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全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
2017-03-09徐建龙
徐建龙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研究生教育全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
徐建龙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其根本任务也是立德树人。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研究生“课程+论文”育人体系,是一项提升研究生全面能力和品质的基础性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坚持“德业融合”,挖掘各类课程育人的隐性资源,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的“两张皮”现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学位论文是学术水平与负责任行为的统一体,是知识导向与价值导向的统一体。
研究生教育;全课程育人体系;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高等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高校围绕“立德树人”,不断推进全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1],各类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所有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上海的“课程思政”方案,就是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综合(公共)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的“群舞中领舞”作用,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2]。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关键,就是根据一级学科或者学科门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我们曾经就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尝试从导师、课程教师、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和研究生个体四位主体探索全程育人机理[3]。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受上海的“课程思政”方案启发,总结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不足,结合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感悟,我们对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与论文并重”的育人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主要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公共素养课(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没有单列,而是要求研究生从校内外专家在校开设的讲座中,至少选择十个讲座并写出心得,作为学分的特殊要求)、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方向拓展课和跨学科课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成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而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研究生“课程+论文”育人体系,既是一项提升研究生全面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又是一项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总体要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顾海良教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深刻内涵、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定位和教学要求、建好和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地梳理[4]。集中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服务于培养“四为”创新人才、着眼于“四个正确认识”加以改进、遵循“三大规律”提升其亲和力和针对性、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现“四个统一”中实现教师“示范性”和学生“向师性”的统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学生,培育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责所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信所在。培养“四为”创新人才,这是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所谓“四为”,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改进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从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历程中汲取营养、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果,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新的内涵。“四个正确认识”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四个正确认识”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的着力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遵循“思想工作的规律、教书育人的规律、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1],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在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过程中真正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功夫,提升自身的思想魅力、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二、坚持“德业融合”,挖掘各类课程育人的隐性资源
上海的“课程思政”实质是“全课程育人”的课程观,旨在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的“两张皮”现象,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
研究生外语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外语+思政”课程值得借鉴。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外时文选读”课程,就是从不同时段社会热点中精选来自世界有关国家领导人、主流媒体、著名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讲话发言、深度报道以及研究文章,学生在阅读、分析原汁原味的中外时文时,不仅聆听到国家领导人在世界发出的声音,了解到国家治国理政的方略,不同时文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比较,又学会了辩证分析和理性思考。“外语+思政”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取得效果,需要培养单位的思政课教师与外语专业课教师精诚协作、精心组织,才能真正实现。
上海高校积极探索“中国系列”课程思政,精心组织教学团队,为研究生(包括本科生)开发出高质量的系列讲座(或公共素养课)。上海大学率先搭建的“大国方略”(它是“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成果,后演变为精心安排的“系列讲座”,变成了公共素养课)由上海大学文、史、哲、经、法、管理、社会、国际关系等多学科的知名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集体开设的。主讲教师运用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理论框架,向学生展示国家发展的重大进展,真正“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赢得学生广泛欢迎。“创新中国”则由上海大学的大数据、信息安全、发动机、材料基因、心脏修补、超导材料、无人艇等强势学科的顶级教授(如工程院院士金东寒、973首席专家罗宏杰)组成教学团队开设的。“创新中国”课程旨在把正确教育引导与不同学科的创新发明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相辅相成,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6]。目前,“中国系列”课程成为上海高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复旦的“治国理政”、上交大的“读懂中国”、同济的“中国道路”、上师大的“闻道中国”、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等,都在上海高校校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任何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有一些优势学科和专业,何况学术讲座可以从校内外精选在某一方面有独到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的学者、名家。只要相关职能部门精心组织,各学校都能开设类似“中国系列”课程,展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各个学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实现育智与育德的统一。
研究生专业课程积极开展“将盐(思政教育元素)溶在汤(专业课程)里”的尝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彭亚萍教授组建的授课团队,在开设“土木工程概论”时尝试“知识目标与价值目标”统一的改革。该课程一方面明确了育智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各类注册土木工程师的执业制度,了解入职要求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个人知识才能素养的要求”;另一方面明确了育德目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质”,借助失败的工程案例剖析,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的敬畏感[7]。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张黎声老师组建的授课团队,把“人体解剖学”这门“冷冰冰”的专业课打造成了“有温度的生命大课”。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师生尊称遗体捐献者为“大体老师”。“大体老师”不仅为提升医学生的解剖技能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通过分享“大体老师”的遗嘱、病历,以及他们与疾患抗争的图文影音资料,通过慰问捐献者家属、参加追思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8]
任何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都会精选学术骨干为研究生授课。任何一个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为研究生授课,总会为学生选择或引导学生收集权威教材、典型文献和最新成果,而任何一项科学成果都富有感人的故事,都有一个奋斗的历程,都是协作创新的结晶。诚如科学社会学奠基人默顿所概括:科学具有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等四个方面的精神气质[9]。上海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研究生专业课程提升教学目标时,在坚持自身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重融入“思政元素”,就能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三、学位论文:学术水平与负责任行为的统一
学位论文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普遍采用研究生导师指导制,导师的学术水平、指导方式是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和质量的核心要素[10]。
研究生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从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中领悟知识、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也就是说,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同时,洞悉基本原理的动态演变,善于把握知识创立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错误与真理、独创与协作的矛盾关系。任何科学成果都是无数前人在批判继承基础上求新求变、历经挫折、团结协作的结晶。如何把研究生课程的育才与育德转化为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离不开导师为研究生导方向、导方法、导创新[11],也离不开研究生自身的亲身实践。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特殊关系。导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求真和创新精神必将激励、引导着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首先配合课程老师,让学生打好基础;根据科研需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根据研究或者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主动确定、寻找学习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这是一个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在消化资料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研究方式(调研计划、实验计划、进行实地调查或者实验等等),对于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提议,撰写小论文或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发表较高水平科研论文等,形成独立学习、工作、研究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研究生都要选择适当的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不仅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而且折射出一个合格的科技工作者所应有的科学精神气质。简言之,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时应确立起科学的实证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任何学位论文都要采用科学方法,是一份建立在可证实资料基础上的、具有极强逻辑性的学术报告。任何科学成果都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创新需要继承前人和当代人有价值的成果,是协作的产物,尊重他人创造性劳动对于创新来说非常重要;创新总是从挫折和失败走向成功的结晶,总要经受实践与逻辑的双重验证。科学知识源自实践,科学成果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科学成果以理论化、系统化形式呈现,要经受科学系统同行专家严格质询,即科学系统有一套严格的“纠错机制”和“肯定机制”。学位论文的撰写和定稿,就要求研究生对收集和提供的证据进行全面审视,对所下结论或推断保持谨慎,在纠错和肯定中不断完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位论文是学术水平与负责任行为的统一体,是知识导向与价值导向的统一体。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徐建龙.论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26-129.
[4]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4-8.
[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6]顾晓英.创新思政课程 培育合格人才[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23-24.
[7]樊丽萍.“课程思政”尝试“将盐溶在汤里”[N].文汇报,2017-07-14(04).
[8]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6-12-12(08).
[9]R·K·默顿.科学社会学[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61-376.
[10]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11]林媛媛,史万兵.导生关系视角下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机制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25-29.
责任编校 刘正花
G643
A
2095-0683(2017)04-0119-04
2017-08-01
2016-2018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研究项目(Szzgjh1-1-2017-8)
徐建龙(1960-),男,江苏常州人,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