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精神对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示范作用

2017-03-10邵广侠

关键词:爱国诚信公民

邵广侠

(淮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周恩来精神对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示范作用

邵广侠

(淮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周恩来精神对公民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均具有示范作用。践行爱国价值观必须心存爱国之志,展现效国之行;践行敬业价值观必须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奋发图强;践行诚信价值观必须真诚待人,务实做事;践行友善价值观必须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环境。

周恩来精神;核心价值观;示范作用

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道德精华和民族性道德精华的高度统一,其内容博大精深,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它涉及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周恩来精神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笔者曾讨论过周恩来精神对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的推动作用,以及周恩来精神对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本文着重探究周恩来精神对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示范作用。

一、周恩来精神对践行爱国价值观的示范作用

作为公民层次的爱国价值观,涉及热爱祖国的故土山河、热爱祖国的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等多个方面。爱国需要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效国之行相结合,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还需要将爱祖国、爱人民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统一起来。当我们从公民的视角来看周恩来的爱国言行时,其爱国价值观的示范作用表现得十分明显。

周恩来从小深受优秀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在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此后他一直注重探求救国的真理。为了祖国的光明前途,他先后积极投身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为粉碎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与经济封锁,他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广交世界朋友,开拓了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1954年在出席亚非会议前后,美蒋反动派采用炸飞机并到印度尼西亚本土暗杀等方式,企图除掉周恩来。周恩来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将一切置之度外,面对妻子邓颖超的担心,他说:“文仗如武仗,不能无危险”[1]。在万隆会议期间,他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费尽心机。当时大多数国家代表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但也有少数国家代表猛烈抨击共产主义,甚至点了中国的名,会议气氛相当紧张。面对如此状况,作为代表团长的周恩来,不卑不亢,他一边倾听大家的发言,一边思考对策,轮到自己发言时,他把原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改成书面发言散发,明确宣告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存异的,不是来标新立异的。最终求同存异的与会方针,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同,不但驱散了原先紧张的气氛,还使万隆会议得以最终形成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而永载史册。这一成功的背后,凝聚了周恩来多少爱国的情感与智慧!可以这么说,周恩来精神深深地熔铸在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旗帜中。

周恩来精神启示我们,践行爱国价值观,首先必须心存爱国之志,通晓爱国的道理。要明确自己作为公民与祖国的关系,明确国强我荣、国弱我耻的道理,增强国防意识、民族团结意识,提高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自觉性。要不断增强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像周恩来那样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立志,立长志,心忧祖国,放眼世界,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像周恩来那样,心系国家的安危,祖国与人民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向与奋斗目标。周恩来精神也启示我们,践行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胸怀报国之情。看到国家事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看到国家事业发展受阻、利益受到外人染指,就会怒发冲冠;像周恩来那样对国家抱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学习时想到为国,战争时想到为国,和平建设工作时想到的还是为国,自觉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融入祖国事业发展的过程,使自己喜怒哀乐,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不断跃升自己爱国的境界。

周恩来精神还启示我们,践行爱国价值观,必须展现效国之行。周恩来自立下为国奋斗的志向后,一生践行,至死不渝。现在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是小人物,哪能对国家有什么大的作为?我们践行爱国价值观,不论个人的职位,而论个人对国家的贡献。即使我们把周恩来作为伟人,他从平凡到伟大的人生过程,对我们的启迪也是深刻的,即公民在爱国的过程中,也会升华自己,提高自己,在献身国家民族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互动的过程。作为公民,不管身在何处,能力大小,只要把爱国的志向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就是在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我们将党和人民交给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就是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效举动。作为公民外出旅游,这本是小事,但到外国去,心中有周恩来精神作为支撑,能够以周恩来为榜样,有效展示中国人的文明素养,就是爱国的具体行动,这看似小事,但小事不小,这事关国人的形象。展示中国公民良好的修养,这就是体现我们公民爱国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周恩来精神对践行敬业价值观的示范作用

敬业的“敬”,有尊重热爱之意;敬业的“业”,可以是学业,也可以是职业。敬业是指一个公民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学业或工作。周恩来精神丰富的内涵,就表现于其从事的学业与职业过程中,敬业精神是周恩来精神的主旋律。可以这么讲,敬业精神渗透于周恩来工作的一切领域与整个过程。周恩来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勤业、慎业与精业等精神风采,对我们践行敬业价值观具有巨大的示范价值。

爱岗是敬业的基础,周恩来一生为国家做过许多事情,但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邓小平同志总结周恩来的一生,说他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有时超过15小时。周恩来是爱岗敬业的模范,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从而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人们常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才愿意去钻研,热爱才愿意去付出。从职业的视角看,人生的黄金时间是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度过的,人生辉煌的历程也基本展现于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我们要想做好工作,首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当下有人总是这山看到那山高,工作中投入不足,心高气傲,缺乏爱心与耐心。实际上,周恩来在建设岁月中抓经济、搞统战、管外交,工作头绪很多,压力很大,但他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把工作做好。有人对自己不熟悉的岗位,总不愿干,说什么专业不对口等等。实际上,新中国搞经济建设,周恩来作为最高行政首长,总理国务,也不是什么都熟悉。当时西方一些人说共产党人搞经济是零分,但周恩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科学论证,注重实践,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获得了“大管家”的美誉。周恩来的爱岗敬业精神,对我们公民践行敬业的价值观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现在有些人总想一夜成名,短期致富。这样的神话是有的,但不具有普遍性。人生职业的情感与才能,需要长期的积累,百炼才能成钢。周恩来精神表明,不论是做群众工作,还是做其他工作,都需要有爱心,有耐心。俗话说,一口吃不出胖子。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自己的事情。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叫做有创意,把简单的事情长期做好,是行家里手。熟能生巧,巧就是效益,巧就是水平,巧就是能耐。如果一个人坐不得冷板凳,耐不住寂寞,就很难有自己的职业成就。我们不是简单地反对更换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可以换,但不能做什么工作都是五分钟热度。即使在工作中因岗位的原因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自己受到了委屈,也应正确面对。周恩来曾深有体会地告诫干部们说,领导者要受得起委屈。实际上,领导工作是岗位中的一种。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中工作都难以一帆风顺。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付出多了,有人或许会说你痴;你工作出色,受到了奖励,或许会有人嫉妒。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你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勤奋努力地干,脚踏实地地干,并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急躁,不草率,慎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抱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像周恩来所说的那样对工作“有临事而惧的精神”[2]410,你这块金子总会发光的。可以说,周恩来敬业精神,对人们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奋发图强,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一个人职业生活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周恩来敬业精神就是克服职业倦怠的一剂良方。周恩来精神启示我们,“想要比现在还新的思想”,“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3]331只要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就会焕发出职业生活中的斗志,激发出职业生活中的热情,从而不断增强职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将自己的工作融入社会,那时,我们感到的就不是自私的可怜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的人。如能这样,就达到了职业奉献的高境界。而奉献就是敬业的核心内容,周恩来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立足岗位作贡献。奉献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的幸福在于给予。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是,给永远比拿愉快。敬业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周恩来敬业精神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应多奉献少计较;珍惜自己的岗位,将它看成是服务群众、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还应是自己追求的事业。认真学习与践行周恩来的这种奉献精神,我们就不会被工作的压力打倒,而会感受到工作的乐趣,我们会不断超越,积极进取,不断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当下有人总满足于自己的眼前利益,信奉给多少钱干多少事。实际上,利益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等,利益也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周恩来敬业精神启示我们,在工作中不能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整个社会需要奉献,你奉献了,组织会予以肯定与鼓励,更何况奉献的同时我们还在工作岗位上提高自己的能力,修炼自己的涵养,升华自己的品位,培育自己良好的情操,这本身就是对自己付出的回报。尤其在中国特别需要工匠的时代背景下,周恩来敬业精神有利于人们将勤业、慎业、乐业、创业结合起来,谱写新时期公民敬业奉献之歌。

三、周恩来精神对践行诚信价值观的示范作用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也是现代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与价值追求。诚信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诚待人,务实做事,讲求信用,说到做到,杜绝自欺或欺人。可以说,诚信的价值观表现了公民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它是公民的做人之本、立业之基、修养之要。周恩来是诚信的表率,他对诚信有深刻的见解,认为诚信是天道、人道、政道、国道。周恩来始终倡导做老实人,告诫人们世界上最可靠的人是老实人,最聪明的人也是老实人,因为老实人能够经得住历史与事实的考验。周恩来把诚信看作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并有效运用于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展示了个人的高尚品德。诚信既是周恩来精神的基础,也是周恩来精神的重要内容。

周恩来精神启示我们,应做一个诚实的人,一是一,二是二,不自欺,不欺人,当自己身上存在错误时,不隐瞒,而要如实地告诉他人。周恩来认为这样既可以警醒自己,也可以教育他人。现有资料表明,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中作自我批评最多的人,这不仅没有降低他的威信,相反由于他的真诚,赢得了人们普遍的爱戴与信任,这是以诚换诚的必然结果。当下,诚信遭遇危机,有少数人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利,做出了违背诚信的事情,如大学生四六级英语考试中的作弊,不法商人交易中的短斤少两、假冒伪劣,干部工作中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都是为人们所不齿的,周恩来精神对之有重要的警醒与教育作用。实际上,不诚实,不仅会受到他人的唾弃,在社会活动与人际交往中失去本钱,而且自己的良心也会受到责备,心理易于失衡,没有安全感,幸福指数自然也低。我们时常说周恩来真心付出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学界有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诚信道德是一种资本力。周恩来诚信精神,对公民树立诚信意识,展现诚信行为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周恩来精神启示我们,做事要务实,不搞花架子,“做实事,收实效,才会对人民有利”[2]350。

当下民众普遍追求生活的高品位,人们不仅追求公平正义,也追求诚信友善,诚信的生活氛围是社会价值追求的方向,也是公民向往的美好愿景。我们应像周恩来那样,求真务实,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能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周恩来从小志存高远,终生都在践行“为中华之崛起”的誓言,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后,就矢志不移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说要好好地服务人民,就一辈子为人民拉车,在“文革”中宁愿少活十年,也要履行自己的诺言,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而死。说话算数,是公民美好人格的独特展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才把诚信看作是人的“第二身份证”。如果言而无信,则“世俗日偷,民风不古”[3]150。像一些大学生到期不还贷,少数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少数干部出尔反尔等,这种现象复延开来,就会加大公民之间交往的社会成本,大家互不相信,整个社会的公民信任体系就难以有效建立,大家相互防范,就会活得很累。医生的话,患者将信将疑,干部的话,群众感到做作,警察的话,老百姓觉得是吓唬,就连到菜场买菜,虽然老农说是自家地里长的,没有喷洒家药,我们也是半信半疑。现在人们普遍防着“陌生人”,没有与他人的第一次接触,哪里有熟悉人。这就促使人们反思,周恩来当年外出到东北、天津读书,到日本、欧洲留学,新中国成立后与外国人打交道,靠什么赢得了他人的信任?追根溯源就是诚信。当年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时,他与首相田中之间关于诚信的言谈与互书诚信条幅赠予对方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曾做过这样的调查,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其中回答最多的是诚信的人。周恩来的诚信精神感动过许多人,也征服了无数人。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必须真诚待人,忠人之用,像周恩来那样,对待朋友像春天般地温暖,与人相处不藏奸、不耍滑,待人处事讲信用、守信誉,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有了这种真,才可能有善与美。我们常说要培养自己的真善美,离开真诚,就不可能有善与美,这就是诚信被视为做人根本的重要原因。在公民做人的层面上,诚信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诚信也是自我实现的保障,还是个人修养达善的要求,这种修养与要求,既可以是对人对事的,也可以是对情感的。周恩来在工作中守信誉,在情感中忠实于和邓颖超的爱情,形成了他们之间互敬互爱的爱情与婚姻佳话。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的人生是美丽的,诚信的人格是高尚的。我们经常说要追求、要奋斗,要做高尚纯粹的人,做幸福的人,这就需要我们以周恩来精神滋养自己,打好诚信的人生之基,时时处处构筑自己的诚信大厦,长期坚持以诚换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形成良好的公民社会诚信氛围做出自己的努力。倘若如此,我们就能在周恩来诚信精神示范与感召下,形成整个社会注重追求诚信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这样,和谐的春风就会吹到每个人的心里。

四、周恩来精神对践行友善价值观的示范作用

友善既是一种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与方式,还是一种个人追求的道德境界。友善作为价值观,要求公民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善待自我。周恩来精神彰显于他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中,体现在友善同志、友善亲人、友善邻里、友善人类中。周恩来是友善道德规范的榜样,周恩来精神对我们践行友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我们知道,友善他人,包括友善亲人,友善朋友,友善其他相关的人。周恩来注意友善亲人,他对八婶母等长辈尊敬有加,他对晚辈关怀备至。他在周秉德、周尔辉等晚辈成长中倾注了大量的爱心,对他们“不懂事”而违反家规的言行,既不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也不是无限上纲,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而是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以春风化雨式的友善态度教育晚辈。现在有些人,总说自己工作忙,心里烦,对长辈与晚辈的态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表现为只关心他们的物质方面的需要,不注意满足他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或过分溺爱,或漠不关心。有的人总认为教育子女或晚辈是自己的私事,不能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经常表现出缺乏耐心沟通、细致关心等友善的一面,导致子女或晚辈人格上的缺陷,没有将子女或晚辈有效教育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我们说友善亲人,也不是说没有原则,不讲方法。周恩来为了友善对待邓颖超,处理好夫妻关系,他们共同制定了“八互”原则;周恩来为了友善晚辈,教育引导他们成长,制订了十条家规。周恩来寓友善亲人于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等规则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堪称我们学习的榜样,对引导人们尊重长辈有示范价值,对引导夫妻友好相处有示范价值,尤其对引导晚辈健康成长有示范价值。搞好家庭关系,不仅利于公民个人的幸福,也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何况,你对家人的友善态度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到与其他人的相处过程中。

周恩来精神对我们友善社会也有示范价值,他既倡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又身体力行地服从社会利益的需要,善待社会,注重用友善精神去滋润社会肌体,促使社会焕发生机与活力。周恩来精神利于激励我们树立大局观念,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促使五十六个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大家之间友好相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前,面对中国起步阶段的慈善工作,你是以友善的宽容姿态进行建设性的建议,还是事不关自己,甚至是诽谤、中伤大家的态度,这决定着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速度。现阶段我们的慈善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公民,不是抛弃社会,与社会对立,而是应该直面问题,关心社会,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并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如与他人开车剐碰了,是得理不饶人,还是抱着友善的态度进行有效的沟通,妥善地处理,这不但体现了个人的道德素养,也关于社会文明风尚的培育。实际上,善待社会、善待他人,最终也是善待自己。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友善对待社会,得到的回报就是来自于社会中他人的友善与关爱。周恩来友善对待社会与他人,得到他人的爱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如果说周恩来上善若水,那么其魅力在于友善社会,不争名利,在奉献社会中得到精神的升华。以柔克刚,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力,换位思维,达至了有效的应变力。周恩来精神启迪我们,应注重低调做人,宽宏大量,胸怀宽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养成奉献的风气,坚决避免傲气。

周恩来历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周恩来精神启示我们,要善待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地球上的花草树木,友善对待动物、植物,是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是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我们应与它们和谐相处,尊重它们生长规律,感恩它们为我们生活增光添彩,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找到友善的道德情感,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就是,“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当然,我们倡导友善,是有原则的,有底线的。周恩来善待民众,友善自然,但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我们要守住友善的底线,在坚持大是大非的前提下,体现友善的宽容姿态,谅解的心胸,化干戈为玉帛,在减少内耗的基础上,让大家彼此真诚交往,将全部精力投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干出业绩,服务社会,建设祖国。这样,在周恩来精神的感召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就将成为公民自觉的价值追求。

[1]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301.

[2]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3.

责任编辑:张 超

A84

A

1007-8444(2017)02-0141-05

2016-11-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JA710013)。

邵广侠,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与周恩来研究。

猜你喜欢

爱国诚信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论公民美育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