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思考
2017-03-09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大观完全小学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大观完全小学 陈 文
中国经济大发展,劳动力大迁徙,催生了一个时代的产物——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等隔代抚养,或者是亲戚朋友托管,各种原因导致行为习惯偏离正常的社会要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校的风气、社会的稳定、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突出表现
大观完小位于隆回县岩口镇九龙山脚下,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完小,目前16个班,教师30人,学生1028人,留守儿童465人。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深刻感受到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艰难。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懂交流,养成一些坏习惯,而且屡教难改,让人感慨神伤。突出表现在不爱学习,欠作业、逃课;不讲文明,言语粗鲁,侮辱、诽谤他人;不诚实、强词夺理,对老师的批评不满,甚至顶撞;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甚至伤害他人;偷盗、强行索要财物;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偶尔私自下塘下河洗澡;不爱护劳动成果,破坏庄稼等等。
二、留守儿童德育缺失成因的分析
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究其原因,各有差异,普遍来说,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缺失,隔代教育缺陷
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既缺少亲情的温暖又缺少家庭日常教育。由爷爷奶奶或亲戚在家照顾,一般只要求吃饱长壮就好,严格的养成教育难当。隔代教育及亲戚教育更有甚者,培养出家中的“土皇帝”“小霸王”,让教育遭遇严肃性、持续性的瓶颈。
(二)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学生人格不健全
各种教育评价的教学成绩至上,催生教育的功利化、片面化,让学校教育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忽略德育的培养。学校正常的团队活动、德育实践被边缘化,甚至生动感人的品德课变成死记硬背的知识灌输。德育形式化的后果,造成学生不健全的人格。
(三)社会风气复杂,学生信念缺失
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观念冲击人的心灵。家庭、学校希望孩子们诚实守信、勤劳奉献,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事例却时刻影响着孩子们,学好难、变坏易,一着不慎满盘输。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理想信念迷失,通常是一个人会带坏一大片。
三、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思考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学校的风气、社会的稳定、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甚至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合力。
就学校和家庭来说,我们在孩子们的日常教育中,要寻根究源,不标新立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背诵、大讲解、大执行
《守则》和《规范》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最基础内容,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要做到规则人人背,做法人人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不断小结强化。每个年级都要以《守则》和《规范》为蓝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生动的事例,培养孩子们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家校联手,发挥合力育青苗
通过家访,做到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并反馈在校情况,让信息沟通顺畅,做到全方位的了解孩子。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聊孩子们的表现和教育,撒播教育孩子的正能量。通过家校联系,老师和家长不断发掘和反馈孩子们的闪光点,以点带面,树立信心,逐渐提升;同时发现孩子们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共同分析形成的原因,探讨改正的方法,并不断督促落实,及时的鼓励强化。建立校级家长微信群,由校长和德育主任牵头,重点关注积习难改的孩子,从学校层面进行强化管理,学生父母必须加入,其他委托监护人亦同步加入,爱心和严厉并举,进行持续的强化教育。
(三)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关注身心发展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认真填写成长过程,做到翔实准确、反馈及时,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在学校的掌握之中,确保人人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进行谈心,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学习状况等,当他们取得成绩,要有人为他们祝贺;当他们遇到烦恼时,要有人帮他们解决。老师要不断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指导,使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四)树立文明学生典范,开展争做文明小学生系列活动
对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文明班级量化管理,学校对个人和班集体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评价,进行比、学、赶、超。以班为单位,每个年级每月评选班级文明礼仪之星和校级文明礼仪形象大使,正面引领孩子们积极向上。
(五)丰富课外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定期举办大众性的文体活动,并进行评比表彰,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鼓励家长陪同参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比如,人人喜爱的乒乓球比赛、速度和花样跳绳比赛、特色校园田径运动会、激烈的排球比赛、睿智的象棋比赛、文雅的书法比赛、充满活力的艺术节等,让学生日有所想,月有所盼,再无杂念。
(六)劳动最光荣,劳动可以创造历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可以改造一个人,更可以升华一个人,在校期间,以卫生为切入点,坚持每天三扫(晨读前、午休、放学后),时刻保洁。在家要求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家长和孩子一起确定劳动任务,强制性的,没有任何报酬,可以适当的奖励。家长领入门、修行看个人,让孩子们每天都过得充实,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胡思乱做,自然好习惯就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