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术生涯
——在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座
2017-03-10程中原
程中原
(当代中国研究所, 北京 100009)
【翔宇论坛】
我的学术生涯
——在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座
程中原
(当代中国研究所, 北京 100009)
很高兴有机会同淮阴师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学术交流。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是从这里(淮阴师专)起步的。我想向各位汇报一下,40年来我进行学术研究的情况,不当之处请指正。
四十年学术生涯概况
40年学术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张闻天研究从这里(淮阴师专)起步
这一部分我讲得详细一点。
(一)机缘:我怎么会研究起张闻天来?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我们这一代即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特点说起。我是1955年保送进的大学,在进大学之前,当过三年小学教师。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你说这是受了刘少奇“驯服工具”论的影响也好,还是像雷锋那样甘当螺丝钉也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特点。张闻天研究呢,就是在这样一个习惯,或者说这样一个工作态度下开始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9年淮阴师专以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的名义恢复。学校领导比较开明,也比较懂行,想要办一个学报。那时全国高校的学报真可说是寥若晨星。为办好学报,学校想方设法招引人才。有一个萧兵,他是在上海东海舰队被打成右派,下放淮阴的。上世纪50年代初,他在上海是有一点名气的青年评论家。“文革”期间,他在清江马车运输队里干活,铡草把左手四根手指铡掉了。但他没有中断研究,主要搞先秦文学,楚辞、上古神话等。他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来研究先秦文学,方法比较新。他的工资主要都花在买书和到上海、南京等地查资料上了。淮阴师专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希权,是萧兵在东海舰队时的战友,想把他引进来。萧兵提出条件,要他来淮阴师专,得让他办一个刊物,还要给他一套房子。当时我主编学报,已经有学报了,再办一个什么刊物呢?萧兵提出办一个文史资料方面的刊物,一年提供一万元。学校答应了。还给了他一套房子,名义就是作这个刊物的编辑部。刊物名为“活页文史丛刊”,茅盾题了刊名。
校党委让我兼管这个刊物。当时,萧兵的意图是以先秦文学为主,团结全国这方面的学者,包括他的朋友。我觉得光搞古代的东西不行,“文化大革命”中批判过“厚古薄今”。我和萧兵商量,这个文史刊物,有古,也要有今。他表示赞成。当时我在学校教中国现代文学史,我觉得现代文学研究对革命作家、革命文学家重视不够,就和萧兵商量,办一个栏目,叫“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期的文学活动”。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不少青年时期搞文学,是从文学走向革命的。像周恩来、陈毅、李富春,青年时期都搞过文学创作。
商量好以后,我就约请鲁迅纪念馆的陈漱渝帮忙提供稿件。陈漱渝很热情,给我开了一个青年时期搞过文学创作的老革命家的名单,并组了稿。我看了以后,发现这里面没有张闻天。张闻天1976年在无锡去世。无锡是我家乡。20世纪30年代写的现代文学史,就评介了张闻天创作的小说和剧本。我说,也不能全是人家替我们搞,我们自己也搞一点。为补这个缺,我就开始研究起张闻天来。
搞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材料,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淮阴师专是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创办的。1963年,贯彻调整方针的时候,下马停办。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没有什么图书资料。这时,一个曾经下放在淮阴的作家方之去世,我到南京参加他的追悼会,在南京呆了几天。利用这个机会,到南京龙蟠里图书馆,去查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的资料。这个图书馆很老,馆藏非常丰富。怎么查呢,一点线索都没有,就翻《小说月报》《民国日报·觉悟》这些老报刊。1919年,1920年,1921年,1922年,逐年、逐期翻阅。因为时间很宝贵,我每天都在龙蟠里图书馆,中午吃两块烧饼,喝点开水,也不休息。大桌子对面,查资料的有不少人呀,面对面,大家都查了好几天资料,聊起来,“哪里来的呀,搞什么的呀”。其中有个热心人,南京大学的老倪,他告诉我:“张闻天的儿子就在南大图书馆,你可以去找他。”
后来,我就通过熟人找到张闻天的儿子张虹生。他给了我一份张闻天1941年写的很简要的自传。他听说我要去上海,请我顺便带一点东西给他的姐姐,就是张闻天前妻生的大女儿维英。真是求之不得,多么好的一个联系机会啊!我到了上海,到徐家汇藏书楼,又去上海图书馆查资料。抽空去了张维英家里。看到写字台玻璃板底下压着一张张闻天早年的照片,是张闻天怀里抱着维英同汪馥泉的合影。我头一次去,跟她谈了个把小时,没有向她借这张照片。第二次去,我就跟她借了这张照片,由鲁迅博物馆的朋友陪着,到照相馆翻拍了。通过查阅历史报刊,与张闻天子女交谈,我对张闻天生平,特别是早期活动,就有较多了解了。
在上海将近一个星期,回到南京,到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陈振国先生家里歇脚。陈是我的学长,比我高两届。他告诉我:“今天早晨,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一篇回忆张闻天早年活动的文章,《人民日报》登的。”我问谁写的,他说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写的,名字没有听清。我当时心想,我这一趟南京、上海白跑了。我就是为了了解张闻天的早年活动,现在有名人已经在《人民日报》上讲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当天傍晚,我回到淮阴。当时,《人民日报》已有航空版,在淮阴能看到当天报纸。我拿来《人民日报》一看,是茅盾写的《我所知道的张闻天同志早年的学习和活动》,文章两千来字,回忆了张闻天早年的许多重要活动,很珍贵。但是,茅盾的文章在时序上有颠倒,涉及的时间、地点等具体问题,不够准确。我当时就想,茅盾年纪大了,记忆有些出入是难免的,身边的工作人员,应该把茅盾写的东西很好地核对呀。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有这么多差错,影响不好。因为我刚查过这一段报刊资料,茅盾回忆文章中哪些事情记错了,一眼就看出来了。
当天晚上,我就写好一篇文章,题目叫“关于张闻天同志的早年活动”,纠正茅盾回忆的差错。谈了六件事:一、关于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二、关于去日本的时间;三、关于给《小说月报》投稿;四、关于进中华书局当编辑;五、关于赴美勤工俭学;六、关于加入中国共产党。文章中有一句总的评语:“张闻天同志早年的文学活动,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二天就把文章寄给了《人民日报》和《历史研究》。《人民日报》没有回音。几天后,收到《历史研究》朱成甲同志的电报,告诉我,《历史研究》决定发表。文章在该刊1980年第2期发表以后,不少报刊转载。我想,这是因为张闻天是一个作出过重大贡献而又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历史人物,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大家都想了解他。
从以上经过可见,我从事张闻天研究的原因概括说来:
一是时代的呼唤,不是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张闻天不可能平反、恢复名誉,我也不会去研究张闻天,从而走上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道路。
二是从工作需要出发。具体说,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研究是为了引进萧兵这个人才,编辑出版好《活页文史丛刊》而选择的题目。
三是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服从组织需要,听从组织安排。
那么,在《历史研究》上一炮打响以后,我又是怎样研究的呢?
首先,是为满足编好淮阴师专两个刊物的需要做工作。一方面搞资料,搞出一个“张闻天早年文学著译编目”,尽可能掌握张闻天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全部文本。长篇小说,他的一些论文,尽量从报刊上复印下来。不少报刊纸脆了,不能复印,就拍照。另一方面,写评介文章,写了张闻天早年活动特别是早年文学活动的综合性评介,另外还写了关于长篇小说《旅途》、三幕剧《青春的梦》以及他的短篇小说、杂文的评论。资料和评论陆续在本校内刊《活页文史丛刊》和《淮阴师专学报》上发表,以后又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在这一阶段,有什么重大的或突破性的进展呢?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小问题。
(二)成果:关于张闻天研究,我在淮阴师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成果?
1.扼要记录和评述张闻天的早年活动特别是早年的文学活动。
对茅盾的回忆文章进行补充修正的文章在《历史研究》发表后,得到茅盾肯定;写了一篇综合评述张闻天早年活动和思想发展的文章,发表于《淮阴师专学报》,后收入纪念文集,修改后在《新文学史料》上发表;编写了《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资料,发表于淮阴师专的《活页文史丛刊》,《新文学史料》转载。
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发现和评介了张闻天在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文章。邓小平在张闻天追悼会上致的悼词里面说:“张闻天同志是我国‘五四’时期的热情战士。”所以,除了搜集五四时期文学活动的材料之外,我还特别花力气研究他在五四运动时期的表现,找他当时发表的文章。在不少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了南京五四时期的刊物《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了解到张闻天是该刊重要撰稿人。在这份日刊上,他发表了30多篇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问题》。这篇文章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闪耀着五四时代精神的光辉。在这篇文章中,张闻天明确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观察中国的社会问题,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解决中国革命应该怎么进行的问题,明确提出靠工农起来革命彻底推翻统治阶级的主张,还明确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在当时的先进青年中间,张闻天是站在最前列的一个。这篇文章是在1919年8月发表的。当时《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还没有出来。李大钊编的“马克思研究号”,上面写的出版日期是1919年5月份,因印制延误实际是9月问世的。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1920年5月份出版的,张闻天在1919年8月发表的文章中就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并引用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的“十大纲领”,起点确实很高。张闻天五四时期就传播马克思主义,而且注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真是不简单啊!
2.写了评论张闻天早年的长篇小说《旅途》的文章。
首次发表于《淮阴师专学报》,后又公开发表于《读书》杂志。
3.编辑《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茅盾作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的序言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关于编辑出版《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我当时只是提出建议,根本没有想到由我来做这件事。要我主编这本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当时,我搞出张闻天早年著译编目后,把这个目录和我写的评论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的文章,通过我的朋友杨犁(《新观察》副主编)交给了《新文学史料》的负责人牛汉。《新文学史料》很快就给发表出来了。另一边,我向张虹生建议,编一本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集。我把我编的资料,基本就是《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这个集子的目录,还有我发表的评论,都给了虹生。虹生把我这个建议报告了他母亲刘英同志,把材料也转给了她。这是在1980年初。当时我还不知道,1979年8月开过张闻天追悼大会之后,张闻天的学生、部下,像邓力群、马洪、曾彦修这些老领导,曾向胡耀邦打了一个报告,要出张闻天的文集,批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胡华教授在筹备《中共党史人物传》,就是后来出了一百几十卷的,他觉得张闻天应该收到里面,要有一个四五万字的传记。当时胡华有两个助手,一个是张培森,一个是清庆瑞。胡华让他们两位搞张闻天传。正在这时,他们看到了我研究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的初步成果,也知道了我有那么一个建议。
他们看我搞的资料比较扎实,写的评论口气也不小,像那么回事,说“行”。张闻天夫人刘英即把我的编书设想和评论文章送给了茅盾,请茅盾写个序言。同时,写信给我,希望能到北京见面。那是1981年初夏。1981年暑假,我到包头参加一个现代文学的会,路过北京,就停留了一下。张培森陪我去看望刘英同志。刘英一看到我,说“你这么年轻啊!”其实,我当时已经四十出头了。她说:“闻天的文学作品集,就请你编。茅盾已经写了一个序。”刘英非常爽快,说着就站起来到书房把茅盾写的序拿给我。茅盾在序言中肯定:“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程中原等同志编选了闻天同志早年的文学翻译和创作作品文集,这就填补了未来的党史关于闻天同志经历的一个空白。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大事。”并表示:“程中原同志写的评论《旅途》的长文,我读后完全同意他的论点。”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
就这样,我编了《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这是我搞张闻天研究后编的第一本书。这里面涉及的外文很多,英文、法文、俄文、日文、阿拉伯文,等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是一位年轻的女同志,看了我做的注释,说:“程老师,你外语真好。”其实,我外语不行,只学了点俄语。因为学过普通语言学,会查各种词典,如此而已。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在一个楼里,两家的资料室真好,各种外语与中文对照的词典都有。
4.编辑《张闻天译剧集》,成仿吾作序,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成仿吾的序言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出来以后,又搞了一本《张闻天早期译剧集》。跟文学作品选不同,译剧集请成仿吾作序,是我一开始就想好的。因为张闻天写的剧本《青春的梦》请成仿吾看过,这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当年成仿吾给他提了意见,张闻天作了大的修改。在长征前后,他们也有来往。成仿吾80年代初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请他写序最合适了。这样一来,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的两本书,一本创作,一本翻译。作序的人,一个是茅盾,文学研究会的领导;一个是成仿吾,创造社的骨干。张闻天既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又和创造社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有很深的友谊。我搞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编的两本书,由现代文学两大流派的代表人物来作序,也就心满意足了。
5.写了两篇有影响的文章。
一篇是《歌特为张闻天化名考》,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一篇是《觉醒与困惑——从电影〈西安事变〉谈起》,内部交流,供电影界、党史界参考。这是两篇以党史研究的成果作支撑而写出的人物评价和文艺评论文章。较好地把党史研究与文艺评论结合起来,体现了个人跨界研究的特点。
6.被吸收为张闻天选集传记组成员,参加《张闻天选集》编辑工作,承担《张闻天传》写作任务。此后,我就淮阴—北京两边跑,在领导和同事支持下,基本上两边工作都不耽误。
(三)基础: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谈到这里,很自然地,会产生一个问题:你在不长的时间里,从现代文学研究转入史学研究,并很快取得成功,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楚,我想,一个原因应该是二三十年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当中学语文老师打下了基础:文字基础,研究基础。
我从1959年毕业以后,一直教中学语文。我觉得中学语文教师这个工作本身,让我的基础比较扎实,至少没有病句、没有错别字,写得比较通顺。要达到这个要求,很不容易。在中学做教师,还有后来我去大学教现代文学,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作品、讲解课文,对每一篇文章,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二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养成了进行文本分析的习惯,也提高了这方面的能力。这是我后来从事研究工作的一个扎实的基础,也是我的一种优势。
另外一个原因,我教中国现代文学史,对1917年以来的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这之前,我搞过若干问题的研究。我研究过郭沫若的历史剧,研究过“左联”五烈士的生平和著作,特别是还研究过鲁迅,开过《鲁迅研究》专题课。通过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研究能力,还取得了一个参照系——几十年来的鲁迅研究。在鲁迅研究方面,我下了不小的功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别的书都不能看了,我通读《鲁迅全集》,鲁迅的每篇杂文都写了或长或短的笔记。对鲁迅研究是怎样进行的,是怎样联系时代潮流、文学思潮,讲鲁迅的文学活动、思想发展的,有些认识和体会。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人物研究的路数。后来在《鲁迅研究》上发表了《〈自由谈〉的革新和鲁迅杂文的发展》,就是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联系整个鲁迅杂文的发展写成的。我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写得比较好的文章,还有《论曹禺〈日出〉的艺术独创性》,发表在《淮阴师专学报》上。以研究曹禺著称的钱谷融教授第一次见到我就说,你那篇文章是可以在高级的刊物上发表的。还有《没有私交的深情——有关张闻天与鲁迅的史料述评》《九重泉路尽交期——张闻天与茅盾的友谊》,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和独立见解,得到好评。
还有,就是有一段编书、写书的经历:从自编自印的九册《文章选讲》,到公开出版的《鲁迅杂文选讲》。还有编辑刊物的经历:从编辑“函授通讯”到主编《淮阴师专学报》。这些都为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了基础,做了准备。
(四)影响:调离淮阴师专,从教学工作改变为编辑工作、研究工作。
二、离开淮阴以后的发展
我写过两句诗,讲离开淮阴后的经历:重才再作金陵客,弄笔乃至北海边。
朋友们用俗话说我是完成了又一个三级跳:从淮阴(25年)到南京(8年,1983—1991)到北京(25年,1991—2016)。第一个三级跳是在淮阴的25年:从涟水(5年,1958—1963)到淮安(13年,1963—1976)到淮阴(7年,1976—1983)。
从南京到北京,这30多年,基本上做了三件事:1.编刊物(先后主编《江海学刊》和《当代中国史研究》)。2.从事国史研究和写作(包括通史研究、写作和专题史研究、写作)。3.从事人物研究和写作(包括张闻天研究和《张闻天传》等;胡乔木研究和《胡乔木传》等;邓小平研究和《邓小平传》部分章节等。)
在国史研究和人物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通史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副总主编,第三卷“文化大革命时期”主编,第四卷“改革开放新时期”前期主编。2012年出版。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校历史专业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首席专家。2012年出版。3.《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委员/新时期审改组成员。2015年出版。
专题史方面。1.《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与夏杏珍、刘仓、李正华、王玉祥、张金才合著)。出版了三个版本。图文版:当代中国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2010版。人民联盟版:人民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版。学术版: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版。2.《中国的成功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3.《与哈佛学者对话当代中国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信史立国:国史研究纵横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5.《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6.《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7.《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8.《破解党史国史上的七大疑案:四重证据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人物传记和人物研究方面。1.《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初版,2000年再版,2007年三版。2.《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张闻天论稿》,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张闻天论》,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说不尽的张闻天》,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4.《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毛泽东张闻天与长征胜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5.《中共高层与西安事变》,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6.《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7.《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8.《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一九七五年》(与夏杏珍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9.《邓小平传》(执笔三章:第39章至第41章)。10.《胡乔木传》(编写组副组长),当代中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11.《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夏杏珍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2.《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
三、学术生涯的回顾和总结
退下来以后,对40年来学术生涯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这项工作分两方面来做:一是把专题研究的成果,发表的一些论文结集出版,我称之为“回望系列实体书”,一共8本。已出版了7本:1.《信史立国:国史研究纵横谈》;2.《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3.《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4.《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列为“走出去”书目,资助出版英文版,正在翻译中);5.《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6.《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7.《破解党史国史的七大疑案:四重证据法》;8.《鉴赏与讲析》,出版社尚待确定。
二是整理、编写“回望系列总论书”三部:1.《我的书缘》(已交当代中国出版社);2.《我的书话:84部书的故事》(正在写);3.《我的学术道路》(待写)。
在回顾总结的同时继续开拓前行。争取2017年完成“从内战到抗战”三部曲:1.《毛泽东张闻天与长征胜利》(已出版);2.《中共高层与西安事变》(已出版);3.《国共合作形成与全面抗战爆发》(2017年7月将出版)。
谈完我的学术经历以后,我想对40年学术研究工作再总括起来讲两点,一是有些什么作为,二是有些什么体会。
四十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
个人研究的成果总是有限的。回顾起来,我以为,个人比较重要的成果仅有以下诸项:
1.张闻天在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走在当时先进青年的最前列。
2.发掘和研究了扎西会议的材料,提出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成,从而确立了扎西会议在长征史、军史、党史上的历史地位。
3.关于历史转折的研究,分前奏、决战、新路三个阶段讲清楚了历史转折的发展过程;从批判材料中辑录整理出邓小平在领导1975年整顿中与胡乔木等人的24次谈话,从而充实了邓小平传记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三个层面上的分歧,说明1975年整顿中断的必然性。*三个层面的分歧:在实践层面上,是肯定“文化大革命”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在路线层面上,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理论层面上,什么是社会主义?毛追求一大二公还有纯,邓则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必要补充;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4.提出“四重证据法”(人证、书证、物证、史证),并运用它解决党史国史上的七个疑难问题:(1)《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一文的作者“歌特”是谁?(2)博洛交接在何时何地,怎样进行?(3)遵义会议以后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的职务是不是中共中央总书记?(4)鲁迅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胜利的是“东征贺信”还是“长征贺电”?(5)邓小平是怎样让国务院研究室协助他进行1975年整顿的?(6)华国锋对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是阻挠还是拖延?(7)胡乔木有没有参与起草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5.参与总结体现国史特点必须包含的“二十三个要素”*邓力群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创刊号上著文指出,体现国史特点必须包含十七个要素。此后,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力安又加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等要素。研究人员又有所增补,成为二十三个要素:一、版图(包括疆域、边界、领土)和祖国统一。二、行政区划。三、人民代表大会。四、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五、国防和军队(包括武装冲突和战争)。六、人口(包括人口政策的变化,计划生育国策的确定和实施,人口普查的情况和结果,等等)。七、阶级、阶层和阶级、阶层关系及其演变。八、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包括重要建设项目的兴建、完成、效能及经验教训等)。九、科技进步、发明创造,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推广。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演变。十一、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的状况及其演变。十二、民主与法制建设,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十三、政治机构及其演变。十四、文化建设和文教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十五、人民生活的提高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十六、社会建设。十七、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和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八、宗教政策和宗教问题。十九、改革开放。二十、西部开发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二十一、中央和地方关系。二十二、对外关系和国际环境。二十三、自然灾害及对自然灾害的抵御。。
6.概括人物研究和传记写作的“八条原则”*八条原则是:1.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当从历史事实出发;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个人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必须考察个人活动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活动的实质。(马克思论《济金根》的悲剧时说:“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马恩选集》第4卷,第560页。)2.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而是从所处的历史潮流来看历史人物的动机。3.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一个行动,胜过十打纲领)。不但要看他们做什么,还要看他们怎样做。4.判断历史功绩要看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看他们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加速的作用还是阻挠、延缓的作用。5.不是孤立地而是把历史人物的活动联系起来考察。6.应当具体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对其著作也应作全面分析。7.应当从发展的观点并放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如实地评价历史人物。8.应当指出前人的历史局限性,但不要苛求于前人。。
在传记研究和写作中,可以说形成了个人的一些特点或风格。总的说是力求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具体讲有这么几点:一是十分重视史料,没有新的材料不写文章,不作空论。二是十分注重文本研究,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张闻天、胡乔木著作都非常丰富,一篇一篇学习研究,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编专题文集。三是融会贯通,搞清来龙去脉,传承影响,事件、文献的地位作用。四是创新,没有新材料、新观点不写文章。说新话,不说现话、老话。五是夹叙夹议,笔下常带感情。六是讲好故事,力求通俗晓畅。
四十年学术研究的主要体会
就我个人体会而言,下述几点对于学术研究很重要。
1.具有责任感和自信心。
2.勤奋、用功,通识与专精相结合。
3.要有名师指点和鼓励。
4.要有群体支持。要有一个好的学术环境,形成一个“气场”。
5.要养成基本素质。最重要的是:(1)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2)坚持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不做传声筒,不做应声虫。(3)忠实于历史。扫除堆积的尘埃,洗刷涂抹的油彩。揭示历史的真相,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说假话,不瞒,不骗。做到真、正、实。
责任编辑:仇海燕
K092
A
1007-8444(2017)02-0109-07
2016-11-04
程中原,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文学史等研究。
编者按:2016年10月17日,著名的当代中国史研究专家程中原先生应邀在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学术报告,回顾其个人学术生涯,总结学术成果,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原淮阴师专工作期间学术研究的起步情况,以及在张闻天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勉励师生在学习和研究方面加强自信,勤奋努力,不负时代重托。程先生的报告深入浅出,情理并茂,给在座师生以深刻启迪和巨大鼓励。经程先生审阅并同意,我们特刊发报告的文字整理稿,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