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3-09四川省西充县双洛乡小学任小刚
四川省西充县双洛乡小学 任小刚
小学思想品德经过多年的教改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出了不少经验及成果。但是,笔者通过课堂教学,督导检查、听课查导、与师生交谈等方式调查了解后提出如下思考。
一是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上讲,我们向学生传授的基本上是一种固定的、具体的、单一的道德规范,这就是无意中把课堂教学的功能局限在对学生意志行为的防范上,,因而教育出来的学生表现出盲目的从众和循规蹈矩,教育的效果与我们今天所处的现代社会生活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甚吻合。
二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把自己摆在中心位置,课堂上不停地讲,不停地问,学生总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被动地接收老师总结的答案,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被忽视或被代替。
三是在思想品德的教学手段上,教师课堂教学时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打天下”。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导致了思想品德课丰富的教学内涵,使学生学得乏味,更谈不上对学生道德动机的激发、培养和用教师的情感去撞击学生的情感火花乃至升华等。
四是在思想品德课后的延伸上,与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等配合不默契,步调不一致,课后的延伸教育不够,教育的“合力”没有完成。
五是思想品德课与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没有形成整体化、系列化。平时学生的行为评价和培养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脱节,思想品德课没有起到很好地调节学生内因的作用,思想品德课中的“导行”功能还未落到实处。鉴于以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思品课深化改革及探究小学思品课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在主体性德育观的指导下去实施素质教育。所谓主体性德育观,它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把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进行培养,强调学生自身的理智力量和自由意志在品德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转变教学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主体性的德育思想为主导;
2.坚持以发展性的德育思想为主导。
二、优化教学过程
第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育应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品德能力上,要把品德课展示道德结论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变成学生探索真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留出道德思维和道德选择的空间,同时,还应尽量把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道德矛盾、道德问题呈现给学生,并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道德矛盾和道德问题的方法。以帮助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规范。
第二,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创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亲切、和谐的气氛则有助于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民主交流。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心情舒畅,才会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发挥出真实水平,同时也会使课堂气氛愉快、生动、活泼。
三、教学手段上要尽可能的、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因为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教学媒体能为像思想品德课这样的以文字教材为主的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的、有声有色的典范事例,它不但可以扬弃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从抽象到抽象、概念化、成人化的倾向,还可以用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象、优美和谐的旋律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思品课教学的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要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课文观点讲授相关内容时,注意就地取材。善于从现实生活、从课堂、从学生身上获取相关资料,同时,还应注意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到的现象“引进”课堂,对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新观念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中去,鼓励、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判断、评价,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修使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水平不断优化、提高。这样真实、具体、亲切的思品课学生定会欢迎,这样上课,思品课就真正上“活”了。
五、注意课后延伸
课后使学生在思品课中学到的道理、知识,不但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消化,养成行为习惯,而且还要巩固和延伸。并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使道德认知和道德水平养成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