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黄帝内经》:养生在于内求

2017-03-10张其成

祝您健康 2017年3期
关键词:内观内经黄帝

张其成

为什么叫《黄帝内经》呢?既然有《黄帝内经》,那么有没有《黄帝外经》呢?

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学著作——班固写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古代医经有七部,第一部叫《黄帝内经》,第二部叫《黄帝外经》,还有《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扁鹊内经》 和《扁鹊外经》,还有《旁經》。只是《黄帝外经》和其他医经都已经失传,现在传世的就只有《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也有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我认为,《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 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黄帝内经》的内求还用于养生,换句话说,养生要靠内求。

可是非常遗憾,纵观中国历史,很多人都走偏了,他们走的是外求的路子。在历代皇帝当中,很多人都是去找灵丹仙药以求得长生。秦始皇派徐福去海外找仙药,结果仙药没有找到,连徐福也一去不复返了。后来还有一些皇帝也去找灵丹妙药,炼外丹、吃外丹。结果呢?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位皇帝吃了外丹仙药而死。他们都忘了内求,忘了真正的上等药物正是体内的精气神——“上药三品,精与气神”。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

现代人为什么对内求这么陌生,有点不舒服,总是马上想到吃药?平常更是想不到内求。我把现代人不内求的原因归结为三个“不”。

第一是不愿意内求,不愿意内观,不愿意内炼。为什么? 因为内求毕竟太困难了,你要自己往里看,我们长眼睛就是要往外看的,往里看能看到什么?往外看多容易啊,往里看太困难了。你看去照一个X片,做一个CT、核磁共振,多容易啊,还要内求什么?内炼也很苦啊,买点药来吃多么简单,又何必要那么辛苦地自我修炼呢?可是请大家想一想古代养生大家、历代高寿长者,以及历代的名医、大德、高僧、高道,谁不是内求、内炼的。比如说李时珍就发现《黄帝内经》经络的秘密,经络就是内观、反观、向里面看才看出来。所以他有一句名言,经络是“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

第二是不敢内求。自己内求,静下心来往里看,一闭上眼睛往里面一看,黑黑的,什么都没有。很容易出现幻觉,心中一紧张,就有点害怕,有点恐惧,所以不敢内求。

第三是不屑于内求。总是觉得内求是虚的,神神秘秘的, 能有什么效果啊。还不如买点药来吃,药物是实实在在的,吃了之后就有反应。内求要自己锻炼,自己调理自己的经络、脏腑、气血,这些东西存在吗?练了之后有效果吗?一旦看不见,一旦没有立刻的效果,马上就否定它:肯定没有这些东西。

久而久之,我们现代人就越来越偏离了《黄帝内经》的思想,越来越丢弃了我们这位伟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稀世珍宝。这非常可惜。

猜你喜欢

内观内经黄帝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内观疗法在抑郁症康复期中的应用
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述情障碍干预研究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黄帝养生园 一个直销企业的诞生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