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开发实验教材探讨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2017-03-09徐迈王凤武魏亦军朱其永方文彦胡云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教材

徐迈,王凤武,魏亦军,朱其永,方文彦,胡云虎

(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开发实验教材探讨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徐迈,王凤武,魏亦军,朱其永,方文彦,胡云虎

(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高质量实验教材建设是应用型本科学院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是培养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基本保证。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材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淮南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材改革实际,提出校企合作开发实验教材的措施,并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材的开发原则,强调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验教材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

实验教材;校企合作;教材开发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校扩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高等教育本身也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①张克平:《当代国内外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思想及其模式》,《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83-85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必然要发生变革,尤其像淮南师范学院这样由师范专科院校升本的普通高校,办学定位为应用型高校,则更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就培养体系而言,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建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以切实加强实建教学,以及如何对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和评判体系进行改进创新等,从而培养当今社会急需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是摆在转型中地方普通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②王春台,刘学群:《高校实验教材编写方法探讨》,《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第9期,第147-148页。③高智琛:《高校实验教学理念的贯彻执行》,《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第13期,第91-93页。。

对实践教学来说,实验教材是教育的灵魂与知识的载体,是保障实验优质教学的前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③。创新思维和创新学术思想贯穿在实验教材中,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实验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有的实验教材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材建设开发现状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实验教材实用性不够,实验教材建设缓慢,远远跟不上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二是应用型本科实验教材,不能满足现代化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国外差别比较大,如德国、瑞士等;同时也不能适应国家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有很多国内高校,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类院校,对传统实验内容和项目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与压缩,对实验教材中过多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进行了删减,把一些综合性、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充实到实验教材中去。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教材的本质没发生改变,仍然没有脱离原来的课程体系,只是在传统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增删,实验教材的灵魂还是没有摆脱实践依附并服务于理论课程的格局。从实验教材建设的情况看,并没有从社会实际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情况出发,与实际生产联系不紧密。高校实验教材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实验教材的改革步伐相对于其他教学环节的改革明显落后。这也是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①杨玉萍:《化学实验教学应面向化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第11期,第166-168页。。

一、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材内容新意不足

目前实验教材缺乏新意,主要以服务理论课为目的,实验项目的制定多数以对课本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和验证,其中部分实验项目内容非常陈旧与烦琐,与现代社会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严重脱节,实用性、先进性体现不足,没有反映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水平,没有做到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实验偏理论,工程实践性特点不显著,致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动手能力欠缺,不能迅速转换角色以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对生产技术的严格要求。实验内容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项目所占比例较少,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实验项目系统性不好,专业内各课程间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缺少融会贯通且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对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实验教材适用性欠缺

现行的实验教材多由国内知名高校主导编写,缺少差异性,对老牌高等院校可能实用,但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学生和基础条件差异可能不适用,实验教材编写没有紧跟现代化企业要求和企业对现代大学生实际技能的要求,现行的实验教材尤其是专业实验教材,是在理论知识体系内进行构建,对实验教材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内容老套,缺乏实践基础,没有体现现代化企业最新生产技术与工艺,教材实际应用性差。同时就地方新建普通高校而言,无论在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与重点老牌院校有着不小的差距,重点名校编写的专业实验教材即使很好,但不一定能满足地方新建普通高校的需要。

(三)实验教材形式单一

实验教材几乎是一种模式,体系平面化,如:每一个实验项目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思考题等几部分组成,对实验内容和步骤描写过细。学生无需动脑筋,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的操作既可,实验报告按实验教材上的固定格式填写就能完成,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思维会僵化,学生不需要动脑筋,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严重不利的,不利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实验教材落后于科技发展,现代最新实验设备、实验技能和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没有吸收到教材中去,也没有把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放到实验项目设计中去。

二、以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为契机深化实验教材改革实践

以构建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为目的新型实验教材体系,是当今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要课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我国对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定位和要求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针对产业结构需求,探索以能力为本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服务现代工业需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刻不容缓,理论教学应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能力为本,现代化企业要求为向导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面对现实的改变,像淮南师范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普通高校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要从服务地方产业和适应新型产业结构出发,重新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势学科,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深入企业调研,把优秀企业人员请进来,校企合作编制符合实际要求的实验教学教材。因此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校企合作实验教学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内容与结构等方面,作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以应用型为导向确定教材大纲

淮南师范学院正在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为目标,而高技术人才培养则应以现代化的企业为依托,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该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不断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深入到关联企业一线去参观学习,以实验教材《专业实验-药剂学》为例,《专业实验-药剂学》教材是淮南师范学院校企合作应用型教材编写立项项目,在编写的过程中,例如原料药盐酸二甲双胍的合成这一个实验内容编写,就是了解到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原淮南市第六制药厂)有款产品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用于Ⅱ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其中就有盐酸二甲双胍,同时所用到的盐酸二甲双胍就是本厂生产的,所以在编写盐酸二甲双胍的合成这一章时,相关老师深入到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盐酸二甲双胍制备车间,了解到盐酸二甲双胍现在主流的制备工艺为熔融法合成,而非以前的液相合成,同时也通过实地考查和技术人员交流,了解相关领域最新技术与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以及在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编写了熔融法合成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这个实验,做到理论与实际不脱节,同时在编写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体现“能力本位原则”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探讨,把这个实验设计成设计型实验,分组后通过学生自己查找文献,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写出盐酸二甲双胍合成路线,经过指导老师批准后实施,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评析讨论,从合成路径、产率等方面找出不同合成路线之间的差异,评论不同合成路线之间的优劣,学生通过这个设计实验使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这两年实验完成后学生反馈来看,这个实验设计学生非常满意,认为通过这个实验学习到了很多实际应用知识,同时针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在实验教材编写过程中主动邀请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教材大纲制定和实验教材编写与审核,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学院现有实验条件开发新的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二)制定科学的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

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制定必须根据学校的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等技能人才进入企业不是从事研发,也不是在企业生产第一线普通的操作工,而是既能直接从事一线生产,又能解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制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特点,使各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增强,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创新与社会适应能力①朱伟利,张颖:《关于实验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大学物理》2011年第8期,第43-45页。。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可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通过开设一些设计型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校企共同开发的实验项目则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践融会贯通。

(2)要按照“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独立→创造能力开发”这样一个能力培养体系来安排实验项目,同时,实验项目的制定要方便老师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否定问题”来授与学生知识,教育应从“照方抓药”的知识填鸭型教育向“授人以渔”的能力培养型转变。

(3)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状况和学习心理特点,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验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实验项目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达到学校学习与社会工作的“无缝连接”。

(三)校企联手开发实用性的实验教材

现代科技变化日新月异,传统的实验教材理论强而应用和实践性不足,原因是没有和企业进行对接,因此开发实用性实验教材,满足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需求,教材开发必须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实验教材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实验教材实用性强,代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验教材内容直接体现现实生产过程。要达到以上几点就要求实验教材的编写不能由学院老师自己完成,必须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邀请过来,参与到实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同时也要结合学校实际的实验条件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学校与企业双方人员共同研究编写具有实用性的实验大纲和确定实验内容,最后企业专家与学院专家共同审核定稿。这样可以弥补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类教学经验不足的下现状,编写高质量,代表最新生产技术的实用型的实验教材。为了编写好《专业实验-药剂学》这本实验教材,该学院与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编写教材协议,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药用辅料GMP定稿工作会议和药用辅料管理办法的讨论会,2007年以来参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修订工作,2008年参加了全国高校《药剂学》教材药用辅料章节的编写工作,是唯一的企业编委。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既有生产实践经验,也有编写教材经历,作为生产药用辅料的公司为了服务好顾客也在进行辅料和原料药配比实验和研发,在制药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编写片剂的制备、片剂的包衣等相关章节时,考虑到片剂的制备这个实验内容涉及的辅料选用以及原料药最佳配比设计,以满足药物在崩解时限、溶出度等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实验步骤,以及包衣材料选择、包衣时间的控制等体现很高的技术层面的实验内容的编写就得到了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指导,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教材还把制药公司管理中涉及制药企业职业道德、职业健康、生产管理、产品品控、安全生产、团队合作等内容引入实验教材,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通过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可以发现,合作编写可以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保证了教材的先进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支撑,通过学生试用,整体满意度较高。

(四)校企合作开发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及数字化教材资源

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已经大量应用,但在实验教学中,无论是上课还实验教材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信息内容单一,更为丰富、形象的信息内容严重缺乏。淮南地处华东地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煤化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淮南煤化工企业开发了大量的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的多媒体课件,把复杂的工艺流程、设备的结构原理都通过动画演示出来,而这些课件普通高校的老师很难制作出来,把这些课件引进过来,将枯燥无味的文字知识通过实际生产场景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校企合作建设网络数字化教材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至课外,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办好应用型高校,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教育,而实验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实践教育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高质量的实验教材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淮南师范学院属于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目前正向应用型高校大力转型中,以服务地方为目的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专业,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水平,培养和造就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那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验教材改革和建设客观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可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还可以此牵引课程改革与专业内涵建设,进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Exploration on developing experimental textbooks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XU Mai,WANG Fengwu,WEI Yijun,ZHU Qiyong,FANG Wenyan,HU Yunhu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The textbook with high quality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raining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ve talents.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form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applied chemistry specialty of Huainan normal college,the importance of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 was analyzed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The measures and principles were presented to develop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s under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was emphasized to establish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develop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

experimentalteachingmaterial;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eachingmaterialdevelopment

G643.3

A

1009-9530(2017)03-0127-04

2017-02-14

淮南师范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类项目“校企合作应用型教材——应用化学综合专业实验”(2014hsjc04)

徐迈(1978-),男,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师。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教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