式赚钱更便捷。特别是网络经济,生产力提高了,但网络诈骗转瞬间使千万人破产,上百亿资产眨眼间为极少数犯罪团伙所窃取。这一切把人类推向尔虞讹诈的大赌场。社会财富、资源的加剧竞争与掠夺,社会则加剧了分化,赤贫和难民的泛滥导致不法犯罪、恐怖主义接踵而至。马克思以来的共产党人创立共产主义学说,指出人类社会应走向共产主义,即建立在人自身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也就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给出了挣脱人类发展命运魔咒的理想方式,一种合作、共生、共享的路径。否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除了走向毁灭则别无选择。

但是,向着这条理想道路前进的过程充满曲折和斗争。在这曲折和斗争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领悟了周恩来社会发展理念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在于他从中国古典哲学中庸思想中汲取智慧,他深信颜师古所说的“中庸者,言政治和平也”,以及宋代哲学家张载“仇必和而解”的道理,不论是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除了侵略者,他都主张团结合作,共同面对,共同发展。日内瓦会议,他提出“求同存异”;周边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万隆会议又提出和平相处;中日、中美关系,他提出搁置争议、和平合作反霸和共同发展。他坚信不同的国家、民族尽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各有不同,除了应相互尊重之外,还一定可以找到“共同性”[22],实现和平合作,共同发展。这种“共同性”,本质上就是共同价值。周恩来不仅懂得斗争,更懂得斗争是为了找到“共同性”,这种关于“共同价值”的理念,就是周恩来社会理念的超越性。

人类有没有共同价值?这本无问题。有人类就有人类的共同价值,否则就没有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社会矛盾存在同一性与矛盾性、斗争性与协调性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都同价值观有联系。也就是说,价值观也有同一性与矛盾性、斗争性与协调性的问题,重矛盾性、斗争性并排斥协调性和同一性是误解。习近平已经指出这种共同价值的存在,结束了这个争论。周恩来生活于重斗争的年代,他能从那种斗争的理念中,悟出中共后来总结出来的包容、合作、共生、共荣、共享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局限。

周恩来关于环境生态,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反对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破坏环境、资源掠夺式利用的老路,提出劳动力和生态资源永续利用,包括人类自身也应该有节制发展的理念,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具有先进性。

“调和主义者周恩来”是对周恩来的误解。有人说周恩来“老好人”“不倒翁”。出于“打倒中共最后一个偶像”周恩来之目的,《晚年周恩来》污蔑周恩来是“假君子,真小人”。就党内而言,也历来有人包括毛泽东对周恩来重协调的价值选择有微词,但毛泽东另一方面又肯定周对敌斗争坚决。还是韩素音关于周是“不倒翁”的解读比较中肯:“看上去他前后左右摇摆,但事实证明他是坚定不移的。”[16]462在“摇摆”中实现坚定不移的目标,这既是周恩来人生价值追求的缩影,也是他作为政治艺术大师、智慧化身的写照。

作为榜样,周恩来接地气,有亲近感,是易学的;但因为周恩来的超凡脱俗,如高山令人仰止,所以也难学。这个难,就在于坚持。毛泽东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23]这不仅道出了从平凡走向伟大的一般规律,就是用在周恩来身上也准确揭示了他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全部秘密。学习周恩来,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必须像周恩来那样坚守朴实、追求崇高、一以贯之。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周恩来早期文集: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 周秉德.我的伯父周恩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4] 周恩来早期文集: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53.

[5]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718.

[6] 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43.

[7] 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M]//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8.

[8] 周恩来传(1898—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9] 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2.

[10] 何方,宋以敏,刘英忆延安岁月[J].炎黄春秋,2016(4).

[11] 石仲泉.遵义会议评价的科学历史观[J].中共党史研究,2010(1).

[12] 高桥强.教育家池田大作心目中的周恩来[M]//周恩来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543-1545.

[13] 石仲泉.我观周恩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374.

[14] 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41.

[15] 梁漱溟.周恩来总理——如我所知者[J].文史参考,2010(1).

[16] 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7] 陈晋.领袖与人格——周恩来传读后[J].读书,1989(7-8).

[18] 本刊评论员.永远的榜样[J].党建,2015(3).

[19] 为什么社会愈发达问题孩子愈多[J].报刊文摘,2014-10-10(4).

[20] 周恩来自述[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3.

[21] 汪浩.周恩来:青少年教育的视角[M]//恩泽堂文稿: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8.

[22] 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473.

[23]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1-262.

责任编辑:张 超

A84

A

1007-8444(2017)02-0134-07

2016-04-27

汪浩,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中共党史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笔绘幸福园里的价值观
笔绘幸福园里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需要建立统一的健康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