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2017-03-09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玉溪镇城南小学陈新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小组讨论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玉溪镇城南小学 陈新军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大部分老师认为:教数学容易,只要教会学生做题解题,考试能拿高分就可以了,名校录取就没有问题,重点高校的大学毕业文凭就到手啦。为了应试教育,老师采用了“满堂灌”“一言堂”“题海战术”等招数,学生相应的就死记硬背、读死书。至于学生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思维过程,不重视甚至无所谓。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严重脱钩,正是这种“重算轻说”的教育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有些学生是一个“会算不会说,会套不会想”计数器。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语言得不到发展,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分低能,适应不了信息全球化时代,适应不了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数学课堂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多花时间,多创设平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一、在数学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记得接手五年级123班时,学生不会流畅的读题,更不用说分析解决问题了。学生自学能力差,自主学习基本没有。学生不会提问,老师提问也没几个同学回答,课堂非常沉闷,偶尔有同学答也是支支吾吾、结结巴巴,很少人能够有条理地把问题答完整。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我感到很苦恼。于是我采用了四步教学法:预习生疑;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课前学生预习教材,要把预习的收获和疑问记下来;课中,学生读懂读透例题,寻找例题中的数学信息,然后认真思考解题方法,最后学生代表汇报,师生回顾总结方法,灵活运用。这样上课,学生课前预习时写了一些东西,就有了表达交流的内容。有了表达的内容,就缺答问的胆量。开始降低要求:可以想到一点讲一点,可以坐在座位上回答交流问题,可以举手回答交流问题。一句话:只要肯答问通通表扬,回答问题正确流利,更要为他点赞。这样反复训练,时时鼓励,坚持不懈。慢慢地,生生交流、师生互动交流就出现了。课堂也随着热闹起来啦,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生成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有时,学生还把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记下来,完成了写日记的语文作业,一举两得,有效整合学科教学。我在教《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时,上课伊始,老师布置要求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什么是比和比例?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是正比例和反比例?怎样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收集整理知识,把知识点罗列出来,做好笔记。学生对照笔记,课中一一汇报回答以上问题,师生共同梳理,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答案,构建知识树,然后巩固拓展练习,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二、在“扮演教师”的角色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平时,学生面对的是老师,非常熟悉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没有磁性、 没有吸引力。在教学适合学生讲的内容时,我常让个别优生扮演老师,到讲台上来当小老师。通过角色改变,倍感亲切、易懂,同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分析判断,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在一次测验中,出现一道填空题:4/7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这道题错误率达90%。对这类数学题容易误导学生,产生负迁移。我让学生扮演老师,上黑板讲述解题方法及过程,教师及时分析,得到正确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增加数学课堂的魅力。

三、在“错例讲评”的互动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作业讲评是检查反馈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训练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重视作业错题讲评是巩固旧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现在,大多数老师都没有把错题的讲评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基本上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类省略作业的讲评。老师生怕新授时间少,影响新知识的传授,往往把改好的作业发下去,学生看一下分数后就把作业扔进书包了事。挤占作业讲评的时间来上新课。第二类是老师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老师错误认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作业讲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做错。究其原因,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笔记。学生捆在老师的绳索里被动学习,不但弄不懂错误原因,反而产生厌学情绪,给后续学习带来很大的思想包袱。老师应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倍感珍惜,引领学生互评互改,寻找错因,并把解答的思路表达出来,做到改正了错题,明白了算理。

四、在“小组讨论”的交流中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组讨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活学活用,讨论交流是促使学生开口表达解题思路的有力途径,他的特点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并有充足的交流时间保证,是训练数学语言、提高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出示下列练习题,让学生口算答案,然后围绕问题,小组讨论:

1.口算

①5000÷500

②(5000÷10)÷500

③5000÷(500÷10)

④(5000÷10)÷(500÷100)

2.小组讨论

⑴把②、③、④题与①题进行比较,答案相同吗?为什么?

⑵式子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各发生哪些变化?

小组讨论后,小组选派代表汇报:1、① ④题答案相同,原因是④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0;2、②题被除数除以10,除数不变,商缩小到原来的1/10;3、③题除数除以10,被除数不变,商反而扩大10倍。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小结,学生很容易明白: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才不变。如果只有被除数或除数,其中一个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会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练习,口算后讨论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结果归纳,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个性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切实教材,根据学情,创设平台。多想办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口述想法、表达思路中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小组讨论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余数比除数小
巧求被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