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师要刻苦研读马列经典著作

2017-03-09周淑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思政

周淑芳

(湖北文理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思政课教师要刻苦研读马列经典著作

周淑芳

(湖北文理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战斗员是教师。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是思政课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讲好思政课的基本途径。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既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又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师准确判断各种理论观点是非对错的能力。思政课教师学习马列经典著作要不畏困难,坚持不懈;要深刻了解著作的写作背景;研读马列经典著作要促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要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克服和避免静止的、孤立的、脱离生活实践的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师;马列经典著作

2017年4月27日,教育部召开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杜占元指出,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教育部党组专门研究并审议通过了“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对质量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战线在高校,战场在课堂,战斗员是教师,指挥员是党委书记和校长。

一、思政课教师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思政课教师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使大学生接触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时,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服务于祖国和人民,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为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这项光荣任务,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自己先做出表率,带头钻研马列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当前高校在这方面总的情况是,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占领着思政课课堂,牢牢坚守在马克思主义教学第一线,加强和巩固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政治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高校阵地正能量是强劲有力的。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思政课教育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抓紧解决。如有学生反映,思政课教学抽象,枯燥,没有趣味,学不到什么东西。思政课传授的理论知识,比高等数学还要抽象。下课后觉得没有什么收获,上和不上区别不大;也有学生认为,思政课所讲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过去的、枯燥的理论与大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相去甚远,学了思政课无用武之地,运用不到现实生活中,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不如不学。如此等等。

这些情况,一方面反映出青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其中包含着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思政课教学本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冲击,期待思政课教师引导他们去做出辨别和分析;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他们需要思政课教师帮助他们进行思考和正确解答。笔者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和要求,思政课教师为了满足青年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帮助大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思政课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列经典著作。

二、思政课教师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研读马列经典著作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和本国国情相符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中国不断地加强和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西方的先进技术、文化理念与腐朽落后的价值观一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各种矛盾交织、各种思想观点并存。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思想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我国人民进行宣传和渗透,例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民主”、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交替上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为保障我国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我们必须对这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保持警惕,对其进行剖析、驳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校教师和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思想的冲击,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筑牢马克思主义思想防线,提高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和抵抗能力。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头和浓缩[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关系犹如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的主干和支流的关系。思政课教师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方面可以起到提高自身思想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真正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学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各种社会思潮,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对错。

其次,研读马列经典著提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示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毛泽东的《实践论》、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三卷本等,这些名著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继承者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的典范,是解答他们所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形成的理论名篇,是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样本。思政课教师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点”资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条件、内容、特点和规律,必然会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环节和要点。

三、思政课教师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的方法

研读马列经典著作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研读马列经典著作,要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在学习马列经典著作时,有些教师认为经典很难读懂,不愿意下功夫去阅读马列经典著作。所以,首先要克服害怕困难、不愿意下大力气钻研的错误思想。如果我们希望获得真理,必然要付出艰辛努力;如果我们想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精髓,必须坚持阅读、深入思考。早在1945年,为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列出书单,号召干部认真阅读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五本马列著作。在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里,毛泽东指出,要把这五本书放在干粮袋里,在打仗的间隙可以读个一两句,坚持读下去,直到读出味道来。针对缺少完整的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这一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化整为零的办法,用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阅读经典著作这个必须完成的任务[3]。毛泽东自己长期坚持阅读马列经典著作,他认为,马列主义的书必须经常读。有资料表明,毛泽东阅读《共产党宣言》,至少读过100遍。[4]思政课教师应该学习毛泽东同志这种锲而不舍阅读马列经典著作的精神,在坚持不懈反复研读的基础上,勤于思考,随时记录学习心得,做好周期性归纳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然会对马列经典著作有更深的把握和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

第二,研读马列经典著作,必须结合著作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是为了能够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经典著作,如果脱离经典著作的产生环境和条件,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解答时代课题而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萌发、形成、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生动具体、枝叶横蔓、丰富多姿。同时充满着争辩。因为真理只能在斗争中发展,为自己开辟道路。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与具体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思政课教师在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时要高度重视每一本经典著作的产生背景。只有对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有了具体详细的了解,才能够帮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整体的全面的把握,从而既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特殊性,又能领悟其理论总结具有的普遍性这一特点。思政课教师将阅读经典著作得到的感悟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使高度概括、抽象的思想理论观点有了鲜活的历史和现实的注解,解决了单纯讲授理论容易陷入空洞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老教师学习。如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邵维正教授在《党史故事100讲》中,讲到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青年学生的具体行动,讲到李大钊送陈独秀出北京到天津,两人乔装打扮坐着骡车,共议建党事宜等等,十分吸引听众。不仅引起听众的浓厚兴趣,而且使其从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发展和运用的规律。这种教学过程和方法体现了列宁所讲“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5],使我们很受启发。

第三,研读马列经典著作要促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多方面内容。思政课教师在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的同时,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这样做,有助于帮助思政课教师“准确把握党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6]191-192,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如,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九十多年来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6]23。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非常重视物质利益问题。列宁指出,要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7],否则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邓小平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准确阐释: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需要是推动实践生成和发展的动力。而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表现为利益。唯物史观研究那些“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9],发现了人们对利益特别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们思想动机产生的真正原因。通过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我们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上系列讲话从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的高度来提出问题,正是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创新性运用,这样,我们就从整体上有机统一地把握了讲话精神,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

第四,研读马列经典著作,重在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思政课教师研读马列经典著作,要注意克服教条主义的思维和做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

马列经典著作博大精深,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这是每个阅读马列经典著作的人都感觉得到的。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各方面知识都需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科学的。李大钊指出,“自有马氏的唯物史观,才把历史学提到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10]347“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学上的绝大贡献,与对于史学上的贡献一样伟大”[10]369-370。因此只有掌握了它,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本质和规律。包括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军事学等等。也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够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在青年一代身上绽放出奇光异彩。

第五,研读马列经典著作,要对社会现实问题保持关注。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将认识分析社会生活和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紧密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必须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在研读马列经典著作过程中,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为大学生解疑释惑。首先,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从时事新闻、国际政治经济事件,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情况,他们都密切关注,特别是对当前党中央“四个全面推进”战略(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和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更是热情关注,积极参与。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当对以上社会现实问题给予重视,从理论层面进行讲解和分析。其次,要关注社会思潮,诸如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兴起原因、特点和发展动向的研究,揭露其理论错误。再次,要关注高校师生思想现状和发展情况,特别是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情况、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方面的情况。思政课教师应该姓“党”,要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高校教育方针,真正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1] 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8)[2017-05-25].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 李章军.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1).

[3]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17-418.

[4] 陈 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42.

[5]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5.

[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5-256.

[10] 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刘应竹)

2017-05-15;

2017-06-07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项目(2016Sk003)

周淑芳(1971— ),女,湖南湘潭人,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

G412

A

2095-4476(2017)07-0085-04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思政
大学生经典文献阅读情况调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深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评介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