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多媒体大环境下的高等教学改革

2017-03-09张书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用户课程

张书佳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浅谈网络多媒体大环境下的高等教学改革

张书佳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现今,网络多媒体是发展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之一,而年轻人是网络多媒体最大的受众群。高校院校的学生恰恰处在这个年龄段,他们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多媒体平台。网络多媒体大环境下,高等教育受益匪浅。高等教学不仅可以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而且可以学习网络多媒体的交互方式。网络多媒体大环境影响下的高等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更轻松地进行教学互动。这种教学模式的提出也对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水平、敬业精神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学改革

网络多媒体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综合了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吸收了多个领域的技术成果,在学习、科研、商业以及生活领域被广泛利用。网络多媒体成功实现了人与计算机的互交互动,以友好易懂的方式高效传递着各类信息,加速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教学与网络多媒体一直在进行着愈来愈深的“合作”,不论是在幼儿园、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网络多媒体成为年轻教师爱不释手的教学媒介,也成为广受学生好评的课堂教学手段。此时,网络多媒体不仅仅作为一种技术,更多的是一种具有现代色彩的交流方式。

一、高等教学是网络多媒体的优良受众

首先,高等教育面对的受众是成年学生,他们独立、有主见,有明确的是非观,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懂得自主学习,对未来有一定的规划。于是,他们对教师讲述的知识或方法,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其次,高等院校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喜爱新鲜事物、富有个性、学习自控力弱等特性,他们活跃、热情,也充满生命力。此阶段的学生对新兴媒体有着强烈兴趣和非凡的接受能力,能够很快适应新媒体并熟练操作它们。他们愿意尝试新鲜的授课方式。

再者,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文化课学习和苦闷的高中拼命模式,高等院校里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充裕、氛围也更轻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师的专业课教学也有了更多可以尝试的空间。

二、用网络多媒体搭建学生与教师间沟通的桥梁

高等教育面对青春活力足够的大学生,网络多媒体的介入是非常恰当的桥梁。在一些现代学生眼中,传统教育授课方式似乎并不能够带给他们足够的激情、自信和快乐。老师与学生间的代沟无法逾越。而网络多媒体炫酷的界面,流畅的转换,友好的沟通方式,到处洋溢着青春,承载着前沿技术,让青春期的学生们神采飞扬,异常精彩。

试想如果在高等教育中大量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更容易被调动,更容易实现课堂互动,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知识的吸收会更加稳固会吸引大量的“贪玩”学生,高等教育,是否可以引入网络多媒体技术,借鉴网络多媒体的交互方式?以下尝试分析了网络多媒体的一些闪光点,并以动画专业的视听语言课程教学为例进行相关环节的比对,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丰富的视听效果吸引眼球

网络多媒体应用平台专业的色彩搭配,应景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声音特效,都构成了用户的第一印象。让年轻人还没真正接触内容之前,就被牢牢吸引住。几乎所有良好运用网络多媒体的,都能让用户在打开界面的第一时间受到明确的感官刺激,吸引用户进一步了解内容参与互动。

想象一下,高校的教学课堂若也是如此热烈:第一堂课刚开讲,学生热情澎湃,问题一提出,大家纷纷跃跃欲试,该是多么让人欣喜的画面。比如视听语言课程的第一堂课,可以尝试着这样开场:不讲理论知识只看电影,把近期的优秀影片用视频剪辑软件串联起来,再配上音频剪辑和增加特效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过足瘾,当他们拍手叫好之时,依然不讲理论知识,继续播放这些电影的拍摄花絮,用多媒体演示技术娓娓道来优秀作品如何形成,适当之处给予文字和配音解说,把视听语言如何画龙点睛的知识植入其中,学习看片两不误,学生乐此不彼,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也就慢慢被培养起来。

而如此轻松的课程,学生们获得拍摄、剪辑精彩短片等专业技术知识却丝毫不打折扣,学生自然对新课程充满了期待。

(二)多元化设置给参与者自由

用户可以自主选择界面的色彩搭配方案,背景音乐开启或关闭,在一些网络多媒体的社交平台(微博、微信、QQ等)上,还可以自主设置头像、姓名、个性签名、字体大小、空间风格布局等等。无论你是男生女生,性格内向外向,多元化的设置让你总能找到心仪的选项,从而让你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栖身之地。用户在网络多媒体中极高的自由度,极大的个性和创造力发挥空间,契合了年轻人追求个性和创意的心理特征,也体现了网络多媒体开发者对用户的细致用心和极大包容。

在视听语言课程里,有许多学生自主创意拍摄的课堂练习环节,教师会给学生一个统一命题让他们分别完成,比如“寝室室友第一次见面”这样的课题。学生第一次接触导演和摄像,刚开始积极性都是非常高昂的,但拍着拍着他们的兴趣就减弱了不少,因为他们觉得被限制住了。同寝室,就那么几个人,见面也大多在新生报道处或是寝室里,班级各个同学拍摄的内容大同小异,作品自然没有了区分度,个性也无法充分彰显。此外,他们在拍摄过程中萌生出很多新奇的思路,却被命题本身重重困住。很快,学生觉得拍摄练习低幼无趣,有应付差事的想法,也是能够理解的。拍摄练习目的难以达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多元化的需求在高校教学中是有可能实现的,比如把刚才的命题稍微动一动,改为“偶遇”。虽然内容还是见面,但这样一来,拍摄的范围就大了很多。校园里新生和新生,新生和老生,老师和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可以偶遇;校园外,与老同学、旧时好友、流浪的小猫小狗,甚至明星也可以偶遇;再具有想象力一些,还可以遇见卡通人物,或是遇见梦中的虚拟人物……学生思路被瞬间打开,很多突发的想法有了可以实现的机会。这样的命题布置下去,课堂热烈程度可想而知,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就一并迸发出来,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搞笑、恐怖等各种风格的影片就会相继而来,版本多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学生做不到的。

对于高等院校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有想法有实践能力,教学命题就需要多元化一些,多给他们一点自由空间,让他们多一些选择,他们或许会交给你一张超乎想象的满意答卷。

(三)积少成多促进制度执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年轻人有个性,也得有规矩。网络多媒体应用平台是如何做到让玩家自觉遵守规则的呢?

几乎每个网络多媒体平台都会有一个小设置使用户定期登录,或打卡、或签到、或是定时领取奖励。用户每天在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段报到,就能免费领取礼品或是积累数天后兑换礼品,这些礼品不只是网络的虚拟物品,还可以转换为现实中的真实物件。这种看则不起眼的小互动,很多用户正是在这种小激励下,养成了持之以恒定时登录的习惯。在线率有了保障,与此相关的网络多媒体平台的各项服务才能同步提升。

与此相比,学习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只有少数勤奋刻苦且有自制力的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对于自制力和兴趣不足的学生,没有良好习惯、遵守制度做支撑,在长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稍有倦怠就会掉队,而一旦掉队,就会由于知识脱节丧失信心而进一步堕落。一来二去,班级专业水平被逐步拉开,正常教学活动由于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无法顺利开展。

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步入遵守教学秩序的正轨呢?网络多媒体应用平台的积少成多的“打卡”制,就值得被借鉴。

同样是视听语言课程,可对拟定团队中所有成员连续一周不迟到早退的,给予一些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专业知识的独家指导,也可以是兑换相应的期末成绩分值的特权,目的让遵守教学规则的学生,得到认可,树立遵守秩序的榜样。这种方法避开了迟到早退等违纪行为的严重后果,取而代之的是遵守制度得到的奖励。这种方法以奖励代替惩罚,不仅促进了教学秩序,还加强了学生间的互相督促。让学生自觉学习、自觉作业,有效保障了整个班级的齐头并进,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友好沟通树立专业自信

可以注意到,在众多的网络多媒体平台中,秉承着用户至上的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至高无上。于是,友好的沟通方式变得非常重要。温馨的文字提示,适时的语音提醒,小动画亲切可爱……共同构建了美好的用户体验。

1.数字化的成绩

网络多媒体应用平台中,成绩是可视化的,多少个赞,多少条评论,多少个粉丝,网站点击量多大,转发量多少,下载次数又有多少次……一切用数字说话。而这些数据统计,大多是积极方面的,展现用户优势的项目。有了这些细致的数据统计,用户会珍惜数据的增长变化,对自己的努力也是一种有效的肯定。

2.第一时间的回应

在网络多媒体应用平台中,用户任何操作都会在第一时间获得回应。这些回应,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图片,也有音效等等。第一时间的回应,让用户体会到高效的办事效率。

3.亲切的话语

网络多媒体应用平台多使用礼貌用语。有最简单的“你好”、“谢谢”、“非常抱歉”等礼貌用语,也有“神马”、“酱紫”、“表”、“伦家”等网络用语。这些词汇能够体现对用户的尊重,对于特殊时刻缓和气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友好的沟通,有利于用户体验到平等的话语权,体会到尊重与特权,并给予平台足够的信任度,促进了用户专业自信和平台忠诚度。

高等教育课堂上的学生,非常需要这种良性的沟通。学生们接触陌生的专业课程,既欣喜又胆怯,想出彩又怕出丑,这其实是高校学生特殊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决定的。他们想在群体中展现自己,但没有得到标准答案之前,不敢轻举妄动,怕变成班级同学的笑话。他们用小声嘀咕来试探,教师遇到这种情况要仔细聆听,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如果是正确答案,教师就毫不犹豫地当着全班同学再次强调他的正确答案,并读出学生姓名,肯定他们心中的想法,这样学生对下次的提问才会更有信心;如果答案错误,也不妨用温和的语气给予回应,鼓励其积极回答的勇气,并善意的引导。平等友好的沟通,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随时闪现又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得到及时认可,为他们建立起专业自信的基石。

对于视听语言课上学生制作的优秀影片,可以专门腾出一堂课的时间大屏幕播放视频,并让制作影片的团队走上讲台讲述他们影片的构思和创意点,让学生享受成功带来的赞许目光和掌声。对于期末作业中的优秀影片,还可以设置奥斯卡奖,在全校范围公开播放并颁奖,让获奖者发布获奖感言,帮助他们再次肯定自己,建立专业自信。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其他高等院校或市级文化场所等更大范围里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并可建立博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他们的作品,这对学生本人既是肯定,也是督促和提高。

教育发展历程中有这样的观点,说教育并不是为了改造谁,而是为了挖掘一个人的灵性、潜质,并引导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特长。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相同的优点,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缺少的只是及时发现闪光点的伯乐。

(五)互动模式建立社会关系

现今网络多媒体技术,除具备早期最基础的编码、通信技术之外,人机互交也是一个亮点,而且发展得较为成熟。很多网络多媒体平台中,许多时候需要用户之间进行频繁的互动,以形成平台的正常运作模式。这些互动,有的是共同协作完成集体任务,或是寻求合作伙伴等等。这种模式让用户在网络多媒体平台中,扫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用户们互不相识,却可以天南海北地讨论共同话题,也能在需要帮助时一呼百应。用户享受这种合作关系,人与人之间也本就有这种心理需求,在网络多媒体平台中,用户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关系中,感到格外温暖。

高等教育的课程,团队合作的机会并不多。高等院校里,学生刚离开父母和故乡,生活是忽然变成独立一人,颇有孤独感,而高等教育采用互动式教学,则能增加更多师生相互参与、讨论、合作的机会,一来弥补了学生缺乏关爱的孤独期,二来也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深入有效。此外,还会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以外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在视听语言课程的课堂练习中,很多小任务都可以设置为合作完成,一个小短片的制作需要有人写剧本、有人做导演、还要有人摄像、做后期编辑、特效,当然也少不了演员。这些职位可以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并组队,每个人都发挥一技之长;也可以先分组,再让组员在多次课堂练习中轮流担当每个职位。无论何种方法,这样的团队合作,对学生都是非常有益的。他们有的可以愉快合作到最后,也有的小组矛盾冲突不断。因为学生们已经成年,有各自独立的观点和评价体系,他们之间的互动会以较为多元的方式体现。以往的短片制作课程中,有的组要求更换导演,有的组要更换演员,也有吵着要换所有合作伙伴,还有不愿沟通一人闷头干所有队员的活……但一门课程会持续数周,练习也并非一次两次,在多次的课堂练习合作中,学生们总会想办法解决冲突矛盾。一次次的横眉冷对,最终变成一张张会心的笑颜。学生通过合作,增进了了解,关系更加紧密,面对冲突,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沟通、如何协调,最终可以很好地解决矛盾,圆满完成任务。毕业之后,当他们进入社会大熔炉之时,会更加轻松,更加得心应手。

(六)实时更新激发参与热情

网络多媒体技术支持网络多媒体应用平台进行实时更新,信息得到更为迅速的传达。信息的高速更新,使内容和形式紧跟时代最前沿步伐,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从而吸引并维护了用户,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持久激发用户的新兴趣。

高校课程教学中,有些核心课程是每届都会开设,但每届学生都在更新换代,有些教师用老的教案课件,教学方法还是口口相传,陈旧的教学方式让活力四射的大学生倒了胃口,年轻人的潜在的学习兴趣不但没有被挖掘,还在课程教学中被消磨殆尽。

比如视听语言课程中,原来动画片《千与千寻》是最新影片,学生都想看看究竟,十几年过去了,动画片《你的名字》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对这门课程而言,不仅是最新影片在变,拍摄方法、剪辑技术等等都在更新。学生们对最近的影片、最热的资讯、最新的技术才能充满热情,由此分析讲解的视听语言知识点,才会让他们记忆深刻,激起他们对专业课程的热爱,才更容易把专业知识活学活用。

此外,建立专业课程微博、微信,学生、教师、专家共同参与,形成专业圈子。及时转发各类优秀专业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最新的专业讯息,还可以与学生及时进行互动,了解学生最真实想法和最新思想动态。

三、小结

当然,在网络多媒体的大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开展联机教学,网络直播式公选课程,轻松多元的网络考核方式……能尝试的办法还有很多,它需要教学单位结合各个学科各个院校的特殊教学环境逐一而论。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校教学中,将网络多媒体的优势映射在教学方法里,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教学参与度,进而使高校教学工作更易开展,教学活动更加深入有效;而对于学生来说,则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既建立起了专业自信,又获得了较强的沟通交际能力;既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准则,又极具个性和创造力,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多元化人才。

将网络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是一场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共赢的教学改革。它针对此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帮助学生建立起强大的自学能力,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实现了大学教学的综合效能,高等教育的极大包容性得以体现。它广泛开展了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侧重人才的个性化、创造性培养,推进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

O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multimedia environment

ZHANG Shujia

Today,network multimedia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and most vigorous high-tech,and young people are the largest audience of network multimedia.College students just at this age,they can quickly accept new things,skilled use of various network multimedia platforms.In the network multi-media environment,the higher education benefit greatly.Because not only can the higher education use network multimedia technology,but also can learn the interactive way of network multimedia.The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multimedia environment can ful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nd let the students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more easily.But this kind of teaching pattern also has the higher request to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basic quality,the specialized level,the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so on.

higher education;network multimedia;reform in education

G642

A

1009-9530(2017)03-0142-04

2017-03-09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数字媒体设计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5zjjh062)

张书佳(1984-),女,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四川美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多媒体用户课程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