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7-03-09广西岑溪市大隆镇西宁中心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材语文课堂教学

广西岑溪市大隆镇西宁中心小学 徐 霜

新课程改革已有几年了,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不可置疑的,如今的课堂,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可是,几年的实践过去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仍不见有较大改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教学上。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的教师,我就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想法。

一、改变教师的观念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教师的问题。一直以来老师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应试教育占据着。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老一套,缠着学生,多用时间,根本不会去考虑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去换来高效率的结果。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

首先,思想要有所转变。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课堂”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改变课堂教学理念。“一支粉笔一张嘴”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多媒体技术通过多样的媒体手段,在改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上所起的功效,有目共睹,确实给教学带来了便利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知道,多媒体技术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课文中出现了一个词“花团锦簇”,如果只凭教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较大,于是,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把课件中的图片全部放到屏幕上,让学生自己看图片中“花团锦簇”的样子,同学们看后心境豁然开朗,对“花团锦簇”这个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多媒体的运用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能只是简单演示,走过场。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二、合理走进文本

新课程理念倡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能促使师生共同发展,要能取得共赢。做到这一点合理走进文本是个关键。

1.做好学情分析

带着自己所教班级的学情结合课标要求,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而把握好教学的“度”“量”。既不拔高,也不降低,了解学生,是制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

2.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教师进行教材解读。要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情,仔细分析,理出教材特点,确定教材定位标准,努力做到所教教材力求简化要求,想方设法降低难度,做到要求简化而不降低标准,难度降低而不降质。其次是读通读懂教材,努力做到让学生易学易懂、易学乐学。

3.引导学生入文本

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入文本,学习就能主动,探究兴趣就会浓厚。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问题进入文本,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还要运用教育机智,结合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引领

纵观现在的教学,许多教师只讲究知识点的教学,或者是讲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既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我们要知道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

1.正确地把握课程的性质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只有认清课程性质我们才能更加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2.优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确立综合发展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我听过的一节语文课《劝学》,课文的三个维度教师都有涉及到。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理解本文说理的方法,掌握本文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定向阅读,分组讨论,分类积累,整体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具体教学中,教师三者都应有所体现但由于它是一篇文言文,所以根据其教学的总体要求和这篇课文的特点,这位教师在教学中贯穿始终的是知识与能力这个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因“课”制宜,明确了教学方向,也使教学目标适时到位,从而使课堂达到实效、优化的效果。

3.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帮助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时,结合当时刚刚过完元宵节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个故事:今天是元宵节,街上可热闹了,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出示图片)叫丽丽,她在看舞龙表演时和父母走散了,急得直哭。警察叔叔过来帮她,可她却说不清家住哪里,也不知道家里和父母的电话,真是急死人了!紧接着,我问道:“小朋友,假如你就是故事里的丽丽,你能说清楚自己家住哪里,怎样用电话和家人联系吗?”这一问孩子们立刻有了把自己的家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的欲望,都开始认真地练习说话。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多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多尝试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多研究教育教学对象的需求,学会调控应变,善于总结、反思并努力重新建构,就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材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