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
2017-03-09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路花小学黎秀梅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路花小学 黎秀梅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农村小学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环境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加之农村家长对于培养孩子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稀少,农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这一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尤为突出。他们由单亲家长或孩子的祖辈们监护,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监督,许多留守儿童的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养成。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习惯对于其成长尤为重要。
一、农村孩子不良习惯的成因及表现
农村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父母忙于务农或打工,仅仅给孩子提供了经济支撑,没有倾注必要的时间关注孩子生活的细节,如一日三餐是否按时进行,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作业是否按时完成,日常交流能否做到用语文明等。农村孩子由于缺少优质的教育环境,很多行为易受身边人的影响,很多行为自发产生,若家长没有及时指正,极易演变成不良习惯。第二,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许多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物质的温饱层面,意识不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读书无用论”在其观念中根深蒂固,认为孩子学习习惯差影响不大,完成基础教育后应尽快工作挣钱,更别提对孩子思维习惯、时间习惯的培养。长此以往,农村孩子的恶习将越积越多。
农村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饮食不规律;卫生习惯差;理财能力差;.情绪变化大,情感淡漠。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
1.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学习和生活发展的意义
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是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可见,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增加,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的完善。它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身心负担,让孩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地适应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够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生活,为他们今后美好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影响
当孩子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时,其可塑性极强,但自控能力较差。这一时期既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又是他们沾染不良行为,养成不良行为的危险期。倘若错失良机,便会产生积习难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导致孩子无法有规律地学习与生活,不能很好地去适合陌生的环境,进而不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给孩子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三、培养农村孩子良好习惯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转变错误的观念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生活在农村家庭的父母要转变轻德育而重智育、重养育而轻教育的家教文化观念,纠正以往单一的、不全面的人才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全面的人才观念。想问题、做事情不要带有功利心,同时也不要目光短浅,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而是要用科学的、系统的家教思想观念与家庭教育方式指导教育孩子,要学会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教育,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潜力,在培养孩子优良品质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意识。
2.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标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再加之孩子的心理特征决定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与语言,形成他们惯有的思维模式。例如,农村家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养不高,一些父母在家总是吵架、打骂孩子,导致孩子在学习或是社会中也会不团结同学、语言粗鲁、行为粗暴。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树立一个高大的、正面的形象。
3.老师多加关爱,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老师陪伴他们的时间甚至多于父母。老师平时应多留心观察,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同时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产生一种成就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认识到只有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回报老师真挚的爱心。要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好家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还要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更要与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同时向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
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全面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学习习惯、惜时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探究习惯等。同时,在塑造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鼓励,对不足之处要进行适当的批评与指正,将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落到实处,积极配合学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促进农村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